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勺美文
人是一種複雜的動物,就比如說,有時候靜下來仔細想想,似乎已經很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但過一段時間,可能又會覺得自己其實並不了解自己。我們經常有這樣糾結,就好像有時候感覺自己已經看破紅塵,可下一秒就又覺得紅塵中值得留戀的東西太多了。
對於中年人來說,認不認得清世界並不重要,大多數人心裡都很明白,世界很大,我們很小,但認不清自己,卻似乎有些說不過去了。人成長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認清自己的過程,從年少時的狂妄無知,到越來越發現自己的渺小,視野在增加,閱歷在增加,野心卻在變小。
年輕時雄心勃勃,現在,只想安守自己已經獲得的,哪怕,這獲得其實微不足道。因為大部分的中年人都已經清楚了自己的能力。我拼命所得也就這些,哪裡還敢不珍惜。當然,還有些人,從來不滿足於已經擁有的。
我並不是說,不滿足就不好,事實上,正因為人的不滿足,才會創造出許多奇蹟。在任何時候,人都不應該滿足於今日,如此,生活才會越來越好,社會才會越來越進步。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只有六十分的能力,卻想達到一百分的成就,這就強自己所難了,不滿足有時是好事,有時卻會帶來災禍。
很小的時候,父母總以為我們聰明絕頂,天賦驚人,可事實上呢,結果往往會讓他們很失望。年輕時,我們總以為自己與眾不同,結果呢,我們就如同身邊那些尋常的人一樣尋常。我們從來沒去想過,有一天自己也會像父母那樣平庸地生活著,但事實上進入中年後,就會發現自己不過是在重複父母走過的路。
經歷過,才知道不受自己控制的事太多,所以身不由己、並且也不得不去接受自己的現狀。簡單來說,就是認命了。認命,並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對現實的承認,是對生命更進一步的理解。中年人理應活在現實中,倘若,內心裡還存在著那些不合實際的、虛幻的想法,最終傷害還是自己。人到中年,學會對這三樣東西「認命」了,也就活得明白了。
一、對於現狀要認命。
我們之所以有今天,不是從天而降的,而是由過去所決定的。一個從來沒努力過的人,大概率不會有太大成就,一個拼命努力過的人,即便還沒成功,也是在成功的路上了。如果今天的我們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不如豁達一些,承認自己能力不足,這至少比做那些不實際的夢要好得多。
認命,並不是說頹廢,而是對現實的坦然,事實上,不認可又如何?認清自己有多少分量,掂量著該去做什麼事,這才是活得明白了。
二、對於得失要認命。
得到與失去之間,往往都是有聯繫的,甚至,有時候你的得到,就意味著你已經失去。比如,得到率性的生活習性時,就很可能意味著會失去健康,而得到健康的同時,就意味著失去了率性的生活習性。得與失,二者之間互有聯繫,一線之差卻又水火不相容。得到與失去,就是取捨的關係,只看你選擇的是什麼。
人到中年,這個年齡已經可以讓我們冷靜地做出選擇了。對於所做出的選擇,無論結果是得還是失,應該全憑天意,得到,認命,失去,也認命。別對自己太苛刻,人在命運面前真的不值一提。
三、對於感情要認命。
那天,聽到有個朋友說得很有意思,他說這世間的夫妻,那一半很多都並非是自己當初最想嫁(娶)的那個人,即便在一起了,也並非是不可替代的。仔細想想也有些道理,能夠志同道合、三觀相同的伴侶確實太少,所以,民政局裡每天辦離婚的人才會那麼多。
倘若不是有必須分開的原因,而是因為在另一份感情裡尋到了些許年輕時的感覺,就沒什麼必要了。少年夫妻老來伴,哪怕這伴會經常嘮叨,會經常讓你下不來臺,但生活不就是這樣的嗎?如果真是相敬如賓,想想,其實也挺可怕的。人到中年,時間和精力已經所剩不多了,對感情認命,把時間和精力用在合適的地方豈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