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悠久的紀念地倫敦橋站,到文化藝術欣賞地,查林十字站

2020-12-03 斜角夕陽的憂傷

倫敦橋站( London bridge sta-tion)

是地鐵北線上非常重要的一站,在這裡你可以換乘地鐵銀禧線。這一站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地鐵站之一,也是倫敦客流量第4多的地鐵站,每天有成千上萬的人從這裡經過。在這一站,你可以看到獨具特色的博物館以及海戰中的戰艦等,帶給你最不一般的體驗。

設計博物館( Design Museum)

這個博物館的位置是在倫敦塔橋的南邊,它算是一座很小型的博物館了,館內主要展示了「設計」在工業、建築、室內空間、平面等方面的一些應用,並強調其對現代產業發展的必要性。1981年,特倫斯·考倫爵士在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的地下室內創建了一個以「現代設計」為主題的展館,也就是現在的設計博物館,後來館內藏品增多。博物館於1989年遷到現在的位置。博物館共3層,2樓是特展展場,主要展示一些貼近大眾生活的主題展覽,以此來證明創新讓生活更加便捷、美好;3樓是館藏展位,一些經典的作品根據年代排列,規劃展出。博物館內還有一個專賣店,主要出售一些著名設計師設計的個性產品,也頗為吸引人。

倫敦市政廳( London City Hall)

是倫敦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也是倫敦的象徵。這座建築由英國最著名設計師諾曼福斯特建造,從遠處看,整個建築就像一個海螺。市政廳的設計為求環保,採用能減小表面積的圓形造型,並運用循環水衝洗廁所。市政廳牆上的螺旋坡道採用全部透明設計,從外面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裡面的景象,象徵倫敦政府「透明決策「的決心。它既是議會大廳、力公室,也是市長、議員工作的地方。大樓內部以隔板分開,拿掉隔板就可以變成個超大型會議室,放上隔板就是一個小型辦公室,隔板還有透明和非透明兩種材質可供選擇。大樓3層以下可供遊客參觀,3樓是以倫敦為藍本設計的特展展廳,地下一層的地板上鋪著由幾十萬張航拍照片拼成的倫敦全景,非常壯觀。頂樓有觀景臺,有時也會對外開放。

貝爾法斯特號巡洋艦( HMS Belfast)

這個巡洋艦,它現在停泊在泰晤士的河塔橋旁邊,目前已經成為一間博物館了,現在只是讓遊客們去參觀。貝爾法斯特號巡洋艦1936年開工,1938年第一次下水,船上裝備有121.5米口徑的大炮,是皇家海軍最大的輕巡洋艦。這艘巡洋艦在「二戰」中戰果纍纍,參加了擊沉德國輕型戰列艦的戰鬥、「鎢元素」行動、「海王」行動等。這艘巡洋艦於1963年正式退役,1971年特拉法加爾紀念日時正式對公眾開放。

查林十字站( Charing Cross S)

位於泰晤士河北岸,緊鄰著者名的特拉法加廣場,是地鐵北線上非常重要的一站,從這裡可以換乘至地鐵貝克魯線。這區域終日人聲鼎沸,十分熱鬧。出了地鐵站就是著名的特拉法加廣場,你可以在這裡看到納爾遜將軍的紀念柱。這一站附近還有許多藝術中心、美術館等,如果你喜歡藝術,那麼一定不要錯過這裡。

特拉法加場( Trafalgar Square)

是倫敦最著名的廣場之一,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東部是倫敦市區,西部是英國王宮,北部是購物天堂索霍區,南部是白廳大街。廣場由19世紀著名設計師約翰納什建造,為了紀念在英法戰爭中英勇犧牲的英國海軍將軍納爾遜爵士,廣場上修建了一根高約50米的納爾遜紀念柱。廣場的正中間由2個花朵形的噴水池,四端有4個雕像底座,其中3座擺放著銅像,包括數位將軍、君主。西北角的「第四基座」則一直空缺著。廣場上經常會有大量白鴿停留嬉戲,故也稱「鴿子廣場」。

