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電影簡史(1895-1968年)

2021-01-08 人生筆記

法國法國是早期的歐洲霸主國家,具有較強的經濟和文藝基礎,從而孕育出最早的世界電影開端,法國電影共分為6個階段,分別是早期電影,先鋒派與印象派,詩意現實主義,優質電影,新浪潮與左岸派,當代法國電影等。

1895年,裡昂照相館器材製造商,奧古斯特魯米埃爾和路易盧米埃爾,兩兄弟在前人研製的基礎上,製成了一種,既可用於放映又可拍攝衝洗底片的活動電影機。盧米埃爾兄弟用這種手搖的電影機拍攝了一些記錄生活情景的短片,如《火車進站》《工廠大門》《嬰兒喝湯》《水澆園丁》等,這些影片與12月28日,在巴黎大咖啡館首次公開放映,獲得成功,這一天被公認為電影誕生的日子。但由於盧米埃爾兄弟活動電影的放映時間只有兩三分鐘,因此觀眾的新奇感很快消失,電影甚至成為危險的娛樂。要想擺脫這一危機,就必須把電影從單純的記錄工具向戲劇的道路轉化。用戲劇的藝術來表達故事,法國故事片先驅喬治梅裡埃在這一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喬治梅裡愛原是一位魔術師,他受到了盧米埃爾兄弟的影響,在巴黎附近建造了攝影棚,開始拍攝一系列幻想片和神話片。棚內有可移動的舞臺,攝影機固定在舞臺正面,由此他提出了「銀幕即舞臺」的觀點;在拍攝幻想片時,他還發明了許多電影特技(疊印,二次曝光,多次曝光,慢速拍攝,停機再拍等)提出了著名的指揮家試點的電影理論。並且拍攝了《灰姑娘》《聖女貞德》《貴婦人的失蹤》《月球旅行記》等影片,並受到觀眾歡迎,其中《月球旅行記》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學幻想片,和他著名的《德萊福斯事件》一片中採用細緻的現實主義手法,開創了「真實搬演」藝術的先河。他的作品具有幻想與現實的創作風格。喬治梅裡愛為了根據自身的需要創立了明星影片公司,使電影從世俗的騎士遊戲躋身於上流社會,高雅的藝術場所,明星公司所在的歌劇院也被時人稱為「世界電影中心」。

1910年前,法國電影,以其創造性,藝術性和多樣性而稱霸世界,百代公司設置的舞臺紀錄片,喜劇片,控制整個電影市場。1910年後,因美國與德國影片的競爭,其霸權有所削弱,但法國影片總產量仍然居世界首位在海外市場上仍然佔有優勢。直到第1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法國電影霸主地位才被摧毀,由於戰爭,法國電影生產完全停頓,此時法國受美國乘虛而入,佔領法國市場,世界電影中心有法國轉向美國。

一戰結束後,由於好萊塢電影的競爭,國外市場的喪失,加之白帶,採取全面清理的政策,法國電影輸出幾乎為0,為重振法國電影,德裡克聯合鋼絲等人創立了印象派,他們從印象主義的繪畫中獲得啟發,因此電影中不重祉表現主題和情節,反對,好萊塢是電影敘事,用風景或背景,作為影片中的重要角色,詩畫的畫面具有很強的表現力。主要的代表有德呂克的《上鏡頭性》和《狂熱》,鋼絲的《車輪》和《拿破崙》(德呂克的《狂熱》使用深焦鏡頭,岡斯《車輪》使用加速蒙太奇)。1922年到1923年間,法國出現了先鋒派電影,其中包括純電影,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純電影,以費南萊謝爾的《機械舞蹈》為代表。打打主意,則表現抽象的物體與純電影同稱「抽象電影」。強調個性的自由解放,雷內克萊爾的《幕間休息》成為最具代表的作品。1925年達達主義電影被超現實主義所取代,超現實主義將情節作不合邏輯的安排,強調潛意識和心理的分析,他與達達主義電影都是一種反傳統的電影,不同的是超新人主義表現的對象是人,因此多少帶有故事情節,代表作品有法國導演杜拉克《貝殼與僧侶》,德國導演維內的《卡裡加裡博士》,還有西班牙導演布魯艾爾的《一條安達魯狗》《白日美人》,布魯埃爾的《黃金時代》是超現實主義的最後一部作品。

