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忠:從「胡人識寶」到「徽州朝奉來取寶」

2020-12-06 復旦大學

在明代以及之前,「回回識寶」的故事流傳很廣,但在此後,相關的傳說逐漸消失。而與此同時,在江南一帶,有關「徽州朝奉識寶」或「徽州朝奉來取寶」的故事則廣為流傳,這一點,應當與明代中葉以後徽商之崛起密切相關。有關「徽州朝奉來取寶」的故事,從其內容、結構上看,應當是江南人利用傳統歷史記憶中固有的「識寶」主題,稍加變換而逐漸形成的。

在傳統中國,「識寶」和「取寶」是個歷久彌新的古老話題,一些故事可以上溯至六朝甚至先秦,而在唐宋以後則出現了諸多變形。不過,儘管歲月流逝,但不少故事的基本類型與框架並未有太大的變化。及至晚近,「徽州朝奉來取寶」的故事在江南各地廣泛流傳,這與明代中葉以後徽商之崛起密切相關。此類「識寶」和 「取寶」的故事,與「無徽不成典」局面之形成以及徽州典當的經營特性亦息息相關。

中國人久遠的尋寶夢想

在中國傳統的民間故事中,有不少 「識寶」和 「取寶」的傳說,這在學術界已有相當多的研究。例如,程薔所著《中國識寶傳說研究》(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年版),就是民俗學界相關成果的專書。

簡單說來,所謂識寶傳說,其故事的基本模式是:某人家中有一種物品,他自己並不知道這是價值連城的寶物,後來,被偶然經過、善於識寶的胡人看到,後者請求購買此物,此一買賣有的成交,有的則並未成功,但最後無一例外都是由胡人說出寶物的價值及其用途。此類傳說隨著時代變遷,出現了很多變形。唐宋以後的「回回識寶」、「江西人覓寶」、「南蠻子憋寶」乃至近代以後「洋人盜寶」之類的傳說,都與此一母題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淵源關係。其中,以「回回識寶」的傳說流傳最為廣泛。

「回回」主要是指來自西域的那些人,包括阿拉伯人、波斯人、中亞各國人以及後來的回族人(按:「回回」雖是歷史書寫中常見的稱謂,但今天不宜用「回回」指稱回族),他們攜來異域的珠寶,而且通常都擅長於珠寶經營。在明代以及之前,「回回識寶」的故事流傳很廣,但在此後,相關的傳說逐漸消失。而與此同時,在江南一帶,有關「徽州朝奉識寶」或「徽州朝奉來取寶」的故事則廣為流傳,這一點,應當與明代中葉以後徽商之崛起密切相關。

在江南,有關「徽州朝奉識寶」的故事相當不少,我這裡先舉一個涉及西湖龍井茶由來的傳說:

龍井茶聞名天下,但真正的龍井茶發源地其實不在龍井,而是在西湖西南面的獅子峰一帶。相傳,山峰上有一座寺廟,每天前來燒香的人很多。寺旁有一片茶園。某日,有位徽州朝奉前來燒香,他看到牆邊有隻破缸,裡面盛有半缸汙水,上面長滿青苔。朝奉先生一看就知道是寶貝,他找來和尚,希望買下這隻破缸。雙方約定,明天朝奉再來抬走破缸。當天,朝奉走後,寺裡和尚覺得破缸太髒,抬起來不方便,就動手將缸洗刷乾淨,並將其中的汙水連同青苔,一起倒在茶園裡作為肥料,最後,將缸抬回寺裡,倒扣在牆角邊。翌日,徽州朝奉帶人前來抬缸。到寺裡一看,缸已倒扣在地,急得驚呼:「哎呀,寶貝呢?寶貝呢?」他連忙找到和尚,詢問缸中的汙水和青苔究竟倒到什麼地方去了。和尚遂帶著朝奉來到寺邊的茶園裡,朝奉一看果真在那,他數了數,被汙水澆著的茶樹共有十八棵。朝奉告訴和尚:「這十八棵茶樹,長大以後一定會產出上等的茶葉。」果真,到了採茶時節,獅子峰上的那十八棵茶樹與其他茶樹不同,用它們炒出的茶葉,香氣濃鬱,開水一泡,顏色碧綠,當地人遂將之取名為「獅峰茶」。後來,周圍的龍井、楊梅嶺、茅家埠的茶農都用獅峰山上的茶種培育新茶,所以,獅峰茶實際上是龍井茶的祖宗……

