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灣溼地遭破壞 7部門十餘次執法管不了為哪般

2020-12-06 央廣網

原標題:7部門十餘次執法 管不了為哪般

泉州灣河口溼地自然保護區地貌遭到較大破壞。目前,保護區的生態系統修復正在進行中。 新華社發

福建泉州灣河口溼地——被列入「亞洲重要溼地」「中國優先保護生態系統」的自然保護區,自去年以來被非法圍墾700多畝,圍堰長度達2公裡多,地貌遭到較大破壞。「新華視點」記者了解到,一年多來,當地群眾不斷向有關部門舉報,7個相關職能部門執法10餘次,出動執法力量近千人次,未能有效制止非法圍墾行為。

據了解,在福建省紀委監委督辦下,泉州、晉江兩級紀委監委嚴肅查處了這起破壞生態環境案件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10名黨員幹部近期被問責。

群眾舉報:非法圍墾一年多面積不斷擴大

福建晉江陳埭鎮洋埭村位於泉州灣晉江入海口,擁有廣袤的灘涂溼地。記者看到,這裡的大片灘涂被挖掘機翻起,難見平整溼地。

「這裡淡水和海水相接,海蟶、螃蟹等水產鮮美,村民世代從事傳統養殖、捕撈。」洋埭村村民林夫圭告訴記者。

從去年3月底開始,這裡的寧靜與美麗被打破。洋埭村村民發現,一些大型挖掘機進入灘涂溼地施工,除草挖沙,很快圍起了長長的堤壩。

多位村民和鎮、村幹部告訴記者,當時鏟車、挖掘機、運砂船等晝夜作業,靠近岸邊的溼地被挖土填沙,形成平地,圍墾面積越來越大,修築的堤壩高達2米。

據記者調查,2016年10月,陳埭鎮洋埭村村委會與4名外地人違規籤訂承包協議,將河口溼地保護區內400畝灘涂進行圍堰開墾,用於水產養殖。但實際上,後來的圍堰面積達到700多畝,長達2100多米的水泥堤壩將溼地和海洋隔斷。違法人員在溼地上建了兩個閥門,鋪設了水泥路,搭建了工棚。

圍墾嚴重破壞了溼地地貌和生態系統,影響了村民的捕撈和傳統養殖。從施工之日起,當地群眾就不斷向泉州市林業局、泉州灣河口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晉江市政府等舉報,相關部門多次組織執法。但執法之後,違法人員又迅速恢復施工,且圍墾面積不斷擴大。

部門回應:「我們能做的只能是『止止癢』」

記者了解到,國家、省、地市對於溼地保護有較為完備的法規及制度,包括國務院出臺的《自然保護區條例》,福建省人大制定的《福建省溼地保護條例》、國家林業局制定的《溼地保護管理規定》,泉州市還專門設置了泉州灣河口溼地保護區管理處加強保護。

「從相關法規和制度規定看,至少有7個部門有權制止、處罰泉州灣河口溼地非法圍墾行為。只要有一個部門較真、擔當,破壞溼地的違法行為不可能持續一年多,而且破壞範圍不斷擴大。」泉州市紀委相關負責人說。

泉州灣河口溼地保護區管理處隸屬泉州市林業局,負責溼地保護區的日常保護管理工作。記者採訪泉州市林業局和保護區管理處了解到,自2017年3月起,這兩個部門多次接到群眾舉報。

「市林業局和保護區管理處採取了一些措施,包括發函把線索轉給晉江市相關職能部門,加強巡邏,到現場勸退、拆除臨時用房、暫扣設備電池等。」泉州市林業局副調研員賴建發說,非法圍墾的範圍在溼地,溼地屬於海域,應當由海洋漁業部門管理,「我們能做的只能是『止止癢』,沒辦法『開刀切除』。」

晉江市海洋與漁業局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去年3月就發現了非法圍墾行為,執法人員在現場進行了制止,但非法圍墾所在地是入海口,既有河流、溼地,也有海域,屬於多個部門管理,而且泉州成立了專門的保護區管理部門。不法分子大多在夜間作業,防不勝防,單靠海洋漁業部門一家難以根除違法行為。

