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嚴的保護」保護不了大熊貓!背面真相是(觀察2)

2020-12-05 磨鏡無名

近日網友「遲爾2014」發表多篇文章。稱武漢動物園的大熊貓偉偉,疑似遭受虐待,造成偉偉出現手腳磨損等身體損傷現象。這則新聞就像當年,偉偉由四川臥龍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來到武漢動物園的原因,汶川大地震一樣,在網絡上引發一場輿論的大地震。

應該受到最嚴格保護的「國寶大熊貓」,居然受到虐待!這實在讓人憤怒,也讓人們陷入不安。如果我們連「國寶大熊貓」都保護不了,那麼我們還能保護什麼?

我們對大熊貓保護的現狀:最嚴格的保護措施和最沒有話語權的飼養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將大熊貓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簡稱CITES公約)將大熊貓列為附錄一物種。為加強大熊貓保護,中國政府特別採取了以下措施:

1、連續開展全國性大熊貓資源調查。

2、強化自然保護區建設,重視大熊貓棲息地保護。

3、積極開展大熊貓搶救工作。

4、實施重點工程,以保護大熊貓。

5、加強大熊貓保護管理體系建設。

6、大熊貓的遷地保護。

目前在我國的各個層面,無論是政府社會乃至個人,對於大熊貓的保護都有著一致的共識,國家並為此付出了巨大的投入,還專門建設了大熊貓保護基地。以上的羅列的保護措施應該可以稱得上「最全面、最嚴格的保護」了。

但我們又不得不正視這樣一個事實,所有這些保護措施,具體的實施都不得不依賴於,這一套保護體系中最沒有話語權的——飼養員。為什麼說他們最沒有話語權?看看2016年一則大熊貓飼養員的招聘啟事就一目了然。

職位要求:

1、有責任心、對動物有愛心、工作細心、工作積極認真、能吃苦;

2、身體健康、無傳染性疾病、家中未飼養寵物;

3、動物科學、動物醫學、野生動物保護等相關專業畢業優先;

4、專科及以上學歷的大學生,有工作經驗者優先

5、年齡在30周歲以下。

待遇:試用期工資800元/月,月薪按照不同學歷劃分,從1600元~2200元不等,年終獎、法定節假日加班費另算,五險一金齊全。提供住宿,有食堂。(來自網絡)

2016年這樣的待遇,我想不管最終招聘到的飼養員,個人素質究竟怎麼樣?但他們肯定是最基層的,因為這樣的待遇絕對不是一位領導的待遇,也不像一名學者的待遇,我個人覺得更接近一名流水線上工人的工資。當然以工資待遇衡量一個工作崗位的話語權有失偏頗,但這至少說明在領導的眼中這個崗位不是那麼重要,或者工作難度很小,通過簡單的培訓大部分人都可以勝任,然而事實果真是這樣嗎?

大熊貓們看似得到了所有人的愛,但我的狗卻擁有我所有的愛!——大熊貓和狗到底誰更幸福?

大熊貓切身感受到的,我們人類對它的關懷與付出,並不是通過閱讀了解我們為了它們建立了哪些的法律法規,然後通過這些法律法規來主張自己的權利;或者是我們為它們建立了的哪些保護基地、實驗室、熊貓館,因此來主張自己的產權而獲得收益。前者它們看不懂,後者它們寧願沒有,它們更喜歡住到大山裡去。它們對我們人類最真實、最具體的感受都是來自於它們的飼養員。制度和措施是人類以自己的視角來看待我們對「大熊貓的保護」,飼養員的態度和行為才是大熊貓以它們的視角對「我們所謂的保護」的真實感受。

而在具體在如何保護大熊貓的這一問題上,我們竟然沒有看到一篇是出自飼養員的觀點的文章。我個人覺得在這一問題上,他們的觀點最為重要,比我們普通的民眾,比林業局主管的官員,甚至比研究大熊貓的專家們的意見都要重要。因為專家們的觀點更多是站在人類研究了解大熊貓生活習性、生理結構的「科學角度」,而只有飼養員才是站在與大熊貓一起真實生活的「生命角度」。這就好像動物專家們更了解,我養的那種狗的各種習性,常見疾病,生理結構等科學知識,然而我可以肯定一點的就是:沒有人比我更加愛它!

