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在發生癌症的時候醫生建議的治療的方法就是放射治療,那麼在這個時候就會有人說了在放療和化療的區別在於什麼地方呢?在做放療的時候會帶給我們身體什麼樣的副作用?同時在面對這種情況下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
放射治療的副作用
1、厭食、噁心嘔吐
我們都知道放療的的治療對我們的身體有著很大的傷害,在出現這種情況下的時候,最常見的一種就是噁心嘔吐,大多數是因為放療引起胃腸功能紊亂。
厭食常為放療中較早出現的症狀之一。如因放療引起的食欲不振,可服用維生素B6及助消化藥和開胃藥,也可選擇食用開胃食品山楂等。
在發現癌症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放療的方法來進行治療,在發生這種情況下的時候厭食常為放療中較早出現的症狀之一。如因放療引起的食欲不振,可服用維生素B6及助消化藥和開胃藥,也可選擇食用開胃食品山楂等。
2、發熱
在放療的過程中我們也是會出現發熱的情況出現的,放療本身造成的組織損傷,尤其是腫瘤組織壞死吸收;血象下降、免疫功能減退也易合併病毒或細菌感染而引起發熱;聯合化療或其他免疫增強藥等可使發熱加重。
3、外周血象下降
造血系統對放射線高度敏感,部分患者在放療中可出現外周血象下降。
原因是放療時骨髓內各種造血細胞的分裂繁殖受到抑制,向周圍血中釋放的成熟細胞(包括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減少,射線對生成這三種細胞的前體細胞的放射敏感程度是一樣的,而白細胞和血小板的壽命很短,因此外周血中計數很快下降,而紅細胞的生產時間很長,貧血出現較晚。
患者接受放療時,尤其是照射較大範圍的扁骨、骨髓、脾及大面積放療,如全肺放療、全骨盆放療、全腹放療。造血系統受影響導致全血細胞下降,如白細胞和血小板的下降。
白細胞和血小板下降到一定程度就會對人體產生影響並有一定的危害,如患者自覺全身乏力,易導致嚴重感染甚至敗血症,有出血傾向,導致內臟、顱內出血致死亡。
當白細胞小於3×109/L,血小板小於70×109/L時應暫停放療,升血對症治療,血象恢復後再開始治療。不過,當放射野較小,如垂體瘤的放療或放射野未包括造血系統時,如頸部的放療、四肢軟組織的放療,如果白細胞在小於3×109/L,但大於 2×109/L,血小板小於70×109/L,但大於50×109/L時,仍可繼續放療,但應嚴密監測血細胞的變化。
放療期間應每周檢查血象一次
單純放療一般不易引起明顯的血象下降,下降的多少與照射野大小、部位等因素有關。放療中應加強飲食營養,促進造血功能,食物宜高維生素、高蛋白。
升高血象的藥物,如升白細胞藥物鯊肝醇、利血生、維生素B4。有感染危險者,可應用粒細胞集落因子使白細胞數量迅速回升。還可採用成分輸血或輸新鮮全血。
白細胞下降明顯者注意預防感染,血小板減少者注意有無出血向,防止損傷。對於血象下降嚴重者,應停止放療,及時糾正,應抗生素預防感染。
4、放射治療區的皮膚損傷
放射性皮膚損害是放療中和放療後經常遇到的問題,好發於頸部、腋下及腹股溝等皮膚薄嫩和多皺褶的部位。
放射性皮損的發生除了與局部皮膚的解剖結構有關外,還與照射總劑量、分割劑量、總療程時間、射線種類、外界氣候條件及患者的自我保護等因素有關。
腫瘤患者放療過程中,要保護好放射區的皮膚:內衣要寬鬆、柔軟,不要在照射野內
