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Talks是OpenScience的學術策劃小組與NeuroChat團隊聯合組織的在線學術交流活動,旨在促進研究者之間的交流。我們將邀請國內外的研究者,尤其是青年研究者,進行在線學術報告與討論。學術報告的主題涉及可重複性、神經影像等。分享語言以中文為主,分享人偏好英文時,將使用英文。歡迎大家推薦報告人或者自薦作為報告人。
虛無假設顯著性檢驗(Null Hypothesis Significance Testing)一直以來都是心理學等學科常用的推斷統計方法。鑑於該方法本身的根本性的缺陷,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尤其是統計學家們)倡議必須徹底拋棄「統計顯著性」這一概念。本期OpenTalk我們有幸邀請到了澳大利亞查爾斯達特大學(Charles Sturt University)的謝鋼博士對這一倡議進行介紹和評述。
北京時間[GMT+8] 10月24日(周六)19:00~20:00https://auckland.zoom.us/j/98330143827
Meeting ID: 983 3014 3827
謝鋼 博士
謝鋼博士,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獲工程學士學位,後畢業於奧克蘭大學(紐西蘭)獲數理統計碩士學位,2011年畢業於梅西大學(紐西蘭)獲哲學博士(PhD)學位(數理統計),澳大利亞統計學會認證的統計師/統計學家(accredited statistician)。目前任職於澳大利亞查爾斯達特大學(Charles Sturt University)科研處。謝鋼博士現職位的工作職責為向本校的研究生及科研員工提供統計諮詢支持服務以及不同統計專題的內部培訓。如需了解更多的關於謝鋼博士的工作及科研成果的信息,可登錄以下網頁:https://www.csu.edu.au/qcu;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Gang_john_Xie對美國統計學會(ASA)提出的關於徹底拋棄「統計顯著性」概念的倡議的簡介及簡評
本報告旨在向聽眾介紹與解讀2019年3月在「美國統計學家 (The American Statistician)」期刊卷73特輯上發表的「編者的話(Editorial)」這篇將影響未來統計分析的各個方面的重要文章。這篇文章的題目是『邁向一個不再需要「p < 0.05」的世界』(Moving to a World Beyond 「p < 0.05」)。徹底拋棄「統計顯著性」概念(it is time to stop using the term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ntirely)就是這個編者的話(Editorial)要表達/傳遞的核心信息。徹底拋棄「統計顯著性」這個作為統計假設檢驗範式 (the Null Hypothesis Significance Test (NHST) paradigm)的核心基礎概念,將涉及到未來統計分析的各個方面,如統計學的教育、統計分析的實踐、以及由此涉及的學術成果的評判、科研經費的審批、科研職位的升遷,甚至統計分析在社會經濟生活的應用及結果的解讀等等都會受到影響。因此,每一位應用統計分析的科研工作者/學者對這篇文章有所了解認識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金海洋(New York Univesity Abu Dhabi)
組織團隊(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NeuroChat團隊
張文昊(Pittsburgh)
張洳源(SJTU)
張磊(Vienna)
應浩江(Soochow)
徐婷(CMI)
王鑫迪(MNI)
滕相斌(MPI)
孔祥禎(MPI)
胡傳鵬(待業)
邸新(NJIT)
OpenTalks學術策劃小組
張磊 (博士), University of Vienna, Austria
張晗(博士),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王鑫迪(博士), MNI, Canada
王慶(博士), MNI, Canada
金海洋(博士), New York University Abu Dhabi, United Arab Emirates
胡傳鵬(博士), 待業
耿海洋(博士),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the Netherlands
排版:周誠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