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了大熊貓就等於保護了其他動物?|紐約時報

2021-03-01 外刊看世界

人類能夠投入在動物保護上的資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每一種需要保護的動物都保護到。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保護一種動物的同時也保護到了其他的動物。這樣被選出來的代表物種就是傘護種。

在傳統的理論中,大熊貓就是一個典型的傘護種,保護了大熊貓,不僅是保護這一個物種,而且保護了大熊貓棲息地內許許多多的其他物種。

但真的是這樣嗎?

今天,就讓我們跟隨《紐約時報》的腳步,一同圍觀下這件事:

Like many undergraduate biology students, Fang Wang was taught that pandas are a prime example of an umbrella species — a charismatic, well-known and usually endangered animal whose protection benefits an entire ecosystem and all the wildlife that lives there.

像許多生物學專業的大學生一樣,王放曾學到大熊貓是傘護物種的典範——魅力非凡、廣為人知且通常瀕臨滅絕,對這種動物的保護會使整個生態系統和生活在該生態系統中的所有野生動植物都受益。

In fact, the story is much more complex, according to findings that Dr. Wang, now an ecologist at Fudan University in Shanghai, published last month in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Refuting years of assumptions about the universal benefits of panda conservation, Dr. Wang and his colleagues report that a number of other threatened species are not being shielded by the panda umbrella.

實際上,根據王放博士——現在是上海復旦大學的一位生態學家——上個月發表在《生物保護》(Biological Conservation)上的研究結果,情況要複雜得多。王放及其同事駁斥了多年來關於保護大熊貓的普遍益處的假設,他們報告說,其他許多受威脅的物種並未受到大熊貓保護傘的庇護。

「The key point is that a single umbrella will inevitably have gaps and holes,」 Dr. Wang said. 「It’s time to move forward from focusing on just one species to focusing on the whole animal community.」

「問題的關鍵是單個保護傘不可避免地會有縫隙和漏洞,」王放說。「現在應該從只關注一種物種轉向關注整個動物界的時候了。」

第一,了解Umbrella species的含義。Umbrella species are species selected for making conservation-related decisions, typically because protecting these species indirectly protects the many other species that make up the ecological community of its habitat. Species conservation can be subjective because it is hard to determine the status of many species. 傘護種是保護生物學中的一個概念,指那些生存環境需求能夠涵蓋許多其他物種生存環境需求的物種。布魯斯·威爾科克斯最早於1984年提出這一概念。 通過保護傘護種可以同時對其他物種提供保護傘,故被稱為傘護種。傘護種可用來確定應被保護的生存環境的類型與面積,常用於自然保護區的規劃。

第二,學習refute的用法。這個詞作及物動詞,表示to prove that a statement or idea is not correct,批駁、反駁(陳述或觀點),其同義詞為rebut,常用搭配為refute a hypothesis/a claim/an idea etc,例:an attempt to refute Darwin’s theories 反駁達爾文理論的嘗試

第三,學習shield的用法。大家可以記住這個詞,用於同義替換protect,作及物動詞表示to protect someone or something from being harmed or damaged,保護、保衛,常用搭配為shield somebody/something from somebody/something,例:import tariffs that shield firms from foreign competition 保護企業免受外國競爭威脅的進口關稅

Panda conservation, on its own, has been a success. In the 1980s, pandas had very little protection in the wild and were thought to number around just 1,100 individuals. In the 1990s, China began to actively conserve wild populations, eventually establishing 67 panda-specific protected areas representing 70 percent of the species』 range. By 2014, a government census tallied more than 1,800 wild pandas.

大熊貓保護本身已經取得了成功。在1980年代,大熊貓在野外受到的保護很少,據信大約只有1100隻。在1990年代,中國開始積極保護野生種群,最終建立了67個大熊貓保護區,佔該物種生存區域的70%。到2014年,政府普查統計了1800多隻野生大熊貓。

All of these efforts focused solely on China’s national animal, however, not on other species. As Dr. Wang said, 「Everything was about pandas.」

所有這些努力都只針對中國的國寶動物,而非其他物種。正如王放所說:「一切都與大熊貓有關。」

Dr. Wang began to question the umbrella species narrative when he noticed that droppings, tracks and other signs of forest musk deer and Asiatic black bear had declined in the years since he started conducting research as an undergraduate at field sites in central China. Following up on this observation, he and colleagues from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established a monitoring network of more than 1,000 infrared cameras in and around eight panda nature reserves in the Qinling and Minshan Mountains.

