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學會對這三樣東西「認命」了,也就活得明白了

2020-11-23 騰訊網

作者:一勺美文

人是一種複雜的動物,就比如說,有時候靜下來仔細想想,似乎已經很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但過一段時間,可能又會覺得自己其實並不了解自己。我們經常有這樣糾結,就好像有時候感覺自己已經看破紅塵,可下一秒就又覺得紅塵中值得留戀的東西太多了。

對於中年人來說,認不認得清世界並不重要,大多數人心裡都很明白,世界很大,我們很小,但認不清自己,卻似乎有些說不過去了。人成長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認清自己的過程,從年少時的狂妄無知,到越來越發現自己的渺小,視野在增加,閱歷在增加,野心卻在變小。

年輕時雄心勃勃,現在,只想安守自己已經獲得的,哪怕,這獲得其實微不足道。因為大部分的中年人都已經清楚了自己的能力。我拼命所得也就這些,哪裡還敢不珍惜。當然,還有些人,從來不滿足於已經擁有的。

我並不是說,不滿足就不好,事實上,正因為人的不滿足,才會創造出許多奇蹟。在任何時候,人都不應該滿足於今日,如此,生活才會越來越好,社會才會越來越進步。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只有六十分的能力,卻想達到一百分的成就,這就強自己所難了,不滿足有時是好事,有時卻會帶來災禍。

很小的時候,父母總以為我們聰明絕頂,天賦驚人,可事實上呢,結果往往會讓他們很失望。年輕時,我們總以為自己與眾不同,結果呢,我們就如同身邊那些尋常的人一樣尋常。我們從來沒去想過,有一天自己也會像父母那樣平庸地生活著,但事實上進入中年後,就會發現自己不過是在重複父母走過的路。

經歷過,才知道不受自己控制的事太多,所以身不由己、並且也不得不去接受自己的現狀。簡單來說,就是認命了。認命,並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對現實的承認,是對生命更進一步的理解。中年人理應活在現實中,倘若,內心裡還存在著那些不合實際的、虛幻的想法,最終傷害還是自己。人到中年,學會對這三樣東西「認命」了,也就活得明白了。

一、對於現狀要認命。

我們之所以有今天,不是從天而降的,而是由過去所決定的。一個從來沒努力過的人,大概率不會有太大成就,一個拼命努力過的人,即便還沒成功,也是在成功的路上了。如果今天的我們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不如豁達一些,承認自己能力不足,這至少比做那些不實際的夢要好得多。

認命,並不是說頹廢,而是對現實的坦然,事實上,不認可又如何?認清自己有多少分量,掂量著該去做什麼事,這才是活得明白了。

二、對於得失要認命。

得到與失去之間,往往都是有聯繫的,甚至,有時候你的得到,就意味著你已經失去。比如,得到率性的生活習性時,就很可能意味著會失去健康,而得到健康的同時,就意味著失去了率性的生活習性。得與失,二者之間互有聯繫,一線之差卻又水火不相容。得到與失去,就是取捨的關係,只看你選擇的是什麼。

人到中年,這個年齡已經可以讓我們冷靜地做出選擇了。對於所做出的選擇,無論結果是得還是失,應該全憑天意,得到,認命,失去,也認命。別對自己太苛刻,人在命運面前真的不值一提。

三、對於感情要認命。

那天,聽到有個朋友說得很有意思,他說這世間的夫妻,那一半很多都並非是自己當初最想嫁(娶)的那個人,即便在一起了,也並非是不可替代的。仔細想想也有些道理,能夠志同道合、三觀相同的伴侶確實太少,所以,民政局裡每天辦離婚的人才會那麼多。

倘若不是有必須分開的原因,而是因為在另一份感情裡尋到了些許年輕時的感覺,就沒什麼必要了。少年夫妻老來伴,哪怕這伴會經常嘮叨,會經常讓你下不來臺,但生活不就是這樣的嗎?如果真是相敬如賓,想想,其實也挺可怕的。人到中年,時間和精力已經所剩不多了,對感情認命,把時間和精力用在合適的地方豈不更好。

