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訴很無力,公訴有威力:公權力介入杭州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事件

2021-01-07 新華社客戶端

首發:1月6日《新華每日電訊》調查·觀察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吳帥帥

被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口吐芬芳」「問候家人」;

被質疑、被「人肉」、被曝光生活缺點和道德瑕疵;

一瞬間成為花邊新聞的主角,成為被消費的談資……

這些情節幾乎每天都在網際網路場域發生,構成當下網絡暴力的冰山一角。

2020年7月,杭州市民谷女士就被一個充滿惡意的「玩笑」擊中,深受網絡暴力傷害的她決定拿起法律武器和造謠者抗爭到底。

經過半年多的發酵,從行政處罰到刑事自訴再到目前被正式刑事立案,公權力嚴肅介入這起網絡謠言。除了關注案件本身的進展,不少人也在思考,公訴是否真能成為網絡暴力頭頂高懸的利劍?

▲谷女士提起刑事自訴立案後,展示通知書。受訪者供圖

部分平臺有意放縱炒作

2020年7月的一天,谷女士到小區快遞點取快遞時,被附近便利店店主郎某偷拍了視頻。郎某隨後與朋友何某「開玩笑」,編造「女子出軌快遞小哥」等聊天內容,發至微信群。隨後謠言經過轉發、加工,在網際網路端不斷發酵。

8月時,谷女士經朋友告知才知道該情況,隨後報警。隨後,杭州市公安局餘杭區分局發布警情通報,稱郎某和何某捏造聊天內容,並截圖發至微信群,造成不良社會影響。依據相應法律規定,警方對二人分別作出行政拘留處罰。

但谷女士認為,這一事件對她造成了嚴重的身心創傷。被公司勸退、被診斷為「抑鬱狀態」、男朋友工作也丟了……谷女士說,一系列的打擊之下,讓她覺得「我認認真真、辛辛苦苦地活了28年,最終活成了一個笑話。」

對此,事件的另一方,造謠者郎先生的父親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只是一個玩笑,也就是在小群裡發發,沒想到事態會發展到這一地步。

他們低估了這個玩笑的威力。浙江傳媒學院講師蘇倩倩說,在網絡場域,由於彼此之間物理和心理距離的遙遠,人們會對不當言論造成的後果缺乏準確的認知評估。與此同時,話題發酵過程中,會有更多人參與其中,導致對受害者造成疊加傷害。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調查發現,從一個演繹的故事,到自媒體添油加醋的轉載,例如《少婦因寂寞竟勾引快遞小哥?》《這誰的老婆,你的頭已經綠到發光啦!》……話題最終成為標題黨、炒作者的狂歡。

近年來,網絡暴力所引發的輿論關注、甚至社會問題屢見不鮮,例如張海迪遭抹黑事件、姜巖事件、「喬任梁因網絡暴力抑鬱自殺」等。演員袁姍姍也曾在一場演講中拋出過一個問題,「有誰一年365天,天天被未曾謀面的陌生人罵?」網絡暴力之泛濫可見一斑。

一些平臺有意放縱這樣的話題炒作。業內人士透露,針對一些罵戰、誹謗,部分平臺根本沒有盡到「通知刪除」的義務。明星、女大學生、空姐等特定標籤人群的八卦,因為關注度高,平臺常常默許、縱容,甚至成為擴大傷害的幫兇。

在中國傳媒大學法學院院長王四新看來,網絡暴力變量很多,存在眾多定義。但從形式上來看,具體包括網絡道德審判、非法的人肉搜索、網絡集體辱罵、污衊和欺凌,以及藉助網絡手段線上線下結合的攻擊行為。形式也不局限於語言,還包括音視頻等。

專家認為,誹謗、污衊、詆毀等行為造成的危害,在網際網路場域,其影響可能被放大,導致很多網絡暴力行為,比現實生活中的語言攻擊產生更大傷害。

網絡誹謗對象轉向普通人

2012年,電影《搜索》上映,講述了都市白領因為公車不讓座的小事,引發蝴蝶效應般的網絡暴力,以致被逼到生活死角的故事。雖然難有全面的數據統計,但隨著網際網路普及度的不斷提高,網絡暴力這一頑疾,困擾著參與其中的很多人。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副教授柳思思在《網絡語言暴力問題研究》一書中指出,目前網絡暴力呈現三大趨勢,包括襲擊對象平民化、人肉搜索推廣化、網絡語言謾罵泛濫化。

從死角尋找出口,谷女士選擇拿起法律武器。2020年10月26日,谷女士向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餘杭區人民法院於12月14日決定立案。