王放在中國中部的野外進行本科生研究以來的幾年裡,他注意到林麝和亞洲黑熊的糞便、痕跡和其他跡象有所減少,這時他開始質疑傘護種的敘事。根據這一觀察結果,他和密西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的同事們在秦嶺和岷山的八處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及其周圍建立了一個由1000多個紅外熱像儀組成的監測網絡。

第一,學習(all) on your own的用法。這個詞組有兩個含義:其一,alone,單獨地、獨自地,例:He didn’t want to be left on his own. 他不想被單獨留下。其二,without anyone’s help,無援地、獨立地,例:You can’t expect him to do it all on his own. 你不能指望全部由他一個人來做。

第二,學習tally的用法。這個詞通常作不及物動詞,表示if numbers or statements tally, they match exactly,符合、(完全)吻合,例:Some of the records held by the accounts departments did not tally. 會計部門的一些帳目有出入。但這個詞也可以作及物動詞,表示to calculate a total number,計算(總數)

第三,學習infra-的前綴用法。文中的infrared,其實應該拆分成infra-red,表示紅外線的。infra-這個前綴表示below something in a range,在……之下、在……之外。

After three years of data collection, they determined which types of habitat were preferred by nine species of mammals, including pandas. They then used satellite data to examine whether ideal habitat had increased, decreased or stayed the same for each of the species over the preceding 10 years.

經過三年的數據收集,他們確定了包括大熊貓在內的九種哺乳動物都偏愛哪種類型的棲息地。然後,他們使用衛星數據檢查了在過去10年中,每個物種的理想棲息地是否增加、減少或保持不變。

Most panda reserves consist of bamboo forests at high elevation, which is not ideal for all wildlife. Th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two threatened species, Asiatic black bears and forest musk deer, actively lost key habitat in the most intensively protected panda areas. And in places where habitat changed for the better for forest musk deer and Asiatic black bears, as well as for two other cloven-hoofed species, Chinese serow and Reeve’s muntjac, it changed for the worse for pandas. 「Now we know that when we’re protecting pandas, we’re losing Asiatic black bears, musk deer and probably many other species,」 Dr. Wang said.

大多數大熊貓保護區都由高海拔的竹林組成,這並不是所有野生動植物的理想選擇。研究人員發現,在受到最密集保護的大熊貓地區內,亞洲黑熊和林麝這兩種受到威脅的物種正在喪失重要棲息地。在棲息地變得更適合林麝和亞洲黑熊以及其他兩種偶蹄物種(中華鬣羚和小麂)的區域,棲息環境對大熊貓變得不利。王放說:「現在我們知道,當我們保護大熊貓時,我們將失去亞洲黑熊、林麝和其他許多物種。」

The findings echo research published last summer by some of Dr. Wang’s colleagues, which found that panda conservation had not helped large carnivores in China, like leopards, wolves and snow leopards.

這一發現與王放的一些同事在去年夏天發表的研究結果相吻合。他們的研究發現,對大熊貓的保護對中國的大型食肉動物沒有幫助,例如豹、狼和雪豹。

第一,學習for the worse的用法。這裡的worse是不可數名詞,表示更壞、更差的事物。我們常見的搭配是take a turn for the worse,表示to change and become worse,變糟、變差,例:Last year his health took a turn for the worse. 去年他的健康狀況開始惡化。

第二,學習carnivore的用法。這個詞作可數名詞,表示an animal that eats flesh,食肉動物。herbivore是食草動物,omnivore是雜食動物。

外刊文章來源:2021年2月25日,紐約時報,For Shielding Endangered Neighbors, Pandas Make Flimsy Umbrellas

長按二維碼 關注外刊看世界

掌握語言,是為了換一個視角看世界

也許長,但必定值得耐心學習

願你看待這個星球的眼光能夠批判且不同

你愛動物嗎?

