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貴寶明星抗癌藥引發嚴重副作用 免疫治療市場何去何從

2021-01-13 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22日訊(記者 徐航)近日,百時美施貴寶公司的新型抗腫瘤免疫治療藥物PD-1抑制劑Opdivo(國內商品名歐狄沃,俗稱O藥)被曝在日本引發嚴重副作用,該新聞迅速在網絡蔓延,引起熱議。

Opdivo作為全球首款獲批的免疫治療藥物,帶動了一批同類藥物的研發和上市,在市場中佔據重要地位。此次事件發生後,公眾應如何正確看待免疫治療?免疫治療市場是否會迎來「洗牌」?

Opdivo引發嚴重副作用 施貴寶聲明中國未發現類似案例

5月9日,日本共同社發布消息稱,有11名患者在使用Opdivo後出現腦部下垂體嚴重副作用,導致1人死亡。

同日,日本厚生勞動省要求Opdivo在日生產企業之一小野藥品工業株式會社(以下簡稱小野藥品)在說明書中增補嚴重副作用相關內容。小野藥品隨即發表聲明,已經根據日本國內的副作用病例以及厚生勞動省通知,在Opdivo的附屬說明文件中「重大副作用」項中追加「下垂體功能障礙」,「其他副作用」項中也記載「下垂體功能減退症、下垂體炎、血液中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減少」等內容。

據了解,Opdivo由百時美施貴寶與小野藥品聯合開發生產。2018年6月15日,Opdivo成為我國首款獲批上市的免疫治療藥物,生產商為百時美施貴寶。

5月15日,針對Opdivo在日引發重大副作用一事,百時美施貴寶回應稱,截至目前,在中國監管部門所批准的適應症範圍內,未獲悉類似潛在不良事件。腦垂體炎作為罕見不良反應已經在國內獲批適應症產品說明書中標註,公司將繼續對藥物不良事件進行收集、監測、評估和上報,必要時對藥品說明書進行修改。

「神藥」不「神」了?專家:免疫治療不排除副作用

免疫治療是繼外科手術、放療、化療和靶向治療之後的另一種癌症治療手段,因適應症種類多、能有效延長生存時間等優勢而備受青睞。尤其是去年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和美國免疫學家詹姆斯?艾利森榮獲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更為其增添了一層「神藥」光環。

然而,此次事件的發生卻不禁讓許多人產生疑問:抗癌「神藥」真的「神」嗎?

對於嚴重副作用與Opdivo的因果關係,小野藥品表示,「尚不明確具體是由何原因引發症狀,但是基於本藥劑具有增強免疫反應的作用這一點,不能否定症狀的發生可能與使用本藥劑相關。」

其實早在本庶佑和艾利森獲獎之前,免疫治療藥物的副作用就已經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2016年,權威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發表文章稱,PD-1抗體單藥所導致的免疫性心臟炎症發病率約為萬分之六,而PD-1和CTLA-4聯合用藥將使這一比例上升至千分之三左右。2018年3月,另一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The Lancet)刊登美國范登堡大學研究者文章,指出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患者要高度警惕免疫性心肌炎,因為一旦發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死亡率高達46%。

有關免疫治療副反應的研究。《柳葉刀》官網截圖。

很多專家明確表示,所謂的「神藥」並非絕對沒有副作用。曾主導Opdivo亞洲臨床試驗的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中國胸部腫瘤研究協作組主席吳一龍指出,免疫治療有其獨特的副作用,「有些是我們以前見都沒見過的,這是大家要注意的問題」。

市場研發方向在哪裡?關注降低藥品副作用

作為全球首款獲批的PD-1抑制劑,2014年Opdivo剛剛在日本上市時被形容為「夢一般的藥物」。彼時每100毫克售價高達73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5000元),每名患者用藥一年花費至少在3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8.8萬元)。

隨著Opdivo相繼在美國、歐洲、中國等60餘個國家和地區上市,其銷量也水漲船高。2015年~2018年,Opdivo的銷售額從9.42億美元飆升至67.35億美元,成為了百時美施貴寶的「拳頭產品」。《健康界》指出,在2031年Opdivo專利到期之前,小野藥品將獲得比較穩定的收益,百時美施貴寶的營收額也將不斷擴大,銷售前景十分樂觀。

Opdivo取得的巨大成功,無疑為其他免疫治療藥物開啟了一條「掘金」之路。繼Opdivo之後,默沙東的Keytruda(國內商品名可瑞達,俗稱K藥)、羅氏的Tecentriq、阿斯利康的Imfinzi、輝瑞/默克的Bavencio和賽諾菲/再生元的Libtayo也陸續獲批,紛紛搶佔市場。

放眼國內,龐大的用藥需求為免疫治療藥物開闢了廣闊的市場空間。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腫瘤科主任陸舜教授對媒體表示,Opdivo將開啟免疫腫瘤治療新時代,其巨大的市場規模也會導致PD-1/PD-L1類藥物競爭越發激烈。

在此背景下,國內藥企「扎堆」發力,瞄準免疫治療市場。資料顯示,目前國內有100多家藥企正研發免疫治療藥物。其中,君實生物的拓益、信達生物的達伯舒、恆瑞醫藥的艾力妥已經獲批上市。據國家藥品審評中心有關人士介紹,截至2018年6月25日,中國共有193項PD-1試驗在Clinical trials登記開展,全球研發熱度僅次於美國。

漸趨白熱化的市場,引發專家對這種「高水平重複」的擔擾,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專項」評審專家朱康勤表示,這麼多項目,企業需要承擔巨額投資所帶來的成本壓力;即使藥品做出來後,醫保系統又怎麼能承擔得起這麼多的藥品費用?

