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兒科精準手術破解島葉癲癇困局

2021-01-11 澎湃新聞
復旦兒科精準手術破解島葉癲癇困局

2020-05-10 0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星星三歲開始就飽受癲癇的折磨,從雙下肢發麻、疼痛,到經常無故跌倒,接受抗癲癇藥物治療後,病情仍不能完全控制,在當地就診,星星甚至被認為是「中邪」了。經歷了四年的「中邪」,星星父母抱著最後的希望來到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神經科,MDT多學科團隊確診星星患有癲癇,採用兩次手術方案,通過SEEG介導的精準定位開展手術,成功治癒了困擾星星多年的難治性癲癇。據悉,星星致癇區緊鄰左側優勢半球的語言功能區,手術稍有偏差就會導致右側肢體偏癱以及語言功能損傷等嚴重的神經系統後遺症,因而此前島葉癲癇手術僅在成人醫療中心開展,對於兒童病人鮮有嘗試。此次,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挑戰困難,破解島葉癲癇困局,在國內兒童專科醫院中成功完成這一手術。

3歲癲癇患兒被認為「中邪」

星星3歲時出現了雙下肢發麻、疼痛的狀況,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情況日益頻繁,每天多達20-30次,後來甚至開始跌倒。當地醫院認為是「羊癲瘋」,但接受抗癲癇藥物治療後仍不能完全控制。有一段時間,星星被認為是「中邪」了,父母帶著星星跑遍大江南北,接受了一些民間偏方的治療,但收效甚微,曾經活潑愛笑的星星性格變的越來越古怪,愛發脾氣。

在當地最好的醫院進行頭顱核磁檢查發現時,星星左側顳葉局部可疑信號異常,頭顱PETCT發現左側顳葉代謝減低,建議手術切除左側顳葉。原來星星的「中邪」是腦內的病變引起的。

復旦兒科MDT團隊

成功開展島葉癲癇手術

飽受病痛折磨的星星一家抱著最後的希望來到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神經科收治入院後進一步評估治療,根據高清長程視頻腦電圖的持續監測結果,證實星星的「中邪」就是癲癇。

神經內科王藝教授帶領難治性癲癇多學科團隊,結合星星的發作症狀學特徵、腦電圖改變以及多模態影像融合數據,利用已有的頭顱影像學資料進行多模態融合處理,充分討論後提出星星致癇區位於左側島葉上環島溝和後環島溝的交接區域的假設。神經內科周淵峰教授結合星星家庭經濟條件,提出了「圍繞致癇區交叉植入2根顱內深部電極」的方案。據王藝教授介紹,這次手術困難在於島葉癲癇定位難,手術難度大,患兒容易出血和偏癱狀況,而且由於致癇區位於左側優勢半球,容易損傷患兒的語言功能。

手術分兩次進行,在第一次手術中,神經外科趙瑞副主任醫師利用手術機器人將深部電極精準植入致癇區,然後立體定向腦電圖(SEEG)監測技術證實致癇區所在,通過SEEG引導下的射頻熱凝術微創毀損致癇區,射頻熱凝術後星星的癲癇發作得到明顯的緩解。

射頻熱凝術後2月,星星癲癇發作減少到每月數次。為了完全控制發作,星星再次入院進行致癇區切除術。考慮到致癇區位於左側島葉上環島溝和後環島溝的交接區域,致癇區域血供豐富並緊鄰左側優勢半球的語言功能區,手術稍有偏差就會導致右側肢體偏癱以及語言功能損傷等嚴重的神經系統後遺症,難治性癲癇多學科團隊再次制定了完整的手術流程和方案。

在電生理監測下,神經外科李昊主任以及趙瑞教授共同完成致癇區「裁剪式」完整切除,手術後星星的癲癇發作完全消失,沒有出現任何神經功能的損傷和缺失,脾氣變好了,愛說話了。

據悉,島葉癲癇手術是一項需要精確控制的手術,該手術目前屬於國內高精尖技術,對於兒童來講,這項手術更是難上加難。作為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挑戰困難,在國內兒童專科醫院中成功完成這一手術,為更多的難治性癲癇患兒帶來新的希望。