粘貼膠布、塗抹紅汞、碘酒等刺激性藥物,不用肥皂等鹼性物質清洗局部,不要曝曬等。
(1)皮膚瘙癢
照射部位的皮膚出現紅斑、燒灼感和刺癢感時,可用手掌輕輕拍打局部皮膚。塗0.2%冰片澱粉或消毒乾燥的滑石粉,在此期間患者應將放射野內皮膚暴露、透氣並保持乾燥,忌用凡士林軟膏或溼敷。放射野內皮膚儘量減少塗抹肥皂和用力搓擦。忌用手撓抓,以免加重局部皮膚的損傷。
(2)皮膚脫皮、糜爛、滲出
放療期間定期檢查放射野內的皮膚反應,一旦出現皮膚紅腫或乾性脫皮,可停照2~3日以避免皮膚損傷進一步發展而產生溼性脫皮。
照射區域的皮膚出現充血、水腫甚至出現滲液和糜爛時,應暫停放療。
要保持患部清潔,嚴防感染,用含抗生素和地塞米鬆軟膏,如氯地霜外敷或用硼酸溶液溼敷以使皮損儘快癒合恢復治療,可用慶大黴素、康復新溼敷後行暴露療法,可起到抗感染、消除炎症、水腫、加速病損組織修復的作用。
禁止使用酒精擦拭。對於皮膚破潰同時合併的細菌感染,若較輕較局限,可外用抗炎藥膏,如紅黴素、氯黴素軟膏;當感染較重時,可肌注或靜點抗炎藥物。
5、口咽疼痛、口乾
囑患者多飲水,進食溫熱軟飯,以減輕食物刺激,必要時飯前用0.2%普魯卡因液含漱,以達到表面麻醉,利於進食的目的。
採用慶大黴素24萬U,地塞米松5mg,生理鹽水20mL霧化吸入,每日2次。
疼痛嚴重不能進食者,應靜脈補充液體,以保證機體營養供給。
正常人的唾液由腮腺、頜下腺、舌下腺、尤其是腮腺分泌的,以保持口腔溼潤,幫助食物的消化,而患頭頸部惡性腫瘤的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療時,上述腺體大都在放射野內。在接受了高劑量的放療後,正常腺體的腺細胞不能分泌足夠的唾液,唾液變得少而粘稠,故病人會覺得口乾。
這種情況在放療中便開始出現並可能伴隨終生。雖然目前還沒有很好的辦法可以使唾液分泌功能恢復正常,但可以在放療中注意、多飲水、補充營養等使症狀減輕。
6、脫髮
放療使用的高能射線穿透能力很強,而人的頭顱大小有限,所以射線完全可以穿透。只要頭頸部照射野內有頭髮或射線通過的路徑上有頭髮,那麼射線對頭髮毛囊的生長都會有影響,達到一定劑量後就會引起脫髮。
放療引起脫髮後頭髮還會再長出來,不過每個人頭髮長出來的時間不同。
放射治療產生副作用應該如何處理
1.照射區皮膚發生破潰,流水:是放療到一定時間時皮膚發生的較為嚴重的放療反應,是受照射區域皮膚細胞被損傷的速度超過正常皮膚細胞修復速度的結果。從病人的角度講,要注意充分暴露破潰區,如腋下皮膚破潰時要多讓同側上肢上舉,從而充分暴露腋下皮膚;減少局部的磨擦,切忌搔抓;內衣要柔軟乾淨,儘量穿棉質內衣而少穿化纖內衣;減少局部的刺激,如不使用刺激性強的香皂和其他洗漱用品,不用過熱的水洗澡,不能暴曬等。醫生在治療上以促進皮膚癒合減少炎症反應和必要時的抗炎治療為主。
2.頭頸部腫瘤病人放療口乾:a.在制訂治療計劃時,應運用各種治療手段儘量避免照射這些腺體,近年來出現的新技術,如調強適形放療技術就可達到這一目的;b.運用多種治療手段,如放療加手術,體外放療加組織間插植或腔內治療,減少大面積放療的劑量,加強局部劑量,使腺體的損害減少;c.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少量多次飲水,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和水果,如蔬菜、梨、西瓜、草莓等;d.少吃辛辣食品及「補藥」(如人參等)、忌菸酒;e.注意口腔衛生、多漱口;f.配合生津、去火的中藥治療,如胖大海、麥冬、菊花、綠茶衝泡服用。
