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警局回應一財:海洋生態環境破壞高發態勢基本遏制

2021-01-18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中國海警局新聞發言人張鈞今天(25日)上午在回應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執法高壓嚴管的成效逐步顯現,基本遏制住了海洋生態環境破壞高發的態勢。

在生態環境部今天上午舉行的9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張鈞介紹了「碧海2020」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專項執法行動等有關情況。這是中國海警局官員首次在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上亮相併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海警局是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下轄的海警總隊,對外稱為中國海警局,履行海上維權執法職責。

2013年,國務院重新組建國家海洋局,國家海洋局以中國海警局名義開展海上維權執法,統一指揮調度海警隊伍開展海上維權執法活動。2018年,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決定,國家海洋局領導管理的海警隊伍轉隸武警部隊,組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海警總隊。

今年4月,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和中國海警局聯合發文,決定自4月1日至11月30日開展「碧海2020」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專項執法行動,重點圍繞海洋工程建設項目監督管理、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活動監督管理、海洋廢棄物傾倒汙染防治、海沙開採運輸綜合整治和陸源汙染物排放汙染防治等八個方面實施全領域覆蓋、全過程監管,集中整治破壞珊瑚礁、盜採海砂、非法傾廢、岸線破壞、溼地侵佔等突出問題。

執法人員看押砂船。資料來源:中國海警局

中國海警查獲非法傾廢船舶。資料來源:中國海警局

張鈞介紹,「碧海2020」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專項執法行動開展以來已取得了明顯成效。各級海警機構發揮95110海上報警平臺的作用,全面及時掌握案源信息;生態環境部加強傾廢船舶動態監管,精準推送非法傾廢線索。

他介紹,截至8月底,海警各級執法機構累計檢查海洋工程建設項目572個(次)、傾廢項目293個(次)、海洋自然保護地247個(次)、無居民海島892個(次)、有居民海島243個(次)、海洋油氣勘探開發設施381個(次)。今年以來,各級海警執法機構已查獲盜採海砂案件同比增長425%,查扣涉案船舶、海砂分別同比增長360%、337%。

在回答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張鈞專門介紹了「碧海2020」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專項執法行動中,海警機構查辦的一起典型案件。

今年6月5日,中國海警局東海分局指揮福建、浙江海警局成功偵破一起特大非法採礦案,成功打掉一個特大宗族式盜採海砂犯罪團夥,抓獲涉案人員102名,查扣涉案砂船10艘、海砂2.5萬噸、現金101萬元、黃金3.8公斤,凍結涉案贓款5600餘萬元,涉案金額約20億元。

張鈞說,該案是中國海警局偵辦的涉砂案件中,實現「打團夥、摧網絡」既定目標的典型案例,涉案海砂數量、金額和凍結贓款均創同類案件新紀錄。

他表示,下一步,中國海警局將聯合各職能部門深入研判分析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形勢,緊盯海上重難點問題,保持執法力度,強化專項整治,加強督導檢查,推動「碧海2020」專項執法行動取得更大成效。