原標題:《復旦兒科精準手術破解島葉癲癇困局》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復旦兒科呼吸科介入小組成功取出支氣管異物
    央廣網上海2月29日消息(記者楊靜 通訊員羅燕倩)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是上海市唯一兒童傳染病定點收治單位,此次承擔了上海所有兒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確診病例的救治工作。作為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兒科人依然堅守兒童急危重症的生命防線,抗擊疫情的同時,醫院詳細制定了各項制度,流程和分級防護措施,保障急危重症患兒能得到及時安全的救治。
  • ...冰冰,小黃,癲癇,病灶,龔德山,功能區,手術,腦電圖,開顱,精準...
    父母連忙把她送到醫院,經腦電圖監測,冰冰竟是短暫性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癲癇。一開始,冰冰並沒有覺得癲癇給她的生活帶來多大影響,她還是照常上學放學、讀書考試。幾個月後,一次大發作讓她的「秘密」眾所皆知。同學們異樣的眼光、背後的竊竊私語,甚至有同學的家長明確不讓自己兒女和她玩,讓她變得日漸沉默和內向。一年後,她提出了休學的申請。
  • 上海德濟醫院龔德山:機器人輔助DBS手術治療難治性癲癇的經驗
    一般來說,需要通過SEEG植入電極才能診斷的難治癲癇,然後再做DBS手術的個案很少。我們一位患者,得過病毒性腦炎,腦炎後激發癲癇,通過無創檢查,我們覺得可能是島葉癲癇,一側的可能性比較大,島葉癲癇通過頭皮的腦電圖,通過無創檢查很難去確定是哪一側。
  • 兒科醫學大咖雲集,共商兒科遺傳病精準醫療規範標準
    ▲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院長張運奎主持開幕式   論壇以「遺傳病精準診療與iPS細胞技術研究」為主題,旨在推進山東省遺傳病診療、科研水平的提高,促進精準醫學事業的轉化發展論壇邀請國內外知名臨床遺傳學專家及幹細胞研究專家共同探討精準醫學與兒科遺傳病的熱點問題和疑難病例、iPS細胞技術研究進展和臨床轉化應用、精準醫學技術臨床轉化應用,以及精準醫學研究的新發現。   隨著精準醫學發展和高通量檢測技術的進步,目前各類遺傳病逐漸被認識,其中不乏一些疑難病例,複雜多樣,診治困難,給兒科臨床工作者帶來巨大挑戰。
  • 貴州癲癇患者注意!腦外立體定向機器人癲癇手術,全城招募患者100人!最高補貼 10000元!
    ▲北京日報 報導腦外立體定向機器人手術在貴州省扶貧基金會癲癇基金的支持下,2020年11月12日,腦立體定向機器人技術研發人田增民教授與貴陽腦癲醫院聯手成功為三例難治性癲癇患者開展CRAS腦外立體定向機器人微創手術。
  • 癲癇立體定向電極手術怎麼做
    【原創】癲癇立體定向電極手術SEEG怎麼做?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 功能神經科 劉強強有癲癇許多患者問我,立體定向電極手術是什麼樣子的,怎麼做?我還是怕自己說的有遺漏或者講的不清楚,讓患者誤解。因此特地寫了這篇文章,希望能幫到各位患友。
  • 島葉膠質瘤切除手術究竟難在哪?手術技巧及前沿進展解讀
    圖:島葉膠質瘤磁共振T2序列示「內緣平直徵」3.功能核磁及彌散張量成像:可進一步了解腫瘤與運動、語言區及傳導束的關係,指導制定手術方案。圖:島葉膠質瘤DTI成像檢查,顯示和運動神經傳導束關係緊密,手術後癱瘓風險大。
  • 小兒額葉癲癇是繼續吃藥還是手術比較好?
    問:小兒額葉癲癇是繼續吃藥還是手術比較好?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功能神經科主任徐紀文主任醫師回答:這個問題確實也是我們今天的一個主題。我們的主題是癲癇的外科治療,當然並不是說所有的癲癇都是需要外科手術的。剛才咱們也提到,我們外科手術還是在吃藥無效的情況下,或者吃藥效果不好的情況下,再來使用外科手術的方法來解決。關於小兒的額葉癲癇,這裡有一個比較特殊的情況,小孩的癲癇跟成人癲癇是有很大的區別。我們知道成人的癲癇如果要進行到手術,會有一個時間上的限制。
  • 問答|研究癲癇可以成為探秘腦科學的關鍵?
    此次講壇特別邀請到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研究員俞凱和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神經內科教授王藝,分別從「大腦的奧秘」、「物聯網時代的人工智慧」和如何「打好神經發育的前哨戰」三個角度為感興趣的受眾揭示了腦科學與人工智慧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並現場答疑解惑。
