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眼科技創新 |
年輕的揚州大學引力和宇宙學中心表現亮眼 |
近日,Nature Index公布了2018年12月1日—2019年11月30日全球最新自然指數學術排名。依託於全球頂級期刊,自然指數統計了各高校、科研院所對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科研成果的產出貢獻,為分析高水平的科研產出提供了簡明易懂的方法。
在2020年最新的榜單中,揚州大學再次進入中國學術領域百強,排名前移至76位,其中AC分值90(article count,發表總的文章數),FC分值37.14(fractional count,每位論文作者的相對貢獻)。引力與宇宙學研究中心做出了突出貢獻,在相應時間段在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研究型學術期刊上發表突出研究成果論文25篇,獲AC指數25分,貢獻全校近28%分值;FC指數7.31分,貢獻全校近20%分值。引力與宇宙學研究中心的產出為物理學科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AC指數佔物理學的68%,而FC指數的貢獻更是達到了物理學科的71%。
最近,科技部、教育部聯合發文,要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的不良導向。文件的出臺是為了扭轉當前科研評價中存在片面追求低質量文章數,鼓勵科研人員發表高水平、高質量,有創新價值的論文,在國際學術界發出更多中國聲音。
不唯論文不等於不要論文,是要更注重論文的質量,揚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高紅明認為,在一些理論研究領域,論文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國內外對學科的排名論文還是一個很重要的衡量指標。自然指數就是選用的高質量的期刊作為評價依據的。
揚州大學引力與宇宙學研究中心於2017年創建,從成立開始高水平成果層出不窮,2019年戴德昌教授關於蟲洞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廣泛關注與高度評價,標誌高質量研究成果的自然指數也不斷攀升。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