相關焦點

  • 綜合| 山東煙臺海警局為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保駕護航
    資料圖片作者|包新宇責編| 張晶晶正文共586個字,預計閱讀需2分鐘▼為保護海洋生態環境與資源,維護海洋開發利用秩序,山東煙臺海警局積極行動,為煙臺市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保駕護航。在2020年世界海洋日宣傳活動主會場,煙臺海警局各海警工作站在所屬轄區分會場和港口碼頭,通過組織圖片展覽、發放宣傳材料、人員現場講解等方式,向轄區群眾介紹了煙臺海域情況、海警職責任務以及「95110」報警平臺受理範圍和報警方法,講解了當前海警在重點打擊海上走私偷渡、非法盜採海砂、非法捕撈以及破壞性的絕戶捕撈方式等違法行為的立場和態度。
  • 中國海警嚴厲打擊破壞海底光纜犯罪行為
    央廣網4月24日消息(記者孫崇峰 郭松)為進一步強化國際海底光纜管護執法工作,確保國際通信順暢,在開展常態巡航管護的基礎上,近日,中國海警局將開展為期半個月的「深海衛士2020」國際海底光纜管護專項執法行動。
  • 「碧海2020」海洋生態環保專項執法行動成效明顯 查獲海砂案件620...
    中國海警局聯合生態環境部等三部委共同開展的「碧海2020」海洋生態環保專項執法行動仍在進行中。據中國海警局新聞發言人張鈞介紹,目前,這項執法行動已經取得明顯成效,今年以來各級執法機構共查獲海砂案件620起,查扣涉案船舶678艘、海砂560萬噸,抓獲涉案人員6813名。
  • 守護美麗海洋 建設平安中國
    今年5月,福建海警局搗毀兩個成品油走私團夥,查證涉案成品油約一萬噸,案值約5000萬元。今年7月,中國海警局直屬第二局一次性查獲涉嫌走私香菸52萬多條。  助力打造藍色經濟生態圈  對海洋而言,碧海銀灘就是金山銀山。
  • 揭陽嚴打破壞海洋環境違法行為
    為進一步夯實行動責任,加大行動力度,提升行動效果,以衝刺決戰姿態推進2020年揭陽市近岸海域汙染防治聯合行動各項部署落實落細,近日,揭陽市生態環境局、中國海監廣東省總隊揭陽支隊、揭陽海事局、揭陽海警局等部門召開聯合行動聯席會議,就行動過程中遇到的疑點和難點進行探討,並安排部署下一階段重點工作
  • 潮州市生態環境局再次牽頭會同多部門開展近岸海域汙染防治聯合行動
    2020年11月27日,潮州市生態環境局再次牽頭會同潮州海監支隊、潮州海事局、潮州海警局,對柘林灣至長溪灣海域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狀況開展聯合執法行動。行動過程中未發現有違法違規破壞海洋生態環境的行為,體現了8月份開展聯合行動以來,各部門在強化海洋環境監管、嚴厲查處海洋汙染和宣傳海洋保護意識等方面具有較大的震懾力並取得較好的階段性效果。
  • 中國海警劃歸武警讓日本很緊張!
    &nbsp&nbsp&nbsp&nbsp日媒稱,中國海警局從7月1日開始就劃歸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指揮。而中國武警部隊由中央軍委直接管轄。日本政府擔心中國海警局和中國海軍今後會進一步加強合作,不但在釣魚島附近加緊活動,還可能強化武裝。
  • 保護海洋環境,呵護海洋生態|寧波海事法院開展6·5環境日系列法治...
    寧波市人民檢察院依據我國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等相關規定,就被告杜某等4人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的侵權責任,向寧波海事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目前,寧波海事法院正在審理中,法院將依法追究汙染海洋環境、破壞海洋資源行為人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
  • 【記者調查】關注海洋環境汙染
    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在今年海洋日開幕式致辭中表示,美麗中國離不開美麗海洋,海洋生態文明是國家生態文明的應有之義:「建設海洋生態文明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在這一歷史進程當中,我們越來越認識到,健康、安全的海洋,對實現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把海洋生態指標作為海洋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的基本導向。」  開幕式後,舉行了「2015年海洋人物頒獎儀式」。
  • 泉州海警抓獲8名犯罪嫌疑人
    海都訊(記者 蘇桐軒通訊員 蔡超 ) 記者昨日從泉州海警局了解到,近日,該局破獲一起非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抓獲犯罪嫌疑人8名,涉案野生動物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瑞氏海豚。今年 3 月 13 日泉州海警局獲悉,邱某鎮、施某凱、佔某聰等 8 名犯罪嫌疑人在 2019 年 11 月至 12 月期間,駕駛一漁船在東海海域使用燈光捕撈的方式,捕撈海洋動物若干,其中包括2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海豚,並將其殺害,取下牙齒分贓。經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鑑定,被殺害的海豚為瑞氏海豚,屬於國家珍稀瀕危動物。
  • 國家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戰略路線圖分析
