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大腦」共識,這些領域可能有突破

2020-11-01 二三裡資訊上海

2019年4月26日,我國的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首批探測器投入科學觀測。 新華社發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莫比烏斯論壇昨天繼續進行,數十位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圖靈獎等科學大獎得主通過線上「科學馬拉松」,預測未來科技突破並介紹自己最關注的研究領域。宇宙暗物質、室溫超導材料、分子運動成像、大腦的結構與運作機制……記者發現,多位科學家預測或期待的科技突破領域有所重合,體現出全球「最強大腦」的某些共識。

探測星系粒子有實用價值

尋找暗物質,是近年來物理學研究的一個熱門領域,如果能捕獲到這種宇宙中的「幽靈」並提供確鑿證據,很有可能為科學家贏得諾貝爾獎,也將大幅推進人類對物質世界的認識。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傑羅姆·弗裡德曼介紹,暗物質可能是宇宙物質的主要組成部分,約佔全部物質總質量的85%,但又不屬於構成可見天體的任何一種已知物質。「我們至今沒有找到測量這種粒子的很好方法,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喬治·斯穆特三世也對暗物質很感興趣,作為宇宙學家,他把目光投向了遙遠的星系。「如果把星系比作一個碟子,那麼碟子的中心部分估計充滿了暗物質的重粒子,還有很多可能處於量子狀態的輕粒子。」在他看來,探測星系中心的重粒子和輕粒子既有巨大的科學價值,也有潛在的實用價值,將對材料科學等領域產生影響,進而改變人類的生活。

預言存在室溫超導材料

談及材料科學,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安德烈·蓋姆和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斯特凡·黑爾都認為,室溫超導材料已處於科技突破的前夜,有望在不久的將來誕生。

蓋姆是石墨烯材料的先驅,他告訴聽眾,室溫超導性是材料科學家夢寐以求的物理性能。1911年,荷蘭科學家昂內斯意外發現,將汞冷卻到零下268.95℃時,其電阻突然消失,這種現象被稱為超導電性。然而,零下268.95℃已接近絕對零度(零下273.15℃),必須用昂貴的液氦才能把溫度降到這麼低,實現「零電阻」的代價非常高。1986年,IBM實驗室的柏諾茲和繆勒首次發現高溫超導材料,將臨界溫度大幅提高,使其能在價格較低的液氮降溫環境下達到「零電阻」。

有沒有可能製備出在室溫條件下「零電阻」的超導材料?蓋姆給出了肯定的回答:「室溫超導材料一定存在,但我們還不知道該怎麼把它做出來。這需要基礎研究,也需要政府持續地給予資金支持,哪怕不少研究項目沒有實質性進展。」

期待拍攝到分子「跳舞」

分子運動成像,是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庫爾特·維特裡希和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期待突破的領域。「如今在生命科學領域,很多科學家熱衷於做蛋白質、細胞等分子結構的三維成像。」維特裡希說,「只有極少數科學家想做四維成像,即把時間維度引入,觀測蛋白質、細胞等生命物質的變化過程。」

餘金權看來,四維分子運動成像將是下一代生命科學、化學等學科的研究工具。「我想看到,每一個分子是怎麼運動的,又是怎麼結合的。這需要高科技『攝像機』,能拍攝到分子的走路和跳舞。」

這種「攝像機」一旦問世,也將有助於腦科學研究。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伯特·薩克曼表示,科學界需要更深入地研究靈長類動物大腦的結構,精確到單個神經元,包括大腦疾病發生後,哪些神經元會出現問題。他還指出,腦科學需要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如量子科技和新材料,因為量子信息傳輸與大腦的運作機制有一定關聯,而新材料有望用於修復大腦組織。

腦科學還與經濟學有關,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裡克·馬斯金介紹,這兩個學科交叉後形成了「神經經濟學」,目前處於學科發展早期階段。這個新興學科研究經濟決策的神經機制,有助於理解人類在經濟活動中的非理性行為。(記者 俞陶然)