1927年絕世歌王開啟了有聲片的時代,有聲電影興起。其次,1929年美國爆發經濟危機造成的法國在內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蕭條,給予了先鋒派電影雙重打擊。在這種情況下,先鋒派電影運動不得不宣告結束,轉為關注現實生活。以20年代超新人主義的杜拉克為代表,在30年代初期,推動了法國詩意現實主義的開始。杜拉克繼承了20年代先鋒派電影的創新和實驗精神,在影片中往往以詩意的對話引人入室的視覺形象,豐富的哲理暗示,構成一個複雜、細膩的混合體,來表現法國電影在思想上的成熟。雷內克萊爾和讓維果是失意現實主義的先驅人物,這一時期雷內克萊爾在1930年導演的個人首部電影《巴黎屋簷下》,與《百萬法郎》《自由屬於我們》《七月十四日》並稱為他在這一時期的四部曲。(蕾蕾克萊爾的處女作《沉睡的巴黎》是先鋒派定的重要標誌,第二部作品《幕間休息》,為他確立了國際聲譽,這是一部「荒唐的」先鋒派傑作)。雷內克萊爾擅長,用喜劇形式來表達諷刺的韻味,在他的影片《自由屬於我》們中探討「自由」,這其中的喜劇風格影響了後來美國的喜劇大師卓別林(《摩登時代》受到了這部電影的啟發)。另一位先驅人物讓.維果,29歲便逝世,但也留下了兩部傑出作品。1932年的《操行零分》和1934年的《駁船阿塔郎特號》。其中《操行零分》是他導演的自傳體影片(影片中表現孩子們在寄宿學校的生活,深刻的表現了寄宿學校對人性的壓抑),《駁船阿塔蘭特號》相比更具詩意,也更加現實主義的多,現實主義創作的高峰時期是1934年到19 39年期間。這一時期多數影片的主題揭示社會的黑暗,描寫小人物在社會重壓下的悲慘境遇。故又得名「黑色現實主義」。

在期間鼎盛時期的代表人物讓.雷諾瓦,他是寫實主義電影大師(它以業餘愛好者的身份投入電影事業)1934年讓雷諾導演了「對義大利電影有重大影響,並預示新現實主義」的電影《託尼》。從《託尼》起,讓.雷諾瓦便系統的運用景深鏡頭,而美國電影到1941年的《公民凱恩》的問世後,才開始突破了傳統電影的剪輯方式,(在此意義上,羅西裡尼德西卡尊稱他為先驅)。讓雷諾最重要的兩部影片是1938年導演的《大幻影》和1939年的《遊戲的規則》(《大幻影》是一部充滿和平主義精神的偉大作品,最大的特點是將法德英俄4種語言的混用,充滿戲劇性和複雜性。而《遊戲的規則》中則大量使用了移動攝影,深焦鏡頭在當時較為先進,富有寫實主義和自然主義的特徵)。詩意現實主義的貢獻:1.緊身鏡頭的確立和使用2.發揮了電影中文學的力量(重視編劇的作用)詩意現實主義的創作誤識:1.忽視電影藝術的視聽器過於強調對白和編劇的作用2.藝術群體對個體的衝擊(平庸模仿某評定藝術創作的獨特性和個性表現)。 30年代法國詩意現實主義,隨著戰爭的到來逐漸衰落。直至一戰後法國擺脫德國的統治而獨立,一大批法國電影工作者希望復興傳統的法國藝術電影,提出了「優質電影」(又稱爸爸電影)。 到了20世紀50年代末(1895年到1964年)青年文化在全球盛行和薩特存在主義哲學思想以及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的影響。在法國出現了新浪潮和左岸派。新浪淘電影的興起的主要力量得力於《電影手冊》雜誌,新浪潮電影不反對商業片主張電影的商業性和藝術性,有機的結合起來同時出於商業上的考慮,用長鏡頭代替蒙太奇,拍片上縮短製片時間,利用天然外景方法減少開支,追求自然,但不像「真實電影口那樣客觀的展示事件的日常進程,而在影片中加入主觀意識。電影手冊是在安德烈巴贊的領導下,團結一批青年影評人,如特裡弗,戈達爾等人,提倡在電影創作中展現導演的個人風格,推崇現實主義美學,提出了作者論,發現並闡述了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導演的重要價值,闡述了蒙太奇與景深鏡頭在電影語言中的辯證關係。新浪潮電影繁盛時期較為短暫,但也出現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如特裡弗的《四百擊》,戈達爾的《精疲力盡》《隨心所欲》等。

