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觀測到一個沉睡數百萬年黑洞甦醒奇觀

2020-12-04 人民網

原標題:天文學家觀測到一個沉睡數百萬年黑洞甦醒奇觀

  據臺灣「中央社」7月9日報導,天文學家拿望遠鏡瞄準星系中一個奇怪光點,結果近距離觀測到了一個黑洞從數百萬年的沉睡中甦醒的奇觀。

  據報導,一支天文團隊9蓉發表報告說,雙魚座內距離地球4200萬光年的星系NGC660中心,有個可能沉睡了數百萬年之久的黑洞。調查這片天空的科學家,2012年有幸捕捉到這個黑洞甦醒時的光影。報導稱,英國曼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卓瑞爾河岸天體物理學中心(Jodrell Bank Centre for Astrophysics)的阿果(Megan Argo)說:「機率微乎其微!」「這是我們第一次實時看到(黑洞甦醒),而且如此地接近我們的銀河系。」

  報導說,黑洞是時空中非常密集的區域,有非常強大的重力,甚至連光線都無法逃逸。黑洞一般潛伏在星系中心呈休眠狀態,也偵測不到,但它偶爾會狂吸氣體、塵埃、甚至整個恆星,並噴吐出碎片,因著讓人瞠目結舌的暴飲暴食而洩漏蹤跡。

  阿果表示,2012年天文學家在波多黎各用無線電望遠鏡監控星系,發現到NGC660在短短數月間亮度增加數百倍,那是「非常不可能、非常罕見的事件」。起初,他們不知道亮度突增是恆星爆炸引發,或是超強大的黑洞使然。因此阿果領導的團隊在英國、荷蘭、俄羅斯、中國與南非架設望遠鏡瞄準這個星系,最後他們發現,NGC660中心有個「非常亮」的物體。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RAS)發出的聲明說:「不活躍的黑洞不會噴發大量輻射,所以只有透過黑洞對外圍恆星軌道的引力作用才能偵測到。但NGC660的這個黑洞現在非常顯而易見。」

  阿果說,黑洞要從沉睡中甦醒活躍起來,得在一些物質太過接近、接近到無法抗拒重力拉力而掉入黑洞時才會發生。這些物質,最有可能是氣體與塵埃。而黑洞活躍的時間能維持多久,就要看它有多少「食物」可以吃了。(實習編輯:司一捷 審核:譚利婭)                                              