相關焦點

  • 把自己玩成保護動物的動物——大熊貓
    說起大熊貓,不用說我們,想必全世界都知道這種體色為黑白兩色,有著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標誌性的內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也是我們的中國的國寶。可是大家知道嗎?大熊貓之前可是瀕危物種之一。
  • 大熊貓保護,一把神奇的生態保護傘
    大熊貓範圍中約13%位於有一類特有物種分布中心,58%位於有兩類特有物種分布中心,而25%位於有三類特有物種分布中心。因此,投向大熊貓棲息地的保護工作可以同時保護這其他三類特有物種。大熊貓保護區對於所有哺乳類物種,保護了平均7%的分布區;對於鳥類保護其了6%分布區,和11%的兩棲類動物分布區。
  • 世界自然基金會:大熊貓保護為大型食肉動物保護帶來機會
    我們認為,這個研究成果表明應該更加重視大型食肉動物在健康的生態系統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對它們的保護,而非大熊貓保護對大型食肉動物的保護沒有貢獻。相比食草動物,大型食肉動物對棲息地要求更高、對人類活動的幹擾也更敏感。在全球範圍內都經歷了大規模的退縮。
  • 大熊貓成為保護動物之前,遭到了哪些殺戮?
    在白雪皚皚的世界,太陽的光照很容易傷害動物們的眼睛,所以經過不斷的進化,大熊貓的皮毛逐漸有了黑色,眼睛周圍也變成了黑色皮毛,這樣就可以防止太陽光直射眼睛,起到了對眼睛的保護作用。由此可見,即使食物鏈頂端的動物,也禁不住人類的獵殺。而大熊貓也是如此,雖然沒有動物天敵,但在成為保護動物之前,也遭到了人類的殺戮。那麼大熊貓遭到了哪些殺戮呢?
  • 沒有人類保護,大熊貓就會滅絕嗎?
    原本野生動物保護的原則是不幹預自然規律,對於野生動物之間的獵殺打鬥不做幹預,對於自然原因造成的傷病是不做救治的。但是對於瀕危和極度瀕危的大型動物是可以例外的。這次事件中,村民,林業局,碧峰峽都做的很棒。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保護動物 中國走在前列
    保護動物 中國走在前列  趙中華認為,野生動物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貴資源,保護野生動物,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城市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中國創造了兩項值得載入世界動物保護史冊的成就:大熊貓脫離瀕危行列與全面禁止象牙貿易。這兩項成就是全人類在動物保護史上標誌性的大事件。」 他說。
  • 國家林業局:大熊貓仍是瀕危物種 降級保護尚早
    名錄提到,由於中國持續不懈的努力,大熊貓的數量在緩慢增加,因此對大熊貓的評級從「瀕危」降為「易危」。  中國去年2月發布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中國有1864隻野生大熊貓,數量增長了16.8%。  IUCN在其官網上發布的消息中如此表述:大熊貓生存狀況的改善「證明中國政府保護這種動物的努力行之有效」,其中包括大力重建熊貓棲息需要的竹林。
  • 在白熊坪,保護大熊貓的年輕人
    那是刁鯤鵬離野生大熊貓最近的一次,他看到喜悅身上爬了很多蜱蟲,吸飽血,「像大豆子那麼大」,刁鯤鵬一點點幫它清理。喜悅沒有反抗,它抬起頭來看一看刁鯤鵬,又別了過去。 僅僅過了三天,刁鯤鵬又能從無線電接收機中收到喜悅的消息,它又開始到處打架,在新的發情場把其他熊貓攆得到處跑,「野生動物的恢復能力太牛了」,刁鯤鵬想。
  • 保護得了大熊貓,為什麼保護不了白鰭豚?
    它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小型淡水鯨,僅產於長江中下遊的水系,有 「水中大熊貓」之稱。從20世紀後期以來,受到人類活動的嚴重侵害,導致數量銳減,在 1988 年被列為中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可是剩餘種群仍不斷消亡,被認為是第一個由於人為因素而走向滅絕的鯨豚類動物。
  • 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國西部大熊貓與雪豹雙旗艦保護聯盟」在成都成立
    本號訊(10月29日)近日,「中國西部生物多樣性(大熊貓與雪豹雙旗艦)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論壇」在成都舉行。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和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WWF北京代表處)在第四屆國際熊貓日到來之際聯合舉辦了此次論壇,論壇圍繞大熊貓和雪豹的協同保護展開了深入探討。
  • 他們也是受保護的動物,為什麼大熊貓國寶小熊貓?原因很無奈
    在中國中,如果我們提到大熊貓,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國寶。確實,熊貓是中國代表動物,這句話已經傳遍了世界,即使功夫熊貓的形象是外國人製造的,人們在談到功夫時仍然會想到中國和熊貓。你知道嗎國寶大熊貓,也叫黑白色熊貓我們現在很熟悉,事實上他的名字一開始應該叫貓熊,在被稱為大熊貓之前,他與另一隻熊貓混淆了。對應的是小熊貓,小熊貓是像大熊貓一樣的國家級保護動物,甚至小熊貓的生存環境也比大熊貓差得多。所以,他們也是受保護的動物,為什麼大熊貓可以是國寶,小熊貓卻,對吧?
