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齊下查隱患、防災害 福建應急管理工作這麼幹

2021-01-13 人民網

人民網福州1月9日電 (陳濤)1月8日,福建省應急管理工作新聞發布會在福州舉行。

發布會邀請到福建省應急廳黨委書記、副廳長鄭李亭,福建煤監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戴文鵬,福建省應急廳黨委委員、副廳長姚朝鐘,福建省消防救援總隊副總隊長陳秉安,福建省森林消防總隊副總隊長石曉光,就福建省應急管理工作通報有關情況。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焦豔 攝

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

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持續完善

發布會上,鄭李亭圍繞2020年安全生產情況、防範應對自然災害情況、健全完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情況和2021年應急管理工作思路四個方面介紹福建的應急管理工作。

福建省應急廳黨委書記、副廳長鄭李亭 人民網 焦豔 攝

一、2020年福建安全生產情況

2020年,福建全省各類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16.5%和13.6%,其中較大事故15起,重大事故2起,全省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

期間主要做了以下六項工作:

1、省委和省政府高度重視,壓緊壓實安全生產政治責任

福建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帶頭落實責任制,各級各有關部門黨政「一把手」親力親為抓落實,細化加強安全生產工作,推動各類生產經營單位強化主體責任落實。

2、堅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安全」,服務保障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安全生產

福建通過組織志願服務「小分隊」點對點服務等方式服務保障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安全。在疫情重點防控期間,福建開展視頻調度1595次、電話督促指導10.18萬次、遠程監控和巡查1.6萬次,專家指導服務1293次。

3、堅持「一抓到底、見底清零」,部署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和各領域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

福建落實細化一個方案、建立一套機制、組建一個專班、實施一套清單、編發一份簡報「五個一」要求,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2020年12月31日,福建已整治安全隱患997734項,其中重大隱患575項,責令限期整改單位130143家、停產停業整改2181家、取締關閉830家。

4、強化會商調度盯守管控,確保重點時段全省安全生產形勢平穩

福建加強安全防範和值班值守、應急準備,並加強會商分析、視頻調度、監督檢查、指導服務,組織專家服務組駐守重點企業、單位,點對點盯守管控重大危險源和重大安全風險點。

5、緊盯重點行業重點領域,深嚴細實排查整治安全隱患

福建出臺《關於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施方案》,制定《福建省禁止、限制和控制危險化學品目錄(試行)》,開展重大危險源專項整治、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安全集中整治、全省非法違法「小化工」專項整治、煙花爆竹旺季安全檢查、危化品重點縣專家指導服務和三輪硝酸銨等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隱患專項排查治理,全省應急管理部門共檢查危險化學品及煙花爆竹企業11492家次,督促整治了16653項隱患。

此外,還全面排查福建897萬棟房屋,共處置重大安全隱患房屋6.4萬棟;監督檢查煤礦企業900礦次、停產停建並公示退出煤礦8家,非煤礦山全覆蓋檢查共整治了5020項隱患,尾礦庫實現風險隱患排查、包保責任清單公告、管控治理措施、應急預案完善四個100%全覆蓋,海上安全整治共查獲違法船舶290艘、查獲涉漁「三無」船舶305艘、整治2240項漁船隱患。

6、認真抓好泉州市欣佳酒店「3·7」坍塌事故救援和處置工作

福建省委常委會會議、省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貫徹落實國務院事故調查組關於泉州市欣佳酒店「3·7」坍塌事故調查報告要求,細化制定整改方案、整改措施清單;福建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主持召開事故警示教育視頻會議,省政府分管同志約談相關地方政府主要負責同志,逐項逐條舉一反三紮實推進整改落實。

二、防範應對自然災害情況

福建有力應對26次自然災害侵襲,及時撲滅55起森林火災、24小時撲滅率98%,有力防範應對自然災害侵襲,有效減輕災害損失。

期間重點做了以下三項工作:

1、加強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

2020年,福建省級財政資金投保9千多萬元,提高因災倒損農房理賠標準,最高理賠標準由1萬元提高至2.5萬元。全省建成71個救災物資儲備庫、18970個自然災害避災點、1231個地震應急避災場所,各種搶險物資總價值1.18億元。

2、認真做好防汛防颱風工作

福建有效防禦20場較強降雨過程、7個影響颱風和1個登陸颱風。增設15413個群眾身邊的緊急臨時避災點,對全省危險區域需轉移的21.86萬人建檔立卡並發放「明白卡」。