上述的故事,見厲劍飛編著的《西湖龍井茶採摘和製作技藝》一書 (浙江攝影出版社,2012年版,頁139。因避免冗長與拖沓,筆者在不影響原意的前提下對引文作了精簡、縮寫)。這個故事還有不同的版本,如臨安北鄉徑山雲霧茶之來歷,也有頗相類似的故事(臨安市茶葉局、臨安茶葉協會編《臨安市茶葉史》,2005年版)。

前引故事之真偽無從考證,但其內容與唐宋以來「回回識寶」或「回回取寶」的結構基本相同,只是將故事的主角從「回回」改換成「徽州朝奉」而已。

在江南民間傳說中,有關徽州朝奉 「識寶」、 「取寶」的故事相當之多,所以「徽州朝奉來取寶」的俗諺,為一般民眾耳熟能詳。在杭州,就流傳著不少類似的故事。例如,杭州平津橋東堍有個鞋匠,收養了一隻奄奄一息的邋遢貓,經他精心調理,很快恢復了元氣。某日,來了位文縐縐的朝奉先生,開口便出高價要買這隻貓。被斷然拒絕後,他婉言說家裡老鼠造反,咬壞米囤、撕破衣衫,希望能借該貓一用,並約定一段時間後歸還。果然,屆時朝奉如約前來歸還,還拿出銀子酬謝,並道出實情:原來,上天一神仙羨慕人間煙火,擅自下凡,化為一隻玉老鼠,藏身於錢塘江畔的六和塔中,而這隻貓則是玉帝派出的天將之化身。此次,朝奉先生是奉旨前來收回這兩個活寶……於是,「平津橋畔癩皮貓,徽州朝奉來取寶」之傳說,就在武林的街衢坊巷間流傳,人們亦遂將平津橋稱作「貓兒橋」。

類似的故事情節,在江南各地都相當普遍。例如,浙江湖州有句民諺稱:「徽州人識寶,湖州人識天。船上人會看潮,種田人會看天。」這句俗諺意思是說湖州當地人主要以種田為生,故而看雲識天氣十分在行;而徽州人則以商賈為業,見多識廣,也非常精明,能夠很好地估量各種商品的價值,及時找到發財致富的門道。另外,在浙江蘭谿市諸葛村,因在傳統時代有不少遊方郎中,所以當地一句俗諺稱:「徽州人識寶,諸葛人識草。」「草」也就是中草藥的意思。在這裡,「識草」與徽州人之「識寶」亦對舉並稱。

上述諺語中的「徽州人」,有時也寫作「徽州朝奉」。所謂朝奉,通常說來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是指典當鋪中的職員,廣義的則泛指所有的徽商以及徽州的紳士。浙江越劇《九斤姑娘》(又名《箍桶記》)中,有財主石二佬與九斤姑娘鬥嘴的片斷:

 [九斤唱]觀音竹來無價寶,

獨一無二世間少。

觀音竹,箍面桶,

洗洗面,醜臉會變好相貌;

觀音竹,箍腳桶,

洗洗腳,蹺腳會得打虎跳;

觀音竹,箍蒸桶,

蒸蒸年糕會得變金條;

觀音竹,箍米桶,

滿桶白米會變珠寶。

[石]喔唷!

[九斤唱]徽州朝奉來取寶。

 [石]還過多少銅鈿?

