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2200萬「琥珀蝦」化石標本是如何保存下來的,看完你就知道

2020-12-03 風雷說地質

一塊包裹著2200萬年前水生蝦類標本的琥珀在9日被我國科研團隊首次發現。該蝦類標本是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南開大學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團隊首發現。這塊琥珀標本來自於中美洲墨西哥地區,為中新世早期,距今約2200萬年,該蝦類標本的發現為了解當時海灣的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提供了特別寶貴證據。那麼我們可能就會問?琥珀到底是什麼,又是怎麼形成的呢?琥珀中的生物為何經歷了幾百上千萬年的地質時期還能保存完好?下面讓小編帶你走進神奇的地質世界。

琥珀是化石的一種,是一種透明的生物化石,是松柏科、雲實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樹脂化石。樹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萬年,在壓力和熱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有的內部包有蜜蜂等小昆蟲,奇麗異常。琥珀大多數由松科植物的樹脂石化形成,故又被稱為「松脂化石」。

琥珀的形狀多種多樣,表面及內部常保留著當初樹脂流動時產生的紋路,內部經常可見氣泡及古老昆蟲、動物或植物碎屑。2016年3月6日,中國科學家發現了至今為止世界上最為古老的琥珀礦石,其年齡在9900萬年左右。

而化石的形成需要下面五個方面:

1)生物本身的條件

生物具硬體部分(殼,骨骼,牙齒,鱗片,蛋),硬體多由礦物質組成比較穩定的是方解石、矽質化合物、磷酸鈣等,太穩定的是霰石、含鎂方解石,有機質硬體如幾丁質薄膜、角質層、木質纖維等。這類化石種類多容易保存,如海洋生物化石,樹木化石。

2)生物死後的環境條件

生物死後所處的外界環境條件

物理條件:如高能水動力條件下生物屍體容易被破壞化學條件:如水體pH值小於7.8時,CaCO3易於溶解;氧化環境中有機質易腐爛生物條件:如食腐生物和細菌常破壞生物屍體因為生物是一個有機體,所以說了解到環境條件您就知道一塊包裹著2200萬年前水生蝦類標本的琥珀是多麼珍貴吧,尤其珍貴的是蝦類是生活在水中的生物。

3)埋藏條件

與埋藏的沉積物性質有關,圈閉較好的沉積物易於保存,如化學沉積物、生物成因的沉積物,具孔隙的沉積物中的古生物屍體易被破壞,一些特殊的沉積物還能保存生物軟體部分,如 松脂、冰川凍土等。

一些特殊的沉積物還能保存生物軟體部分,如松脂、瀝青湖、冰川凍土等。這就是我們能夠發現蝦類化石的原因。

4) 時間條件

埋藏前的暴露時間:及時埋藏有利於形成化石 ;埋藏後不被再挖掘出來 ;

石化作用時間:經過較長地質歷史時間的石化作用 ;短暫、近期內的生物埋藏不成為化石;

5)成巖石化條件

埋藏的屍體與周圍的沉積物一起,在漫長的地史成巖過程中,逐步石化,形成巖石的一個部分 。

因此,此次由我國科研團隊首次發現的古生物化石-琥珀水生蝦類標本彌補了古生物界的不足,填補了一個古生物學分類系統的一個空白,對研究生物演化以及地質時期的生態環境與生態多樣性具有重大的意義,無論是對於生物學界還是地質學界都具有很重要研究價值,是一個偉大的發現。

