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橋站( London bridge sta-tion)
是地鐵北線上非常重要的一站,在這裡你可以換乘地鐵銀禧線。這一站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地鐵站之一,也是倫敦客流量第4多的地鐵站,每天有成千上萬的人從這裡經過。在這一站,你可以看到獨具特色的博物館以及海戰中的戰艦等,帶給你最不一般的體驗。
設計博物館( Design Museum)
這個博物館的位置是在倫敦塔橋的南邊,它算是一座很小型的博物館了,館內主要展示了「設計」在工業、建築、室內空間、平面等方面的一些應用,並強調其對現代產業發展的必要性。1981年,特倫斯·考倫爵士在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的地下室內創建了一個以「現代設計」為主題的展館,也就是現在的設計博物館,後來館內藏品增多。博物館於1989年遷到現在的位置。博物館共3層,2樓是特展展場,主要展示一些貼近大眾生活的主題展覽,以此來證明創新讓生活更加便捷、美好;3樓是館藏展位,一些經典的作品根據年代排列,規劃展出。博物館內還有一個專賣店,主要出售一些著名設計師設計的個性產品,也頗為吸引人。
倫敦市政廳( London City Hall)
是倫敦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也是倫敦的象徵。這座建築由英國最著名設計師諾曼福斯特建造,從遠處看,整個建築就像一個海螺。市政廳的設計為求環保,採用能減小表面積的圓形造型,並運用循環水衝洗廁所。市政廳牆上的螺旋坡道採用全部透明設計,從外面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裡面的景象,象徵倫敦政府「透明決策「的決心。它既是議會大廳、力公室,也是市長、議員工作的地方。大樓內部以隔板分開,拿掉隔板就可以變成個超大型會議室,放上隔板就是一個小型辦公室,隔板還有透明和非透明兩種材質可供選擇。大樓3層以下可供遊客參觀,3樓是以倫敦為藍本設計的特展展廳,地下一層的地板上鋪著由幾十萬張航拍照片拼成的倫敦全景,非常壯觀。頂樓有觀景臺,有時也會對外開放。
貝爾法斯特號巡洋艦( HMS Belfast)
這個巡洋艦,它現在停泊在泰晤士的河塔橋旁邊,目前已經成為一間博物館了,現在只是讓遊客們去參觀。貝爾法斯特號巡洋艦1936年開工,1938年第一次下水,船上裝備有121.5米口徑的大炮,是皇家海軍最大的輕巡洋艦。這艘巡洋艦在「二戰」中戰果纍纍,參加了擊沉德國輕型戰列艦的戰鬥、「鎢元素」行動、「海王」行動等。這艘巡洋艦於1963年正式退役,1971年特拉法加爾紀念日時正式對公眾開放。
查林十字站( Charing Cross S)
位於泰晤士河北岸,緊鄰著者名的特拉法加廣場,是地鐵北線上非常重要的一站,從這裡可以換乘至地鐵貝克魯線。這區域終日人聲鼎沸,十分熱鬧。出了地鐵站就是著名的特拉法加廣場,你可以在這裡看到納爾遜將軍的紀念柱。這一站附近還有許多藝術中心、美術館等,如果你喜歡藝術,那麼一定不要錯過這裡。
特拉法加場( Trafalgar Square)
是倫敦最著名的廣場之一,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東部是倫敦市區,西部是英國王宮,北部是購物天堂索霍區,南部是白廳大街。廣場由19世紀著名設計師約翰納什建造,為了紀念在英法戰爭中英勇犧牲的英國海軍將軍納爾遜爵士,廣場上修建了一根高約50米的納爾遜紀念柱。廣場的正中間由2個花朵形的噴水池,四端有4個雕像底座,其中3座擺放著銅像,包括數位將軍、君主。西北角的「第四基座」則一直空缺著。廣場上經常會有大量白鴿停留嬉戲,故也稱「鴿子廣場」。
因為廣場位於交通要塞,許多節日慶典和遊行活動都會在這裡舉行。每年聖誕節時,挪威都會贈送英國一棵大型聖誕樹,就放在特拉法加廣場上,目的為了感謝英國在「二戰」時接納流亡到倫敦的挪威王室成員。雕刻,雕像神情生動,目光如炬,將軍掛劍而立,生動地再現了納爾遜將軍的颯爽英姿。紀念作的底座上有4隻青銅獅子,四壁上雕刻著將軍生前指揮的4場著名戰役。整個紀念柱都是用當時海戰中繳獲的法軍戰艦上的銅鐵熔煉而成。當代藝術中心(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s)
建於1947年,當時的一些詩人、作家和藝術家共同成立,主要為了推廣跨領域創作,也為文藝人士提供一個發表作品,與大眾互動的平臺。藝術中心在早期就引進了畢卡索和波洛克的作品,並介紹了波普主義、歐普主義。1968年,遷到這裡後,開始發展視覺與數宇藝術、音樂與電影講座等。同時,許多獎項的頒獎典禮也在這裡舉行,如Beck’s啤酒公司舉辦的「Beck’sFutures」的獎項,因而這裡成為了時尚文藝的代名詞。
英國國家美術館( The NationalGallery)
這個美術館也叫做國家畫廊,它主要是以收藏為主,而且是收藏繪畫作品,美術館的位置其實是在特拉法加廣場的北邊,交通呢也是非常的方便,既方便倫敦西區的上層階級搭馬車前來,也方便倫敦東區的平民步行前往。館內第一批藏品是由當時英國下議院從一些畫家手中購買的,目前有超過2300幅作品,這些藏品大多從13世紀到19世紀的歐洲畫家的作品,包括達·文西、梵谷、倫布蘭特庚斯博羅、泰納、塞尚等名家的畫作。
美術館共分為東西南北4個側翼,作品按照作者、年代排列,1991年修建的側翼(塞恩斯伯裡展館)中主要展示文藝復興早期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要屬達·文西《聖母子與聖安妮、施洗者聖約翰》的炭筆素描畫。東翼中的作品主要是18世紀初到20世紀初的作品,最有特色的是些法國、英國、威尼斯畫家的風景畫。西翼主要是一些義大利和日耳曼畫家的作品。北翼的作品大部分來自荷蘭、義大利、法國和西班牙等地,其中還有兩間荷蘭畫家林布蘭的專屬展覽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