[九斤唱]銅鈿還過六萬吊。

……

上揭對話引自 《越劇戲考》 (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頁246),故事是反映九斤姑娘之機智大膽,口才過人。在《箍桶記》中,財主石二佬以張箍桶吃了他家的「元寶雞」為由,要挾後者將新生女兒嫁給他愚蠢的小兒子。九斤姑娘見狀,針鋒相對地要石二佬賠償被他媳婦拿去燒火的「觀音竹」(竹篾)。在上引對話中,她列舉了「觀音竹」的諸多神奇之處。見此情狀,石二佬計拙,只得無奈作罷。在這一段唇槍舌劍中,就提到「徽州朝奉來取寶」的俗諺。在江南的諸多民間故事中,「徽州朝奉來取寶,還過…… (錢)」的說法,成了人們討價還價的口頭禪,意思是說 「識寶」的徽商早已出過某一高價格了,從而藉此自抬身份。

有關「徽州朝奉來取寶」的故事,從其內容、結構上看,應當是江南人利用傳統歷史記憶中固有的「識寶」主題,稍加變換而逐漸形成的。在這裡,還可以舉出杭州湧金門的傳說:

杭州西湖原名金牛湖。當時,城內有家大當鋪,裡面有個徽州朝奉,人稱「識寶太師」。有一天,識寶太師在拱宸橋一家豆腐作坊裡發現一把破蒲扇,他看出這是件寶物。就向作坊主購買。後者詢問其用途,識寶太師說: 「這把破蒲扇是金牛愛吃的好飼料,有了它,就能將金牛湖裡的金牛引上岸來。」雙方約定次日成交。不過到了晚上,作坊主決定先行下手,他悄悄拿著破蒲扇,來到金牛湖邊,用破蒲扇變成的金色蘭花草,真將金牛引上了岸。正當他想拖走金牛時,卻差點被後者拖落水中,只能鎩羽而歸。翌日,識寶太師帶了銀子前來取扇,作坊主只好將實情說出。識寶太師在嘆息之餘解釋說:「光有蘭花草,沒有牛鼻栓,怎麼能拉得住金牛呢?」從此,金牛再也沒有出現過,但金牛湧現之處,後人遂稱之為「湧金門」。

此外,杭州「三潭印月」風景之形成,也有類似的金牛傳說(上述二例,見杭州圖書館編《西湖傳說故事集成》名勝古蹟卷,杭州出版社,2013年版,頁115-116、頁59)。如果我們參照民俗學界的研究,此一故事應源自六朝的「金牛」型傳說(參見顧希佳撰《世紀尋寶夢——「石門開」型故事解析》一文,《中南民族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反映了中國人久遠的尋寶夢想。

徽州朝奉挾其巨資,在江南各地頻繁「識寶」

程薔教授在《中國識寶傳說研究》中曾指出,晚近江浙一帶流傳的「識寶」故事中,識寶者又往往被稱為 「徽州人」或「徽州朝奉」,她也對此一轉變之原因略有申說(見該書頁141—146)。不過,對於此一問題,顯然仍有進一步探討及詮釋的空間。

由於 「識寶」、 「取寶」之類的故事,皆是口耳相傳的民間傳說,它們雖然流傳很廣,但要找到此類傳說出現的源頭顯然是相當困難的。不過,關於這一點,也並不是完全沒有蹤跡可以追尋。

17世紀初的明萬曆晚期,松江府華亭縣李紹文編撰的《雲間雜識》,是一部反映江南社會生活的筆記。在這部書裡,他講了一個故事:

成化末,有顯宦滿載歸者,一老人踵門拜不已,官駭問故,對曰:「松民之財,多被徽商搬去,今賴君返之,敢不稱謝。」宦慚不能答。

此一故事,明顯是個諷刺性的寓言,故事中最為核心的內容是那位老人所說的——我們松江百姓的財產,多被徽商搬去。根據筆者此前的研究,《雲間雜識》中的該段記載實際上源自更早的一部筆記——嘉靖九年(1530年)五月之前成書的《淞故述》。在這部由另一華亭人楊樞所撰的筆記中,搬走「松民之財」的主角也並非 「徽商」,而是 「官府」。而此一主角置換的背後,實際上反映了明代嘉靖、隆慶、萬曆年間徽商在江南活動的日趨頻繁(參見拙文《明清文獻中「徽商」一詞的初步考察》,載《歷史研究》2006年第1期)。