因為廣場位於交通要塞,許多節日慶典和遊行活動都會在這裡舉行。每年聖誕節時,挪威都會贈送英國一棵大型聖誕樹,就放在特拉法加廣場上,目的為了感謝英國在「二戰」時接納流亡到倫敦的挪威王室成員。雕刻,雕像神情生動,目光如炬,將軍掛劍而立,生動地再現了納爾遜將軍的颯爽英姿。紀念作的底座上有4隻青銅獅子,四壁上雕刻著將軍生前指揮的4場著名戰役。整個紀念柱都是用當時海戰中繳獲的法軍戰艦上的銅鐵熔煉而成。當代藝術中心(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s)

建於1947年,當時的一些詩人、作家和藝術家共同成立,主要為了推廣跨領域創作,也為文藝人士提供一個發表作品,與大眾互動的平臺。藝術中心在早期就引進了畢卡索和波洛克的作品,並介紹了波普主義、歐普主義。1968年,遷到這裡後,開始發展視覺與數宇藝術、音樂與電影講座等。同時,許多獎項的頒獎典禮也在這裡舉行,如Beck’s啤酒公司舉辦的「Beck’sFutures」的獎項,因而這裡成為了時尚文藝的代名詞。

英國國家美術館( The NationalGallery)

這個美術館也叫做國家畫廊,它主要是以收藏為主,而且是收藏繪畫作品,美術館的位置其實是在特拉法加廣場的北邊,交通呢也是非常的方便,既方便倫敦西區的上層階級搭馬車前來,也方便倫敦東區的平民步行前往。館內第一批藏品是由當時英國下議院從一些畫家手中購買的,目前有超過2300幅作品,這些藏品大多從13世紀到19世紀的歐洲畫家的作品,包括達·文西、梵谷、倫布蘭特庚斯博羅、泰納、塞尚等名家的畫作。

美術館共分為東西南北4個側翼,作品按照作者、年代排列,1991年修建的側翼(塞恩斯伯裡展館)中主要展示文藝復興早期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要屬達·文西《聖母子與聖安妮、施洗者聖約翰》的炭筆素描畫。東翼中的作品主要是18世紀初到20世紀初的作品,最有特色的是些法國、英國、威尼斯畫家的風景畫。西翼主要是一些義大利和日耳曼畫家的作品。北翼的作品大部分來自荷蘭、義大利、法國和西班牙等地,其中還有兩間荷蘭畫家林布蘭的專屬展覽室。

