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兒科呼吸科介入小組成功取出支氣管異物

2020-12-06 騰訊網

央廣網上海2月29日消息(記者楊靜 通訊員羅燕倩)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是上海市唯一兒童傳染病定點收治單位,此次承擔了上海所有兒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確診病例的救治工作。作為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兒科人依然堅守兒童急危重症的生命防線,抗擊疫情的同時,醫院詳細制定了各項制度,流程和分級防護措施,保障急危重症患兒能得到及時安全的救治。

CT課件右中間幹異物(央廣網發 上海兒科醫院供圖)

2周前,3歲的小鳴(化名)突然開始哮喘咳嗽,治療近2周,咳嗽和喘息反而加重了。焦急的家長帶著孩子來到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就診,經驗豐富的呼吸科陸愛珍、陳豔醫生考慮存在異物吸入可能。最終胸部CT檢查也證實了醫生的推斷,發現小鳴右肺中間幹支氣管遠端有異物可能。但正值新冠疫情防控特殊時期,氣管鏡是高暴露風險操作,多家醫院已暫停支氣管鏡,兒科醫院呼吸科團隊在充分評估患兒病情後,既用於擔當,又作好充分防護,安全精準手術取出異物。目前,小鳴恢復良好,拯救患兒的生命是兒科醫務工作者們唯一的使命。

疫情當前 勇於擔當

3歲的小鳴從2月7日起突然開始咳喘,當地醫院診斷為喘息性支氣管炎,予口服抗生素、霧化平喘,甚至靜脈輸液。然而治療了2周,咳嗽和喘息反而逐漸加重。看著平時活潑可愛的小寶貝,一活動就喘息加重,父母心急如焚。

取出的異物(央廣網發 上海兒科醫院供圖)

焦急的小鳴父母帶著孩子來到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呼吸科就診,細緻的呼吸科陳豔和陸愛珍醫生考慮患兒既往並無咳喘史,喘息治療不好轉存在異物吸入可能,但家長堅稱小鳴沒有吃東西嗆咳的病史。經過反覆溝通終於說服家長讓小鳴接受胸部CT檢查。CT結果證實右肺中間幹支氣管遠端存在異物可能。再次追問病史,家長終於回憶起小鳴2月7日晚間在玩耍一個白色類似鈣片樣東西時突然出現劇烈咳嗽並嘔吐一次。證實這一重要的異物吸入病史後,呼吸科王立波主任立即帶領團隊制定治療方案。由於患兒右肺中間幹支氣管位置嵌頓異物,屬於小氣道異物,對於這個部位的異物只有軟式支氣管鏡才可以探查。

由於正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特殊時期,氣管鏡操作是高暴露風險手術。但考慮到氣道異物會引起進一步繼發感染並刺激肉芽增生,在充分評估患兒病情和流行病史後,最終決定在做好有效防護措施情況下儘快安排氣管鏡手術。

安全防護 精準手術 成功取出支氣管異物

新冠疫情當前,病毒明確可通過飛沫、接觸傳播,氣道手術無疑是一項高風險的操作,多家醫院均停做支氣管鏡。王立波主任表示,「疫情面前,疾病診療不容耽誤」。據他介紹,兒科醫院從收治第一例新冠病例前即開始全院動員,線上線下多次培訓和考核。呼吸科支氣管鏡室在疫情初起,制定《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疫情防控期間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開展支氣管鏡診治流程》,明確疫情期間支氣管鏡的手術指徵、操作流程和防護措施。

呼吸科醫生團隊攜手為患兒取出異物(央廣網發 上海兒科醫院供圖)

2月26日上午,經過充分術前的評估和防護準備,呼吸科陸愛珍主任醫師、陳豔副主任醫師、奚志敏主治醫師和張曉蕾主管護師等組成的醫護團隊在二級防護措施下為小鳴施行氣管鏡手術。術中發現小鳴的右肺中間幹支氣管有一白色環形帶孔的異物完全堵塞了右肺中間幹支氣管,且探查異物質地較硬。這四位經驗豐富的操作者調整好氣管鏡位置,屏氣凝神,通過異物鉗鉗夾的方式順利取出異物,整個手術耗時20分鐘,原來困擾小鳴這麼長時間的是一個將近2cm的筆帽。家長看到取出的異物後,滿是感激說對醫務工作者說:「感謝你們,你們太偉大啦!」看到小鳴父母的笑容,醫務人員也感到由衷的高興。

王立波主任提醒所有家長們,支氣管異物多發生在1歲-4歲小兒,既往取出的異物包括筆帽、棗肉、塑料玩具等各種類型,所以提醒家長在這特殊的時期更要加強對此年齡段幼兒的看護,避免在玩耍、大笑的過程中餵食顆粒食物和堅果;避免將細小的玩具給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玩。

