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化紙,又名桃花紙,因為表面有微微的泛紅因此而得名,最早起源唐代,它是清代公認的最貴的宮廷御用紙張,根據【中國古紙譜】記載,宮廷用書以及揚州詩局用的都是這種紙。
現在我們還能遇見這樣的紙嗎,很可惜這種紙已經失傳,它是由開化鎮上的一位名叫黃宏健經過很久的努力而還原回來的。
作為開化人,他自己都不知道還有這種東西,十年前,他在鎮上開了一家飯店,偶然間就聽見有人聊起了開畫紙這樣的東西,他就開玩笑的問我們鎮上還有這樣的東西嗎,客人們都嘲笑他說這東西在以前可是國寶級別的東西啊,他頓時來了興趣,接著問:現在還有這東西嗎,
客人回答道:很可惜已經失傳了。
他想造紙還不簡單,回家就開幹將隨便砍的竹條放在鍋裡煮然後撈出來瀝乾,就行了,他還因為這件事還去了一趟浙江省的圖書館,他想看看這些書是長什麼樣,他放在手裡,一摸著實打了自己的臉,這才叫國寶啊!
於是他開始了漫長的尋找之路,他將自己的飯店關閉,然後到深山裡找來了一個空房子,因為可以放更多的東西,於是每天就開始砍不同的植物放在鍋裡煮,然後在講這些瀝乾,放在手裡摸,不是,都不是。
終於經過多年的探索,他發現最接近的就是用蕘花的藤做的紙。經過多年的努力,復旦大學的校長,還有中國科學院士的人都慕名而來,出任開化紙的高級顧問。
我國有很多的古書都在嚴重的酸化,和損壞。要及時的修復這些紙,毫無疑問,開化紙就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