揆諸史實,《雲間雜識》中的那個故事除了諷刺貪髒枉法的本地官員之外,更主要的還是流露出對於江南地區的外來者——徽商的強烈不滿:這些人來自異地他鄉,但卻將江南的寶物——許多財富席捲一空。據此似可推斷,江南各地出現大批「徽州朝奉識寶」或 「徽州朝奉來取寶」之類的故事,應當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的。它所反映的,既是一種既成的客觀現實,又折射出江南人基於大批徽商活躍的現實而產生的嚴重焦慮情緒。

清初紹興人張岱在所著《陶庵夢憶》中有一篇「齊景公墓花樽」,其中提及:「霞頭沈僉事宦遊時,有發掘齊景公墓者,跡之,得銅豆三,大花樽二。豆樸素無奇。花樽高三尺,束腰拱起,口方而敞,四面戟楞,花紋獸面,粗細得款,自是三代法物。……後為駔儈所啖,竟以百金售去,可惜!今聞在歙縣某氏家廟。」從最後提及的徽州某姓家廟來看,文中的「駔儈」大概便是識寶朝奉之流。此一個案,便是江南人眼中徽商搬走當地寶物的典型例子。

從明代中葉以來,在江南的鹽業、木材、典當、布業等的經營中,有相當多的徽商活躍其間。在當時,一些席豐履厚的徽商財富多達數百萬兩白銀。及至清代,更高至千萬以上,他們位居中國財富排行榜的最頂端。這些徽商,對於江南而言是囊豐篋盈的外來者,他們與六朝時代的「胡人」以及唐宋元時期財大氣粗之「回回」商人也頗相類似。所以,江南民間傳說中以「徽州朝奉」取代先前的 「胡人」及 「回回」,顯然亦順理成章。

明人沈德符在 《萬曆野獲編》中指出:「比來則徽人為政,以臨邛程卓之資,高談宣和博古圖書畫譜」。在這種背景下,「鍾家兄弟之偽書,米海嶽之假帖,澠水燕談之唐琴,往往珍為異寶。吳門、新都諸市骨董者,如幻人之化黃龍,如板橋三娘子之變驢,又是如宜君縣夷民改換人肢體面目,其稱貴公子、大富人者,日飲蒙汗藥,而甘之若飴矣」。此處的「鍾家兄弟之偽書」,典出《世說新語》,說的是鍾繇之子鍾會擅長模仿他人筆跡;「米海嶽之假帖」,則是指北宋書法家米芾的傳世偽帖,如 《捕蝗帖》 《離騷經》《天馬賦》《鶴林甘露帖》和《評紙帖》等。此外,還提及宋朝王闢之所撰的《澠水燕談錄》,該書所記皆為紹聖二年(1095年)以前的北宋雜事,其中提及唐琴軼事。沈德符所舉的這三個典故,意在烘託徽商對於江南鑑藏之風的推波助瀾。當時,在徽州朝奉「珍為異寶」的過程中,文物真贗可謂魚目混珠。在晚明時期,「蘇人以為雅者,則四方隨而雅之;俗者,則隨而俗之」,沈氏筆下的「吳門」,亦即位於江南核心地帶的蘇州,而「新都」則是皖南徽州之古稱。這兩個地方,都是古董鑑藏及文物買賣最為發達的地區。板橋三娘子的故事出自《太平廣記》,它與「幻人之化黃龍」及 「改換人肢體面目」之傳說,皆反映了其時古玩市場的波譎雲詭。在16世紀的東南文化市場上,徽商儼然成了操執牛耳的盟主。而在萬曆前後,江南一帶的西漢玉章紛紛被徽州富人以高價購去,儘管當時的文人士大夫極盡諷刺之能事,他們認為這是「邯鄲才人嫁為廝養卒婦」,甚至還刻薄地喻之為官印墮於毛廁。不過,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徽州朝奉挾其巨資,在江南各地頻繁「識寶」和大規模「取寶」的過程。

