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15年後,兩名飛船設計高級工程師終於打破沉默,披露了導致飛船爆炸的前因後果。
美國的「挑戰者」號太空梭從卡納維拉爾角航天基地發射升空後73秒起火爆炸,這一事件已經過去15年了,但看過電視直播的觀眾對那觸目驚心的火球一定記憶猶新。當時正在遙遠的猶他州觀看電視直播的兩個人對這一結果並不感到意外。這兩人都是為太空梭設計、製造固態燃料火箭助推器的莫頓-瑟奧科爾公司的高級工程師,一個名叫羅傑•博伊斯喬利,另一個是他的頂頭上司鮑勃•埃比林。
在「挑戰者」發射前幾分鐘,博伊斯喬利在瑟奧科爾公司會議室門外焦急地踱來踱去。埃比林希望博伊斯喬利到會議室觀看太空梭發射的現場直播,一開始,博伊斯喬利告訴埃比林:「不,我不想看發射,我不想看到發射失敗。」
就在前一天的傍晚,博伊斯喬利和埃比林通過電視會議,足足花了6個小時,力勸美國宇航局推遲「挑戰者」的發射,因為在此之前,他們二人都被告知,佛羅裡達的氣溫已經降至0℃以下。他們知道,這樣的條件對火箭助推器的性能將產生重大影響!然而,瑟奧科爾公司高層給了他們當頭一棒,公司向宇航局作出了「可以發射」的建議!
倒數計時開始後,他們二人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讓他們感到慶幸的是,「挑戰者」平穩地離開了發射臺升空了!博伊斯喬利轉向埃比林:「我們剛剛躲過了一顆子彈!」因為按他們的分析,「挑戰者」會在平臺上爆炸。然而就在兩人都想長長地舒口氣的當兒,「挑戰者」升空後的第73秒鐘,他們面前的電視屏幕突然煙霧瀰漫,二人的心跳當時幾乎停止了。
1986年7月,在接受了總統委員會關於「挑戰者」災難的聽證後,博伊斯喬利便離開了設在猶他州北部瓦薩奇山脈深處的瑟奧科爾試驗場。
工程師驚悉發射隱患
博伊斯喬利在總統委員會的聽證會上對瑟奧科爾公司的經理們連連發炮。他的做法受到公司的指責,公司認為他不該把相關的文件披露給總統委員會,同事們更是對他懷恨在心,因為他打碎了他們的「金飯碗」。
「挑戰者」爆炸15年後的今天,瑟奧科爾公司的試驗場仍然嚴禁外人入內,但該公司的火箭公園向遊人開放。公園裡擺放了大約20多部各種型號的火箭發動機,一臺長達126英尺的固體燃料發動機與其他的發動機放在一起,如同鶴立雞群,太空梭進入軌道的動力,大部分都是由這種發動機提供的。
每一枚火箭助推器都要在填裝數百萬磅的固態助推燃料後送往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基地,由於沒有鐵路可以運輸126英尺長的物體,所以,瑟奧科爾公司不得不把火箭分成幾部分用船運到佛羅裡達,在發射現場進行組裝。
博伊斯喬利說:「這些鋼圈看上去很結實,很牢固,但點火後,每個部分由於受到巨大壓力,都會像氣球一樣被『吹』起來。這樣,就需要在各部分的接合處採用鬆緊帶來防止熱氣跑出火箭。」這份工作由兩條名為「○圈」的橡膠帶完成,它們可以隨著鋼圈一起擴張,並能彌合縫隙。如果這兩條橡膠帶與鋼圈脫離哪怕0.2秒,助推器的燃料就會發生洩露,固態火箭助推器就會爆炸。
「挑戰者」發射那天,天氣非常寒冷。氣溫降低後,這些「○圈」就變得非常堅硬,伸縮就更加困難。堅硬的「○圈」伸縮的速度變慢,密封的效果就大打折扣。雖然那可能只是零點幾秒的時間,但足以把一次本應成功的發射變成一場災難。