但聯合執法也未能有效制止非法圍墾。2017年間,晉江市政府牽頭組織3次聯合執法行動,出動了公安、行政執法、住建、國土、環保、農業、海洋漁業等多個部門,累計出動750多人次,動用了風炮、挖掘機、裝載機、運輸車數十臺,看似轟轟烈烈、聲勢浩大,但只是拆除了臨時搭蓋、切斷電源、破壞了地面水泥鋪設、責令停止違法行為等,沒有觸及要害,沒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執法之後,非法圍墾很快「死灰復燃」。

紀委介入:嚴肅問責受賄和形式主義執法

今年3月底,在福建省紀委監委督辦下,泉州、晉江市兩級紀委監委對這一事件立案調查。非法圍堰堤壩不到十天全部拆除,組織非法施工的4名人員被刑拘,村委會非法籤訂的承包合同被廢止。

調查發現,洋埭村村委會主任林建清收受違法開墾人員賄賂,在承包溼地、幫助協調村民關係等方面提供幫助;泉州灣河口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巡邏隊長汪國平、隊員韋逸誠收受賄賂,為違法開墾人員通風報信,幫助躲避檢查。這3人分別被依法處理。

近日,泉州市紀委監委對這起破壞生態環境案件中10名黨員幹部進行了嚴肅問責,包括泉州市林業局、泉州灣河口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晉江市政府、晉江市農業局、晉江市海洋與漁業局、陳埭鎮政府相關負責人,受到了黨紀政務處分和誡勉談話等責任追究。

一些受處分的黨員幹部表示,執法時存在觀望、畏難心態,以至於執法中相互推諉、搞形式、走過場。

泉州市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非法圍墾一年多難以制止,歸根到底還是個別幹部存在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問題,對於群眾反映強烈、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突出問題無動於衷,不願擔當、不敢碰硬,最終導致不法行為愈演愈烈。