相關焦點

  • 人到中年,放下三樣東西,你會活得很輕鬆
    人生在風風雨雨中前行,轉眼已到中年。人到中年,經歷的事情多了,那些得到的失去的都如同過眼雲煙轉瞬即逝,有些東西能放下,就要早早放下。01人到中年,放下無效社交周國平曾說過一句話:「熱衷於社交的人往往自詡朋友眾多,其實他們心裡明白,社交場上的主宰絕對不是友誼,而是時尚、利益或無聊。」
  • 人到中年,「命苦」老得快,多半是缺這4樣東西
    其實,要想晚年幸福,這4樣東西不可或缺:健康的身體人到中年,健康很貴。大家也都知道,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因為有了健康,生活才有意義,未來才有更多可能。尤其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不少人還背著房貸車貸,儘管處處精打細算,還是不夠花。記得前兩年,幾個朋友好不容易聚在一起,打算去附近找個地方喝點酒談談心。可當從服務員手裡接過酒水單,大家看了一下後,都選擇遞給了下一個人,轉了一圈後,誰也沒有點酒水,只點了幾個硬菜。
  • 人到中年,做一個「絕情」的人
    人到中年,要學會「絕情」一點,擺脫無味的親戚圈,退出無聊的同學群,刪除不聯繫的陌生人,丟棄不值得的情與愛,放棄過往的前塵舊事,輕裝前行。生活為了柴米油鹽本就不容易,若是再給自己招惹一些討人嫌的事情,不僅會失去了過日子的耐心,還會陷入無盡的糾結中,傷神又傷身,得不償失。
  • 人到中年才明白: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
    1,先顧自己,再顧他人  中年以前,沒覺得家的重要性,甚至連對父母的態度,也經常是不理不睬,甚至是惡語相向!  就好像人所說的那樣:兒女都是來討債的!  父母就像是欠債的人,被兒女們哪裡看都不順眼,這是年輕人的悲哀!  等自己也成了父母,也到中年了,才明白,除了家人,這世上,真沒幾個人真心真意對自己好的!  人到中年,先顧好自己,顧好自己的家人,再圖其他,或者說,再幫忙其他需要幫助的人!  這是「自私」,也是底線!
  • 《活著》:活著的三個層次,人生在世要活得明白點,越早明白越好
    看見過這樣一段話:「人這一生,一共要面臨三次告別。一別青春,二別父母,三別紅塵。」很多人都說:人到中年才發現,生活真的是太累了。褪去了年少時的懵懂青澀,經歷了生活的坎坷打擊,在這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每個中年人都面上帶著笑,內心卻變得越來越滄桑。
  • 聰明女人的活法:餘生,不拼老公和孩子,而是握緊這三樣「東西」!
    所以當女人來到了後半生,要懂得只有自己手握著三樣東西,而不是一味的繞著感情、家庭、男人團團轉,如此,你才有足夠的底氣和話語權,也能夠讓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精彩。 一起來看看,以下這幾樣東西,你有嗎?
  • 人到中年,活出自我的人有這四個特徵,讓生命更有意義
    我們每個人從降生到這個世界開始到離開人世,長不過百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不珍惜就會發現時光如白駒過隙,不知不覺人生的進度條已經快要拉滿。但正是因為人生苦短,我們才要竭盡全力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在時間的長河中留下屬於自己的一朵浪花。
  • 《易經》的勸世良言:人到中年,建議早點捨棄「3樣」東西!
    縱觀古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規律:但凡是能夠在逆境中突破重圍,尋找到正確的方向,做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都是通讀過《周易》的人。比如:孔子說:讀懂了《周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朱熹集北宋以來易學之大成,親自註解《周易》。
  • 人到中年最高境界:靜心感受眼前的幸福
    人世間輾輾轉轉幾十春秋,我們走過晴天,遇過風雨,走過平坦,經過坎坷,看慣了那些旅途中的人情冷暖,明白了世態並不像最初想像的那樣簡單。時間啊,過得真快,花兒開了又謝,燕兒去了又來,不知不覺,我們在這人世間已經度過幾十春秋。
  • 中年男人後半生最好的活法,是從戒掉這五樣「東西」開始!
    情叔導語: 年齡漸長,轉眼間就到了中年,身體早已不是年輕的時候那種精力充沛的樣子了,有些事情就不得不戒掉了。中年就是人的一個坎,不管過去身體有多麼的好,到了中年的時候身體機能就慢慢的開始下降,所以這時候就要非常注意自我管理。