相關焦點

  • 1895年世界第一部電影誕生
    影片《火車進站》 1895年12月28日,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邀請了一些社會名流,來到巴黎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的地下室裡,放映了幾部他們拍攝的短片。這些短片意味著電影技術的最初成熟,這一天也被稱為電影的誕生日。盧米埃爾兄弟是照相師出身,弟弟路易通過實驗製作了一種「活動電影機」,集攝影、放映和洗印為一體,超越了其他人的發明,並極力向全世界推廣,大賺了一筆。他們的影片主要是直接拍攝真實的生活場面,是現實主義電影創作的先河。自1839年出現照相術後,歐美許多國家的發明家再接再厲,為記錄和再現活動影像又進行了不懈地努力。
  • 歷史上的今天,1895年12月28日,電影首次在巴黎放映
    盧米埃兄弟,即奧古斯特·瑪麗·路易·尼古拉斯·盧米埃爾(1862年10月19日-1954年4月10日)與路易·讓·盧米埃爾(1864年10月5日-1948年6月7日),是法國的一對兄弟,出生於歐洲最大製造攝影感光板的家族,是電影和電影放映機的發明人。
  • 1895年電影誕生不久電影作為「第七藝術」載入人類文明史冊
    1895年12月28日,是註定要載入史冊的一天。 巴黎卡普辛大街14號咖啡館,法國巴黎卡普辛大街14號的大咖啡館內,一對年輕的兄弟正在向人們展示他們的新發明,27歲的哥哥,兄弟二人的父親老盧米埃爾經營著一家照相館。
  • 值得人類反思的一部電影 一系列科幻片 開始於1968年的人猿星球
    《人猿星球》是由導演弗蘭克林·斯凡那執導,1968年拍攝的美國科幻片,根據法國作家彼埃爾·布勒的《人猿星球》改編而來,這部電影且為1968年到1973年出品的五部「人猿星球」系列電影中的首部作品 。一個個人猿的形象看著實在不怎麼舒服,這樣給人帶來的反思也更強烈,對現實人物的諷刺也更到位,值得人類反思的一部電影。70年代的科幻電影,腦洞大開的想像力也令人嘆為觀止,在那個年代劇本、拍攝、導演、表演都一堪稱一流的製作,成就了經典。《人猿星球》的故事背景大膽地設定在3955年。故事講述了在長達18年的宇宙探索任務後,太空人喬治·泰勒的飛船墜落在一個未知的星球上。
  • 艾米1895電影街2014-2016年計劃開店200家
    二、業務簡介艾米公司打造的「艾米1895電影街」是基於雲數字傳輸技術、海量正版片庫、享有獨立觀影環境的創新型複合式電影文化互動休閒空間,融電影主題餐飲、電影主題藝術衍生品、電影文化互動社交等多功能於一體,致力於為當代都市人群打造多元、時尚的文化休閒服務平臺。
  • 拓展聯盟品牌:創新型電影文化互動休閒空間-艾米1895
    本期將為大家介紹的拓展聯盟品牌推薦是:艾米1895電影街    企業名稱:艾米江蘇數字電影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品牌名稱:艾米1895:   艾米1895電影街目前已在全國開設14家門店,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地區直營,其他地區加盟,2014年計劃達到拓展至30家門店數量的目標。
  • 1968年諾貝爾文學獎沒有老舍怎麼回事?1968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是誰