3、全面加強森林防滅火工作

堅持365天24小時「聯合值守」、實行「日報告、零報告」「火情信息零秒共享」「有火必報」「科學撲救、重兵撲救」等一系列工作機制,開展野外火源專項治理、森林重大火險隱患排查等專項行動。福建共督促整改隱患5333項,查處制止違法用火1011起,建設林火視頻監控系統153個、卡口87個、森林防火檢查站13座、採購風力滅火機、阻燃服裝等設備10000餘件(套)。

三、健全完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情況

1、持續深化應急管理機構改革

福建省、市、縣三級全部成立應急管理部門,設置了安全生產執法監督局。出臺《福建省深化消防執法改革實施方案》,推行「雙隨機、一公開」消防監管模式。

2、持續健全健全森林防滅火、防汛抗旱、抗震救災指揮體系

福建各級新的森林防滅火指揮體系和防汛抗旱指揮體系分別於2020年1月1日和5月1日零時開始運行。設立了省政府抗震救災指揮暨抗震救災聯席會議,細化明確45個成員單位的工作職責。

3、持續增強應急救援力量

福建省消防救援總隊、森林消防總隊分災種制定災害事故預案,分類打造地震、水域、山嶽等專業救援隊59支,常態保持800人跨省區森林消防機動增援力量,組織2支駐防分隊分別進駐廈門市、莆田市。福建現有社會應急救援隊伍56支2722人、省市縣級地震緊急救援隊112支,可實施城市、高空、山地、水上救援和醫療救助等應急救援工作。

四、2021年應急管理工作思路

鄭李亭表示,福建在2021年將紮實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主要工作著力於進一步健全完善責任體系和安全風險防範化解機制、紮實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以及提升安全基礎保障和災害防禦能力等方面。

福建省應急廳

重點突出「五個一」,持續做好督促指導

2020年,福建在全省範圍內部署開展了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在行動過程中採取了哪些舉措,取得了哪些成效?在答記者問環節,姚朝鐘介紹福建所採取的三大舉措。

福建省應急廳黨委委員、副廳長姚朝鐘 人民網 焦豔 攝

一、福建省委和省政府高度重視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的開展,省委和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直接抓、具體抓。

二、福建省安辦組織有關部門制訂兩個專題和10個專項細化方案,印發福建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為進一步推動工作落細落實,福建重點突出「五個一」:一個方案、一套機制、一個專班、一套清單、一份簡報。

三、持續做好督促指導。福建省安辦牽頭組織從25個廳局抽調50人組成10個省級指導服務組,並於4月、8月、9月三次召集八大領域隱患整治牽頭部門和10個指導服務組進行會商,及時派出指導服務組對各地市每月開展不少於10天的駐守指導服務。

成效方面,截至2020年12月31日,福建共出動檢查執法、指導服務173.58萬人次,檢查服務單位97.03萬家次,共排查隱患100.82萬項,已完成整改99.77萬項、整改率達98.8%,其中重大隱患575項,已完成整改565項、整改率為98.2%;限期整改單位13.01萬家、責令停產停業整改2181家,取締關閉830家。

此外,對於2021年福建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的推進思路,姚朝鐘表示,下一步,福建將進一步健全完善制度機制,推進月會商、季分析、年總結、督查督辦等制度的落實,將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網格化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機制,並將聚焦危化品、海上安全、道路交通等十個重點領域,在各行業、各領域全面徹底排查。

福建煤監局

以考促學,以平促安,緊盯「五個關鍵人」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視煤礦領域從業人員安全技能提升工作。2020年,福建在此方面主要採取了哪些措施?在答記者問環節,戴文鵬對此做說明,主要著力在三個方面開展工作。

福建煤監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戴文鵬 人民網 焦豔 攝

一、以考促學,不斷營造技能提升的濃厚氛圍

2020年,福建煤礦安全監察局制定出臺《煤礦企業安全培訓隨機抽查制度(試行)》《煤礦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現場抽考辦法(試行)》,並建立隨機抽考題庫,通過採取現場抽考等方式,緊盯董事長、總經理、礦長、實際控制人、總工程師等「五個關鍵人」安全生產履職情況。