來源:新華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評:「最強大腦」共識,這些領域可能有突破
    評:「最強大腦」共識,這些領域可能有突破2020年11月1日所謂的暗物質,很可能就是我所說的獨立態熱粒子。宇宙中所有的物質都是由熱粒子組成的。熱粒子是以兩種形態存在的。一種是獨立態,即像沙粒那樣一粒一粒的。一種是聚合態,即被宇宙力擠壓在一起構成有形態粒子的狀態。時間會證明或認可我的發現的。
  • 《最強大腦》領隊魏坤琳,在科學領域到底有何成就?原來有這麼多
    導語:每天把科學掛在嘴邊的魏坤琳,在科學領域有何成就,看完你就懂了。大家好,歡迎收看新一期的娛樂綜藝故事,今天和大家聊聊《最強大腦》。《最強大腦》這個綜藝節目在江蘇衛視播出之後就非常受大家喜歡,尤其是北大教授魏坤琳更是讓觀眾們非常佩服,他擁有帥氣的長相,而且還滿腹才華,對於比賽中的一些點評也非常到位,這讓觀眾們表示能請到這樣一位有能力的人節目組實在太厲害了。《最強大腦》這個節目是結合科學與頭腦於一體的一項挑戰,許多成員必須要拿出最真實的水平才能展現自我。
  • 最強大腦修行圖,來看看愛因斯坦的最強大腦的構成
    這些寫研究人員把愛因斯坦的大腦,與85位正常的大腦進行比較,利用現今的功能成像技術,解釋了愛因斯坦大腦皮層非同尋常的特點。福爾克說,儘管愛因斯坦大腦的整體大小,和不對稱形狀與常人無異,但其前額皮層、體覺皮層、初級運動皮層、頂骨皮層、太陽穴皮層以及整骨皮層,都與眾不同。其中前額皮層的一些部位皺褶,多於常人許多,這些可能為他的視覺空間和計算能力,提供了神經學上的支撐。
  • 史上最強大腦2
    史上最強大腦2這是一款魔性搞怪的休閒益智類手遊,玩家能在這款遊戲裡突破自己的想像力,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你的三觀,不將你的思維放飛,你很難找到通關的方法,在假期休息的時候玩上一會開發大腦,簡直令人意猶未盡!
  • 一起作業全球搜索「最強大腦」
    2017年9月1日,國內最大的中小學在線教育平臺一起作業,宣布與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節目組達成合作,共同推出第五季參賽選手全球海選招募平臺。一起作業將充分發揮平臺優勢,在超過4500萬名註冊用戶中尋找中國的「最強大腦」。
  • 最強大腦急轉彎
    遊戲的種類真的是太多了,而且並不是每一個都是超級酷炫的畫面,最強大腦急轉彎就是一個考驗大家腦力的遊戲,說不定遊戲結束還能讓自己的思維變得更加靈活呢,因為這裡的規則就是沒有規則,任何搞怪無釐頭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 我是最強大腦
    我是最強大腦是一款趣味十足的休閒益智小遊戲,在這款遊戲中,玩家將會體驗到非常有趣的益智遊戲合集,裡面包含很多不同的遊戲種類等你來體驗,每一種遊戲都會帶給玩家全新的遊戲體驗感,想要考驗一下自己的智商和反應能力嗎,那就快快下載開始你的闖關之旅,看看你能夠成為最強大腦嗎。
  • 最強大腦4名人堂選手能力盤點 王昱珩王峰分別擅長哪些領域
    《最強大腦》第四季因為新開設了一個名人堂,所以很多的小夥伴都對名人堂的成員很好奇,那麼《最強大腦》名人堂的成員有誰呢?他們擅長的領域分別是哪些呢?有沒有能力重複的選手?下面就讓小編來介紹一下吧!   《最強大腦》第四季名人堂的成員有:王昱珩、王峰、鮑雲、李威、王鷹豪、賈立平、鄭才千、申一帆、劉健和孫亦廷。
  • 北大學霸力薦:從《無限可能》出發,人人都是最強大腦的超級英雄
    在開啟我們的最強大腦之前需要掃除面臨的挑戰就是在提升思考能力,專注力,學習能力和成長能力乃至無限可能的道路上的4大反派:1.數字洪流:信息泛濫、無休無止2.數字分心:一心多用、時刻在線3.數字痴呆:過度依賴電子設備記憶4.梳理推論:人云亦云、
  • 這些北航學子亮相《最強大腦》,百強初始排名第一的是他!
    參加最強大腦感覺就是親眼見到並且混入了一群神仙打架哈哈。錄製的過程就是每天從早忙到晚,經歷了一系列新奇的事情,體驗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東西,還認識了各個領域的大神。備戰過程中大家都是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心得,互相鼓勵互相打氣,我作為其中的一員覺得很感動也很幸福。
  • "最強大腦"齊聚騰訊X-Talk!這場科學界奇葩說,有點意思
