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晶片巨頭市值3.3萬億,取得2nm技術突破,衝刺1nm晶片
晶片製程工藝的提升,不僅可以提升處理器的性能,還能降低晶片在運作時對手機的功耗。眾所周知,無論是7nm時代還是5nm時代,中國晶片巨頭臺積電都是全球範圍內第一個實現量產的晶圓代工企業,正是因為如此,臺積電才會成為各家晶片廠商首選的晶片代工廠。
-
中科院研發出2nm晶片,萬事俱備,只缺2nm光刻機!
中科院研發出2nm晶片,萬事俱備,只缺2nm光刻機!晶片行業一直都是我國的軟肋,尤其是在晶片的製造工藝上,這麼多年來我國也沒有取得多大的進展,原因是我國缺乏製造晶片的必要設備——光刻機。當今世界主流的晶片是採用7nmEUV工藝的晶片,臺積電甚至已經準備開始5nm晶片的量產了,而我國國產晶片卻還停留在14nm時代,光刻機更是停留在90nm時代,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但同時也是激發我們進步的動力。
-
臺積電走向2nm!3D封裝晶片2024年將大規模量產
【新智元導讀】據中國臺灣媒體報導稱,臺積電(TSMC) 在實現2nm工藝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該工藝可以生產數十億個電晶體,可能會突破摩爾定律放慢的局限。臺積電於去年成立了一個研發團隊,以確定其2nm技術的發展道路。
-
全球晶片攻堅戰:3nm臺積電(TSM.US)後年量產,2nm進展順利,1nm遙遙...
目前中國有35項卡脖子技術,光刻機和晶片赫然在列。正當中國進入轟轟烈烈的「卡脖子」技術攻堅戰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公共衛生事件打亂了所有人的節奏。公共衛生事件之下,晶片產業進展如何?就在公共衛生事件爆發前一個月,教育部發表一篇文章《打響「卡脖子」技術攻堅戰》。
-
中國石墨烯晶片換道超車,臺積電不再是唯一選擇,華為或成大贏家
導讀:中國石墨烯晶片換道超車,臺積電不再是唯一選擇,華為或成大贏家!在國產晶片市場上,華為很早就成立了海思半導體晶片研發部門,經過這近10年來的努力,華為也終於成功研發出了海思麒麟晶片,並且還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等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華為的海思麒麟晶片雖然研發出來了,而其具體的生產工作則都是交給臺積電來完成的,所以我們想要在晶片領域取得突破,也還必須要在晶片代工領域取得研發成果才行!
-
實現2nm工藝突破,臺積電為何能給「摩爾定律」續命?
本文作者:海怪,題圖來自:視覺中國今年,因為美國對華為、中芯國際的禁令的關係,臺積電這家原本處在晶片產業的後端的晶片製造企業,被一次又一次地搬到聚光燈前,接受外界對其裡裡外外的檢視。恰好此時,臺積電正在迎來其發展的高光時刻。
-
中國也有2nm晶片?中科院取得突破性進展,現在只缺光刻機!
中國也有2nm晶片?中科院取得突破性進展,現在只缺光刻機!由於歷史原因,晶片研發上的落後一直是我國的心病,近年來,隨著華為公司的崛起,我國終於實現了晶片領域上的零突破,而近日,又有一個重磅消息,傳來,那就是在5nm晶片還未普及之時,中科院製造出了2nm晶片!
-
中國也有2nm晶片?中科院取得突破性進展,現在只缺光刻機!
中國也有2nm晶片?中科院取得突破性進展,現在只缺光刻機!由於歷史原因,晶片研發上的落後一直是我國的心病,近年來,隨著華為公司的崛起,我國終於實現了晶片領域上的零突破,而近日,又有一個重磅消息,傳來,那就是在5nm晶片還未普及之時,中科院製造出了2nm晶片!據悉,此次被研發出的2nm晶片名為「垂直納米環珊電晶體」,這種晶片由三種物質構成,所以又叫做矽-石墨烯-鍺基片。
-
中科院正式確認,晶片設計突破2nm,但光刻機才是關鍵
中國科學院美國修改了出口管制規定,將華為列入了「實體清單」後,一時之間「中國芯」成了一股熱流,美國意圖通過阻斷晶片的供應來扼制住華為,扼制中國科技的發展,眾所周知晶片設備在國內還是比較先進的,我國在對晶片的研發上還需要突破。
-
中科院2nm晶片研究突破瓶頸獲得成功,"無芯"之痛將為期不遠。
說到晶片,中國人心裡就會有一種隱隱約約的痛,而且這種痛讓人很勵志。因為,美國和他的一些所謂"鐵哥們",就是用這把"鹽"來擦抹我們這處已經受傷的傷口,也正因為我們的晶片研發落後,才讓這痛很難癒合。晶片是什麼?這個概念對很多人來說應該是個解釋不清的東西。但要是問晶片是來幹什麼的?很多人張口就能答上來。晶片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比如:我們使用的手機和電腦;全自動洗衣機和照相機;電視機和生活中的機器人等等。至於在工業上的;軍事上的;醫療和航天以及科考深潛器上的晶片技術用途更是廣泛。
-
中國科學院2nm晶片成功「破冰」,對國產晶片更有信心
晶片行業一直是技術不斷進步的關鍵,如果可以在這一領域取得更多突破,將會有很多舉措。中國一直有一些弊端,因為它在這方面無法取得很大的進步。中國長期以來一直依賴國外技術,由於在更多地區幾乎沒有突破,因此更加被動。
-
晶片巨變!上海突傳大消息!該來的終於來了
原因就在於,受到摩爾定律的限制,目前矽材料晶片的極限制程差不多是在2nm到1.5nm,再往小做就搞不定了。為什麼搞不定?那就是:整個晶片生產技術,等於來了一次推倒重建,大家都回到起跑線上,甚至以前最卡咱們脖子的光刻機,也可以被繞過去,至少要求大大降低了。
-
晶片巨變!上海突傳大消息!該來的終於來了!!