除了文人雅玩之外,自明代中葉以還,徽州典當商與普通民眾(特別是下層民眾)的日常生活關係最為密切。這是因為:在「無徽不成鎮」的江南,民間素有「無徽不成典」或「無典不徽」的說法,此一說法是指江南一帶的典當鋪多是徽州人所開,即使不是徽州人所開的典當鋪,其中的職員也大多是徽州人。狹義的徽州朝奉,就是指徽州典當鋪裡的職員。在江南,儘管典當鋪中的徽州朝奉一向為人所詬病,但在另一方面,江南一帶又素有「典當是窮人的後門」的說法。當地人進出典當鋪,認為是 「上娘舅家」。如在上海,人們暱稱大當鋪為「大娘舅」,小當鋪為「小娘舅」,而當鋪亦稱其顧客為「外甥」。這些,都說明典當業與日用民生關係極為密切。而在傳統時代,一般民眾掙扎於貧困線上下,他們於青黃不接之時,總要進出典當鋪,以典押財物暫渡難關。久而久之,許多人就將自己的窮困潦倒,與徽商之財聚力厚比照而觀,由此認為自己的苦難皆是徽商之重利盤剝所促成——這就是「松民之財,多被徽商搬去」之類寓言出現的原因,也是「徽州朝奉來取寶」故事大批湧現的背景。

「腰上生了眼睛」

中國的典當業源遠流長,一般認為,典當業起源於南北朝時期佛教寺廟的質貸。到了明代,隨著商品經濟的繁榮,典當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當時,出現了以福建、山西、徽州為代表的地域性典當業行幫。其中,徽州典當鋪以其薄利經營而得以迅速擴充,成為全國最為重要的典當業行幫。根據《明實錄》的記載,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前後,河南巡撫沈季文就曾透露:「今徽商開當遍於江北,……見在河南者,計汪充等二百三十家。」可見,在十七世紀初,僅在河南省境內就有汪充等典當商所開的典當鋪多達二百三十家。這是個相當驚人的數字,從中可以窺見徽州典當在江北的活躍程度。

在明代,徽州典當商在北方的廣泛分布,與徽商在北中國頻繁的經濟活動息息相關。因為在明代,南方的棉布、茶葉等物產大批北運,而北方的棉花也源源不斷地運往江南,為江南的棉布製造業提供充足的原料。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徽商(包括典當商)在北方的活動極為頻繁。到了清代,隨著南北經濟格局的變化,徽州典當商的活動開始主要集中在江南各地。乾隆六十年(1795年),山西學政幕僚李燧就指出:當時全國各地的典當鋪經營者,「江以南皆徽人,曰徽商;江以北皆晉人,曰晉商。」這說明,在長江以南的典當鋪經營者,基本上都是徽州人。另外,民國時期的徽商書信抄本,記錄了一位典當業者的評論:「愚思典業,吾鄉之人勝在江南,不利於江北。」也就是說,徽州人在江南一帶從事典當業經營如魚得水,但在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則並沒有充分的優勢。這雖然是民國年間典當中人的看法,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晚清以來的社會現實。

其實,所謂的「識寶」或「取寶」,與徽州朝奉的職業密切相關。近數十年來,各地陸續發現不少民間抄本,其中有一些是徽州典當商的商業秘籍。從這些昔日的秘本可以看出,典當職業的技能涉及之面極廣。以驗看綢絹為例,據《典務必要》稱:凡是綢絹衣服,先看份量輕重,再看顏色之深淺,以及樣式的新舊。如果份量重的,雖然舊些也可拆改它用;顏色淺的,雖然舊了也可以加染。緞以南京的為佳,蘇、廣次之。綾綢以濮院鎮的為上等,盛澤鎮出產的其次。……而從《當行雜記》的記載中,更可了解當時作為典當鋪從業人員的知識結構。該書依次是看衣規則、西藏土產、看珠規則類、看寶石規則、看磁器規則和看字畫譜等。「看字畫譜」中,不僅要記住「天下馳名寫畫名人」,而且還必須將自唐代以迄清代近百位著名畫家的籍貫、特長等一一牢記。書中還時常夾雜著幾句作為經驗之談的口訣,如朝衣蟒袍類的「武補職」,就有如下的文字:「公侯駙馬伯,麒麟白澤裘。一二繡獅子,三四虎豹優。五六熊羆俊,七品定為彪。八九是海馬,花樣有犀牛。」「武補」是指明清武官所著的補服(因胸前和背後綴有補子而得名),補子(亦作黼子、繡胸等,即紋樣標識)上織繡有野獸的紋樣,以區別於織繡禽紋的文補(文官補服)。具體說來,不同的補子代表著文武職別及品級高低。當鋪學徒只有通過掌握這些基本常識,再經過對當物長期的察顏觀色,以及臨場的隨機應變等,方能成為典當業的行家裡手。因此,在傳統時代一般民眾的眼中,典當鋪裡的朝奉是很有學問的,江南民間廣泛流傳著「徽州朝奉來取寶」的故事,顯然並非空穴來風,它從一個側面折射出典當鋪從業人員的專業特點。