    作為騰訊科技周的重要活動,X-Talk邀請自然科學家、哲學社會學者、科幻作家、文化學者等科技和文化相關領域人士,探討前沿科技的突破以及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科學家:人工智慧不會即將"取代人類"讓AI全面服務人類,我們離這一天還有多遠?
  • 《最強蝸牛》玻爾茲曼大腦怎麼用 玻爾茲曼大腦使用技巧教學
    導 讀 最強蝸牛手遊中有著許多不同的道具,每個道具的效果都不同,那麼其中的玻爾茲曼大腦是怎樣的呢?以及詳細的玻爾茲曼大腦用法解析又是如何的呢?
  • 《最強大腦》魏坤琳的學霸人生
    早期江蘇衛視有一檔綜藝節目叫做《最強大腦》。他那一句經典的臺詞,讓我們記憶猶新:「科學是我評判的唯一標準。」能夠到《最強大腦》上同臺競技的每一個人,都是記憶超人、智商超越常人。能夠給這些人做評委及點評的人,絕非等閒之輩。最近又傳出魏坤琳與製片人桑潔的緋聞。更是把他推上了風口浪尖。魏坤琳,原本是北京大學心理學系的一名教授、博士生導師。本來應該是呆在大學裡安心做學術研究的。
  • 第七季《最強大腦》變「最強廣告」,選手晉級只靠運氣不靠實力
    低調回歸的《最強大腦第七季》已經播到第五期,在經歷了重大變故後的《最強大腦》改變了很多,除了主持人蔣昌建以及嘉賓陶晶瑩外,其它所有東西都變了,換了新的嘉賓陣容,制定了新的賽制,只是經過了大刀闊斧重改後的《最強大腦》並沒能實現鳳凰涅槃,反而逐漸走向商業與平庸。
  • 有突破、有預測、有態度!戰新冠,世界最強大腦集結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對病毒有了深入的了解,但依然無法阻止和戰勝它。病毒是一種最原始的有機體,但它似乎比人類更「聰明」,變異的速度比人體識別它的速度總「領先一步」。10月30日至11月1日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也是一場對抗病毒的「接力賽」,一位位「最強大腦」站上舞臺,講述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帶給人們信心和希望。  我們不知道下次病毒大流行會在何時何地發生,但每一次人類抗擊病毒的經驗和教訓,將成為我們與之抗衡的「免疫力」。
  • 最強大腦中都出現過哪些遊戲?
    《最強大腦》2014年在中國播出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全新形式的科學競技類真人秀節目,一經播出播出大受好評。科學在人們的腦海裡總是枯燥乏味的,而節目組適當的加入娛樂元素後,大家對科學的積極性變得更高了,同時也讓現在的青少年了解科學,愛上科學。
  • 誰是最強大腦?
    費盡力氣將各種資訊從書籍、電腦資料庫等挪到了大腦裡,沒有加工,沒有提煉,這樣的記憶有什麼創造力?大腦的存儲能力有限,即使科學開發利用,它還是有限的,它還是不可能囊括天文地理、人文百科,像一部大百科全書,要什麼有什麼,能竹筒倒豆子,一股腦全部背誦記憶……博聞強記,記憶力無限制地開發,它的價值除了應對純記憶性的考試之外,在實際應用中效果有限。而且記憶有它自己的規律,記憶曲線顯示,如果短時間內強記的東西,沒有鞏固,會逐漸遺忘。
  • 郭麒麟上《最強大腦》變「最強大嘴」,吐槽親爹郭德綱看不懂節目
    5月15日晚上,新一期《最強大腦》已經開播。首次獲邀成為「壓力體驗官」的郭麒麟也即刻上線。此前,當有人爆料郭麒麟要等上《最強大腦》舞臺的時候,還被一部分網友調侃,他們認為郭麒麟初中都沒有畢業,上《最強大腦》這樣智力燒腦的節目不合適。
  • 《最強大腦》第八季燒腦歸來 荔枝新聞邀你開啟新一季常駐嘉賓獨家...
    》第八季腦力天梯榜發起人 攸佳寧   有了《最強大腦》第七季的參與經驗,兩位教授將在新一季節目中「轉職」成為腦力天梯榜的發起人。選手們想要突破腦力極限,不僅需要有對科學領域的求知慾,更需要增加對於自身的內在了解。這位「心理學女神」將用怎樣的心理學技巧激發選手的腦力極限,助力他們攀腦力天梯?拭目以待。   李誕王耀慶破圈加盟 見證腦力博弈一睹熱血對決   從脫口秀演員到笑果文化的創始人,李誕本身就是一個「閃耀登頂」的代表。
  • 最強大腦PK王好玩嗎 最強大腦PK王玩法簡介
    最強大腦PK王好玩嗎 最強大腦PK王玩法簡介 作者:九遊 來源:九遊 發布時間:2019-06-17 22:42:05手機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