中經名醫匯專家、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醫師胡興勝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雖然現在有100多家企業投身免疫治療市場,實際上將是優勝劣汰的過程。「哪家企業先研發成功,哪家企業的藥品有效率高、副作用低,可能會得到市場的認可。」

對於一項新技術而言,副作用的可控性較低也許是短時間內無法改進的缺點。胡興勝特別強調,免疫治療市場還需要在副作用處理方面多下功夫,降低免疫原性副作用。正如本庶佑所言,即使Opdivo已被納入治療肺癌的醫保藥物範疇,但效果如何目前並不十分明確,找到應對其副作用的辦法才是當務之急。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O藥」該何去何從?PD-1抗體類抗癌免疫藥出現嚴重副作用
    這兩天,「日本明星抗癌藥出現嚴重副作用」的新聞突然上了熱搜,引發了很多人的關注。不少人通過各種途徑問我,到底怎麼回事兒?用抗癌免疫藥真的這麼危險麼?這次新聞中提到的免疫藥(O藥)在中國很有名,是因為它是第一個在中國上市的PD-1抗體類抗癌免疫藥。
  • 化療藥都有毒副作用 抗癌藥"格列衛"可能損心臟
    化療藥都有毒副作用 抗癌藥"格列衛"可能損心臟www.zjol.com.cn 2006年09月06日 09:35:40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近日媒體驚曝,被譽為抗癌明星藥的「格列衛」,可能會嚴重損害服用者心臟,在癌症患者中激起了強烈反響
  • 免疫檢查點抗體副作用所引發的思考
    導讀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藥物的成功上市,改變了實體瘤治療的格局,展現出了巨大的前景。殊不知,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藥物伴隨的副作用會引發一系列問題。下面將為您梳理一下免疫檢查點抗體治療毒性作用與腫瘤治療的錯綜複雜關係。
  • 隱秘的角落:腫瘤免疫治療光環下的副作用
    長按圖片掃描二維碼閱讀論文近些年,腫瘤免疫治療的發展如火如荼,被人們寄予厚望。尤其是在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獲得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之後,多個免疫治療藥物獲批更是引發了巨大的轟動。然而,評價一種療法除了看療效,還要看副作用。
  • 一款抗癌藥和君實生物的千億市值神話-虎嗅網
    更有意思的是,在君實生物簡單的產品結構中,99.9%營收來自旗下獲批的唯一一款藥物,PD-1抗癌藥特瑞普利單抗。PD-1抗癌藥,是一類採取免疫療法的癌症新藥,也是最早獲批走向產業化的抗癌藥物之一,因此很早便引發了資本市場的關注和追捧。
  • 膠質瘤免疫治療!百時美施貴寶Opdivo治療新診斷MGMT甲基化膠質母...
    2020年12月24日訊 /生物谷BIOON/ --百時美施貴寶(BMS)近日宣布對3期CheckMate-548試驗(NCT02667587)進行更新。此次公告顯示,根據獨立數據監測委員會(DMC)對本研究進行常規審查後,百時美施貴寶獲悉,根據迄今為止發生的事件數量,該研究將無法達到另外2個主要終點:基線時未使用皮質類固醇的患者和整個隨機患者人群的總生存期(OS)。DMC指出,在接受Opdivo治療的患者中,沒有觀察到有必要停止研究的安全問題。
  • 國內抗腫瘤藥市場:植物藥增長快,中藥製劑潛力大,單抗藥物將是最大...
    在全球暢銷藥物排名榜前10位中,有3隻單克隆抗體類抗腫瘤藥,當前,精準醫療最為成熟的領域還是以靶向藥物為代表的抗腫瘤藥物治療為主。由於單克隆抗體類抗癌藥的副作用較小,且靶向性更好,因此,單抗藥物仍將是引領抗腫瘤藥物發展最為重要的領域。
  • 內地首個腫瘤免疫藥定價出爐 一年治療費用約40萬
    金羊網訊 記者陳澤雲報導8月20日,百時美施貴寶公布了其不久前獲批上市的PD-1抑制劑——歐狄沃(通用名:納武利尤單抗注射液)的建議零售價。其中,100mg/10ml規格為9260元;40mg/4ml規格為4591元,患者一年的治療費用大概約40萬。據百時美施貴寶透露,該藥將於今年第三季度在中國多城市開售。
  • 抗癌藥物發展的「三大革命」:化療、靶向治療、免疫療法
    細胞毒性化療藥物的死穴是,只尋找分裂快的細胞,不能區分惡性細胞還是正常細胞,因此在殺死癌細胞同時會殺死大量正常需要分裂的幹細胞,例如化療對正常骨髓細胞、肝細胞、腸胃表皮細胞等都有非常嚴重副作用。化療藥物使用劑量必須嚴格控制:太少不能殺死癌細胞,太多會產生嚴重副作用。二、抗癌藥物第二次革命是「靶向治療」。