相關焦點

  • 我國科學家首次在琥珀中發現水生生物真蝦
    圖說:世界第一枚蝦琥珀細節照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今天,一塊包裹著2200萬年前世界首枚水生蝦的琥珀亮相。這枚「琥珀蝦」來自位於中美洲的墨西哥地區,琥珀產區為墨西哥東南部恰帕斯州,琥珀形成於中新世早期(約2280萬年前),也是世界上現存已知的唯一一枚真蝦類琥珀化石。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也對此枚琥珀進行了寶石學常規測試和紅外光譜測試,顯示是未經人工處理的天然墨西哥琥珀,其中的水生生物蝦類包體完整自然,實屬罕見。
  • 億萬年前的花蚤琥珀被發現,身藏60餘粒花粉!
    、花蚤琥珀外,琥珀圈還有一些揚名世界的蟲珀,每一種蟲珀都價值連城,早年撫順蟲珀無人不知,但隨著資源枯竭,撫順蟲珀已經不常出現在市面上,反而緬甸琥珀後來居上,發現了多種距今上億年的蟲珀,可以說每幾年都有關於琥珀的大新聞。
  • 人類首次見到恐龍真實形態 琥珀標本保存9900萬年前恐龍遺骸
    人類首次見到恐龍真實形態 琥珀標本保存9900萬年前恐龍遺骸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真的恐龍究竟長什麼樣?從來只能從化石中尋找蛛絲馬跡來推斷的古生物學家,這次被一塊琥珀震驚了:它封存了一段9900萬年前的白堊紀恐龍尾巴,它背面覆蓋慄棕色羽毛,腹面羽毛則色近蒼白——這是迄今為止,科學家見過的最「新鮮」、最接近於生前狀態的恐龍,它也是有史以來第一件被發現保存在琥珀中的恐龍標本。12月9日凌晨,《細胞》出版集團旗下的生物學著名刊物《當代生物學》發表了這一發現。
  • 琥珀化石揭秘一億年前昆蟲的真實色彩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蔡晨陽副研究員、泮燕紅研究員一起帶領研究團隊,通過對白堊紀緬甸琥珀中大量的具金屬色彩的昆蟲進行了系統研究,發現純淨而強烈的顏色可直接在多種昆蟲身體表面保存下來。通過琥珀超薄切片、掃描電子顯微鏡和透射電子顯微鏡等技術的分析發現,一種青蜂科昆蟲胸部表面的藍綠色是由多層重複出現的納米級構造組成,代表一種典型且常見的結構色類型,即多層反射膜(multilayer reflector),通過進一步的光學理論模型分析得到其反射波長與觀察到的昆蟲顏色波長接近,證實白堊紀琥珀昆蟲身體表面顯示的顏色可能是原始顏色。
  • 琥珀蝦、恐龍「便便」化石……來中關村這家書店覽盡地球五億年
    數千萬甚至上億年前的生物想要「穿越」至今天,唯一的途徑就是成為化石。如何完美躲過火山爆發等自然災害,擺脫地質歷史上的演化,360度近乎完美地保存下身體?那就是幸運地躲進一滴不經意落下的樹脂中,搭「時光膠囊」琥珀來到現在的世界。植物、昆蟲,偶爾也有鳥類、兩棲類動物以這種方式穿越過。
  • 超微納米光學元件如何能保存一億年?琥珀揭秘史前昆蟲真顏色
    琥珀化石裡一億年前的昆蟲。受訪者供圖。從孔雀羽毛的豔光四射,到毒箭蛙的明亮警告色,再到北極熊的白色偽裝,大自然色彩斑斕。然而,化石很少保存有生物的色彩細節,大多數古生物復原圖都是根據藝術家的想像重建。化石中的結構色可以為生物之間的視覺交流和顏色的功能演化等方面提供重要證據。然而,可能是由於結構色很容易在長期的化石埋藏作用中丟失,地質歷史中原始的結構色的證據極其罕見。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蔡晨陽和泮燕紅研究員帶領的研究團隊通過對白堊紀緬甸琥珀中大量的具金屬色彩的昆蟲進行了系統研究,發現純淨而強烈的顏色可直接在多種昆蟲身體表面保存下來。
  • 琥珀化石揭秘一億年前昆蟲的真實色彩
    然而,在古老的化石中卻很少保存有生物的色彩細節,大多數古生物復原圖都是根據藝術家的想像重建。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蔡晨陽和研究員泮燕紅帶領團隊開展研究,揭開了近1億年前的昆蟲真實色彩的秘密。
  • 琥珀中發現5.4億年前介形蟲的巨型精子化石
    生物的軟體組織經過數百萬年的時間通常不易保存。但這次研究人員很幸運,他們發現的化石以貝殼的形狀,保存在一塊琥珀中。樹脂本身也成為化石,但研究人員成功將琥珀熔化。研究發現,這塊琥珀中包含39個幾乎完整的介形蟲。據科學家在《皇家學會會刊》上發表的一篇文章,這些介形蟲中包括雄性、雌性和幼蟲。軟體組織和精子都被保存下來,年代可以追溯到1億年前。
  • 琥珀中首次發現雛鳥化石 金黃鳥足醒目
    邢立達介紹說,「研究表明,特異保存的化石往往能提供遠古生命前所未見的細節,比如「木乃伊」化的鴨嘴龍類埃德蒙頓龍所留下的皮膚印痕,虛骨龍類棒爪龍留下的腸道痕跡,以及中國熱河生物群的眾多脊椎動物化石。儘管這些標本對古生物學研究做出了特殊的貢獻,但仍會受到成巖作用的影響,損失大量細節。
  •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一億年前的奇特甲殼類:體型特「巨大」
    他們在琥珀中發現一隻恐龍時代的雛鳥和一條「新鮮」的長著羽毛的恐龍尾巴之後,這次發現了來自恐龍時代的甲殼類動物。1月22日,中國、奧地利和加拿大等國家的古生物學家在維也納宣布,他們在一枚距今約一億年的琥珀中首次發現一種非常特別的甲殼動物——介形類。該標本來自白堊紀。該成果今日發表在學術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
