寄生植物是如何寄生的

2021-02-15 每日推理

  我們對動物界的寄生現象比較熟悉,但在植物界,寄生也是普遍存在的,寄生植物通常被認為對寄主有百害而無一利。那麼,它們為什麼要寄生?又是怎樣寄生的呢?

  其實寄生植物之所以要寄生在其他植物之上,也是生存所迫。由於缺少足夠的葉綠體,寄生植物根系或葉片器官退化,失去自養能力,而無法獨立生存,只好依附著其他的植物。所有寄生植物都具備一個特殊的器官,那就是吸器。寄生植物通過吸器與寄主的維管束組織形成連接,從寄主獲取營養、水分等生長所需物質,造成寄主營養的大量流失,進而嚴重影響寄主生長和繁殖。

  寄生植物分為很多種,根據其與寄主的關係、寄生的特點以及有無葉綠素決定了寄生植物對寄主的依賴程度,可以將寄生植物簡單地分為全寄生植物和半寄生植物。沒有葉綠素,不能獨立同化碳素和氮素,無葉片或葉片退化,無光合作用,其導管和篩管分別與寄主植物木質部導管和韌皮部篩管相通,完全依靠寄主提供營養的被稱為全寄生植物,如大花草科、蛇菰科、列當科植物;而那些自身含葉綠素,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稱為半寄生植物,如桑寄生科、菟絲子科、檀香科植物。

  同在一個「屋簷」之下,「好吃懶做」的寄生植物會對寄主植物產生不小的危害。寄生植物的危害性主要表現為致病作用。全寄生致病能力強,主要寄生在一年生植物上,可引起寄主植物萎蔫、生活力衰退,嚴重時造成大片死亡,對產量影響極大。而半寄生主要寄生在多年生木本植物上,寄生初期對寄主無明顯影響,後期群體較大時造成寄主生長不良和早衰。

  研究表明,在某些條件下,菟絲子能夠幫助不同寄主之間建立起抗蟲防禦的「聯盟」。一株菟絲子常常能夠同時寄生在多個鄰近的寄主上,從而將不同的寄主連接起來。研究發現,菟絲子和寄主有廣泛的物質交流,像「電話線」一樣的菟絲子能讓不同寄主之間相互進行「信息交流」,起到「通信渠道」的作用,當昆蟲取食一個寄主的時候,這個寄主能夠產生一個信號,這個信號不但能夠引發被取食植物的抗蟲性,還能通過菟絲子傳輸到其他的寄主植物,同樣增強這些植物的抗蟲能力,使不同寄主之間建立起抗蟲防禦的「聯盟」。