兒科醫務人員大疫大戰、大是大非面前的硬核精神和擔當勇氣,在這樣一臺特殊的手術中展現出來。而在勇氣的背後更是醫院為抗擊疫情而作的全面細緻準備的體現。張曉波副院長介紹,醫院自1月中旬啟動抗擊疫情工作後,在第一時間克服各種困難從多種渠道迅速籌集各類個人防護物資,保障臨床一線供應,降低臨床醫護人員感染風險。醫療副院長翟曉文教授介紹,醫院在每次國家診療方案和防控指南更新出臺後,都會組織院內專家組第一時間進行集體學習和討論,轉化為院內的各項操作規範和流程並作動態調整。醫院制定了《關於不同崗位個人防護要求》,明確了每個崗位在執行不同醫療流程時的差異化分級防護措施,避免院內感染,保障醫療安全。

相關焦點

  • 7歲哈尼族「鏡面人」患罕見遺傳病 復旦兒科援滇隊員成功診治
    圖說:復旦兒科援滇隊員成功診治雲南罕見原發性纖毛運動障礙患者 醫院供圖相信很多人看到過文學和影視作品裡類似的情節:主角左胸心臟位置遭受重創卻能死裡逃生,最後驚奇地發現居然是右位心「鏡面人」!其實「鏡面人」可能就在我們身邊。「霧化器買到了嗎?」
  • 支氣管異物怎麼辦
    前者為呼吸道內的偽膜、幹痂、血凝塊、乾酪樣物等堵塞;後者為外界物質誤入氣管、支氣管內所致。通常所指的氣管、支氣管異物屬外源性異物,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3歲以下最多,可佔60%~70%。 大多數異物較小,進入氣管後,隨之被吸入支氣管,所以異物進入期劇烈症狀時間較短,數秒鐘至數十分鐘不等。異物深入,嗆咳、憋氣(2)安靜期  異物停留在氣管或支氣管內,一段時間可無症狀或僅有輕微咳嗽及喘鳴,異物較小停留在小支氣管內時,可無任何症狀。(3)刺激與炎症期  異物刺激局部黏膜產生炎症反應並可合併細菌感染引起咳喘、痰多等症狀。
  • 呼吸介入,不僅僅是氣管鏡
    胸外科及放療科聯合會診後考慮患者肺癌並大氣道侵犯重度狹窄,因氣道嚴重狹窄,目前已無手術及放療指徵,建議呼吸科就診。我科收治後予以完善術前評估,提示氣管新生物,氣管中下段、右主支氣管重度狹窄,遂於全麻氣管鏡下行氣管支架置入,術後患者氣急症狀迅速緩解,並鏡下電凝切除右主開口新生物,術後病理活檢明確診斷為肺CA。鑑於患者縱隔病灶為主,我院放療科術後行縱隔局部放療+全身化療。
  • 超導可視支氣管鏡介入技術適應症
    什麼情況下需要做超導可視支氣管鏡介入技術檢查?具體地說,原因不明的咯血或痰中帶血;40歲以上原因不明的刺激性咳嗽加重;出現局限性肺氣腫、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張;突然出現聲音嘶啞;診斷不明的支氣管、肺部疾病或瀰漫性肺部疾病診斷困難時;肺部支氣管腫塊;縱隔淋巴結腫大;支氣管異物等,醫生都會要求患者做支氣管鏡檢查。
  • 16個月男孩誤吞螺絲刀頭 2小時手術異物安全取出
    央廣網長春6月14日消息(記者於中濤)13日22時左右,一名16個月大的男孩因為吞了螺絲刀的刀頭,被家人緊急送到長春市兒童醫院救治,經過近兩個小時手術,醫生將異物安全取出。兒科醫生提醒:寶寶吞入消化道的異物最常見為別針、縫針、髮夾、錢幣、紐扣、圓釘、螺絲釘、小玩具等。
  • 郴州市第四人醫院成功舉辦呼吸病介入診療技術研討會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呼吸與危重症科曹立明教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鍾長鎬教授蒞臨大會並帶來了精彩的學術講座,以專家獨特的視角,針對臨床實際問題,積極分享呼吸介入診斷技術、呼吸介入治療技術、肺癌、肺大泡的新進展,通過精彩演講、學術報告、理論探討、臨床應用與經驗分享等立體多維的形式,全面分享了近年來呼吸介入領域湧現出的新思維、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術和新觀點,詳細介紹了呼吸介入診療的前沿理論與知識,構建地區學術交流橋梁
  • 復旦兒科精準手術破解島葉癲癇困局
    復旦兒科精準手術破解島葉癲癇困局 2020-05-10 0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當心裏面有螞蟥 女孩喝生水螞蟥爬支氣管
