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其實跟許多熊一樣是雜食的,有啥吃啥,由於種種原因棲息地被壓縮到競爭較小的深山竹林裡去了。那麼很多人會問大熊貓的天敵是哪些,一起來了解下吧。所謂的天敵不過是食物鏈中上遊生物對下遊生物的捕食關係,事實上一般的生物不會只有一種食物, 大熊貓也不例外,在大家的印象中它只吃竹子,其實它是雜食性動物,甚至連骨頭都會啃,既然大熊貓這麼厲害,還會有天敵嗎?
一般來說大熊貓的天敵是豹子、老虎等大型食肉動物,而且這種大型的食肉動物並不會攻擊成年體的大熊貓,它們選擇攻擊的對象大度都是幼年體的熊貓幼崽,熊貓幼崽的動作遲緩,反應能力、速度、力量都會相對薄弱,在孤身一人面對對手時,大多是沒有存活的希望的,所以希望媽媽的貼身保護。
大熊貓是獨立生存的動物,只有在每年的發情期才會尋找配偶,其他時間都會單獨的在自己的領地中,不會外出,而且它們會在自己的領地種分泌尿液,告訴別的動物這裡是自己的底盤,假如大熊貓聞到了有敵人進入自己的領地,會先發出多種警告,在對方不退卻的情況下,會發動攻擊來保衛自己的領地。需要聲明的是,大熊貓是一種非常膽小的動物,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發動攻擊的,但是在生氣的情況下,大熊貓爆發的力量、速度均不小於棕熊。
一隻成年體的飼養大熊貓體重約為100公斤,野生的大熊貓約為85公斤,在野外屬於大型動物了,被攻擊的可能性很小。尤其是在這動物匱乏的年代,大熊貓在野外遇到天敵的機率不大。
大熊貓的生存棲息地跨越3省,以四川為主,陝西、甘肅為輔,生存在6大山脈中,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秦嶺山脈,目前大熊貓的棲息地已經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地帶,不但如此每年有大量的山民成為了自然環境保護者,保護大熊貓的同時,還會保護自然區的動物。
儘管人類是大熊貓的保護著,卻也是自然的破壞者,我們向河水中排入各種垃圾,這些垃圾會隨著河水進入海洋。進入海洋的垃圾小顆粒會被浮遊生物吃掉、浮遊生物被小魚吃掉,大魚吃小魚,又被人類打撈上來,形成了惡性循環,人類破壞了樹木,造成了大自然的憤怒,所以現在開始退耕還林想要彌補過錯,但是工業在進化,破壞始終都在加劇,人們已經成為了動物的第一號天敵。
有關專家曾經說過,雖然現在大自然的保護已經收到了重視,大熊貓的保護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進度並沒有理想中的美好,中國雖然大力在推動退耕還林,但是世界上的格局並沒有發生大的改變。所以想要保護大自然,還需要我們的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