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新進展!抑制TMBIM6基因可抑制原發性腫瘤的生長

2020-11-30 騰訊網

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Lauren

導言:腫瘤標誌物在1978年就被發現了,它是指在血液、體液及組織中可檢測到的與腫瘤相關的物質,達到一定水平時,可反映某些腫瘤的存在。這些腫瘤標誌物還能分析病程、監測療效及復發、判斷預後,達到輔助臨床改善對患者進一步處理的目的。最近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TMBIM6基因可以作為幾種癌症疾病預後的預測生物標誌物。

TMBIM6是內質網(ER)應激的抑制劑,最初命名為BAX抑制劑(BI)-12。BI-1/TMBIM6是含蛋白3家族跨膜BI-1基序的成員。TMBIM6是一種鈣離子通道樣蛋白,可降低內質網ER膜表面表達的鈣離子穩態。它在許多癌症類型中上調,包括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鼻咽癌和肝癌

在之前的研究中,TMBIM6的過度表達通過調節細胞的流動性和侵襲性以及葡萄糖代謝來促進腫瘤轉移。抑制TMBIM6會導致細胞死亡,從而減少腫瘤的發生。最近,研究人員報導了Sp1和PKC調節TMBIM68的轉錄表達。PKC在各種癌症類型中也有高表達,如在肝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中。儘管許多證據支持TMBIM6參與了多種癌症的發生,但TMBIM6在癌症進展中作用的分子機制研究較少。

雷帕黴素(mTOR)的機械靶點在細胞代謝、細胞生長和營養敏感方面起著關鍵作用。mTOR複合物(mTORC)1和mTORC2是兩種結構和功能不同的蛋白質複合物,在癌症和糖尿病中經常過度表達。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確定TMBIM6是mTORC2在ER膜上的主要結合夥伴。這樣的結果為調控AKT的激活和腫瘤發生的mTORC2–TMBIM6核糖體軸提供了證據。

為了研究TMBIM6在腫瘤進展中的致癌作用,研究人員首先分析了來自NCBI/GEO的多個腫瘤樣本的TMBIM6 mRNA表達譜數據集。這些分析顯示,TMBIM6在纖維肉瘤、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和外陰癌、乳腺癌、肺癌和前列腺癌中顯著過度表達。接下來,研究人員用組織微陣列比較了TMBIM6在同一腫瘤組織中的表達水平,也得到了相似的結果。

腫瘤組織中TMBIM6表達增加

該研究發現,TMBIM6缺失或敲除會抑制原發腫瘤的生長。此外,mTORC2的激活被TMBIM6上調,並刺激糖酵解、蛋白質合成、脂質合成基因和糖基化蛋白的表達。此外,研究人員發現BIA化合物,一種潛在的TMBIM6拮抗劑,可以阻止TMBIM6與mTORC2結合,降低mTORC2活性,還可以調節TMBIM6洩漏的鈣離子,進一步抑制腫瘤的形成和進展。

TMBIM6促進腫瘤生長。

TMBIM6通過mTORC2核糖體軸激活AKT通路,評價調節WT細胞和TMBIM6-KO-HT1080細胞腫瘤進展的信號蛋白分子。

TMBIM6調節mTORC2的激活

本研究結果顯示,TMBIM6通過直接結合和刺激鈣離子釋放來增強mTORC2的活性和組裝。TMBIM6的破壞限制了原發性腫瘤的生長,並損害了癌細胞的新陳代謝。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小分子化合物BIA是一種潛在的抗癌藥物,可以阻止mTORC2和TMBIM6之間的結合。

該研究表明,TMBIM6通過調節糖酵解和PPP來調節糖代謝,這對mTORC2的活性和信號傳遞至關重要。鑑於在乳腺癌、前列腺癌、宮頸癌和肺癌中觀察到的TMBIM6上調,由mTORC2介導的代謝變化,尤其是AKT可能是癌症進展的主要機制。此外,TMBIM6缺失抑制GSH的生物合成,GSH可能更容易受到活性氧和脂質生物合成的影響,從而抑制腫瘤的發生。本研究表明,TMBIM6是調節mTORC2活性和腫瘤細胞生物能量的重要調節因子。

