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成為保護動物之前,遭到了哪些殺戮?

2020-12-01 騰訊網

大熊貓是一種非常可愛的動物,身體肥碩,身上黑白相間,還有兩個「黑眼圈」,讓人一眼看去,就會產生喜愛之情。不過大熊貓的最可愛之處還不只是外形,它那內八字慢吞吞的行走方式,以及平躺、側躺、俯臥,伸展或蜷成一團的睡覺方式,都讓人覺得非常喜愛。

大熊貓的這種外貌和生活方式都和生存環境有著很大的關聯。據動物學家的研究發現,大熊貓最初並不是黑白兩色,而是通體潔白,和雪的顏色一樣。這是因為大熊貓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八百多萬年。

八百萬年的地球正處於中新世晚期,地球上的溫度很低,幾乎一半的地區覆蓋著白雪。在白雪皚皚的世界,太陽的光照很容易傷害動物們的眼睛,所以經過不斷的進化,大熊貓的皮毛逐漸有了黑色,眼睛周圍也變成了黑色皮毛,這樣就可以防止太陽光直射眼睛,起到了對眼睛的保護作用。

而且在當時,大熊貓的動作也不是現在這般慢吞吞,而是比較的雷厲風行,因為在溫度很低的環境,食物也會相應的短缺,為了找到食物繼續生存,大熊貓必須勤勞,當時的環境不會允許大熊貓出現這種慢吞吞的生活方式。這就是達文西進化論的道理,適者生存,大熊貓能夠克服早期地球的惡劣環境,就足以說明大熊貓並非是脆弱的物種。

我國的上古傳說也有關於大熊貓的內容,話說上古時期,蚩尤大戰黃帝,騎得就是大熊貓。所以很多人懷疑,蚩尤騎著這種動作慢吞吞的萌物,能打仗嗎?難怪蚩尤會敗給黃帝。但反過來一想,就不難發現,如果大熊貓當年就是動作慢吞吞,蚩尤怎麼會騎這種動物打仗,所以通過反向證明,也可以看出,當時的大熊貓必然是一種行動快速,而且兇猛的物種。而現在的大熊貓之所以變成圓滾滾,胖嘟嘟,慢吞吞的樣子,主要是因為地球環境的改善。

大熊貓主要分布在我國長江上遊的高山深谷,包括岷山、邛崍山、涼山、大相嶺、小相嶺及秦嶺等幾大山系,橫跨川、陝、甘3省的45個縣市,棲息地面積達兩萬平方公裡以上。這些地區為東南季風的迎風面,隨著地球環境的改善,這些地區逐漸成為了森林茂盛,氣溫穩定,隱蔽條件良好,食物和水源都非常充足的地區。

優越的環境,充足的食物,再加上沒有天敵,大熊貓也就沒必要行動很快,久而久之,便養成了慢吞吞的生活方式。但即便如此,大熊貓仍是比較兇猛的,只不過因為外貌過於可愛,人們忽略了它兇猛的一面。還有說大熊貓沒有天敵,也只是沒有動物界的天敵,而人類其實也是大熊貓的天敵。

如果人類和大熊貓一對一,可能不是大熊貓的對手,但人類擅長群體協作,因此很多大型猛獸都敗在了人類之手。大熊貓自然也不會是人類的對手,特別是近代以來,武器的更新,使人類捕捉獵殺動物更加輕鬆。比如當年英王喬治五世造訪英屬印度,順便到印度各地打獵,11天行程整整打死了39隻孟加拉虎。由此可見,即使食物鏈頂端的動物,也禁不住人類的獵殺。而大熊貓也是如此,雖然沒有動物天敵,但在成為保護動物之前,也遭到了人類的殺戮。那麼大熊貓遭到了哪些殺戮呢?

大熊貓主要生活在深山地區,在沒有成為保護動物之前,雖然數量較少,但在當地的獵戶眼中,也只是普通動物,因此肯定會遭到當地獵戶的獵殺。特別是清朝以前,當地人見慣了大熊貓,根本不會覺得這種動物有多麼稀有,但事實上,大熊貓只分布在我國境內,在1869年之前,世界其他地區都不知道大熊貓這一物種。

真正把大熊貓公之於眾的人,是一個法國的傳教士,他名叫阿爾芒·戴維德,於1862年來到中國。在中國居住期間,他聽聞四川一帶有很多外界尚未知曉的珍稀物種,於是便從上海來到了四川。

1869年的春天,戴維德到了四川西北部的寶興縣,在途中路過一戶姓李的獵戶人家,突然,掛在牆上的一張黑白相間的奇特動物皮深深地吸引了他。經過仔細的觀察,戴維德異常興奮地意識到,這是一個動物界的新物種,他或許將因此成名,於是他開始僱傭當地獵人大肆搜捕大熊貓。