    從婷婷支氣管內取出的螞蟥。? 兒童醫院供圖? 華龍網發????華龍網12月27日18時訊(記者 陳丹) 溪水比礦泉水好喝?當心裏面有螞蟥喲!四川遂寧2歲女孩就因為喝生水出現聲音沙啞甚至間歇性無法呼吸症狀。經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檢查發現,婷婷支氣管內竟然有一隻長約2釐米活螞蝗。????
  • 九江市三醫院成功舉辦江西省研究型醫院學會介入呼吸病學專業委員...
    11月14日,70多名呼吸病學領域骨幹精英齊聚九江,參加由江西省研究型醫院學會、江西省胸科醫院主辦,九江市第三人民醫院承辦的江西省研究型醫院學會介入呼吸病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江西省呼吸介入「星火推廣計劃」九江站「潯城」呼吸介入論壇。此次會議以學術活動為重點,以科學精神和學術道德為準繩,全方位開展學術交流和專題講座,共話學科發展新篇。
  • 幼童鼻子癢 取出異物驚呆眾人
    幼童鼻子癢 取出異物驚呆眾人 孩子們總是喜歡到沙池去玩耍,但是現在沙子的沙池很少,很多商家會採用決明子來代替沙子。只是沒想到,這個決明子竟然也如此可怕!
  • ...醫院學會介入呼吸病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潯城」呼吸介入論壇
    11月14日,70多名呼吸病學領域骨幹精英齊聚九江,參加由江西省研究型醫院學會、江西省胸科醫院主辦,九江市第三人民醫院承辦的江西省研究型醫院學會介入呼吸病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江西省呼吸介入「星火推廣計劃」九江站「潯城」呼吸介入論壇。此次會議以學術活動為重點,以科學精神和學術道德為準繩,全方位開展學術交流和專題講座,共話學科發展新篇。
  • 非藥物治療兒科呼吸疾病獲進展 「巖鹽氣溶膠」療法通過專家論證
    交匯點訊 呼吸道感染和肺炎是兒科門診及住院最常見的疾病,然而在目前的兒科呼吸系統疾病診療方案中,藥物依然佔據著主導地位。近日,「鹽療法在兒科呼吸領域的應用價值研討會」在南京召開,南京寬誠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專業醫療學術機構及技術研發團隊,創新研發的西納舒牌巖鹽氣溶膠治療儀,通過了三十餘位兒科、呼吸科的專家的論證。
  • 男童誤吞四顆鋼珠和磁鐵 異物吸在一起卡在腸道
    還好,醫生用一個網籃將鋼珠成功地打撈了出來。1月26日上午,東莞市某醫院急診科來了一名異常著急的家長。行色匆匆的張先生告訴醫生,自己10歲的兒子小昊把4顆鋼珠和一塊磁鐵給吞進了肚子裡。小昊起初不敢告訴家人,直到肚子開始痛,才不得不開口,家長立馬把他送到了醫院。醫院副主任醫師周正為小昊做了細緻的檢查。
  • 5歲男童咳嗽半個月不見好,去醫院一查竟是支氣管內長腫瘤:醫師...
    湖南祁陽5歲的男孩小涵(化名)咳嗽發燒了半個月還不見好,到醫院檢查竟然是支氣管內長了一個腫瘤,在湖南省人民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呼吸介入科通過多學科聯合治療手術切除,手術採用微創介入方式,與傳統開胸手術相比創傷小、痛苦輕、恢復快,11月20日,經過康復,小涵出院了。
  • 呼吸內鏡介入治療的起源與發展簡史(收藏)
    點擊查看 呼吸內鏡介入治療技術是現代介入肺臟醫學(IP)的重要組成部分,2002年美國胸科學會(AST)將其定義為是一門針對呼吸系統疾病侵入性診斷和治療操作的不斷創新、持續發展的醫學科學和藝術。
  • 著名呼吸科專家張燕萍
    那麼,著名呼吸科專家張燕萍怎麼樣?一、著名呼吸科專家張燕萍擅長領域對於呼吸系統疾病,如哮喘、咳嗽、肺纖維化、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擴張、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肺心病等疾病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以上是一篇關於介紹「著名呼吸科專家張燕萍」方面的文章,主要包括張燕萍的個人情況。每個主任醫師以及副主任醫師都是有其特長的專科,因此醫師都是只能看本專業的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