我們隨便都可以在網上看到,某些人曬出他與他們愛犬的照片或者視頻,在那些照片或者視頻裡,全部都是滿滿的愛。他們會分享他們和自己的狗狗之間一些趣事或者生活中的一些點點滴滴,以及餵養心得體會。然而「國寶大熊貓們」的照片和視頻卻無人分享,我們更看不到飼養員和他們的大熊貓們之間發生小故事或者生活中一些小細節。大熊貓們看似得到了所有人的愛,而我的狗狗「小七」只有我一個人的愛,但它一點也不羨慕大熊貓,因為它知道那是我所有的愛!

我們的保護是為了大熊貓的種群延續,還是給予它們我們的愛?

這牽涉到一個現實的問題: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去保護可愛的大熊貓們?或者大熊貓們希望我們人類為它們做些什麼?僅僅是讓它們活著,物種延續下去?還是我們應該給予它們,人類最為珍貴的東西——那就是我們的愛。

如果用關懷的態度去保護大熊貓,我們整個保護大熊貓的體系都要重新考量。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要從大熊貓的視角來思考這個問題,而不是從人類的視角來思考這個問題。如果是從大熊貓的視角,那麼飼養員才是這個新體系中最為重要,也最為關鍵的人物。

大熊貓們成為網紅主播或者真人秀明星

讓大熊貓們首先擁有,真正愛它們的守護者,比什麼都重要。這些愛大熊貓的人們和它們生活在一起,並把它們生活中所有,有趣的瞬間和重要的時刻,通過現代的科技手段展示給關心它們,喜歡它們的普通民眾。我們再也無須,也絕不允許從動物園、保護基地,這些大熊貓的獄籠裡去看到它們,我們看到的都是它們和守護者在大自然裡最真實,也最溫馨的生活瞬間或片段。讓這些美好的事物在我們的網際網路和大屏幕上出現,讓大熊貓們成為真正的網紅主播或者真人秀明星,因此產生的商業價值,全部或者大部分歸於大熊貓和它們的守護者,但願它們在我們人類給它們提供的樂園裡,無憂無慮的生活。

對於我們的啟示

中國的改革目前進入了深水區,我們許多領域的改革都遠遠沒有結束,在這些領域仍然面臨著大量的問題與困惑。比如醫療改革、教育改革,在這些領域的改革,無論怎麼重新設計制度,或者制定新的法律法規,我們都繞不開這些領域改革的最終執行者,即最終實施改革的人:醫生和教師。在改革的進程中一定要尊重這些人的意見,並得到他們的真心的支持,那麼改革的效果必然事半功倍。就像當初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的巨大成功和當時最終實施改革的人——農民——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一樣。