  • 《易經》的勸世良言:人到中年,早點捨棄「3樣」東西,越來越好
    縱觀古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規律:但凡是能夠在逆境中突破重圍,尋找到正確的方向,做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都是通讀過《周易》的人。很多人談到易經,會覺得它是一種迷信與騙術,其實,這是對它最大的誤解。《易經》篇幅雖然短小,不到20頁的篇幅。但這20頁文字,卻能通過六十四個卦象無限延展,將宇宙星河萬物都包容在內。
  • 中年女人最在意的三樣東西,錢、性、愛
    如果讓男人評選哪個年齡段的女人最難纏,相信中年女人一定榜上有名,不管是結婚的還是沒有結婚的中年女人,因為時間的浸染,感情經歷的豐富,導致她們對於生活和愛情有了全然不同的理解。未經人事的小姑娘,對於愛情是充滿嚮往的,而她們對於愛也是非常的渴望的,她們很純粹很單純,是大多數男人都喜歡的對象。而她們對於生活的考量,也是建立在夢幻和想像的基礎上。
  • 心理學:難成大器的人,骨子裡缺乏這三樣東西
    什麼是大器的人,大器往往是能做一番事業的人。一個人想要幹成一件事,就必須要有內心力量的支撐,而難成大器的人,骨子裡缺乏這三樣東西:心理學:勇氣1、總想走捷徑心理學:獨立思考2、喜歡人云亦云,缺少獨立思考難成大器的人缺少的第二樣東西就是不喜歡獨立思考
  • 「控制情緒、物質保障、愛自己」:做到這三點,人到中年才不會差
    可是漸漸的人到中年之後,分水嶺出現,人比人氣死人是常態。那什麼樣的女人在人到中年的時候,過得不會太差呢?教師節來臨,前兩天回高中學校看望老師,遇到曾經的一個高中同學。按理說,她的原生家庭還不錯,也讀過大學,但是人到中年後的她,著實過得不算太好。同學在大學的時候交往了一個男朋友,這個男朋友是從農村考上大學的,兩人感情還不錯。畢業後,她就選擇和男友在一起了,她父母對未來女婿也沒有太多的要求,只要求對她好就行。
  • 人到中年,一無所有,咬緊牙關做好這3件事,才有可能改變現狀
    人到中年,一無所有,咬緊牙關做好這3件事,才有可能改變現狀老張四十歲了,最近突然非常的感慨,因為他發現,自己大半輩子過去了,卻依舊一事無成。他年輕的時候也曾經幻想過現在的自己應該是何模樣,怎麼著都不應該是現在這個樣子。在事業上,老張現在還只是公司的一個普通職員,並不是一個管理層。他看到網際網路上的那些文章,心都直哆嗦,害怕自己隨時被辭退。
  • 人到中年,女人過日子,一定要有這三個手段
    #情感#人到中年,生活的地位和層次基本已成定型,人與人之間在這些方面的差別就會非常明顯的體現出來。所以到了中年,女人一定要知道怎樣去經營家庭、成就自我。如果能夠掌握下面這三個手段,相信中年女人的日子會越過越好。一、不縱容丈夫對家庭的不管不顧很多家庭中,丈夫是缺位的。
  • 女人到中年,「不貪三情,不見三人,不聚三會」,是啥意思?
    當然了不管是不是結婚,不管是男是女,這三樣情最好都不要沾邊。 但是,現實當中這個事情是避免不了的,沾了這三情基本上沒有什麼好下場。 自古姦情出人命。以上這幾種情,都是會出人命的。 說到婚外情,大家應該都是熟悉聽說過的,潘金蓮和西門慶就是婚外情,最後被武松給打死了,是不是出人命了。 還有很多落馬的高官們,查到私生活混亂的時候,也是不忍直視。
  • 87歲老者提醒後人:人過五十,必須扔掉四樣東西,純無意義社交
    歲月對於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每到了一個年齡段,都會給人生帶來不同的體驗。如果說人年輕的時候做的是加法,那麼人到了五十歲以後就應該學會做好人生的減法,把那些對自己毫無意義的事物,該捨棄就捨棄,該放手就放手,就像下面說的這4件事情,純屬無意義的社交,到了五十歲以後,必須要把這四件事情捨棄掉,否則的話會影響後半段的生活。
  • 人到中年的五氣,成敗均在於其中
    人到中年之後,遇到事情的時候,就要考慮得更加周全一些,就要更加講究策略,在和人打交道相處的時候,其策略性和給人的感覺,應該有一些深度和厚度,具體來說,就是要注意下面這些事。【1】虧在小氣——一個人的小氣,不僅不能讓一個人佔到便宜,還會經常性的讓自己吃大虧。和人打交道,如果你太小氣,別人就不會跟你有深入的交往,辦事的時候你就會遇到很多的麻煩,所以中年人,就應該大氣一些,不可成為人們眼中的小氣鬼,如果你仍然改不掉小氣的毛病,那就逼一次吧,就當是下半場給自己的定的規矩。
  • 斷舍離心理學:定期扔這三樣東西,你會活得更高級
    因此,人們應當學會斷舍離,定期將不需要的東西捨棄,隨著時間的推移,就能夠慢慢發現自己的生活越發高級,也能找到更好的自己。 一、斷絕沒有價值的東西,是給自己釋放空間 01)、若你見過我大學室友的床鋪,一定會感到非常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