原因就在於,受到摩爾定律的限制,目前矽材料晶片的極限制程差不多是在2nm到1.5nm,再往小做就搞不定了。為什麼搞不定?說到底,是因為矽的一些特性限制,如果電晶體太小,出故障的概率就會急劇升高,把晶片裡面上百億個電晶體協調起來一起工作就非常困難。那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一個辦法,就是用碳來替代矽,做電晶體。
-
ASML明年推2nm光刻機,國內光刻機停留在90nm,差距真大
隨著智慧型手機全面普及,讓很多消費者開始了解到手機晶片的重要性,現在具有高端手機晶片研發能力的企業很多,比如三星,蘋果,高通,聯發科,華為這五個巨頭,然而在全球數十家手機廠商中,只有那麼三家能研發自己的晶片,國內只有華為做到。
-
中科院突然宣布晶片設計突破2nm 但批量生產受到光刻機的限制
據國內媒體報導,中國科學院近日傳來好消息,中科院突破了2nm晶片的瓶頸,成功掌握了2nm晶片的設計技術。只要機器就位,2nm晶片就可以批量生產。好消息的傳來,讓國內科技企業大呼過氣。要知道,沒有一個國家掌握了2nm晶片的技術。中國科學院這次走在世界前列。
-
中科院成功掌握2nm晶片技術,量產卻受制於光刻機!
在晶片製造技術的發展上就有著比較大的缺陷,下奶隨著我國科研人員的不斷努力,現在也有一些好消息在逐漸傳出。 在發展的過程當中會有很多一些不同程度的發展進程,而在晶片研究製造上我們也用有比較大的遺憾,在光刻機的研製上,是我們晶片製造技術的一大痛點,也因為這個原因限制了我國晶片事業的發展,遲遲沒有辦法實現量產。
-
中科院突然宣布,晶片設計突破2nm,量產卻受制於光刻機
目前華為已經能夠設計出高端的7nm甚至是5nm晶片了,在這上面早就追上了那些老牌晶片巨頭,而華為海思最近更是名列全球半導體公司前十強。 近日,中科院的研究人員表示已經突破了設計2nm晶片的瓶頸,成功地掌握了設計2nm晶片的技術,只要機器到位
-
臺積電2nm製程研發取得突破 將切入GAA技術
三星已決定在3nm率先導入GAA技術,並宣稱要到2030年超過臺積電,取得全球邏輯晶片代工龍頭地位,臺積電研發大軍一刻也不敢鬆懈,積極投入2nm研發,並獲得技術重大突破 臺積電3nm製程預計明年上半年在南科18廠P4廠試產、2022年量產,業界以此推斷,臺積電2nm推出時間將在2023年到2024年間。 臺積電今年4月曾表示,3nm仍會沿用FinFET(鰭式場效應電晶體)技術,主要考慮是客戶在導入5nm製程後,採用同樣的設計即可導入3nm製程,可以持續帶給客戶有成本競爭力、效能表現佳的產品 。
-
中科院正式宣布,國芯2nm強勢回歸,所有人都沒想到
晶片的領域上,最近又有了重大突破!中科院正式宣布,國芯2nm強勢回歸,所有人都沒想到。對於我國晶片研發領域來說,也是一項重要研發成果。就在世界都認為3nm工藝極難突破時,我國的中科院傳來好消息,已經在晶片工藝上
-
中科院正式宣布,國芯2nm強勢回歸,所有人都沒想到
晶片的領域上,最近又有了重大突破!中科院正式宣布,國芯2nm強勢回歸,所有人都沒想到。對於我國晶片研發領域來說,也是一項重要研發成果。對於晶片的研發迫切,是我國當下十分重視一項研究領域,因為在未來當中,對於晶片運用上的需求量,不斷地在增多,所以晶片的研發,早就已經提上了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