這些數據表明,TMBIM6作為幾種癌症疾病預後的預測生物標誌物具有潛在的臨床價值。

相關焦點

  • 《Nature》:已發現抑制多種癌症的新基因
    超過一半的前列腺癌患者有突變或缺失的PTEN基因,部分腦腫瘤、子宮內膜癌患者也有類似的基因變異。PTEN是調節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重要途徑。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哪些其他基因或是其他途徑與PTEN協同抑制腫瘤生長。
  • Nature:活性氧ROS實際上可能抑制腫瘤生長
    [1]表明ROS實際上可能抑制腫瘤生長。他說,類似地,這些新數據也加入到不斷增加的研究文章列表當中,來挑戰抗氧化劑發揮除去腫瘤細胞中致癌性ROS的作用因而人們認為它總是抗腫瘤發生的中心法則。這種令人吃驚的結果表明癌細胞在沒有抑制ROS產生的Nrf2存在下,是不能夠生長的。因此,有可能發生的是,人們使用藥物或維生素來努力阻止癌症發生,可能實際上有助於癌細胞持續存活。這一發現有可能解釋失敗了的,甚至是有害的抗氧化劑臨床實驗結果。
  • Nature | 生長素響應的轉錄抑制調控網絡
    責編 | 奕梵生長素是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的關鍵激素University of Nottingham)Anthony Bishopp課題組合作在Nature在線發表了題為A network of transcriptional repressors modulates auxin responses的研究論文,鑑定了A型ARFs基因的轉錄調節因子並揭示了生長素響應的轉錄抑制調控機制
  • 一基因簇可抑制骨關節炎進展
    原標題:一基因簇可抑制骨關節炎進展 (通訊員季明亮 記者程守勤)近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骨科陸軍主任醫師團隊在骨關節炎致病機制研究及治療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研究為骨關節炎的發病機制研究提供了新的線索,尤其是tgg2-PEG-PAMAM-cy5.5納米載體有望成為關節腔給藥的載藥平臺。
  • Nature子刊:CCR5基因再出新成果,CCR5編碼的LncRNA會促進愛滋病病毒的感染能力
    詳情點擊:賀建奎進行的基因編輯嬰兒,死亡率增加,預期壽命會縮短2019年6月17日,Nature 子刊 Nature Immunology 雜誌刊登了題為:CCR5AS lncRNA variation differentially regulates CCR5, influencing HIV disease outcome
  • Nature子刊:單個基因就可抑制腫瘤形成!
    最後研究者表示,本文研究或可幫助預測對EG5抑制藥物高度敏感的腫瘤組織,而且也為後期開發新型的靶向癌症療法治療多種癌症提供思路和希望。(生物谷Bioon.com)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 新型免疫療法可激活癌細胞焦亡,抑制多種腫瘤生長
    Gasdermin蛋白的裂解可引起炎性細胞死亡,即細胞焦亡。已有研究表明,Gasdermin E基因(GSDME)的表達在許多癌症中均被抑制,許多癌症可通過啟動子DNA甲基化使GSDME失活;GSDME可抑制胃癌、黑素瘤和結腸直腸癌的集落形成和細胞增殖以及乳腺癌的侵襲性;GSDME的水平降低與乳腺癌的低存活率有關。
  • Nature:減少絲氨酸攝入可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
    該研究探討了限制絲氨酸以抑制腫瘤生長的機制,發現該過程與脫氧鞘脂有關。DOI:10.1038/s41586-020-2609-x研究人員抑制線粒體丙酮酸載體(MPC)後用[2,3-13C2]丙氨酸追蹤丙氨酸代謝,發現丙氨酸水平降低是抑制MPC、增強錨定非依賴性生長的潛在機制。
  • 生長抑制特異性基因(GAS5)的功能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生長抑制特異性基因(Growth Arrest-specific Transcripts, GAS)在進化過程中結構和功能高度保守,其家族成員眾多,它們的基因編碼產物在微絲組裝、細胞生長分化或凋亡、細胞周期調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功能
  • Nature又上線2本新子刊!