相關焦點

  • 保護得了大熊貓,為什麼保護不了白鰭豚?
    它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小型淡水鯨,僅產於長江中下遊的水系,有 「水中大熊貓」之稱。從20世紀後期以來,受到人類活動的嚴重侵害,導致數量銳減,在 1988 年被列為中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可是剩餘種群仍不斷消亡,被認為是第一個由於人為因素而走向滅絕的鯨豚類動物。
  • 保護了大熊貓就等於保護了其他動物?|紐約時報
    人類能夠投入在動物保護上的資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每一種需要保護的動物都保護到。
  • 大熊貓保護,一把神奇的生態保護傘
    同時也在野外建立了大量的保護區,以此保護其棲息地。近年有觀點認為,對熊貓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會導致對其他物種的保護縮水,美國杜克大學研究人員杜克教授和博士生李彬彬近期研究得出:熊貓保護區對大量其他特有物種有著重要的保護作用。研究運用前沿的方法預測物種分布的地區,通過遙感分析確定現有森林分布並結合物種海拔分布範圍,同時預測每個物種最重要的棲息地分布情況。
  • 在白熊坪,保護大熊貓的年輕人
    在唐家河白熊坪觀測站和臥龍保護區的五一棚觀測站,他們觀察和研究大熊貓,第一次從自然史的角度闡明了大熊貓的基本行為模式、生活習性和棲息地選擇的基本特徵。五一棚和白熊坪,這兩個保護站先後成為世界上大熊貓研究最知名的地點。 80年代末,隨著國際合作項目的結束,喬治·夏勒離開了白熊坪。
  • 世界自然基金會:大熊貓保護為大型食肉動物保護帶來機會
    野生大熊貓的保護工作早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脫離了單純的「物種搶救」的階段,逐漸從單一物種的保護策略向生態系統保護轉變。WWF 1998年在四川省王朗大熊貓保護區啟動綜合保護與發展(ICDP)項目時,所設計的保護策略(approach)就已經不是僅針對大熊貓這一物種,而是從保護棲息地的角度來保護大熊貓野生種群,並使整個生態系統受益。
  • 大熊貓溺亡惹人心痛發問:「為什麼不保護?」
    沒錯,作為珍稀國寶,熊貓在我們眼中從來都是重點保護對象,好像從來都不用擔心生存問題。然而最近,四川黑水河保護區內卻發生了一件讓大家難過又意外的事,一隻半歲、雌性的大熊貓在野外溺亡了。前不久,四川黑水河保護區的管理人員在保護區內的河灘上,發現了一隻野生大熊貓幼崽的屍體。隨後管理人員將它的屍骸運送到了四川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經鑑定,這隻雌性大熊貓死於溺水。
  • 野生大熊貓溺亡引質疑 專家回應不對大熊貓強化保護原因
    野生大熊貓溺亡引質疑 專家回應不對大熊貓強化保護原因  成都黑水河自然保護區大熊貓溺亡一事發生後,不少網友質疑,為何不能對大熊貓強化保護?相關專家表示,最好的大熊貓保護方式,就要讓它回歸自然、適應自然。 一、大熊貓真正的家在野外  「大熊貓真正的家在野外。」
  • 沒有人類保護,大熊貓就會滅絕嗎?
    2016年5月6日,四川寶興縣永富鄉發現一隻受傷的野生大熊貓。(寶興縣是大熊貓的模式標本產地,博物學家戴維神父在這裡發現大熊貓並首次用科學的方法為其命名,寶興縣每個鄉都有大熊貓分布,我也曾在永富鄉調查過大熊貓。)這隻受傷的大熊貓在被送到碧峰峽接受救治後搶救無效死亡。受傷原因是遭受猛獸的攻擊(個人覺得兇手最有可能是黑熊或者其他熊貓)。
  • 把自己玩成保護動物的動物——大熊貓
    說起大熊貓,不用說我們,想必全世界都知道這種體色為黑白兩色,有著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標誌性的內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也是我們的中國的國寶。可是大家知道嗎?大熊貓之前可是瀕危物種之一。
  • 獲大熊貓保護突出貢獻獎 四川省地方志辦憑什麼
    四川在線記者 袁婧近日,《關於表彰四川省大熊貓保護突出貢獻獎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印發,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省志工作處等單位被評為「四川省大熊貓保護突出貢獻獎先進集體」稱號。該獎項也是自改革開放以來四川省首次表彰在大熊貓保護及生態文明建設中有突出貢獻的團體及個人。
  • 大熊貓成為保護動物之前,遭到了哪些殺戮?
    大熊貓是一種非常可愛的動物,身體肥碩,身上黑白相間,還有兩個「黑眼圈」,讓人一眼看去,就會產生喜愛之情。不過大熊貓的最可愛之處還不只是外形,它那內八字慢吞吞的行走方式,以及平躺、側躺、俯臥,伸展或蜷成一團的睡覺方式,都讓人覺得非常喜愛。
  • 保護大熊貓是人類的責任(多圖)
    張志和(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副主任、博士):大熊貓受到全世界人們的喜愛,除了它有憨態可掬的外貌之外,它還具有比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許戈輝(主持人):所以我們會把它叫作「活化石」。說起化石,我們會想到很多動物化石,比如說恐龍化石。但當個「活化石」確實不容易,因為它走過那麼多年終於走到了今天,它是怎麼走過來的呢?