    一個廣為流傳的版本是,由於老舍先生於1966年投湖,而諾貝爾文學獎的慣例是不頒給已故之人,因此196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最終頒給了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因為歷屆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名單需保密50年才能公布,所以這則坊間傳聞也始終未知真偽。
  • 1968年上映的人猿星球開山之作 一位女配角卻驚豔無比
    1968年拍攝的《人猿星球》是由導演弗蘭克林·斯凡那執導的美國科幻片,根據法國作家彼埃爾·布勒的《人猿星球》改編而來,這部電影且為1968年到1973年出品的五部「人猿星球」系列電影中的首部作品 。在1960年代末,大多數製片公司不相信這樣的電影可以進行拍攝並且上映,因為那時候先進的人猿星球描繪場景將涉及昂貴的道具和特殊效果開資,所以那時候人猿星球電影已取消製作。但直到劇本被改寫,電影公司還以降低了成本方式,重新計劃並開始拍攝。在這裡他發現在人類已經變得和動物沒什麼區別,而類人猿成了這裡的統治者。
  • 人間電影1895百家號最新權重排名-最全作者資料庫自媒體軟文發布...
    1895百家號近期文章情況 人間電影1895最近一個月文章表現質量分布為,55%為優質文章,27%為中等文章,18%為普通文章,以下為各類文章近期案例。 優質文章: 「金凱瑞經典喜劇《變相怪傑》上映25年,片中的他們如今也物是人非」 「美國評選史上最好看的10部喜劇片,夢露主演的這部居然排第一?」
  • 山東書城艾米1895電影街開業一周年 聖誕獻禮影展開幕
    引領都市文化,讓電影進入生活,讓生活充滿藝術。  多樣化的觀影選擇  艾米1895電影街有29個不同大小和不同風格的獨立包間。有適合情侶和小家庭的標準包間,簡約經濟,性價比高。適合朋友聚會和生日派對的主題包間,風格各異,浪漫情調。還有適合商務聚會的復古紳士豪華包間、可舉辦年會包場等團體活動的格林童話大廳。
  • BAPE 推出1968年傳奇科幻電影《人猿星球》夾克
    這個系列靈感來自於1968年的傳奇科幻電影《人猿星球》(Planet of the Apes),就像整個品牌本身一樣,這個牛仔系列將未來和空間概念與這個主題相關的補丁結合在一起。標誌性的飛船「Icarus」圖案貫穿了整個系列的單品。「The Return of Icarus」系列由9款產品組成,包括牛仔夾克、牛仔襯衫、T恤和牛仔褲。
  • 烏託邦時代逝去 50 周年,法國「五月風暴」的親歷者講述他在 1968...
    1966 年,法國人 Michel Bonnin 17 歲,他想去印度流浪。印度是那一年很多歐美青年的靈魂歸宿之地。就連甲殼蟲樂隊(The Beatles)也在 1968 年 1 月前往印度尋求精神導師。
  • 從1826年開始電影史上一百年的成就
    1891年愛迪生發明了活動電影放映機,它放映出的影像只能通過一個小孔來窺視。1893年世界上第一個電影製片廠——愛迪生的「黑瑪麗」製片廠在美國紐奧良的新澤西建成。1895年.盧米埃爾兄弟拍攝了第一部影片「工廠大門」。並於12月28日在巴黎公開放映。
  • 嘉興「艾米1895電影街」停業 消費者是否退卡無望?