    你的機會來了——2019年2月,Nature先後推出了兩本新子刊,分別是 Nature Food 和Nature Cancer。Nature雜誌的子刊達到了53本,其中20本為綜述期刊。期刊官網:https://www.nature.com/natcancer/目標和範圍Nature Cancer 旨在發表生命、物理、應用和社會科學領域的所有癌症研究中最重要的進展,涵蓋基本的臨床前、轉化和臨床工作。
  • Cell子刊:北大肖瑞平團隊揭示高糖抑制AMPK信號通路的分子機制
    AMPK能感知細胞代謝狀況——在營養和能量水平較低的狀態下,AMPK被激活,從而抑制合成代謝、促進分解代謝,在促進ATP合成的同時抑制細胞的生長,最終維持細胞內能量穩態。另一方面,對於抑制AMPK活性的負調節機制,我們卻知之甚少,也因此缺乏對於AMPK信號通路調控方式的全面認識。
  • 阻斷EIF5A的hypusination作用可抑制結直腸癌細胞的生長
    阻斷EIF5A的hypusination作用可抑制結直腸癌細胞的生長 2020-12-28 15: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科學家發現抑制癌細胞發展擴散的新辦法——「聰明」療法
    據英國《自然》周刊網站6月29日報導,Clever-1(也叫Stabilin-1和FEEL-1)是一種在淋巴內皮細胞、竇內皮細胞以及免疫抑制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上表達的清道夫受體。它在癌細胞生長和擴散中的作用最早在Stab1基因敲除小鼠身上突顯,這種小鼠的原發性腫瘤和轉移瘤較小。
  • Nature子刊:發現全新表觀遺傳學基因調節機制
    來自KAUST的Valerio Orlando實驗室一直在研究Ezh1的作用,該基因在成熟組織中的功能研究在近25年來毫無進展。和它的姊妹基因Ezh2一樣,Ezh1及其伴侶蛋白一起編碼一個蛋白,該蛋白可以給靶基因貼上標籤以抑制其活性。但是儘管Ezh2突變與癌症及發育缺陷有關,攜帶Ezh1突變的小鼠似乎可以正常發育。7年前,Orlando教授的研究組發現Ezh1可以與許多正常情況下啟動的基因啟動子結合。
  • Nature Food | 岡山大學馬建鋒團隊發現抑制大麥鎘積累的關鍵因子
    責編 | 逸雲鎘(Cd)是毒性很強的重金屬,它通過食物鏈積累於人體後可危害身體健康。早年發生於日本的「痛痛病」就是由於食用含鎘大米引起的。因此,培育鎘含量低的農作物一直是鎘研究的重要目標之一。近日,日本岡山大學馬建鋒教授課題組在nature子刊Nature Food發表題為Breeding for low cadmium barley by introgression of a Sukkula-like
  • Nat Commun:激活蛋白CD11b可抑制腫瘤生長
    骨髓細胞是一種白細胞,可殺死細菌和癌症等入侵者。Gupta說,「在癌症中,骨髓細胞促進腫瘤生長並抑制T細胞的活性。」Rush醫學院內科學系教授和研究與創新副主席Vineet Gupta博士說。癌症招募有害的骨髓細胞,同時抑制有益的骨髓細胞總體而言,Gupta的研究著重關注整合素,即一類調節多種生物過程的細胞受體。
  • 【盤點】腫瘤抑制因子p53亮點研究一覽
    【6】華人聲音Nature:p53介導「鐵死亡」抑制腫瘤進展-近日,細胞生物學領域著名華人科學家Wei Gu在國際期刊nature在線發表了他們的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經典腫瘤抑制因子p53能夠通過調節細胞胱氨酸代謝以及ROS應答,介導ferroptosis過程,抑制腫瘤生長,拓展了人們對p53功能的新認識。
  • Nature子刊 | 國際合作揭開陰陽1蛋白與乳腺癌生長及耐藥的關係
    Nature子刊 | 國際合作揭開陰陽1蛋白與乳腺癌生長及耐藥的關係
  • Nature Cancer | 轉錄因子c-Rel竟是一種新型免疫檢查點,通過誘導MDSC細胞分化,促進癌症發展
    近日,賓夕法尼亞大學陳有海教授團隊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Cancer 雜誌發表了題為:c-Rel is a myeloid checkpoint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的研究論文。
  • Nature子刊:抑制MEK可將CD8+T細胞重編程為抗腫瘤型記憶幹細胞
    Khleif小組在《自然—免疫學》雜誌上在線發表文章,研究了MEK抑制劑在CD8+ T細胞代謝重編程和細胞周期進展中的作用,以及其對TME的免疫調節作用,揭示了MEK抑制劑可將CD8+T淋巴細胞重編程為具有強大抗腫瘤作用的記憶幹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