  • 美國專家直言:中國搞錯了方向,大熊貓根本不需要保護
    說起大熊貓,相信大家都是非常了解的,這是一種瀕臨滅絕的物種,同時也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更是我們的國寶,我們對大熊貓的保護是非常認真的,但現在美國專家卻表示:中國搞錯了方向,大熊貓根本不需要保護!相信大家都非常好奇,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旅美大熊貓「美香」被麻醉人工授精,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回應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微信公號11月11日發文,近期,不少網友關心旅美大熊貓「美香」的飼養、繁育及相關情況,熊貓中心高度重視網友關切,積極與華盛頓動物園(史密桑寧國家動物園)進行溝通交流,指導監督。同時從11月1號開始,美國東部時間進入冬時制,時間較之前的夏時制推遲一個小時,早晨天亮得更早,飼養員打開大門的時間也會相應推遲一個小時,大熊貓在這段時間內在室內更加活躍。2.有時候的鳴叫根據行為觀察與分析,「美香」的鳴叫主要是基於以下幾種情形:一是觀察到「美香」對室外鳥類的叫聲很警惕,會發出鳴叫。
  • 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回應大熊貓美香情況
    【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回應大熊貓美香情況 】近日,有網友反映旅居華盛頓動物園大熊貓「美香」產後不進食、生活空間狹小、動物園對「美香」照顧不周等情況。對此,@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 3日刊發相關說明:動物園在產房外備有充足的水和食物,但「美香」出於保護幼仔安全的本能,很少進食和喝水,未來一段時間會逐漸恢復;產房仿照野外大熊貓巢穴的特點,改造為空間相對較小的房間,使母獸有安全感;在產仔期,華盛頓動物園完全按照熊貓中心要求對大熊貓進行監測護理,動物園有派專人二十四小時密切監控大熊貓行為。
  • 國家花重金保護大熊貓,竟然還有這層原因
    為了保護這位動物「大明星」國家可謂是下了血本,從1990-2010年國家先後拿出3萬多平方公裡的國土建立了67個自然保護區來保護大熊貓,每年花在大熊貓身上上的錢估計在2.28-2.92億美金。還有一些和大熊貓一樣瀕危的物種,可是它們的保護力度卻遠遠不如大熊貓,它們的命運和大熊貓截然不同,比如伊犁鼠兔鼠兔、綠孔雀、穿山甲等。難得這些動物就不該大力度保護嗎? 其實在保護大熊貓這件事情上,很多人只看到了花在大熊貓身上的錢,卻忽略了從中得到的價值。
  • 國家林業局:大熊貓仍是瀕危物種 降級保護尚早
    □變化  大熊貓降級但仍存在滅絕危險  據了解,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全球性環保組織,也是自然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領域唯一作為聯合國大會永久觀察員的國際組織。1948年在法國楓丹白露成立,總部位於瑞士格朗。
  • 並沒有,國家早已對其保護,真相曝光
    在地球已經滅絕的生物中,我國有種鯨類生物,它被稱作「水中大熊貓」和「長江女神」,說到這,大家都知道了,這就是聞名中外的白鰭豚,卻在短時間內突然滅絕,這背後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小編多方查證物種研究所,為大家揭秘,白鰭豚滅絕了嗎,真相到底是什麼。白鰭豚也被稱為中華江豚,是我國獨有的一種鯨類生物。根據挖掘出的化石顯示,早在2500萬年前便已經出現在地球上。
  • 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國西部大熊貓與雪豹雙旗艦保護聯盟」在成都成立
    本號訊(10月29日)近日,「中國西部生物多樣性(大熊貓與雪豹雙旗艦)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論壇」在成都舉行。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和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WWF北京代表處)在第四屆國際熊貓日到來之際聯合舉辦了此次論壇,論壇圍繞大熊貓和雪豹的協同保護展開了深入探討。
  • 金絲猴、大熊貓等保護動物下山,賴在村民家不走,應該怎麼辦?
    諸如此類的問題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那就是如果野生動物下山,賴在村民家不走,人們應該怎麼做?以及不應該怎麼做?不管是出於調侃、開玩笑,還是真的有此想法,都是不可取的,動物園裡面的大熊貓看起來軟萌、人畜無害的樣子,但實際上野生大熊貓是不折不扣的猛獸,至今仍保留著專業食肉動物的「裝備」,一旦貿然抓捕,極有可能發生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