相關焦點

  • 當一個黑洞甦醒了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天鵝座V404黑洞(V404 Cygni)在今年6月甦醒了。她自上次爆發後,一睡就是26年,這個世界上的90後還沒有見過她上次爆發的模樣。雖然無人知曉她的面容幾何,但我們可以 讀懂她從距離我們7800光年的遙遠宇宙發來的消息——這條消息可是用高能的伽馬射線和X射線寫成的!美國的雨燕(Swift)衛星最早收到了天鵝座 V404黑洞甦醒的消息,並通知了黯淡藍點上的公民們。
  • 黑洞沉睡意味著什麼?
    黑洞就在那裡,然後周圍的物體圍著它轉呀轉。我們把黑洞的這個時期稱為靜默或沉睡。        最終,這看起來就會像黑洞周邊的氣體和星體都被黑洞吸走,因為它們失去能量之後它們的軌道會變得越來越小,它們的運行速度也會變得越來越快。 這時,黑洞就以一種神奇的方式甦醒了。
  • 天文學家拍攝到一個以接近光速噴出噴流的黑洞
    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已經發現一個遙遠的黑洞正在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噴射物質。不用擔心,這個怪物離我們大約1萬光年遠。與其說這是一種危險,不如說是一種奇觀。但這是一個充滿科學洞察力的奇觀。我知道你可能在想什麼。
  • 天文學家拍攝到一個以接近光速噴出噴流的黑洞
    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已經發現一個遙遠的黑洞正在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噴射物質。不用擔心,這個怪物離我們大約1萬光年遠。與其說這是一種危險,不如說是一種奇觀。這個特殊的黑洞被命名為MAXI J1820+070。它是一個恆星質量的黑洞,大約是太陽質量的8倍。它有一個朋友,一個伴星。但是這個伴星不是另一個黑洞,它是一顆恆星。「伴星」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的一半。所以兩者的關係很清楚: 質量更大的黑洞主宰著它的恆星伴星。
  • 銀河系中心的大質量黑洞正在甦醒,會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嗎?
    黑洞比較剛猛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尤其是超大質量黑洞,更是脾氣非常暴躁,可是銀河系中心的這個大質量黑洞,它距離太陽系有2.6萬光年,質量是太陽質量的400萬倍。如此強大的一個黑洞卻顯得有一些溫柔,要知道以大質量黑洞的強大吞噬能力,它的吸積盤是異常明亮的,即使相隔數千萬光年,我們也可以觀測到。
  • 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巨大恆星神秘消失,亮度曾是太陽的250萬倍
    據最新一期《皇家天文學協會月刊》刊發的論文,歐洲南部天文臺(ESO)的天文學家驚訝地發現,距離地球7500萬光年的一顆巨大的恆星突然「消失」了。天文學家們認為,這顆處於演化末期的恆星沒有膨脹成超新星,而是突然坍縮為黑洞。這是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類似天文奇觀。
  • 天文學家觀測到7億光年外目前已知的最大黑洞
    15A)中心發現了迄今為止人類能夠觀測到的最大黑洞。據科技日報報導,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地外物理研究負責人凱努斯徹梅甘介紹稱,霍爾姆15A是一個亮堂的星系團,其內核已經耗盡,這一點非常反常。在最新研究中,他們運用超大望遠鏡對霍爾姆15A耗盡的內核進行了觀測。
  • 2020年,天文學家發現了這10個巨大的黑洞,其中一個很詭異
    物理學家們目前正處於揭示黑洞新知識的黃金時代。自2015年以來,研究人員已經能夠使用雷射幹涉儀引力波天文觀測臺(LIGO)直接從正在合併的黑洞中獲取信號,同時視界望遠鏡(EHT)等觀測站已經生成了第一張黑洞陰影的圖像。今年也如期望的一般,新收穫的令人興奮且獨特的研究、觀測結果在不斷擴展著我們看黑洞的視野。
  • 天文學家觀測到一顆恆星被黑洞「拉伸成義大利麵條」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天文學家目睹了一場罕見的天體光影秀--一顆恆星被黑洞「拉伸成義大利麵條」。這一事件發生在距離地球2億多光年的地方,歷時6個月,垂死的恆星被巨大的引力撕成碎片。黑洞是出了名的「貪婪」天體,可以吞噬任何遊蕩在其驚人引力附近的東西。這也不會是一個快速而整齊的死亡--因為力的強度與距離成正比,天體面對黑洞的部分受到的引力要比面對遠方的一側強得多。
  • 一個超大型黑洞失蹤了,天文學家正在尋找它
    這個缺失的黑洞應該位於星系團Abell 2261中心的巨大星系中,該星系距地球約27億光年。Abell 2261的合成圖像包含來自哈勃望遠鏡和斯巴魯望遠鏡的光學數據,顯示了星團和背景中的星系,錢德拉X射線數據顯示了遍及星團的熱氣體(粉紅色)。圖像的中部顯示了星團中心的大橢圓星系。宇宙中幾乎每個大星系的中心都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其質量是太陽的百萬倍或數十億倍。