12月事件又有了新進展,根據浙江省人民檢察院官方發布顯示,通過發放檢察建議的方式,屬地公安機關已對造謠當事人郎某、何某兩人以涉嫌誹謗刑事立案偵查。

對此,北京德和衡(杭州)律師事務所律師孟迅解釋,誹謗罪確屬自訴案件,但有例外,即官方發布裡所述之規定,「誹謗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也就是說,當誹謗行為導致「嚴重危害社會秩序或國家利益」的情況下,可以作為公訴案件處理。

檢察機關官方發布裡也證實了這一原因:「相關視頻材料進一步在網絡上傳播、發酵,案件情勢發生了變化,郎某、何某的行為不僅損害被害人人格權,而且經網絡社會這個特定社會領域和區域迅速傳播,嚴重擾亂網絡社會公共秩序,給廣大公眾造成不安全感,嚴重危害社會秩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二款之規定,應當按公訴程序予以追訴。」

王四新說,這一個案從自訴轉公訴在我國司法實踐中是不多見的,同時受害者勇於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合法權益也是不多見的。

實際上,不多見背後是維權難的現狀。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薛軍分析,侵權主體難以確定、證據難以固定、賠償難以獲得支持等,都是民事訴訟維權道路上的攔路虎。

「例如侵權主體難以確定,有時難以明確侵害人,需要平臺協助;又如相關事實證據不易固定,網絡上的文字視頻可能會被刪除等等。」薛軍說。

浙江靖霖律師事務所律師呂博雄認為,就算本案谷女士提起刑事自訴,實際上面臨很大的舉證難度。「受害人作為刑事自訴原告要承擔舉證責任,通常受害人自行收集罪證較為困難,受害人一旦舉證不能,就面臨被說服撤訴或被裁定駁回的尷尬。因此本案通過公訴程序處理,客觀上對懲處網絡暴力、維護社會秩序產生了積極作用。」

公權力之劍的意義

有網友稱,「天下苦網絡暴力久矣」,這句話恰恰折射出公權力介入此案的意義。

王四新說,從自訴轉為公訴才更能彰顯個案背後的警示作用,讓那些不太尊重別人,並且習慣性對他人通過網絡進行侮辱誹謗的人,有一顆敬畏之心。

實際上,從技術手段上看,網絡暴力大有改頭換面的趨勢。例如通過AI換臉等技術運用,可能讓謠言、誹謗更加「逼真」,對受害者而言,造成的傷害可能更加無可挽回,維權也需要花費更大的成本。

孟迅說,將嚴重危害社會的網絡誹謗、侮辱行為納入公訴案件範圍,拓寬了網絡暴力維權的路徑。這不僅是對網絡施暴者強有力的威懾,也體現了《民法典》實施後對人格權保護的升級。「不僅是針對個案,而是對未來各種形式的網絡暴力事件都具無形的約束。」

同時,他建議要轉變單一事後救濟方式,進一步強化行政執法和平臺事先審查,過濾顯而易見的違法侵權信息。對於其他侵權信息,可在受害人通知後,由平臺採取相應措施,如刪除、屏蔽、斷開連結等。同時合理運用民事法律手段,加強對受害人的權利保護,讓民事賠償責任落到實處。

此外,在技術手段上,杭州等地網際網路法院正在探索、使用司法區塊鏈存證平臺,讓受害者能夠以低成本、高公信力的方式,及時保存證據,為後續維權追責掃除障礙。

蘇倩倩表示,法律手段能體現即時效果,但未來仍需要從公民的自身素質入手,比如普及媒介素養,重視生命教育,提高大家共情的能力。

四位長江漁民「轉身」記:轉行轉業轉產 換賽道換思路換活法

百年漁村禁漁後:禁了好,再也不用水上漂政策好,養老生計都有保

農信貸風控警鐘:山西婁煩一農民「被貸款」成為「百萬負翁」,還上了「黑名單」

「洛陽鏟已經淘汰了!」當盜墓用上黑科技,如何打擊文物犯罪?