晉江市政府負責人表示,目前,正在對溼地保護區進行生態系統修復,並計劃在這裡建設溼地公園,打造候鳥棲息地。

據新華社

相關焦點

  • [福建]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水域全線貫通-福建-中華人民共和...
    據了解,泉州灣跨海大橋A1標段由中鐵大橋局股份有限公司承建,施工範圍包括南岸陸地區引橋、南岸淺水區引橋六車道和南岸淺水區引橋八車道上部結構,長5.913公裡,南岸陸地區引橋長2732米。   施工進展:A1合同段10月20日前完工   「這最後一塊梁的完工真是很不容易啊!」
  • 旅遊項目違規上馬 溼地破壞嚴重
    督察指出,陝西省整改工作雖然取得積極進展,但一些地方和部門政治站位不高,整改態度不堅決,責任落實不到位,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假裝整改等問題在一些領域還比較突出。督察組同時點名了陝西境內秦嶺、黃河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等地方的違規開發問題。    督察強調,陝西省委、省政府應根據督察反饋意見,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個工作日內報送國務院。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
  • 研究報告稱中國沿海溼地極度瀕危,建議懲處致溼地破壞的官員
    這一結論來自中國專家歷時18個月開展的「中國濱海溼地保護管理戰略研究項目」。項目成果發布會上,來自國家林業局、環保部、農業部等多個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對中國濱海溼地現狀表達了自己的擔憂。項目組組長、國家溼地科學技術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雷光春表示,在中國所有類型的生態系統中,沿海溼地受到的威脅最嚴重,但保護力度卻最小。按照目前的2016年沿海地區經濟發展規劃,沿海溼地遭圍墾破壞,總面積勢必突破政府劃定的8億畝溼地保護「紅線」,而這是維護中國基本生態安全的底線,包括提供水產品、淡水和防洪等。
  • 淄博大蘆湖溼地電魚猖狂 破壞生態環境無人管(2)
    知情人告訴記者,在高青縣城中有一個早市,那裡是全縣集中銷售野生黃河鯉魚的地方,大部分的魚都是來自大蘆湖溼地。第二天一早,記者就趕到了那裡。  商販介紹,這是野生的黃河鯉魚,蘆湖產的,十塊錢一斤。  商販表示,他們銷售的鯉魚都是來自大蘆湖溼地的,保證是野生的。而對於獲得這些鯉魚的手段,商販們也都毫不避諱。
  • 流域溼地保護遭威脅,「鳥聲」與「民生」緣何難以調和
    怎樣破解地塊權屬不清以及法律缺失帶來的管理和執法「疲軟」現象?針對以上問題,光明日報記者進行了調研式採訪。李長吉是溼地公園周邊民勝村的村民,雖然非常不理解,但在工作人員的反覆勸說下,他還是退了地。溼地公園開放後,他受聘為工作人員,一年能收入10多萬元。劉玉江介紹,三環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面積為2.7萬公頃,其中4個村莊的耕地佔掉6000公頃。為鼓勵村民積極加入溼地保護工作,保護區管理局摸索出「社區共建」的路子。
  • 臺灣北部溼地遭小龍蝦入侵 破壞農田影響生態
    原標題:臺灣北部溼地遭小龍蝦入侵 破壞農田影響生態 新北市金山區最近遭外來種克氏原螯蝦(小龍蝦)入侵,繁殖數量很快(圖片來自臺媒)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新北市金山區最近遭外來種克氏原螯蝦(小龍蝦)入侵,因繁殖數量很快,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副執行長邱銘源說:「實在太可怕了。」   清水溼地位於清水溪、西勢溪、磺溪的出海口,佔地約100公頃,是臺灣最北的最大溼地,由生態工法基金會認養。
  • 溼地:不要以旅遊的名義破壞它
    今年2月2日是第16個世界溼地日。《溼地公約》常務委員會將今年世界溼地日的主題定為「溼地與旅遊」,以此呼應將於2012年7月在羅馬尼亞召開的溼地公約第11次締約方大會的主題:溼地、旅遊與休閒。然而近日,武漢市森林公安部門在府河溼地發現,30多隻野生鳥類被毒死,其中包括小天鵝和大雁、鸕鷀等。「溼地」這個相對生僻的詞,就這樣走進了公眾的視線。
  • 福建重拳執法保護水陸野生動物 嚴厲打擊濫食野生保護動物
    福建「2015—1藍劍」行動中,執法人員在餐館查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國鱟。 近日,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吸引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福建省頻繁開展相關執法行動和宣傳活動。 「觀賞野生動物可到動物園,不要籠養野生保護動物,更不能去食用這些野生保護動物。」
  • 景點文物遭塗刻 執法難取證
    對此,管理部門均稱無行政執法權,文物執法部門表示處罰刻畫、塗汙行為存在取證難。  北京多文物成「留言板」  故宮「梁齊齊」事件發生後,有市民反映,頤和園內一座乾隆年間鑄造的銅牛身上也被刻得「遍體鱗傷」。
  • 多管齊下查隱患、防災害 福建應急管理工作這麼幹