  • GW190521:天文學家探測到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兩個黑洞碰撞事件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天文學家可能已經探測到了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規模的兩個黑洞碰撞事件,這發生在大約70億年前,但是其跡象才剛剛到達我們面前。這一災難性事件為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近距離觀察位置,見證了宇宙中最難以捉摸天體之一的誕生。這場遙遠的表演包括兩個主要角色:一個黑洞的質量大約是我們太陽的66倍,另一個黑洞的質量大約是我們太陽的85倍。這兩個黑洞緊緊地靠在一起,每秒圍繞著彼此快速旋轉數次,最終在劇烈的能量爆發中撞在一起,給整個宇宙帶來了衝擊波。它們合併的結果產生一個單一黑洞,質量大約是我們太陽的142倍。
  • 宇宙奇觀:黑洞潮汐力將一顆恆星撕裂
    如果某些物質落入黑洞中,那麼會導致不同X射線信號出現,有些可持續數年之久。宇宙奇觀:黑洞潮汐力將一顆恆星撕裂  美國馬裡蘭大學的一組天文學家發現ASASSN-14li系統距離我們大約2.9億光年,在近10年的時間內,我們發現其產生的潮汐力作用可瓦解其他天體。
  • 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恆星神秘死亡行為」
    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恆星神秘死亡行為」!巨型恆星忽然消失,究竟是直接變成了黑洞,還是說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錯覺?你知道嗎?這顆巨大的恆星距離人類十分遙遠,導致人們難以定位,從而使得這顆位於金曼矮星系的亮藍色變星在突然消失前,天文學家們無法確定它是塌縮成了一個黑洞,還是躲到了星際塵埃的後面玩起了「躲貓貓」的遊戲,科學家們再次深入對比後發現一個真真切切的事實,即一顆有7500萬光年的恆星,無緣無故的消失在宇宙中,他們之所以這般肯定是因為這顆恆星大約是太陽的85倍,亮度也足足比太陽高出幾百萬倍,其實在發現這顆行星時,科學家們就已經對其進行了長達十年左右的研究
  • 中國觀測到超大質量黑洞的心跳,宇宙是生命體嗎?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12日發布消息說,天文學家自從2007年首次發現被形象稱為「黑洞的心跳」——來自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X射線準周期震蕩信號,時隔十幾年之後,當天文學家再次有機會觀測這個黑洞時2007年,科學家們利用歐洲空間局的XMM-牛頓衛星,首次發現這個黑洞的X射線輻射具有1小時左右的周期性震蕩信號。
  • 外媒:天文學家發現迄今為止最古老的超大質量黑洞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月16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稱,天文學家在距離地球130.3億光年的暗角發現了一個類星體,它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比太陽大16億倍。這項發現是在本周二的美國天文學會第 237 次會議上宣布的,它有助於闡明古代宇宙的環境。
  • 一個星系「懷抱」兩個大黑洞 是種怎樣的體驗
    圖片來源:unm.edu絕大部分星系中心都盤踞著一個龐然大物——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大約是數百萬倍甚至數十億倍太陽質量不等。目前觀測數據顯示,每個星系中心都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幾乎沒有例外。想像一下,原本單一黑洞的噴流方向是固定的,然而由於另一個黑洞的擾動,原本方向固定的噴流在一個周期內以黑洞為中心來回搖擺。由於地球上的望遠鏡始終處於觀測目標的某一特定方向,因此我們接收到的伽馬射線信號也時強時弱,具有規律性。「除了伽馬射線,此前也有學者通過梳理吸積盤發射的光學波段信號,以周期性光變作為雙黑洞存在的觀測依據。」陸由俊表示。
  • 世紀奇觀!一張「蜘蛛網」將六個星系困在超大質量黑洞周圍
    新的觀測顯示,在宇宙的早期歷史中,六個星系被困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的軌道上。根據ESO的聲明,智利南部歐洲天文臺的超大型望遠鏡(VLT)和其他天文臺提供的新數據使天文學家對宇宙小於十億年時的黑洞演化有了新的發現。
  • 研究發現鄰近黑洞活動可通過可見光觀測
    日本科學家指出,使用業餘望遠鏡便能探測到鄰近地球的黑洞活躍性。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研究人員發現人們只需一個20釐米口徑望遠鏡,便能觀測到附近的活躍黑洞。這項發現首次表明,除X射線之外,光學射線也能提供黑洞活躍性的可靠觀測數據。
  • 「看見」黑洞!科學家首次觀測到黑洞天體可見光
    這是人類首次確認到來自黑洞周圍發出的可見光信號北京時間1月25日消息,近日,一個由日本科學家領銜的國際天文學家小組宣稱,他們首次觀測到從一個黑洞周圍發出的暗弱可見光。事實上,只要使用一臺中等口徑的天文望遠鏡,任何人都能夠親眼目睹這道亮光。科學家們表示,此次觀測到的亮度變化顯著的這一可見光信號將有助於我們加深對於物質盤旋落入黑洞過程機制的理解。
  • 科學家觀測到持續10年的「超級黑洞心跳」
    研究中取得了新的突破,他們發現了迄今持續最久的超大質量黑洞的「心跳」。據了解,這個特殊的黑洞是一個距離地球6億光年,具有200萬個太陽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研究人員通過在2007年和2018年兩個階段對其進行觀測,發現了這個超大質量黑洞的X射線準周期振蕩信號,也就是黑洞的「心跳」。相隔10年之久,它的「心跳」依然存在,其信號甚至比10年前更強。這是目前科學家們觀測到的超大質量黑洞心跳信號的最長持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