幾天後,獵人們送來了第一隻很小的「大熊貓」,遺憾的是,為了便於攜帶,獵人們已經殺死了它。戴維德不滿意,再次僱人尋找,捉到了一隻活的大熊貓。戴維德最早將它稱為「黑白熊」,試圖將它帶到法國,結果還沒有回到成都,這隻大熊貓就已經奄奄一息,很快死去。戴維德於是將其做成了標本,帶到了法國,一下轟動了整個世界。

從那以後,一批又一批西方動物販子來到大熊貓產區大肆搜捕,一時間很多西方國家的博物館裡都有了大熊貓的標本。到了20世紀,西方不再滿足於標本,開始追求活的大熊貓,很多西方人甚至把大熊貓當成了寵物。

此後各西方大國竟相到中國捕捉大熊貓,英國甚至還組織了一支200多人的捕獵隊伍,將很多大熊貓運到了英國,僅1936年到1938年的3年間,就有6隻大熊貓被帶到了英國,在捕獵過程中,死亡的大熊貓數量更是多不勝數。幾十年的殺戮和捕捉,大熊貓數量越來越少,所以說大熊貓之所以成為保護動物,和這些西方捕獵者的殺戮有著很大的關聯。大熊貓成為了保護動物之後,才總算獲得了安全。隨著我國多年的不斷保護,大熊貓的數量也開始增加,避免了滅絕的命運。

