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數字時代的近視之痛 專家:未來將有半數地球人近視
參考消息網9月2日報導俄羅斯《星火》周刊網站8月31日發表了題為《人類越來越近視》的文章,眼疾才是數位化時代最難規避的疾病,保護視力變得越來越難。當全球為新冠肺炎尋求靈丹妙藥之時,專家們也敲響警鐘:到本世紀中葉,會有半數地球人近視。相關內容摘編如下:
步入新世紀的人類通常會罹患新的疾病。氣候和環境的變化導致過敏及呼吸道疾病高發,因為二氧化碳濃度上升會令植物繁殖提速、空氣中粉塵密度增加。現代人久坐的生活方式也讓肥胖蔓延全球,體重超標困擾著19億地球人。
近視令東亞國家最頭疼,那裡的中學畢業生近視率高達80%至90%!
廣州最大的眼科醫院每逢寒暑假就人滿為患,就診者多是中小學生。英國《自然》周刊發布過一組數據:60年前,中國的總體近視率僅為10%至20%,如今某些年齡段已達90%!韓國的情況也差不多:19歲年齡段男生的近視率竟有96.5%。美國視力影響研究所的全球執行總監克裡斯坦·格羅斯介紹說:「2000年時,全球近視人口約為14億,佔總人口的比例是23%。根據預測,2050年時的比例將達到49.8%,會有48億人近視。為何近視會迅速蔓延開來?罪魁禍首是我們習以為常的數位化生活方式。」
他指出:「近10年來,我們開始更多地使用各種手持電子設備、需要長時間近距離凝視。孩子接觸它們的時間越來越早。戶外活動本可以開闊視野,縮短眼軸被迫拉長的時間。然而,他們的室外活動逐步壓縮,倒是需要近距離用眼的功課和娛樂活動不斷增加。這樣的此消彼長正從本質上改變著我們的雙眼。」
眼科醫生達麗婭·巴雷什金娜說:「使用平板電腦、臺式機和觀看電視節目時,我們緊盯屏幕,眼部肌肉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得不到有效休息,會出現痙攣,未來可能轉變為病理性的。我們建議每用眼1小時做一次眼保健操,交替觀看近處和遠處的物體,以恢復肌肉功能。」
疫情對於地球人的眼部健康影響不啻為一種雪上加霜。身處隔離當中,人們只能將目光鎖定在顯示屏的方寸之間。早在疫情最嚴重的3月,《華盛頓郵報》便對不同年齡、不同行業的讀者沉迷於數字世界中的時長展開過調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位女作家發現,自己每天竟然要在屏幕前豪擲7小時48分;而休斯敦一位賦閒一周的醫生,驚覺自己天天都花8小時32分擺弄電子設備,比平時多用185%的時間。新術語「隔離期近視」也應運而生。
近視正在全球蔓延,俄羅斯也未能例外。本世紀初,罹患眼疾者只有1370萬人,目前已達2070萬,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近視。
巴雷什金娜說:「很多年輕人前來求醫,他們遠程學習,眼睛更容易疲勞,那些原本就已近視者,度數急劇增加。不過,隨著疫情的緩和、隔離的解除,年底的近視者數量不會出現飆升。成年人則經常遭遇乾眼症,這同樣是用眼過度造成的。俄羅斯的近視情況逐年惡化,只不過還沒到亞洲的地步,那裡的年輕人幾乎都戴眼鏡。」
科學家們說,近視還受到基因的影響。早在上世紀60年代,醫生便發現同卵雙胞胎都近視的比例極高,如今已發現了上百種與近視相關的基因。然而,密西根大學的最新研究有了不同尋常的斬獲。該學府的生態學與進化生物學系教授張建之和同行,對逾6.3萬名自願參與英國生物醫學庫大型項目的40歲至60歲的英國成年人進行了視力狀況分析。他們發現,與近視高風險相關的基因變異,在年輕一代中更為常見。更匪夷所思的是,上述很多基因都與生殖能力相關。推測之一是此類基因變異既影響視力,也影響我們的生育機能。
不過,正如格羅斯所說,我們仍有辦法保護孩子的視力健康、避免近視,那便是提醒他們關掉手中的電子設備,出門擁抱大自然。
資料圖片:近視在數位化時代愈發普遍和低齡化。(美國趣味科學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