相關焦點

  • 留學新鮮人了解倫敦文化必去之地
    倫敦是一座充滿魅力的文化之都,它不僅擁有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還兼容並包地融合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在這座多元化的國際大都市中,美不勝收的文化古蹟和現代建築等你欣賞,英倫潮範和不羈風採等你發現,它們無不詮釋獨具特色的倫敦文化。倫敦中文官方網站為你推薦「留學新鮮人了解倫敦文化必去之地」,帶你探尋底蘊深厚的英倫文化。
  • 蘇州一個地標建築,和「倫敦橋」很像,但人們覺得沒有山寨到靈魂
    蘇州的地標建築類似於「倫敦橋」,但人們認為山村達不到靈魂,現在城市化的發展不斷推進,很多城市為了表現自己城市的獨特形象,建設了一些地標性建築,我國越是經濟發展好的城市,越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這些地標性建築一方面可以表現自己城市的魅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表現城市的綜合實力,江蘇省是我國第二大經濟省份,其中經濟發展最好的是屬於蘇州這個城市, 這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老城市
  • 大灣區31條歷史文化旅遊線路公布
    廣州市區:南國紅豆鑑賞之旅  路線:粵劇藝術博物館-永慶坊-八和會館-紅線女舊居-廣東粵劇院-紅線女藝術中心-珠江紅船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粵劇」,廣州粵劇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廣州粵劇場館眾多,遊客可靜心感受「南國紅豆」粵劇文化的藝術魅力。
  • 特色義大利:歷史悠久的文化傳統
    特色義大利: 經典特色和中國一樣,義大利有著歷史悠久的文化傳統。近現代以來,服裝出口和旅遊業,成為其彌補國家收支逆差的兩大來源。頂層還有一個只能站著的看臺,這是給地位最低下的成員準備的:女人、奴隸和窮人。但即使在其他層,座位也是按照社會地位和職業狀況安排的:皇室成員和守望聖火的女們擁有特殊的包廂。米蘭大教堂米蘭大教堂(Church of Duomo)是最大的哥德式建築,規模雄踞世界第二,僅次於梵蒂岡的聖彼得教堂,也是影響力最大的教堂之一。
  • 英國「最有故事」的大橋,是塔是橋分不清,被譽為「倫敦的象徵」
    英國「最有故事」的大橋,是塔是橋分不清,被譽為「倫敦的象徵」!泰晤士河(River Thames)是英國著名的母親河,流經英國西南部的10多個城市,橫穿倫敦。長350公裡,面積1.3萬平方公裡的泰晤士河流域在英國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 有故事的倫敦,如果你能深愛上,就能給你不厭倦的理由
    倫敦作為一個繁華的大都市,不少人應該聽說過這樣的話:「你厭倦了倫敦,等於你就厭倦了生活」。這裡擁有全世界最古老的君主制傳統,又是全世界最繁華的都市之一;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澱,又在飛速地現代化發展。一方面極度古典,一方面極度摩登,這種碰撞感造就倫敦獨一無二的氣質,於我和許許多多人,都有著非凡的意義。倫敦塔泰晤士北岸是一座城堡是百年前的王室宮殿,千古流傳到今,記錄著倫敦港從繁榮蓬勃到衰落。園中的獅子紀念倫敦塔的創建者獅心王理查一世,塔內飼養著代表守護者的渡鴉。
  • 取代了擁有600年歷史的石頭建造——倫敦橋
    倫敦市中心的幾座名為倫敦橋的橋梁橫跨泰晤士河,位於倫敦市和南華克之間。目前的交叉口於1973年通車,是一座由混凝土和鋼筋建成的箱梁橋。它取代了一座19世紀的石拱橋,這座橋又取代了擁有600年歷史的石頭建造的中世紀建築。之前是一系列木橋,其中第一座是由倫敦的羅馬創始人建造的。
  • 中國學界女丹青金英姫 倫敦畫展大放異彩
    中國學界女丹青金英姫(金意)女士在倫敦畫展開幕式上代表中國藝術家們用中英文致辭。她說:「英國是一個文化經濟大國,歷史悠久,英國有全世界通用的語言,有全球最著名的高等學府劍橋大學、牛津大學等,有在世界文化史上地位崇高,影響巨大的傑出代表人物莎士比亞,他已成為英國文化的象徵;英國還有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大英博物館,有世界最奢侈的品牌之一勞斯萊斯等。
  • 義大利歷史悠久,關於它的風俗文化你了解多少?
    義大利歷史悠久,從古羅馬遺蹟到文藝復興再到現代,可以說義大利遍地都是文化遺產。而義大利雖然國家不大,可是特別的地理環境和歷史原因造就了巨大的南北差異,北方和南方風俗文化的差別甚至不像在一個國家。所以,除了五大城市,義大利還有很多城市都值得看看。義大利是咖啡文化的鼻祖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沒有星巴克存在的國家。
  • 墨爾本有南半球倫敦之稱,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文藝旅行站點之一
    墨城的城中心亦擁有眾多地標建築,包括位於墨爾本大學內的大量飽含歷史的維多利亞式建築,有「旋舞的裙子」之稱的世界知名建築維多利亞藝術中心、現代維多利亞式建築的典範墨爾本演奏中心位於南岸、而現代建築麗奧圖大廈雙塔以其碧藍的塔身聞名於世、發現大樓則曾是世界上最高的純住宅大廈,為目前墨城的最高建築物、
  • 哈佛大學的藝術博物館