  • 世界首枚蝦類琥珀在「石探記博物科學館」展出—新聞—科學網
    琥珀被稱為「時光膠囊」,因為它可以360度近乎完美地保存下生物在地質歷史上演化的瞬間。11月9日,中國科學家團隊在中關村圖書大廈正式開館的「石探記博物科學館」中,展出了一枚全世界首次發現的蝦類琥珀,它也是世界上現存報導的唯一一枚純水生生物琥珀化石。科學家因此揭示了一個前所未知的物種,它來自2000多萬年前。 靈蝦現身 水生生物保存於琥珀中極為罕見。因為粘稠的樹脂一旦掉到水裡,是很難包裹水中的生物的。
  • 科學家首次在琥珀中發現蛇 早期蛇類化石則比較破碎
    由中國、加拿大、美國和澳大利亞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科學團隊日前在產自此地的兩塊琥珀中,首次發現蛇類標本,並揭示   原標題:科學家首次在琥珀中發現蛇 早期蛇類化石則比較破碎     新華社北京7月19日電(記者屈婷 喻菲)傳奇的琥珀產區——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岡谷地再次傳出「新知」。
  • 最古老生物琥珀化石
    在晶瑩剔透的美麗琥珀中,各種遠古生物保存完好,顯得栩栩如生。它們是現在人類能親眼看到的存在於地球上的最古老生物,其中包括:兩億年前的蟎蟲、一億年前的蝸牛等。 兩隻一億兩千萬年前的糞蚊蟲極有可能是被保留下來的最早的正在交配中的動物了。
  •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億年前兇猛古鳥類化石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億年前兇猛古鳥類化石時間:2019-10-31 10: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億年前兇猛古鳥類化石 10月30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宣布在琥珀中發現一件非常特別的古鳥化石。這個化石來自 的琥珀產區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康河谷。
  • 一億年前琥珀現最完整古鳥 8件珍貴古生物化石從歐洲萬裡歸鄉
    2018年2月4日訊,2月2日,中加美等國的古生物學家在北京宣布,他們在一枚距今約一億年的白堊紀琥珀中發現了一隻如蜂鳥般大小、幾乎完整的小鳥,這也是目前為止世界範圍內發現的最完整、最古老的鳥類琥珀標本。
  • 科學家首次發現蛇類琥珀
    、加拿大、美國和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團隊首次在琥珀中發現蛇類標本,並揭示出一個全新的物種。與其他脊椎動物化石相比,蛇化石極為罕見,此前人們從未在琥珀中發現過蛇類。論文作者之一、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白明認為,這或許是因為大多數蛇類骨骼質地不堅硬,能形成化石並保存下來非常不易。「我們在2016年年初陸續發現了這些蛇類琥珀,此後耗費了近一年的時間來重建骨骼的三維結構。
  • 南京科學家發現亞洲大陸琥珀生物群5000萬年前的琥珀揭開氣候密碼
    一激動,我就去找琥珀,還真的找到了一批。不過,研究了以後,我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動植物的DNA只能保存10萬~20萬年,而琥珀裡的動植物標本,都是以百萬年來計算的。」張海春說,事實上,這20多年來,他們研究的撫順琥珀,都是距今5000萬年前的。這些琥珀裡的動植物標本,真的可以提取DNA嗎?張海春搖搖頭,不可以。
  • 世界上最古老的精子被鎖在琥珀裡,距今一億年,長度達12毫米
    這顆精子被鎖在一塊琥珀裡。當棘龍等龐然大物還在統治著地球時,它就凝結在那裡了。介形蟲是一種甲殼類動物,看起來就像是萬聖節被裝扮成蛤蜊的蝦。介形蟲俗稱「種子蝦」。它們的身體由兩層外殼保護著,有時還會將蟹狀的小附屬物延伸出體外。
  • 撫順琥珀距今5000萬年:小型蜂翅膀發光似太陽(圖)
    撫順琥珀距今5000萬年:小型蜂翅膀發光似太陽(圖) 2014-07-15 11:26:09  發現2000塊寶石琥珀  「在那塊透明的琥珀裡,蒼蠅和蜘蛛仍舊好好地躺著。我們可以看見它們身上的每一根毫毛。還可以想像它們當時在黏稠(niánchóu)的松脂裡怎樣掙扎,因為它們的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從那塊琥珀,我們可以推測發生在一萬年前的故事的詳細情形,並且可以知道,在遠古時代,世界上就已經有蒼蠅和蜘蛛了。」
  • 第93集 我國研究者在琥珀中的新發現
    25年前,美國作家麥可·克萊頓在小說《侏羅紀公園》裡想像,科學家在琥珀保存的蚊子體內找到了恐龍血的殘跡。當然,這只是在科幻小說裡的場景,並不是現實當中的真實寫照。不過你也不必為此感到失望,因為現在,在現實的科學世界裡,我們有了比小說裡更好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