    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態狀況整體穩中趨好,近岸部分海域雖然汙染嚴重,但已呈現明顯改善態勢。根據《2018年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2018年夏季一類水質海域面積佔管轄海域面積的96.3%;近岸海域水質總體穩中向好,優良海水比例為74.6%,較2015年優良海水比例上升4.1個百分點,但仍劣於我國21世紀初期海洋環境質量水平。
  • 海洋大省:公益訴訟破解海洋生態環境難題
    海洋傾廢、非法捕撈、盜採海砂、海島違建……近年來,人類經濟活動給海洋生態環境造成的威脅越來越大,成為世界性難題。作為擁有約210萬平方公里海洋面積、1900多公里海岸線、定位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海洋大省,海南也長期被這些難題困擾。如何解決海洋生態環境難題?2017年7月,海南檢察機關全面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
  • 美發布「中國破壞環境行為清單」,生態環境部:肆意抹黑
    美發布「中國破壞環境行為清單」,生態環境部:肆意抹黑 北京頭條客戶端10月28日消息,10月28日,生態環境部召開10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 ...大鵬先行——大鵬新區多舉措保護海洋環境,加快構建海洋汙染...
    在碧海藍天的映襯背景下,由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大鵬管理局聯合深圳市大亞灣海事局、市海洋綜合執法支隊大鵬大隊、市交通運輸行政執法支隊港航大隊、深圳海警局大鵬工作站等五部門組成的海陸統籌海上聯合執法隊從深圳市政府領導手中正式接過了隊旗。伴隨著汽笛聲吹響,聯合執法隊第一次海上出徵。
  • 《民法典》中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責任的亮點
    我國民法典直面這一問題,首次把綠色原則規定為民法基本原則,並在侵權責任編第七章規定了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責任,明確了生態修復的責任承擔方式,同時規定了對汙染環境、破壞生態行為的懲罰性賠償、確立了公益訴訟制度,等等,為維護生態環境、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提供了制度保障。該編總結了我國既有的立法和司法實踐經驗,並借鑑了域外法的成功做法,有效回應了時代發展所提出的問題。
  • ...大鵬新區多舉措保護海洋環境,加快構建海洋汙染防治新格局!
    在碧海藍天的映襯背景下,由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大鵬管理局聯合深圳市大亞灣海事局、市海洋綜合執法支隊大鵬大隊、市交通運輸行政執法支隊港航大隊、深圳海警局大鵬工作站等五部門組成的海陸統籌海上聯合執法隊從深圳市政府領導手中正式接過了隊旗。伴隨著汽笛聲吹響,聯合執法隊第一次海上出徵。
  • 南沙島礁擴建工程不會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人民網6月19日電 國家海洋局網站日前發布題為《南沙島礁擴建工程不會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的評論文章。文章稱,由土木工程、海洋工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地質水文等專業的院士和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對中方將於近期完成陸域吹填工程進行了科學論證,結論顯示,南沙島礁擴建工程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按照「生態島礁」的環保理念,在規劃、設計、施工中同步採取多項保護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文章說,中國在南沙群島部分駐守島礁上的建設將於近期完成陸域吹填工程。
  • 泰安市生態環境局新泰分局今日揭牌!
    5月14日,泰安市生態環境局新泰分局揭牌成立,標誌著新泰市生態環境保護事業步入了一個新起點,邁進了一個新階段,在環境保護史上迎來了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要時刻。齊魯網5月14日訊根據泰安市生態環境系統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方案,泰安市生態環境局新泰分局將作為市生態環境局的派出機構,負責新泰市生態環境保護監督管理工作。
  • 馬來西亞抗議中國海警船下錨瓊臺礁 稱中國船隻不回應馬方通信
    他同時透露,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將在下一次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時直接提出這一話題。,中國海警船最近兩年一直在北婆羅洲水域下錨。據馬來西亞媒體《婆羅洲郵報》6月3日報導,中國海警1123船在距離婆羅洲約150公裡的南海瓊臺礁海域附近與馬來西亞海軍與海事執法局艦機對峙。卡辛在上周也在其個人的"臉譜"網頁上上傳了一張照片,顯示馬來西亞執法飛機在中國海警船上空盤旋,據他描述,中國海警船在這一地區下錨。 "現在是中國對馬來西亞",《馬來亞時報》如此描述中國與馬來西亞在南海的爭端。
  • 海洋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新視角
    全球已建成1.5萬個海洋保護區  「海洋自然保護區」這一概念在1962年世界國家公園大會上首次提出,但在20世紀末才受到比較廣泛的關注,尤其在最近二十年來,海洋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在世界範圍內興起。1970年有118個海洋保護區在27個國家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