二、進一步規範特種作業人員實際操作技能

第一,不斷提升培訓機構的培訓質量以及培訓機構的培訓裝備。

第二,遴選一批嚴格規範的考評人員對實際操作人員進行監督和考核。

第三,在作業人員的培訓內容裡加大實際操作能力的培訓權重。

三、以平促安,持續推進班組長的能力提升

開展創建「三無」區隊班組建設的載體,以此提升一線班組長的實際操作及安全技能,不斷提升煤礦班組長安全生產責任意識和安全技能。

福建省消防救援總隊

推新舉措,調整流程,優化營商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就要有實質舉措,最大限度釋放改革紅利。」在答記者問環節,陳秉安闡述了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福建消防部門結合消防執法改革所採取的舉措。

福建省消防救援總隊副總隊長陳秉安 人民網 焦豔 攝

他說,福建消防部門在全國率先實施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告知承諾制,將辦事程序由先檢查後發證調整為先承諾開業後接受檢查,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方便群眾和企業辦事。

從2020年7月份開始,福建範圍內的公共聚集場所在依法取得營業執照並具備投入使用條件或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出具的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後,可通過消防在線政務服務平臺或場所所在地的消防行政服務窗口提供相關材料並進行登記,向社會做出其符合消防安全標準的承諾,並願意承擔違反承諾的法律責任,在消防公眾服務網進行公告。目前,平均每個單位的辦結時間從原來的10個工作日縮短到現在的3個工作日。

同時,對已符合消防安全告知承諾的公眾聚集場所且已進行公告的場所,消防部門將納入「雙隨機、一公開」消防監管範圍。抽查發現存在違法行為和火災隱患的,依法予以查處;符合臨時查封條件的依法予以臨時查封。對作出虛假承諾的單位和個人將列為消防安全失信行為,納入福建省信用監管體系和聯合懲戒管理範疇。

福建省森林消防總隊

排查隱患,組織勤務,築牢防火「安全網」

冬春季是福建省森林火災的高發期。在答記者問環節,當被問及福建省森林消防總隊在森林防火工作方面採取了哪些措施時,石曉光分三個方面做了說明。

福建省森林消防總隊副總隊長石曉光 人民網 焦豔 攝

一、開展火險隱患排查

2020年先後派出13支隊伍36人次參加福建森林防滅火工作督查檢查和森林火災隱患治理明察暗訪,排查各林區重點卡口護林人員駐守、預警監測和熱點反饋等情況,督導福建各地做好火源監管和隱患整改工作。

二、組織防火勤務

在春、秋防火緊要期和清明、國慶等火災多發期開展旅遊景區專項防火行動、「百車千人萬裡行」防火活動和防火宣傳「五進入」活動。2020年國慶期間,派出近5000人次在福建53個重點生態管護區、火險高發區、祭祀集中區以及旅遊景區,張貼禁火令和防火碼,開展實裝巡護、火源收繳和科普宣傳工作。

三、優化力量布局

2020年,在泉州、莆田、三明等5個重要目標、重點方向、重點區域,實施人員、裝備、指揮「三靠前」。8月,在廈門開展常態駐防。

目前除平潭綜合實驗區外,福建9地市均有森林消防隊伍駐防。一年來累計動用8000餘人次,開展防火執勤55次、林下可燃物清理1次、計劃燒除2次、聯合演練22次、培訓地方撲火隊員600餘人,實現從重火災撲救向重災前預防的轉變。

(責編:吳舟、鍾巧花)