嚴格說來,典當鋪有典、當、質、押等不同的等級,但籠統地皆可稱之為典當鋪。與「典」相關的「質」字,近代有一個字謎這樣刻畫:

頭上只有兩斤,腳下稱來半斤,人都說道奇怪,腰間一目眼精。

這裡的「腰間一目眼精」,從字體上看是「質」字繁體中部的那個「目」字,意思是指徽州朝奉除了頭上所長的兩個眼睛外,櫃檯之下的腰間還暗藏著一個一目了然的眼睛,言外之意就是徽州朝奉為人特別精於算計,他們通過櫃檯後的暗箱操作,想方設法低估出典人的寶物,並進而尋找機會據為己有。

另外,舊時度量衡為一斤十六兩,所以「質」字也被拆作:「頭戴三十二兩,腳下只有半斤,這個東西古怪,腰上生了眼睛。」——這同樣是說典業中人的眼界往往很高,眼光獨到乃至刁鑽。在當時人眼中,「徽州朝奉」都是些見多識廣、智力超群的人物,所以說「腰間一目眼精」或「腰上生了眼睛」。由於有了「第三隻眼」,他們能看得出別人所看不到的寶物。

在傳統時代,「第三隻眼」被稱為「內在眼」或「天眼」(慧眼),這在佛教、道教中都有類似的描述,頗具神秘意味。在民間宗教中,具備「第三隻眼」的人,往往具有透視事物本質、預言未來的本領。另外,典當業者在登記典當品時,往往以「當字」書寫,通常冠以「破爛」、「碎廢」等惡劣字眼,殫精竭慮地將典當品描繪成不值錢的物品,藉以避免日後因典當品損壞而引發的糾紛。書寫此類的當字(亦稱「當草」)需經過專門的訓練,在一般人看來則猶如符籙天書,這就更增加了徽州朝奉的神秘色彩。在高高的櫃檯前,出典者總是認為自己吃虧不淺,在他們看來,神秘當字的背後,典當品的價值被精明的「識寶」朝奉大大地低估了。大概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徽州朝奉來取寶」的故事,在江南各地得到了廣泛的流傳。