「走西口」故地的反貧困決戰:革命老區忻州脫貧攻堅紀實

「蘿蔔白菜十三條」:探求社區治理「最優解」

相關焦點

  • 面對網絡暴力,自訴很無力,公訴有威力
    面對網絡暴力,自訴很無力,公訴有威力  公權力介入杭州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事件的法治觀察   2020年7月,杭州市民谷女士就被一個充滿惡意的「玩笑」擊中,深受網絡暴力傷害的她決定拿起法律武器和造謠者抗爭到底。  經過半年多的發酵,從行政處罰到刑事自訴再到目前被正式刑事立案,公權力嚴肅介入這起網絡謠言。除了關注案件本身的進展,不少人也在思考,公訴是否真能成為網絡暴力頭頂高懸的利劍?
  • 杭州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事件:公權力之劍的意義
    2020年7月,杭州市民谷女士就被一個充滿惡意的「玩笑」擊中,深受網絡暴力傷害的她決定拿起法律武器和造謠者抗爭到底。谷女士提起刑事自訴立案後,展示通知書。  受訪者供圖經過半年多的發酵,從行政處罰到刑事自訴再到目前被正式刑事立案,公權力嚴肅介入這起網絡謠言。除了關注案件本身的進展,不少人也在思考,公訴是否真能成為網絡暴力頭頂高懸的利劍?
  • 對話「被造謠出軌快遞員」當事人:直面造謠,給社會一個答案
    杭州女子被造謠出軌快遞員事件最新消息昨天吳去良渚派出所拿到了杭州市公安局餘杭分局發出的立案告知書,通知書上的內容是:「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谷**被誹謗一案,我局認為符合刑事立案標準,現已對該案立案偵查」。(吳為化名)圖說:立案公告書。這表明這件案子已從自訴轉為公訴。
  • ...小區被偷拍「出軌快遞小哥」後抑鬱 編造者拒賠償:獅子大張口...
    (原標題:28歲女子小區被偷拍「出軌快遞小哥」後抑鬱 編造者拒賠償:獅子大張口,只是鬧著玩) 8月7日凌晨,從北京一位朋友那傳過來的偷拍視頻和聊天截圖,讓吳女士幾乎通宵未眠,「整個人懵了,大腦一片空白。」
  • 女子取完快遞被攔,物業堅稱:沒身份證不能進,有能力你去找警察
    一名女子穿著睡衣,在下樓取完快遞返回的時候,因為沒有身份證被保安攔在了外面。取快遞被攔是否有必要據媒體報導,近日遼寧瀋陽的一個小區,一名女子穿著睡衣,就出門去取快遞了。然而,當她拿完快遞返回的時候,卻被小區保安攔在了外面,理由是她沒有出示身份證。
  • 造謠女子被拘留!
    造謠女子被拘留!但是,仍有一些「謠言病毒」蔓延傳播,幹擾疫情防控大局。對此,北京警方高度重視,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迅速調查核實,依法嚴厲打擊。截至目前,共查處相關案件60起,其中刑事拘留1人,行政拘留9人,對其他人員進行了批評教育。
  • 郭敬明訴李楓案:誹謗罪如何自訴
    結合上述法律規定可知,與公訴案件不同,自訴案件的訴權由被害人自行處分,被害人提起自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但是,自訴案件作為刑事追責程序,在立法目的以及法律後果上與民事訴訟均存在顯著區別。這就要求立法在保障被害人訴諸司法、尋求救濟的訴權的同時,應避免證據不足或被告人明顯不構成犯罪的案件進入訴訟階段,導致司法資源的浪費,甚至使無辜者被採取刑事措施。
  • 杭州女子離奇失蹤18天 屍體在小區化糞池找到?丈夫有重大嫌疑?警方闢謠:假的
    截至7月22日杭州53歲女子已經失蹤18天今天網傳一則「失蹤女子被找到且其丈夫被控制」的警情通報前述網傳通報稱,7月7日14時49分,杭州市公安局江幹區分局接群眾報警:轄區某小區一名來姓女子於7月5日凌晨失蹤。接警後,當地警方立即成立專案組,抽調刑事領域專家骨幹全力開展偵查。經走訪調查、現場勘查、痕跡檢驗,案件取得重大突破,犯罪嫌疑人許某某(男,55歲,杭州籍,系失蹤女子丈夫)有重大作案嫌疑,現已被警方依法控制。
  • 取快遞後收到一張恐怖照片 浙江快遞小哥嚇得直喊「冤枉」真相是
    郎師傅是一名快遞取件員前段時間他去客戶家中取件碰巧這個客戶家的小狗死了客戶認定小狗是郎師傅的車子壓死的還向快遞公司投訴最後郎師傅被公司進行了處罰可他覺得自己很冤枉客戶小狗死亡快遞小哥稱被冤枉郎師傅是申通快遞的一名取件員,負責杭州餘杭洪桐村片區的上門取件服務