相關焦點

  • 懂得感恩的寄生植物 槲寄生
    手機拉近拍了一張照片,哈哈 ,真的不是鳥窩,我認識它們,這綠綠的 一束一束花兒似的 是「槲寄生」啊。以前都是書本上看過它們,沒有見過真實版的槲寄生,這樹忒高忒遠啊 我也看不清啊,這也夠不著呀 。我圍著樹轉悠,想找一個夠得著的樹。還好,離宮裡面很多這樣的「鳥窩」。
  • 寄生花——中國唯一的一種寄生花屬植物
    寄生花,或許就是神話故事裡黃泉路上會開放的植物。十分奇特的寄生植物寄生花通常寄生在葡萄科崖爬藤屬植物的根上,靠吸取寄主的營養為生。但更為奇特的一點在於,寄生花雖說是植物,但它除了那朵花植物,再無其他。寄生花無葉、無根、無枝。就連植物最基本的光合作用的特徵也不具備。
  • 【常識能量包】中國寄生植物
    寄生植物在中國的地理分布極不均勻,大體呈現出「西南多東北少」的分布特徵。物種數以雲南省最多,約303種,四川和西藏次之,也均超過了200種,而河南、山東、江蘇等地物種豐富度較低,均只有10餘種。影響中國寄生植物多樣性分布格局的主要環境因素是海拔高低和熱量變化。中國寄生植物分類多樣,根據生活型可分為草本、灌木、亞灌木和藤本4類。
  • 常識積累:中國寄生植物
    (2021浙江)生活於另一種生物體內或體表並從其體內獲得營養的生物為寄生生物。關於寄生生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蝨子和跳蚤都屬於寄生動物  B. 菟絲子和桑寄生都屬於寄生植物  C. 絛蟲、疥蟲和蛔蟲常寄生於人體消化道  D.
  • 「不勞而獲」的寄生植物——菟絲子
    菟絲子,旋花科、菟絲子屬的一年生寄生草本植物,屬於莖纏繞植物(右手性纏繞的植物)。菟絲子的莖柔細如絲,顏色金黃,因此也被叫作雞血藤、金絲藤等,古人也叫它金錢草、黃絲草、金絲草等,這些名字都十分貼切。作為寄生植物,菟絲子是沒有葉子的,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菟絲子靠吸器獲取養分,它的吸器與毛毛蟲的腿外形相似。
  • 科學家破解一種植物寄生機制—新聞—科學網
    槲寄生    圖片來源:HANS-PETER BRAUN
  • 臺灣交大研究團隊破解灰黴菌寄生植物機制
    華夏經緯網10月2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灰黴菌常寄生植物造成農作物損失。臺灣交大跨島團隊成功解開灰黴菌寄生植物機制,未來將研究香港腳等黴菌寄生人體的機制。據報導,交通大學今天舉行記者會,由生物科技學院副院長黃憲達、生物信息研究中心博士林豐茂等人組成臺美研究團隊,花費兩年時間,領先全球成功解析灰黴菌如何突破植物免疫防線的機制,研究成果刊登在10月的國際期刊《科學(Science)》。
  • 寄生花重現!雲南「植物王國」美譽名不虛傳
    昆明市大健康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 昆明產業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昆明日報社 聯合出品 近日,西雙版納州出現一種奇異植物——寄生花,科研人員把開花的全過程以視頻的方式記錄下來並發布在網上。
  • 槲寄生,應該是聖誕夜最浪漫神奇的植物了
    >因為我們的宿命從鳥兒停落的一瞬間就已經註定了故事的開頭,就與這種浪漫神奇的植物有關,她便是槲寄生。槲寄生,顧名思義,就是寄生在其他植物上的植物,可以從寄主植物上吸取水分和無機物,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它四季常青,開黃色花朵,入冬結出各色的漿果。飲用它的果汁可以預防不孕症。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懂得用槲寄生果子的黏液來製作黏鳥膠,鳥兒就這樣落入人們手中,成為餐桌上的美味佳餚。
  • 每周野花系列第15期——寄生植物
    但是呢,世間造物就是這麼神奇,偏偏就有那麼極少數的植物,它們從不自己勞動,或者不完全依靠自己的勞動,而是通過各種方式,寄生在別的植物身體上,吸取它們的營養,就像動物界的寄生蟲一樣,過著不勞而獲的墮落腐化的生活。這種寄生生活一般來說不會造成寄主嚴重的健康問題,但是如果寄生者的數量過多,也是會造成寄主植物衰弱甚至死亡的。本期就選取幾種寄生植物,來看看它們都是怎麼樣壓榨吸取寄主的血肉的。
  • 罕見的寄生植物——Langsdorffia