相關焦點

  • 把自己玩成保護動物的動物——大熊貓
    說起大熊貓,不用說我們,想必全世界都知道這種體色為黑白兩色,有著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標誌性的內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也是我們的中國的國寶。可是大家知道嗎?大熊貓之前可是瀕危物種之一。
  • 比大熊貓還稀有的一級保護動物,全球只剩3隻,快要滅絕
    地球母親本就是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包羅萬物是她的寬容,每一個地球母親孕育出的種子都該得到生根發芽的機會,人類或許也認識到了這一點,開始了對自然生命的保護。我們的「國寶」大熊貓,曾經就差點瀕臨滅絕,通過人工的野外救治,人工養護與繁殖和建立自然的野生保護區,大熊貓的數量又逐漸回溫。
  • 即使是一級保護動物,也瀕臨滅絕,我國瀕危動物有哪些?
    眾所周知,世界上目前已知的動物種類,有很多已經瀕臨滅絕,很多國家都會把瀕臨滅絕的動物劃歸國家級保護動物,受到國家的保護。可是由於人類之前對環境的破壞,很多動物即使作為國家級保護動物,數量還是一直在減少。那麼我國的瀕危動物有哪些呢?
  • 保護了大熊貓就等於保護了其他動物?|紐約時報
    人類能夠投入在動物保護上的資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每一種需要保護的動物都保護到。
  • 「最嚴的保護」保護不了大熊貓!背面真相是(觀察2)
    我們對大熊貓保護的現狀:最嚴格的保護措施和最沒有話語權的飼養員。《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將大熊貓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簡稱CITES公約)將大熊貓列為附錄一物種。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動物保護的引領者之一
    近年來,中國採取的一系列保護野生動物的舉措,贏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讚揚。近日,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中國辦公室負責人趙中華接受中國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動物保護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話題,對於促進國際交流具有重要意義,顯然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動物保護的引領者之一。
  • 金絲猴、大熊貓等保護動物下山,賴在村民家不走,應該怎麼辦?
    ,隨著生態建設的成效越來越好,民眾的動物保護意識越來越高,野生動物闖入人類生活區域的現象也越來越多,因此也衍生了許多新的問題。不管是出於調侃、開玩笑,還是真的有此想法,都是不可取的,動物園裡面的大熊貓看起來軟萌、人畜無害的樣子,但實際上野生大熊貓是不折不扣的猛獸,至今仍保留著專業食肉動物的「裝備」,一旦貿然抓捕,極有可能發生危險。
  • 野生大熊貓的有什麼天敵的動物?聽聽動物保護協會人員怎麼說
    野生大熊貓不怕老虎獅子,因為對於他們都是以暴制暴,自己還有一身胖乎乎的肉,一個轉身就可以將他們壓倒了。熊貓不止賣的了萌,戰鬥起來也是非常厲害的,畢竟也是實實在在的熊科動物,說起黑熊,可能大家都會害怕了吧。那什麼才是熊貓的天敵?動物保護協會通過調查得知,是狼。大家如果有看過狼獵食的場景應該都知道,狼一般不是單獨獵食的,都是一群狼。
  • 世界自然基金會:大熊貓保護為大型食肉動物保護帶來機會
    我們認為,這個研究成果表明應該更加重視大型食肉動物在健康的生態系統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對它們的保護,而非大熊貓保護對大型食肉動物的保護沒有貢獻。相比食草動物,大型食肉動物對棲息地要求更高、對人類活動的幹擾也更敏感。在全球範圍內都經歷了大規模的退縮。
  • 他們也是受保護的動物,為什麼大熊貓國寶小熊貓?原因很無奈
    在中國中,如果我們提到大熊貓,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國寶。確實,熊貓是中國代表動物,這句話已經傳遍了世界,即使功夫熊貓的形象是外國人製造的,人們在談到功夫時仍然會想到中國和熊貓。你知道嗎國寶大熊貓,也叫黑白色熊貓我們現在很熟悉,事實上他的名字一開始應該叫貓熊,在被稱為大熊貓之前,他與另一隻熊貓混淆了。對應的是小熊貓,小熊貓是像大熊貓一樣的國家級保護動物,甚至小熊貓的生存環境也比大熊貓差得多。所以,他們也是受保護的動物,為什麼大熊貓可以是國寶,小熊貓卻,對吧?
  • 4月8日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我國「國寶級」動物有哪些?
    從17世紀到20世紀末,人類文明飛速發展,生活質量飛速提升,由於種種原因地球上有很多美麗的動物走向滅絕。國際上各個國家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珍稀動物滅絕的問題。為了保護在自然界較為稀有和珍貴的動物,國際上將每年的4月8日定為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
  • 大熊貓成為「國寶」的歷程:其實也是一部活生生的大熊貓屠殺史
    其實,大熊貓現在的處境可以說是成也是人,敗也由人。在成為國寶之前,大熊貓在中國數量非常多,分布廣泛。在這之後,由於人類的一系列行動,大熊貓一度面臨滅絕的危險。
  • 保護大熊貓是人類的責任(多圖)
    張志和(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副主任、博士):大熊貓受到全世界人們的喜愛,除了它有憨態可掬的外貌之外,它還具有比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許戈輝(主持人):所以我們會把它叫作「活化石」。說起化石,我們會想到很多動物化石,比如說恐龍化石。但當個「活化石」確實不容易,因為它走過那麼多年終於走到了今天,它是怎麼走過來的呢?
  • 朋友:為什麼大熊貓會成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呢?我:……
    5、朋友:為什麼大熊貓會成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呢?我:……6、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7、去超市購物,卻捨不得花錢買袋子的你,可以說是很形象了!8、食物能讓橘貓擁有無限可能 ,旁邊的阿黑都看懵了!
  • 世界動植物保護日,你知道有哪些動物瀕臨滅絕嗎?
    每年3月3日,是聯合國設立的「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旨在提高人們對世界野生動植物的認識,加強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提高公眾保護意識,我國很多珍貴的動植物正瀕臨滅絕。瀕危物種,指在滅絕邊緣的物種;滅絕,指永遠消失在地球上。你知道有哪些動物瀕臨滅絕嗎?
  • 國家林業局:大熊貓仍是瀕危物種 降級保護尚早
    名錄提到,由於中國持續不懈的努力,大熊貓的數量在緩慢增加,因此對大熊貓的評級從「瀕危」降為「易危」。  中國去年2月發布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中國有1864隻野生大熊貓,數量增長了16.8%。  IUCN在其官網上發布的消息中如此表述:大熊貓生存狀況的改善「證明中國政府保護這種動物的努力行之有效」,其中包括大力重建熊貓棲息需要的竹林。
  • 大熊貓到底能不能摸?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發聲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人雖然不會感染該病毒,但如果接觸過病獸,也可能成為病毒的攜帶者。 2014年底至2015年年初,陝西省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就發生過一起嚴重的大熊貓感染犬瘟熱疫情,共導致5隻大熊貓染病死亡,損失慘重。
  • 國家花重金保護大熊貓,竟然還有這層原因
    為了保護這位動物「大明星」國家可謂是下了血本,從1990-2010年國家先後拿出3萬多平方公裡的國土建立了67個自然保護區來保護大熊貓,每年花在大熊貓身上上的錢估計在2.28-2.92億美金。還有一些和大熊貓一樣瀕危的物種,可是它們的保護力度卻遠遠不如大熊貓,它們的命運和大熊貓截然不同,比如伊犁鼠兔鼠兔、綠孔雀、穿山甲等。難得這些動物就不該大力度保護嗎? 其實在保護大熊貓這件事情上,很多人只看到了花在大熊貓身上的錢,卻忽略了從中得到的價值。
  • 大熊貓保護,一把神奇的生態保護傘
    依據現有文獻對大熊貓分布區的生物多樣性進行統計,結果發現:在作為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關鍵區域的大熊貓分布區內開展針對大熊貓及其棲息地的保護工作,會同時保護超過10000種的種子植物(大熊貓保護區對於所有哺乳類物種,保護了平均7%的分布區;對於鳥類保護其了6%分布區,和11%的兩棲類動物分布區。
  • 保護極度瀕危動物
    中國大熊貓保護取得了很大成功,現在已經不是極危動物,而是瀕危動物。從中國到世界,有一些珍貴動物已經滅絕;還有野生滅絕,比如華南虎,野外生存已經不可能,也就是說無法挽救這個物種,最終只能滅絕;極危動物瀕臨滅絕危險,如果不最大力度保護,很有可能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