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大燈色溫跟亮度有關係嗎?我先簡單給出結論:有關係,而且關係很大。
本來亮度和色溫是兩個內函完全不一樣的指標。色溫是指黑體在不同K氏溫度時的顏色。比如2000K的色溫就相當於把鐵塊燒到(2000-273.15)1727oC時的顏色。而亮度是指單位面積的發光強度。在實際當中可分為光源亮度和被照物體亮度。這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指標又是怎樣被扯到一起了呢。
先說一下色溫。低色溫偏紅高色溫偏藍,在同樣亮度前提下偏藍的車燈顯得更亮一些。
再說一下亮度。對於車燈本身亮度來說,在同樣光輸出的情況下,發光體面積越小,單位面積的發光強度越高也就是亮度越高。這很好理解,你把光集中到針尖大小和巴掌大小的不同面積上,肯定是面積小的亮度高。但它們的照明能力卻又是一樣的。特別是高色溫體積又小的燈看上去賊亮。
還有另一個亮度概念,既被照物體的亮度。這才是對駕駛員有用的亮度指標。要把前方物體照亮,首先光線要能到達物體表面。而路上的能見度在多數情況下不會太好,低色溫的光線在穿透能力方面要優於高色溫。從車燈發射出的偏藍光束很快就被浮塵或霧霾吸收和衰減掉了,大部分根本沒有到達物體表面,這還談什麼照明效果呢。這就是有些燈看上去很亮,但總感覺照不遠的原因。但這種燈在照「瞎」對方駛員雙眼方面還是有效果的。
另外在車燈的亮度標註方面也有些讓人看不懂的地方。比如有的標註流明,但流明是光通量指標不能作亮度來用,它只說明光源向外輻射了多少光,和亮度沒有直接關係。況且流明過於專業和抽象,多數企業都不具備測流明的能力,普通用戶更是無從考證。
不過也有一個是美國國家標準化協會專為投影機制定的ANSI流明,它是指在標準距離上被照屏幕上田字形9個點上的平均照度乘以面積的參數。究競廠家使用的是哪個,基本都沒有註明。
但作為消費者來說只能注重兩點:一是選流明數高的二是色溫要適中就可以了。以上是我的回答。
歡迎評論,關注、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