  • 保護大熊貓是人類的責任(多圖)
    張志和(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副主任、博士):大熊貓受到全世界人們的喜愛,除了它有憨態可掬的外貌之外,它還具有比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許戈輝(主持人):所以我們會把它叫作「活化石」。說起化石,我們會想到很多動物化石,比如說恐龍化石。但當個「活化石」確實不容易,因為它走過那麼多年終於走到了今天,它是怎麼走過來的呢?
  • 「最嚴的保護」保護不了大熊貓!背面真相是(觀察2)
    稱武漢動物園的大熊貓偉偉,疑似遭受虐待,造成偉偉出現手腳磨損等身體損傷現象。這則新聞就像當年,偉偉由四川臥龍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來到武漢動物園的原因,汶川大地震一樣,在網絡上引發一場輿論的大地震。應該受到最嚴格保護的「國寶大熊貓」,居然受到虐待!這實在讓人憤怒,也讓人們陷入不安。如果我們連「國寶大熊貓」都保護不了,那麼我們還能保護什麼?
  • 野生大熊貓的有什麼天敵的動物?聽聽動物保護協會人員怎麼說
    野生大熊貓不怕老虎獅子,因為對於他們都是以暴制暴,自己還有一身胖乎乎的肉,一個轉身就可以將他們壓倒了。熊貓不止賣的了萌,戰鬥起來也是非常厲害的,畢竟也是實實在在的熊科動物,說起黑熊,可能大家都會害怕了吧。那什麼才是熊貓的天敵?動物保護協會通過調查得知,是狼。大家如果有看過狼獵食的場景應該都知道,狼一般不是單獨獵食的,都是一群狼。
  • 宜賓市屏山縣老君山自然保護區保護野生大熊貓的「菜籃子」
    日前,記者從宜賓市屏山縣獲悉,該縣老君山自然保護區保護中心自進入9月以來,紮實開展一年一度的「秋季護筍」專項行動,確保野生大熊貓等珍稀動物安全過冬。據了解,老君山位於屏山縣龍華古鎮鏡內,約有原始森林1萬公頃,是四川保持最好的、川南唯一的亞熱帶原始林區。
  • 大熊貓到底能不能摸?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發聲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2014年底至2015年年初,陝西省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就發生過一起嚴重的大熊貓感染犬瘟熱疫情,共導致5隻大熊貓染病死亡,損失慘重。 在曝光的視頻中,不管身邊是否有專業人士陪同,韓國女藝人徒手接觸熊貓,或是摟抱熊貓幼崽的行為顯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並不符合熊貓飼養的基本規定。
  • 同樣都是保護動物,憑啥大熊貓是國寶小熊貓不是?理由很無奈
    在中國如果提起大熊貓的話,大家的第一想法都是國寶。沒錯,熊貓是中國代表動物的,這一說法已經流傳遍了整個世界,哪怕功夫熊貓的形象是外國人做的,提起功夫和熊貓這兩個詞,大家想到的依舊是中國。然而你知道嗎,國寶大熊貓也就是我們現在熟悉的黑白色熊貓,其實他的名字最早應該叫做貓熊,是和另一種熊貓混淆之後,才被人們稱為大熊貓的。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小熊貓,小熊貓和大熊貓一樣都屬於是國家的保護動物,甚至於小熊貓的生活環境比大熊貓還要惡劣很多。那麼同樣都是保護動物,憑啥大熊貓就能當國寶,小熊貓卻不是呢?
  • 國家花重金保護大熊貓,竟然還有這層原因
    為了保護這位動物「大明星」國家可謂是下了血本,從1990-2010年國家先後拿出3萬多平方公裡的國土建立了67個自然保護區來保護大熊貓,每年花在大熊貓身上上的錢估計在2.28-2.92億美金。還有一些和大熊貓一樣瀕危的物種,可是它們的保護力度卻遠遠不如大熊貓,它們的命運和大熊貓截然不同,比如伊犁鼠兔鼠兔、綠孔雀、穿山甲等。難得這些動物就不該大力度保護嗎? 其實在保護大熊貓這件事情上,很多人只看到了花在大熊貓身上的錢,卻忽略了從中得到的價值。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動物保護的引領者之一
    保護野生動物 中國走在前列趙中華認為,野生動物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貴資源,保護野生動物,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城市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中國創造了兩項值得載入世界動物保護史冊的成就:大熊貓脫離瀕危行列與全面禁止象牙貿易。這兩項成就是全人類在動物保護史上標誌性的大事件。」 他說。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寫入「藥用研究」?
    健康時報記者登錄該委員會官網注意到,文件中有關白海豚藥用研究表述已消失。將「針對白海豚、中華鱟等北部灣特色藥用海洋動物資源」,修改表述為「立足於北部灣特色藥用海洋動物資源」。白海豚被列為瀕危等級,冒然列入藥用動物可能加劇瀕危中華白海豚(Sousachinensis)是一種大型海洋哺乳動物,有「水中大熊貓「和」美人魚「之稱,在我國東南沿海也被稱為「媽祖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中華白海豚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在《中國物種紅色名錄》中,其為瀕危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