  • 【杭州地鐵回應殺妻嫌犯為公司員工】杭州女子失蹤事件近期引社會...
    文 / TIER2020-07-27 15:00:46來源:FX168 【杭州地鐵回應殺妻嫌犯為公司員工】杭州女子失蹤事件近期引社會高度關注。
  • 《消失的愛人》:杭州失蹤女子=gone girl?
    最近杭州失蹤女子案件牽動了許多網友的心,甚至已經開始給丈夫寫他們的婚姻關係史了,不少網友還提出這個故事充滿了《消失的愛人》劇情裡的感覺。對,都有眾多媒體、輿論在參與。包括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我。《gone girl》有一段時間可以說霸榜在各個視頻網站,光是普通剪輯就覺得這個故事非常的精彩,整個電影強化了小說中的暗黑和驚悚氣質,視聽元素則傳承了一貫大衛芬奇高冷和簡潔的風格,從結構到細節、從場景到段落剪輯,無一不呈現了一種「異樣的寒意」。兩人從「兩情相悅」走到一起的婚姻,變成了一場場環環相扣的恐怖案件。
  • 杭州女子發現家中有一條蝮蛇,劇毒!
    女子家住銀湖街道勤樂村。接到求助後,富陽中隊立即出動一輛搶險救援消防車,七名指戰員趕赴現場處置。原來,女子和家人住在一樓,二樓正在裝修。她傍晚走到二樓廁所時,看到一條蛇盤旋在地上,腦袋尖尖的,像是毒蛇,嚇得馬上報了警。
  • 因自己快遞曾丟失,女子竟偷拿他人快遞:沒人看守,以為沒人知道
    ,雲南紅河州建水縣一小區的住戶卻遲遲沒能收到自己的包裹,而物流明明顯示包裹已經到了小區的快遞室。住戶們懷疑自己的快遞被偷,報了警。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接到報警後,辦案民警立即到該小區進行調查。
  • 杭州一男子收到恐怖快遞:裡面有近百隻蟑螂,還有一個白色花圈
    「老公,幫我去拿下快遞!」常先生(化名)接到妻子的吩咐後,放下了手上正在幹的活,起身下樓......平時快件取的多,常先生也比較嚴謹,一般都當著快遞小哥的面驗貨並且錄下短視頻。到樓下時,快遞小哥旁邊正放著一大一小兩個包裹,常先生打開大的包裹一看,一個「奠」字閃現在眼前,裡頭竟然是個花圈,大白天收到這種東西,常先生嚇了一跳。而另一個小的包裹也是非常噁心,只見一隻只觸角細長、褐色帶翅的「蟑螂」從快遞袋中灑落到地上,有近百隻仿真蟑螂。這番情景,把一旁同樣取快遞的女業主嚇得直跺腳。
  • 穆帥是與小球迷的母親合影,太陽報造謠他與該女子有染
    8年的地下戀情,葡萄牙人與一位比自己小14歲的女子長期保持著不正當的男女關係。不過,葡萄牙媒體《記錄報》則對此進行了闢謠,並稱太陽報發布的穆裡尼奧與該女子的合照,是穆裡尼奧與一位小球迷和其母親一起的合影,當時有多人在場。
  • 網購活體危險動物致受傷事件頻發 蠍子蜘蛛快遞仍有禁不止
    此前,消費者因為網購活體動物導致受傷事件頻發。  9月29日,北京青年報記者搜索看到,目前電商平臺仍有活體蠍子、蜘蛛等售賣,在一些聊天群中,有人聲稱可以出售蛇類等動物。相關法規則明確禁止活體動物的郵寄運輸。同日,記者諮詢一家電商平臺,客服人員稱,平臺禁止銷售國家保護動物,如發現會進行嚴格排查,而其他非保護性活體動物,暫時沒有明確規定不能售賣。
  • 杭州一男子收到恐怖快遞:裡面有近百隻蟑螂,還有一個白色花圈!
    「老公,幫我去拿下快遞!」常先生(化名)接到妻子的吩咐後,放下了手上正在幹的活,起身下樓......平時快件取的多,常先生也比較嚴謹,一般都當著快遞小哥的面驗貨並且錄下短視頻。到樓下時,快遞小哥旁邊正放著一大一小兩個包裹,常先生打開大的包裹一看,一個「奠」字閃現在眼前,裡頭竟然是個花圈,大白天收到這種東西,常先生嚇了一跳。而另一個小的包裹也是非常噁心,只見一隻只觸角細長、褐色帶翅的「蟑螂」從快遞袋中灑落到地上,有近百隻仿真蟑螂。這番情景,把一旁同樣取快遞的女業主嚇得直跺腳。
  • 取了這麼多年快遞,你知道「快遞」用英語怎麼說?
    收了那麼多的快遞,你知道快遞用英文怎麼說嘛?   01 有的小夥伴肯定覺得簡單,快遞不就是——K-u-a-i,D-i嘛,連老外都知道。這個說法……很好很強大。   當然,還有delivery這個詞很多人都知道。   但是delivery這個詞並不僅僅只有快遞的意思,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