    嘉興「艾米1895電影街」停業消費者是否退卡無望?  最近有市民給我們打來求助電話,說位於市區旭輝廣場五樓的「艾米1895電影街」已經停業了,但是之前在電影院辦的預付卡沒有消費完畢,這下連人都找不著了,可怎麼辦才好?  打電話求助的是市民鍾女士,鍾女士說她上一次到這家「艾米」電影院還是6月份的時候,當時影院說要升級會員卡,遊說鍾女士第二次充值了會員卡,於是鍾女士又充了500元,裡面一共是700塊錢。
  • 1968年的科幻電影《人猿星球》:我們來自哪裡?
    這部1968年的老片子,作為人猿系列的奠基之作,首先設定了一種時空觀,其次提出了物種等級的問題,然後涉及到了一個哲學主題:我們從哪裡來?太空人泰勒經過七百年的飛行,降落到了一個陌生的星球上。這個星球,一眼望去,沒有植物,天空一會兒閃電,一會兒打雷,一會兒晴空萬裡,一會兒大雨傾盆。他和他的兩個隊友向前一直走去,終於發現了第一株植物。
  • 北京艾米1895電影街24小時電影院:隨到隨點 隨播隨看
    電影是一種「造夢」藝術。蘇珊·桑塔格曾說,「電影表現的是純粹的思想、純粹的夢、純粹的內在生命,銀幕上的「如夢現實」永恆地、無處不在地虛擬現時。」的確,電影說的是故事,觀眾想的卻是人生。加班完或者心情不好時,走進深夜,電影院成了這樣一個「喘息」的絕佳場所。光線昏暗的空間裡情緒可以盡情釋放,同時也可以大熒幕播放的故事裡收穫感動、希望、力量。
  • 1968年的一部電影講述了人類智商退化,後來人猿來統治地球
    1968年的一部電影講述了人類智商退化,後來人猿來統治地球。而他們來到了人猿星球。泰勒帶上基拉到了一個山洞在裡面發現了很多2000年以前的東西,基拉非常興奮感覺他證實了他的理論。這時博士帶著軍隊來了,他跟泰勒說他知道之前人類的情況,只是人類因為戰爭和汙染害了這個地球。這時泰勒才發現自己回到了地球,而這個地球是2000多年以後的地球原來他和他的同伴們在飛船上過了2000多年。
  • 史蒂芬·霍金、《時間簡史》與拓寬我們認知的1988年
    1988年12月,當時的《時間簡史》雄踞《星期日泰晤士報》和《紐約時報》最暢銷書排行榜冠軍已久。霍金在英國《獨立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叫做《之簡史》,後來這篇文章也作為序被收錄在新版本的《時間簡史》裡。早在1984年的時候,霍金就已經依靠著自己的口述和他人的記錄,完成了《時間簡史》的初稿。但得益於拜坦姆出版社的編輯,非常恪盡職守地讓霍金幾乎重新寫了一遍這本書,才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時間簡史》。
  • 《暮光·巴黎》改檔12月 拍電影的血族傳說
    闊別五年,眾多影迷期待著吸血鬼題材電影的再臨,區別於以往所有的吸血鬼題材,《暮光·巴黎》的吸血鬼家族依靠「拍電影「生存,每個成員都有電影職位,燈光師、化妝師、導演……100多年來,他們都是依靠拍攝電影,讓人類表演欲望,通過吸食人類的欲望為生。他們是電影誕生時期,最早接觸電影並一直在拍攝電影的「血族」。
  • 從《金剛》到《猩球崛起》,全球「追猩」80年背後的電影工業革命史
    從《金剛》開始,人類開始了對於猩猩這類生物的各種電影解讀。猩猩是與人類最相近的生物,基因相似度高達96.4%,但猩猩與人類最大的不同在於,猩猩仍舊被稱為動物,仍舊具有野性,或許因為這樣,人類對於猩猩始終保持特別的好奇心,也不乏有人想像有一天猩猩是否會取代人類(法國作家皮埃爾·布爾的科幻小說《人猿星球》背景設定就是未來世界由猩猩主宰),所以猩猩也成為越來越多電影中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