「挑戰者」的悲劇在於,博伊斯喬利在發射前6個月就對「○圈」提出質疑,因為一年前他曾親自跑到佛羅裡達,對上一次發射時使用的火箭進行了檢查,讓他吃驚的是,第一層「○圈」失靈,熱氣跑了出來,幸運的是,第二層「○圈」攔住了熱氣。博伊斯喬利現在仍保存著當時拍攝的「○圈」照片,本應是蜜色的潤滑油被燻成了黑色。第一層「○圈」的很多部分不見了,很顯然,它們被烤焦了。他說:「我看到這一切時,心口像堵上了一團棉花。那次發射,太空梭竟然沒有爆炸,簡直是奇蹟!」
博伊斯喬利的分析引起了宇航局的注意,把「○圈」列入需要認真檢查名單。瑟奧科爾公司也成立了一支「特遣部隊」,專門解決這一問題。然而,由於器材和人手短缺,課題進展緩慢。作為「特遣部隊」一員的博伊斯喬利給瑟奧科爾公司副總裁發去一件備忘錄,請求對「○圈」進行全面的更嚴格的試驗。他在備忘錄中寫道:「我誠實地說,我真的非常擔心,如果我們不迅速採取措施,不僅發射會失敗,連發射平臺也會付之一炬,而最嚴重的後果將是災難性的人機俱毀!」
「挑戰者」原定1月25日發射,但因為天氣惡劣而二度推遲。當太空人們各就各位,準備最後的倒計時時,工作人員突然發現他們死活拿不下太空梭艙門上的把手!折騰了整整5個小時,最後依靠鋸子才總算把艙門關好。
取悅顧主釀大禍
那天下午,卡納維拉爾角的氣溫驟降,發射小組需要聽一聽專家們的意見。下午6點左右,電話打到猶他州,問瑟奧科爾公司的專家們是否對零下5℃發射他們的火箭存有疑慮。專家們的回答是「是」。
接著,發射現場又把電話打到阿拉巴馬州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的宇航局火箭專家那裡。太空梭項目辦公室的朱德森•洛文古德接了電話。那天晚上,馬歇爾中心的專家們的確認真地聽取了博伊斯喬利和他的同事關於推遲發射的分析,但他們感覺,他們聽到的都是一些情緒化的東西,理性的東西太少。雖然博伊斯喬利也出示了一些數據,但都不是決定性的。
瑟奧科爾公司的底線是,它不希望依據它的資料庫之外的數據飛行,也就是說,氣溫低於零下12℃絕對不能飛,這是迄今為止記錄的發射時的最低氣溫。博伊斯喬利也表示,一年前他檢查的「○圈」遭到破壞,主要原因就是氣溫太低。
討論進行了近5個小時,宇航局終於表示,它不會不聽火箭設計者的建議而強行發射。就在這個時候,瑟奧科爾公司副總裁請求暫停會議5分鐘。接著,瑟奧科爾總裁傑裡•馬森就開口說:「我們必須作出一個可操作的決定。」博伊斯喬利馬上意識到,公司主管為了取悅最主要的客戶———宇航局,態度已從「不要發射」變成了「可以發射」。
公司內部的討論持續了不是5分鐘而是30分鐘。包括博伊斯喬利在內的工程師被排除在外,4名高級經理投票贊成發射。博伊斯喬利站起來,抓起那張被燒毀的「○圈」的照片,放到4名高級經理面前的桌子上。但他們連看都不看。老闆隨即接通了電視會議,通知宇航局,瑟奧科爾的態度有了變化,「挑戰者」可以發射。在隨後的一段時間裡,宇航局一直在詢問瑟奧科爾公司關於發射的問題,但就是沒有問一問瑟奧科爾高層為什麼突然改變了主意,他們只是請瑟奧科爾公司把他們改變主意的原因寫成文字。當載著新建議的傳真在午夜時分傳到卡納維拉爾角時,宇航局已經下定了在第二天上午發射「挑戰者」的決心。悲劇於是發生了……
(責任編輯:ko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