  • 科學網—近紅外螢光成像實現精準手術導航
    本報訊(記者黃辛) 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張凡課題組與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教授徐叢劍團隊合作,利用近紅外探針實現近紅外二區螢光成像導航卵巢癌實體瘤和轉移灶的精準切除
  • 華科在線 | 武漢同濟醫院舒凱 胡峰團隊完成疫情後系列機器人輔助功能神外手術
    今年我們和神經內科朱遂強團隊、兒科團隊及神經影像等團隊成功申請中國抗癲癇協會綜合癲癇中心,並獲得同濟醫院「2019傑出團隊」。我科運動經障礙疾病的治療主要由舒凱和蔣偉教授負責,目前DBS的手術量已經連續兩年在湖北地區名列首位。微血管減壓手術我科每一個醫療組都在常規開展,近兩年我們也開始開展球囊壓迫手術治療三叉神經痛,主要是針對高齡或復發患者。
  • 15條「癲癇診療新動向​」,​快來了解吧
    研究人員發現,激活MCs不僅能夠阻止顳葉癲癇小鼠模型中的驚厥性癲癇發作,而且可以延緩空間記憶下降。該研究成果提示,激活MCs未來可能是顳葉癲癇外科手術的替代治療方法。04GABRB3突變導致不同癲癇症候群表型的機制目前已發現GABRB3的400餘種突變,現認為其突變可導致多種表型的兒科癲癇症候群,但具體機制尚不清楚。
  • 出國看病科普:兒童癲癇的治療
    出國看病專業服務機構盛諾一家經諮詢後了解到,兒童癲癇可選擇藥物和外科手術、神經調控等方式來治療。無明確病因的癲癇首選藥物治療,對於有明確病因引起的癲癇,如局灶皮質發不良,腦顏面血管瘤病,建議早期手術治療,此類繼發性癲癇,自愈可能性極低,早期手術治療後腦功能可進一步代償發育。
  • Victor Horsley的早期癲癇手術與古代環鑽術。功能神經外科之父。
    Horsley一生最重要的外科成就包括部分切除腦皮質以治療癲癇,脊髓髓外腫瘤切除,神經切斷術治療面神經痛,狹顱症的手術治療,不隨意性運動失調的手術治療,腦皮質下腫瘤的手術治療以及同R H Clarke共同研製立體定向架進行腦皮質下手術。Horsley賦予了腦外科的現代觀念,他在很多方面的研究是基於實驗室的動物實驗、皮質的定位以及無菌術的發展。
  • 復旦大學兒科醫院可進行腦死亡判定 對器官移植意義重大
    通過衛計委驗收並獲頒合格證書  東方網2月17日消息: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近日順利通過國家衛生計生委腦損傷質控評價中心對醫院腦損傷評估工作的實地驗收,並認定合格後獲得《腦死亡判定質控合格醫院證書》。兒科醫院自此成為全國第一家通過國家衛計委腦死亡判定質控合格的兒童專科醫院。
  • 復旦在近紅外螢光成像導航手術研究領域取得進展—新聞—科學網
    手術切除通常是惡性腫瘤最常見和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
  • 怎樣檢驗癲癇是否遺傳呢?|癲癇|檢測|遺傳|-健康界
    癲癇病是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導致的腦功能短暫性的功能障礙,引起的一種慢性疾病,它與遺傳有一定的關係 ,要通過DNA檢測,查DNA檢測以後,如果它是有遺傳基因方面的疾病的話,它會遺傳,如果是症狀型癲癇,比如說外傷、腫瘤、自免腦或者是其它的代謝等方面的不一定遺傳。
  • 7歲哈尼族「鏡面人」患罕見遺傳病 復旦兒科援滇隊員成功診治
    圖說:復旦兒科援滇隊員成功診治雲南罕見原發性纖毛運動障礙患者 醫院供圖相信很多人看到過文學和影視作品裡類似的情節:主角左胸心臟位置遭受重創卻能死裡逃生,最後驚奇地發現居然是右位心「鏡面人」!其實「鏡面人」可能就在我們身邊。「霧化器買到了嗎?」
  • 「七色花童書館」出版閱讀基地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成立[圖]
    5月27日,兒科醫院門診大廳候診的孩子在翻閱童書架上的書。當日,「七色花童書館」出版閱讀基地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成立。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向兒科醫院捐贈了首批50多套(種)兒童圖書,包括科普繪本、童謠、益智圖書等。在門診部、輸液區和病房,設立進行安全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閱讀區域,兒童可以免費取閱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