    但哈佛有一流的藝術博物館,我事先卻不知道。第一次走進哈佛的佛格藝術博物館,一眼看到我百尋而不知其蹤的莫奈所作的《查林·克勞斯橋:泰唔士河上的霧》,在喜出望外的同時,不得不為哈佛名畫的收藏感到震驚。我早就聽說莫奈的一些作品給泰唔士河的霧披上了紫色,引起非議,以這幅最為典型。因為倫敦的霧在絕大多數人眼裡是灰色,所以人們更加相信印象派畫家作品表現的僅僅是主觀印象,而不是自然的真實。
  • 倫敦地鐵:國王十字街站那堵神奇的牆聞名世界
    在這150年裡,倫敦地鐵見證了英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承受過恐怖襲擊的陰霾,經歷過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的瘋狂轟炸。如今,它已成為倫敦的文化符號,倫敦人不可或缺的生活要素。   12月22日,本報記者在倫敦發現,為紀念倫敦地鐵150歲生日,倫敦地鐵開展了一系列紀念活動,包括交通博物館的蒸汽地鐵列車懷舊之旅,新發行2英鎊紀念硬幣和紀念郵票,開展地鐵藝術展覽和講座等。
  • 倫敦那麼大,我只想靜靜地住在泰晤士河畔...
    1988年,倫敦塔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12年,為紀念女王登基60周年,還在這裡特別舉行了王冠珠寶展。現在倫敦塔則作為倫敦必去的景點之一,向大眾開放。米,豎立於倫敦泰晤士河南畔的蘭貝斯區,在威斯敏斯特橋和亨格福德橋之間,面向坐擁國會大樓與大本鐘的西敏市。
  • 上海的提籃橋街道撤銷了 提籃橋區域的歷史文化您知道嗎-提籃橋...
    同時要求,虹口區在建立北外灘街道的同時,要做好新建提籃橋居委會工作,切實保護提籃橋歷史文化地名,進一步提升提籃橋歷史文化風貌區功能。  早在2008年,提籃橋地區就被列為上海首批12個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之一。今天,我們就帶您一起梳理一下提籃橋的歷史和文化。
  • 英國三日遊之:倫敦通票教你如何暢遊倫敦
    倫敦隨上隨下觀光巴士的多條線路覆蓋城市各大知名景點,途中有風趣導遊現場講解,還可以在任意站點上下車,即使是第一次到倫敦旅遊也能秒變達人~聖保羅大教堂  倫敦最著名的宗教聖地,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聖保羅教堂不僅有著別具一格的建築特色,也是英國皇家婚禮、洗禮和國葬等重要活動的舉辦地點。
  • 關於人體:人體藝術的起源歷史與欣賞尺度
    ,爾後遂變成裸體出賽,勝者是全家族的光榮,共同出資為其打造形象以作永久的紀念,顯現出男體的力與美。  在古希臘認為健美的身體是無上光榮 ( 我想與愛琴海的氣候溫和無需多穿衣服有關 ),所以他們所推崇的「神」都要選最健美的人體來作模特兒,希臘的「神」多得不計其數,當時最被讚揚的就是美與愛之神-維納斯,自古希臘文化的開始 ( 約公元前五世紀-一世紀 ) 其間出現的維納斯有:立正、稍息、起步到蹲下、由著衣,半裸到全裸; 由窈窕少女到健壯的少婦等等變化,真是各有不同的風情與姿色,每一座都是傲世佳作
  • 泰晤士河上的倫敦「浮世繪」
    照片源於2006年1月20日,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出現一頭體長5米左右的深海巨齒槌鯨。這是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自1913年開始記錄泰晤士河意外出現的海洋生物以來,首次發現的巨齒槌鯨。這頭鯨魚「漫遊」泰晤士河、欣賞大本鐘的照片,佔據全球各大報紙頭版。但是最終鯨魚無法適應陌生環境,倫敦時間當天晚上7時,這頭巨齒槌鯨的生命之火在被送往海洋的途中熄滅。
  • 天津人藝紀念青年演員劇團從藝十年
    從上萬名「戲劇之友」會員中甄選出的五十名天津人藝資深會員代表作為嘉賓也被邀請到紀念演出的現場,與演職人員零距離接觸。  天津人民藝術劇院是一個歷史悠久、劇目豐富、底蘊深厚、人才濟濟的表演藝術團體。她誕生於1951年9月12日,前身為1938年成立的華北群眾劇社,至今已走過了逾一甲子的光輝歷程。六十多年來,劇院是在不斷汲取、博採眾長的開拓中發展起來的。
  • 歐洲最大的城市,英國倫敦最美的十大旅遊景點
    倫敦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泰晤士河穿城而過,是英國首都,歐洲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有數量眾多的名勝景點與博物館,大部分景點都沿著泰晤士河蜿蜒分布,這裡還有大量遺存的歷史街道、五光十色的廣場和生機勃勃的公園。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英國倫敦最美的十大旅遊景點吧。
  • 河北這9地入選「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文化和旅遊部官網正在公示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河北9地入選,去看看都有哪兒吧!一起了解這些民間文化藝術石家莊市井陘縣(井陘拉花)井陘拉花類屬北方秧歌,起源於明清,產生並流傳於井陘縣境內,源於民間節日、廟會、慶典、拜神之時的街頭廣場花會,是一種當地特有的民間藝術形式。井陘拉花經過多次挖掘、整理、發展,享譽國內外,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