  • 上實集團聯手百時美施貴寶:癌症免疫治療藥物有望降價進醫保
    11月6日,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海市交易團國資分團集中簽約上,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實集團)董事長沈曉初宣布,與美國百時美施貴寶公司籤署產品戰略合作協議。沈曉初稱,上實集團代理百時美施貴寶抗肺癌藥物歐狄沃(Opdivo)有望在近期內通過國家談判,降價納入醫保,造福更多患者。
  • CAR-T細胞免疫療法副作用可被抑制
    CAR-T細胞免疫療法副作用可被抑制 最有潛力抗癌技術變得更安全 2018-05-29 科技日報 張夢然   前景可觀的CAR-T療法,標誌著腫瘤治療進入一個新時代。其本質是一種基因修飾自體T細胞的免疫治療,也是使用患者自己的T細胞進行的「定製化治療」。近期,有兩種類型的CAR-T細胞療法獲批用於治療極其難治的癌症形式,另外還有更多類型在臨床試驗中顯示出治療效果。然而,這些治療存在嚴重的潛在副作用——可引起死亡的神經毒性和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CRS),這些仍是有待克服的主要挑戰。
  • 關於腫瘤免疫治療的「明星」——免疫檢查點PD1抑制劑 你知道多少
    PD-1與其配體PD-Ls(Programmed Death-1Ligands,主要是PD-L1與PD-L2)結合能夠抑制T細胞的增殖、活化和相關細胞因子的分泌,使機體免受自身免疫系統的攻擊。但在機體的腫瘤微環境中,腫瘤細胞高表達PD-L1,與T細胞上的PD-1發生結合後,誘導T細胞的衰竭,抑制T細胞的功能,無法有效激活免疫系統,引起腫瘤細胞的免疫逃逸。
  • 同放化療相比,免疫治療的副作用會不會更容易接受?
    沒有WI-FI的同學可以移步下方觀看文字版 以下為圖文版: 同放化療相比,免疫治療的副作用會不會更容易接受?以治療肺癌常見的含鉑雙藥(製劑聯合化療)方案為例,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高達90%,其中嚴重不良反應率達到30-50%。如此高的不良反應率,難怪讓人們對化放療心存畏懼,不願意接受或者不能耐受。
  • 2019全球十大重磅藥物名單出爐,抗癌藥佔半壁江山
    要聞 2019全球十大重磅藥物名單出爐,抗癌藥佔半壁江山 2020年3月17日 17:39:30 醫藥觀瀾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 醫藥觀瀾」。過去兩個月,各家跨國藥企陸續發布2019年年度財報,那些由他們研發的曾為疾病治療帶來變革性影響的,惠及眾多病患的重磅藥物的表現尤其受到矚目。
  • Keytruda全球最低價 中國患者享受免疫治療
    面對競爭對手百時美施貴寶公司(BMS)的強力降價,美國製藥巨頭默沙東也對其核心抗癌藥Keytruda的價格進行了削減,在中國,其售價顯著低於海外,僅為美國一半,中國享受贈藥的患者,更拿到了全球最低價。
  • 免疫治療市場激增,諾獎團隊創立「非同生物」研發全球領先的創新藥
    在近幾年的生物製藥創新潮中,「免疫治療」是表現最為亮眼的技術之一。免疫治療賽道,成就了O藥、K藥這樣歷史裡程碑式的明星藥物,也湧現了一批已經上市或者即將上市的優質藥企。免疫治療正處於發展的黃金期,其中腫瘤免疫全球市場規模超千億美金。
  • CAR-T細胞免疫療法副作用可被抑制—新聞—科學網
  • 免疫檢查點阻斷抗體副作用的處置
    程序性死亡受體-1(PD-1)與其配體之一PD-L1,在治療惡性腫瘤的新靶標顯示了巨大潛力。FDA已批准Nivolumab和Pembrolizumab用於治療惡性黑色素瘤,這類治療也有望能得到特殊審批。使用CTLA-4抗體和PD-1 / PD-L1阻斷抗體產生的副作用稱為免疫相關性不良反應(irAEs)。免疫相關性不良反應會涉及皮膚,胃腸道,肝臟,內分泌和其他器官系統。
  • 抗癌藥PD-1價格戰悄然開打 百濟神州新品獲批生產如何定價搶市場?
    原標題:抗癌藥PD-1價格戰悄然開打 百濟神州新品獲批生產如何定價搶市場?  PD-1/PD-L1免疫療法是目前在全球掀起的腫瘤、癌症治療變革的新一類抗癌免疫療法,不同於以往的抗癌治療方法,旨在充分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抵禦、抗擊癌症,通過阻斷PD-1/PD-L1信號通路使癌細胞死亡,具有治療多種類型腫瘤的潛力,實質性改善患者總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