    福建共督促整改隱患5333項,查處制止違法用火1011起,建設林火視頻監控系統153個、卡口87個、森林防火檢查站13座、採購風力滅火機、阻燃服裝等設備10000餘件(套)。 三、健全完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情況 1、持續深化應急管理機構改革 福建省、市、縣三級全部成立應急管理部門,設置了安全生產執法監督局。
  • 「碧海2020」海洋生態環保專項執法行動成效明顯 查獲海砂案件620...
    今年4月,中國海警局聯合生態環境部等三部委,部署開展為期8個月的「碧海2020」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專項執法行動,重點圍繞海洋工程建設項目監督管理、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活動監督管理、海洋廢棄物傾倒汙染防治、海砂開採運輸綜合整治和陸源汙染物排放汙染防治等8個方面實施全領域覆蓋、全過程監管,集中整治破壞珊瑚礁、盜採海砂、非法傾廢、岸線破壞、溼地侵佔等突出問題。張鈞說,行動取得了明顯成效。
  • 福建檢方批准逮捕破壞海洋生態環境犯罪案件122件288人
    中新網福州6月16日電 (鄭江洛)2015年以來(下同),福建檢察機關共批准逮捕破壞海洋生態環境犯罪案件122件288人,提起公訴197件409人,法院現已判決171件306人。結合執法辦案,督促收繳海洋生態修復金337.5萬元。
  • 2017年福建海洋與漁業執法六大關鍵詞
    瀏覽量: 1509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近日,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執法總隊下發2017年執法工作要點
  • 中國海警局回應一財:海洋生態環境破壞高發態勢基本遏制
    來源:一財網中國海警局新聞發言人張鈞今天(25日)上午在回應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執法高壓嚴管的成效逐步顯現,基本遏制住了海洋生態環境破壞高發的態勢。今年4月,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和中國海警局聯合發文,決定自4月1日至11月30日開展「碧海2020」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專項執法行動,重點圍繞海洋工程建設項目監督管理、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活動監督管理、海洋廢棄物傾倒汙染防治、海沙開採運輸綜合整治和陸源汙染物排放汙染防治等八個方面實施全領域覆蓋、全過程監管,集中整治破壞珊瑚礁、盜採海砂、非法傾廢、岸線破壞、溼地侵佔等突出問題。
  • 福建創新生態環境審判「三加一」機制 為綠水青山厚植司法「防護林」
    ——三明市「水執法與雲司法數助治理中心」。為築牢綠色發展法治屏障,近年來,福建法院著力構建新時代生態審判體系,建立環境資源審判庭等專業化審判機構,對涉及生態環境保護案件,實行集刑事、民事、行政和非訴行政執行案件於一體的「三加一」歸口審理,最大限度發揮專業化審判機構的優勢和作用。生態環境「三加一」審判機制,為福建的綠水青山厚植密織起司法「防護林」。
  • 對八類破壞溼地行為說「不」
    □記者 張春曉 報導  本報濟南10月31日訊 記者今天從省政府法制辦獲悉,《山東省溼地保護辦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正面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草案對溼地自然保護區與溼地公園作出了詳細界定,禁止在溼地範圍內從事擅自圍墾、填埋、獵捕等八種破壞行為
  • 富錦:建立聯動協作機制 構築「三位一體」溼地保護法治屏障
    近年來,由於多部門對富錦溼地資源監管存在職責不清、無序監管,不作為、怠於監管的亂象,有些嚴重侵害保護區內的耕地、原生態溼地、草原等資源的違法行為長期存在且無法根治,溼地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已成當務之急,保護溼地生態環境和資源就是公益訴訟部門的首要任務。
  • 辛集市溼地公園火車頭上的玻璃被破壞「讓人揪心」
    辛集市區的溼地城市公園,作為市民及遊客休閒娛樂的重要場所,公共設施的完整性,彰顯著一座城市市民們的修養素質!對於惡意毀壞公園裡的公共設施,我們說:不!我們覺得,除了大家要把自身素質提高之外,有關部門也應該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從重從快打擊和嚴懲各種損壞公共設施的不法行為。
  • 「鳥聲」與「民生」緣何難以調和——來自黑龍江流域溼地保護的...
    李長吉是溼地公園周邊民勝村的村民,雖然非常不理解,但在工作人員的反覆勸說下,他還是退了地。溼地公園開放後,他受聘為工作人員,一年能收入10多萬元。  劉玉江介紹,三環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面積為2.7萬公頃,其中4個村莊的耕地佔掉6000公頃。為鼓勵村民積極加入溼地保護工作,保護區管理局摸索出「社區共建」的路子。
  • 福建海警查獲8起非法盜採海砂案 涉案海砂6萬餘噸
    人民網北京3月8日電 記者今天從福建海警局了解到,3月8日, 福建海警局在漳州兄弟嶼附近海域連續查獲8起非法盜採海砂案,現場抓獲嫌疑船舶8艘,查獲涉案海砂6萬餘噸。 當天凌晨,福建海警局根據掌握線索,派遣廈門、漳州兩地執法船前往漳州兄弟嶼附近海域進行查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