相關焦點

  • 巴陵石化煤化工部查改隱患多管齊下促穩產
    「一水裝置氫氣系統查漏2處,氫氣緩衝罐人孔處微漏,不能馬上整改,已掛牌,要求加強巡檢;固定床蒸汽再生盲板處漏點已消除。」「三水裝置二樓南面水泥塊整體裂開,存在掉落安全隱患。」在巴陵石化煤化工部雙氧水車間微信群裡,類似巡檢到的問題都第一時間上傳,消缺整改情況也及時反饋。這是該車間踐行「嚴細實」要求,多管齊下查改隱患的一個縮影。
  • 應急管理工作會議系列解讀
    ——全力應對各類災害事故。2020年應急管理部共組織254次應急會商,啟動61次應急響應,派出91個工作組深入一線,有力應對了新疆伽師6.4級地震、四川西昌森林火災、福建泉州酒店坍塌、山西襄汾農村飯店坍塌、浙江溫嶺槽罐車爆炸、山西太原冰雕館火災、重慶松藻煤礦井下起火等一系列災害事故。
  • 常州推出7項措施防治地質災害 所有隱患點群測群防全覆蓋
    今年,根據全市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分布特徵、人類工程活動的擾動影響、全球氣候背景下的降水趨勢影響三個因素進行疊加分析,預計今年全市地質災害災(險)情較2019年有偏重的趨勢,地質災害防治形勢依然嚴峻。根據氣象部門預計,今年我市汛期降水量較常年偏多1-2成,可能會出現集中強降水時段,存在發生局部內澇以及地質災害等事件的可能,要注意防禦強颱風帶來的強降水和大風災害可能造成的影響。
  • 應急管理改革如何發揮化學反應?
    南都記者注意到,比起過去只有災害發生時啟動戰時響應,「抓早防小」成為理解應急管理部這一新常設機構所主導的應急工作的關鍵詞。01年景差,但災害損失為近五年來最低去年我國氣候年景偏差,自然災害明顯偏重。但另一方面,災害造成的損失大為降低,與近5年均值相比,2020年全國因災死亡失蹤人數下降43%。
  • 山東應急管理工作面臨3大新形勢 2000多座水庫存在病險問題
    齊魯網3月1日訊山東省政府新聞辦今天舉行新聞發布會,山東省應急管理廳介紹2018年度全省安全生產形勢和2019年度全省應急管理工作安排有關情況。閃電新聞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當前,山東應急管理工作面臨3大方面的新形勢。
  • 雄安新區2020年地質災害隱患點群測群防實現全覆蓋
    雄安新區對2020年地質災害防治作出部署地質災害隱患點群測群防實現全覆蓋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吳安寧)日前,河北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黨政辦公室印發《河北雄安新區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簡稱《方案》),對2020年雄安新區地質災害防治作出部署,實現地質災害隱患點群測群防全覆蓋
  • 溫泉鎮2020年地質災害防災方案-應急預案-嶽西縣溫泉鎮人民政府...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安徽省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安慶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結合1:5萬地質災害調查成果與去年汛後地質災害調查實際情況,針對我鎮地質環境基本特徵、地質災害隱患點現狀及發展趨勢,按分級分部門管理原則制定本方案。
  • 嶽西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應急預案-嶽西縣包家鄉人民政府-嶽西...
    在縣政府統一領導下,縣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協調聯動,共同做好突發地質災害應對工作。(3)分級管理,屬地為主。實行按地質災害級別管理、條塊結合、屬地為主的管理體制,強化各級政府突發地質災害應對的主體責任。
  • 【綜合治理三年行動】台州市三門縣探索應急管理體制改革--打造...
    實體化運作   推進應急管理體系融合升級   (一)三級聯動強指揮   整合安全生產、消防救援、公共衛生、防汛防臺、森林防火、漁船安全等職能,組建三門縣應急委員會(下稱縣應急委),統籌協調縣安全生產委員會、縣消防安全委員會、縣核電廠事故場外應急委員會、森林防滅火指揮部等10餘個應急處置指揮部(委員會)職能,縣應急委下設辦公室(設在縣應急管理局
  • 漳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漳州市防颱風暴雨洪澇應急預案的通知
    市通管辦組織三大移動運營商向颱風可能影響區域的行動電話用戶推送防颱風公益提醒簡訊。(7)市防指各成員單位按照部門職責和預案,部署落實本行業的各項防颱風工作措施;進一步加強行業內各類防颱風安全隱患排查消除工作;協助受影響地區開展本行業的防颱風搶險救災工作,核實、更新行業防抗動態和受災情況,及時上報市防指。
  • 鹽城阜寧龍捲風重大災害環境監測應急工作紀實
    環境監測人員正在開展水質環境應急監測。  滿意的答卷  一方有難八方幫,天下環保一家人。在得知阜寧龍捲風災害發生情況後,鹽城市環保局迅速從市環保局和濱海等地派出多名精幹工作人員趕赴現場。與此同時,江蘇省環境應急中心、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工作人員也接到指令,開著環境應急監測車向災害現場進發。  省、市環保工作人員和監測設備的陸續到來,迅速增加了監測點位,縮短了監測時間,形成特徵因子的連續監測,圍繞企業織就了一張密不可透的環境安全防護網。環境監測數據出來了,大氣環境質量未見異常,水質保持穩定未見異常。