    牛津大學植物園和聯邦塞爾希培大學的兩位植物學家,想要詳細繪製出寄生性開花植物管花菰(Langsdorffia克裡斯·索羅古德(Chris Thorogood)和讓·卡洛斯·桑託斯(Jean Carlos Santos)把他們的研究成果發表在《植物·人·星球》雜誌上,概述了這一寄生植物的四個亞種,並解釋了他們的研究目的。正如研究人員指出的那樣,管花菰實際上是一種稀有植物。
  • 《寄生獸》中的生物學:寄生、擬寄生到共生
    圖片:巖明均/講談社不但寄生,還要操控思維在《寄生獸》中,寄生生物似乎演化出了一種非常逆天的生存策略,如果它們真的是演化的產物。它們和三次元裡各種寄生蟲一樣,奪取宿主的營養,不過它們乾脆直接取代了宿主的神經系統,從而可以控制宿主的活動。不過在自然界的寄生關係中,寄生生物控制宿主神經系統的例子也有一些,例如鐵線蟲。
  • 浪漫神奇的槲寄生,我國古代是如何認知的呢?
    浪漫神奇的槲寄生,我國古代是如何認知的呢?花木君在歐洲以及北美,槲寄生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傳統習俗,那是在聖誕節期間,在槲寄生下的女人要接受男人的親吻,如果拒絕的話會給她們帶來厄運。Rowling)的《哈利波特》系列書中得知槲寄生這一神奇的傳統。關於槲寄生的這個傳統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北歐神話和希臘羅馬神話,故事版本比較多,這裡就不贅述,總之長青的槲寄生是代表象徵著愛、浪漫、活力和生育力,有著神秘的力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聖誕節在槲寄生下必須女孩必須接受男孩的親吻這一傳統。那麼,關於槲寄生我國的分布情況如何?
  • 寄生在古茶樹上的神奇植物—螃蟹腳
    雲南景邁古茶區的百年古茶樹上,寄生著一種吸取了古茶樹的靈氣的寄生植物——「螃蟹腳」。
  • 槲寄生背後的一些生化秘密
    有許多與槲寄生有關的流行歌曲,包括Justin Bieber的mistletoe。槲寄生的圓形常綠葉子和白色漿果緊緊地擁抱生長的樹木樹枝的方式可能激發了這種聯想。然而,關於植物親密關係的真相併不那麼浪漫:槲寄生是一種寄生植物。
  • 測出植物寄生型線蟲基因組序列
    科學家們在7月出版的《自然—生物技術》期刊上報告說,他們測出一種植物寄生型線蟲的基因組序列,這是首次測出已知植物寄生型多細胞動物的基因組序列,從而讓大家能夠瞥見無性動物的原始生命之光,這類根結線蟲的雄性對後代的衍生沒有貢獻。
  • 寄生的功效與作用
    原名桑上寄生。《本草綱目》除桑寄生外,又增柳寄生一項。現商品分廣寄生,槲寄生二類。別名:槲寄生,北寄生,廣寄生(桑寄生)。來源:1、槲寄生系桑寄生科植物常綠寄生小灌木槲寄生乾燥的帶葉莖枝廣寄生系桑寄生科植物常綠寄生小灌木桑寄生乾燥的帶葉莖枝。性狀鑑別:1、槲寄生;莖枝圓柱形,長約30釐米,直03~1釐米。黃綠色、節膨大,全體有皺紋。
  • 槲寄生的功效與作用
    槲寄生(學名:Viscum album),又叫北寄生、桑寄生,槲寄生是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的乾燥帶葉莖枝,是寄生在其他植物上的植物,可以從寄主植物上吸取水分和無機物,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它四季常青,開黃色花朵。性味:苦,平。 歸經:歸肝經、腎經。
  • 槲寄生還是桑寄生,如何區別?
    想了解是桑寄生還是槲寄生,網上查了半天仍還在霧中,今分享圖片和部分資料,請萬能條友指導幫助。來源產地《本草經集注》陶弘景生弘農川谷桑樹上。三月三日採莖、葉,陰乾。桑上者,名桑上寄生爾。詩人云:施於松上。方家亦有用楊上、楓上者,則各隨其樹名之,形類猶是一般,但根津所因處為異。法生樹枝間,寄根在枝節之內,葉圓青赤,濃澤易折,傍自生枝節。
  • 罕見的寄生植物Langsdorffia了解一下
    牛津大學植物園和聯邦塞爾希培大學的兩位植物學家,想要詳細繪製出寄生性開花植物管花菰(Langsdorffia)的生活習性。克裡斯·索羅古德(Chris Thorogood)和讓·卡洛斯·桑託斯(Jean Carlos Santos)把他們的研究成果發表在《植物·人·星球》雜誌上,概述了這一寄生植物的四個亞種,並解釋了他們的研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