3.頭頸部腫瘤病人放療時口腔黏膜會出現白膜、破潰:當放療至20~30戈瑞時,由於口咽黏膜急性充血、水腫,患者會覺得口乾、咽痛,在咽東西時加重,有相當多的患者說「連咽唾液都很困難」。隨著放療劑量的增加,有的黏膜破潰形成潰瘍,一些壞死物質沉積於此,形成一層白色的膜,我們稱之為「白膜」。這時患者的反應很重,有的病人甚至滴水不人。這時,對於患者來說應該多含漱,保持口腔清潔,多吃清淡的食物,像牛奶、蛋羹、米粥、梨水、西瓜汁等,忌辛辣食物和菸酒。對於醫生來說,可以給病人口服大劑量的維生素B族、C、E等,予口腔潰瘍凍,氯酮噴喉液局部消炎,也可在飯前半小時口服地卡因糖塊,減輕下咽疼痛,以利進食,同時還可以配合中草藥如胖大海、菊花、麥冬等治療。
4.放療期間血小板降低:首先應明確引起血小板降低的原因是什麼,當患者的造血系統如肝、脾、扁骨受到照射時,如全腹照射,倒「Y」野照射等,骨髓受到抑制致使血細胞下降,其中包括血小板的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血小板在(50~100)x 109/升之間,照射野不大時,可以通過飲食,如動物肝臟、瘦肉、豆腐及升血藥物,如升白胺、鯊肝醇等來調整。如果降至50 X 109/升以下,無論是放療野是大是小均應立即停止放療,臥床休息,避免碰撞,並給予止血藥物預防內臟出血,同時應向血站申請輸成分血,待血小板恢復正常後再開始放療。在二般情況下,很少有病人血小板降至50 X 109/升以下,這種情況多見於骨髓受侵的情況。所以當血小板急劇下降且原因不明時,應行骨髓穿刺化驗以明確病因,然後積極對症治療。
熱門文章排行榜 >>2017-03-23 13:26來源:99健康網0最高發的癌症成人用品批發養生湯食譜大全雞年寶寶取名兩性圖片十月懷胎過程快速諮詢醫生免費諮詢免費諮詢專家月經不調治療婦科病治療早洩導語放療和化療是治療癌症的常見手段之一,但對於二者的區別卻知道很少,因人們通常把放療和化療合稱為放化療,因此更讓人搞不清楚這兩種方式之間的區別。下面為您介紹放療和化療的區別以及放療常見的副作用有哪些,該如何緩解等問題。
放療和化療的區別
手術、放療和化療是癌症治療的三種手段,而放療和化療之間,人們總是分不清。人們通常都把放療和化療合稱為放化療,這更加讓許多人不清楚這兩種治療方式之間的區別。下面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放療和化療的區別:
1、治療的本質不同:放療相當於物理治療,俗稱「烤電」。就是用各種不同能量的射線照射腫瘤,以抑制和殺滅癌細胞的一種治療方法。而化療則是化學形式,常用靜脈注射、口服或其他形式將化療藥物進入體內來殺滅腫瘤。
2、適應病症不相同:放療一般是局部的,比較局限,多用於術前放療,起到將腫瘤縮小的目的。化療範圍較廣,可用於全身,目的是抑制癌細胞的擴散。
3、副作用不同:放療多以局部反應為主,如皮膚野紅腫、咽喉腫痛、咽喉乾等。化療則多出現骨髓反映、胃腸道反映等全身反映。
總結:相信大家在通過上文的了解中已經知道了在進行放射性治療的時候對我們的身體會造成很嚴重的副作用,同時我們也向大家講述了在出現這種副作用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希望大家能夠正確的去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