  • 這個研討會瞄準重大地質災害隱患如何早期識別與監測預警
    事後調查發現,這些導致災難性後果的地質災害70%以上都不在已知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範圍內,其主要原因在於:災害源區地處大山中上部,多數區域人跡罕至,且被植被覆蓋,具有高位、隱蔽性的特點,傳統的人工排查和群測群防在此類災害面前已無能為力,傳統手段已很難提前發現此類災害隱患。因此,如何提前發現和有效識別出重大地質災害潛在隱患並加以主動防控已成為近期地質災害防治領域集中關注的焦點和難點。
  • 福州市防汛防颱風應急預案(2020年8月修訂)
    、預案修訂、物資儲備、隊伍整備、工程修復等備汛重點進行檢查排查,建立問題隱患清單和處置臺帳,及時整改或落實應急措施,切實消除度汛安全隱患。>研究部署低洼地、危房、工棚、簡易搭蓋、地質災害隱患點等危險地帶群眾安全轉移工作,及時下達人員轉移通知,並將轉移情況滾動上報市防指。
  • 我省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建議
    省、市、縣三級政府每年組織編制印發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同時組織專業地勘隊伍對每一個具體隱患點編制防災工作卡和避險明白卡,並加強宣傳培訓和應急演練,使災害真正來臨時防災預案能夠得到很好地落實。初步建立了地質災害與氣象數據實時共享預警系統和地質災害應急管理指揮系統,當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等級達到三級以上時,由各級國土資源、氣象部門聯合籤發地質災害風險預警產品並對公眾發布。
  • 中國應急管理的演化歷程與當前趨勢
    相應的,一個地方能夠把全災種、全過程都管起來,能夠把多主體積極性都調動起來的,只能是政府主官①,於是就需要「統一領導」;但政府主官太忙、事太多,不可能事事親歷親力,於是就在最靠近主官的辦公廳(室)加掛「應急辦」的牌子,實施「綜合協調」;可是主官和應急辦又不是通曉各類災種治理的「萬能型專家」,於是只好進行「分類管理」;那怎樣才能在「分類」的同時不失「綜合」呢,於是就有了「分級負責」;加上任何災種都是發生在某一具體地點
  • 黃岡市政府門戶網站 政府工作機構 黃岡市應急管理局
    (十三)按照分級、屬地和「三個必須」(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原則,依法監督檢查全市工礦商貿生產經營單位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情況及其安全生產條件和有關設備(特種設備除外)、材料、勞動保護用品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依法組織並指導監督實施安全生產準入制度。負責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綜合工作、非煤礦山和煙花爆竹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
  • 2020年12月應急管理大事記
    應急管理部通報12月份全國安全生產風險形勢 督促各地各部門聚焦重點行業領域、突出風險防控重點為加強年底安全生產風險防控,明確重點行業領域防控重點,根據近年來12月份災害事故特點,應急管理部近日通報12月份全國安全生產風險形勢,督促各地各部門聚焦重點行業領域、突出風險防控重點,切實抓好年底安全防範工作。
  • 渠縣局紮實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地質災害防治是一項生命工程,關係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在2020年渠縣「群眾最不滿意的10件事」整治活動中,渠縣自然資源局收到地質災害類群眾訴求8件,主要是反映屋前房後及渠江兩岸發生地質災害等有關問題。渠縣自然資源局高度重視,及時組織專業地勘單位現場踏勘,進行逐一核實。
  • 寧波開展首次三級聯動防地震災害應急演練
    我們已集結多支救援隊伍攜帶專業監測設備到達災害現場。」今天,在海曙區高橋鎮寧波市君匯礦業有限公司的礦山場區,消防大隊、醫療隊、專家組等多支救援隊伍火速集結,奔赴滑坡瓦礫中進行「救援」工作。當天2020年浙江省寧波市防地震災害應急演練在此舉行,據悉,這是在我市內首次開展三級聯動防地震災害應急演練。
  • 泰安:穩如泰山災害應急研究院成立 設地質、地震災害防治等4個中心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7日訊 昨天上午,泰安市穩如泰山災害應急研究院在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第三勘探隊揭牌成立。成立災害應急研究院是深化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的創新舉措,在山東省內尚數首家。設立四個研究中心 引起先進設備100多臺套這次成立的災害應急研究院共設地質災害防治、地震災害防治、水旱災害防治和森林火災防治四個研究中心,聘請四位國內知名、全省頂尖的領軍專家擔任總技術負責,有25名高級職稱以上的專家技術團隊作為中堅技術力量,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