(作者為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相關焦點

  • 古代當鋪朝奉是幹什麼的 螞蟻莊園1月6日答題答案
    填寫當票     驗物定價     正確答案:驗物定價     答案解析:     宋朝官階有朝奉郎,朝奉大夫,明、清則常稱鹽店、典當店員為朝奉,亦有地方用以稱鄉坤。後來徽州方言中稱富人為朝奉。蘇、浙、皖一帶也用來稱呼當鋪的管事人。
  • 寶爸姓「顧」,給娃取的名字很藝術,英語老師:一點名全班就亂了
    寶爸姓「顧」,給娃取的名字很藝術,英語老師:一點名全班就亂了給寶寶起名字,對於許多寶爸寶媽來說,既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又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簡單就簡單在,取一個名字非常容易,有些父母信手捏來。但要是說,取一個有藝術的名字,就不是每一個做父母的能夠駕馭了的。一位姓「顧」的寶爸,就因為給娃取的名字太藝術,而被人吐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位姓顧的寶爸又給孩子取了什麼奇葩的名字吧。顧先生40多歲才結婚,婚後育有一個兒子。
  • 男子野外用保險套取火 激情愛愛後保險套還能化廢為寶
    男子野外用保險套取火 激情愛愛後保險套還能化廢為寶時間:2016-04-11 22:28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男子野外用保險套取火 激情愛愛後保險套還能化廢為寶 鑽木取火,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野外求生常識,可最近有男子在野外使用保險套取火,沒想到接下來的這一幕場景讓所有人為之吃驚。
  • 多寶魚不吃紅燒肉,這道清蒸多寶魚就是真的!
    吃貨朋友們大家好,我們都知道多寶魚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但是很多人買了多寶魚之後,會選擇將其煮熟,但是實際上煮熟的魚會讓魚本身失去很多營養價值,只有清蒸的魚才能真正保留魚的營養價值,今天小編就教你如何煮出清蒸多寶魚,一起來看看這道菜是怎麼煮出來的。
  • 燃油寶PEA含量與清除積碳真的有關嗎?實測效果來說話
    考慮到有人可能第一次看我的文章,對於燃油寶還不太熟悉,我再次來簡單介紹一下燃油寶:市面上的燃油寶主要分3中類型:養護型、清洗型、動力提升型。養護型和清洗型能夠起到清潔積碳的作用,而他們的根本區別在於添加的量不同:養護型的添加劑一般都是小容量的,一般低於80ml左右,能夠很好的抑制積碳的產生,適合於新車,無積碳,或者積碳比較少的車。
  • 多寶魚身上都是寶,是軟骨魚沒有堅硬的魚刺,老人孩子都能吃哦
    食材:多寶魚、姜、蔥、食用油、生抽、白糖、鹽。;清蒸多寶魚的做法圖文步驟22、把衝洗乾淨的多寶魚放在案板上,然後在魚身上橫著切幾刀,把蔥切成段,姜切成片,從魚鰓中把蔥段和薑片塞進到魚腹中,這樣的話可以讓蔥姜味更入味一些,蒸出來的多寶魚口感更好,然後準備一個盤子,上面支上兩個筷子,把我們準備好的多寶魚放在上面去;清蒸多寶魚的做法圖文步驟3
  • 警惕,充電寶成為「充電爆」,共享充電寶裡也可能有「鬼」
    充電寶已經成為手機一族的新寵,出門沒有個充電寶,有時候確實不方便,但是充電寶市場魚龍混雜,質量問題堪憂。判斷一個充電寶是否質量合格,主要從材料、容量,抗重物衝擊,輸出電壓等方面進行判定。外殼防火性能方面按照GB4943.1- 2011《信息技術設備安全第l 部分:通用要求》的要求,充電寶塑料外殼應該滿足其A2 章防火試驗的要求。
  • 小電、怪獸等充電寶不斷悄悄漲價,誰來規範共享充電寶價格亂象?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很多消費者們注意到不同的場景共享充電寶的收費標準各有不同,其中有的品牌充電寶悄無聲息的漲到高達到5-10元每小時,共享充電寶企業不斷的漲價已經讓消費者有所牴觸,漲價背後緣由為何,漲價亂象幾時能休?漲價亂象屢見不鮮在2019年下半年,多家充電寶品牌告別「1元/小時」,紛紛上調價格,現在4-5 元/小時的情況也很常見。
  • 充電寶十大名牌,充電寶質量排名前十
    充電寶十大名牌,充電寶質量排名前十充電寶應該算是經常出門在外人士除了手機之外第二大充滿安全感的物品了。在手機低電的情況下,用充電寶續命,安全感滿滿。大容量的充電寶更能夠為多種設備提供服務,讓出遊更順心。但是,在充電寶的選擇上卻有很多值得注意的點。
  • 中國「鉑樂」潘從明:廢中取寶 點石成金
    新華社記者 李傑 攝新華社蘭州1月14日電題:中國「鉑樂」潘從明:廢中取寶 點石成金新華社記者文靜、李傑珍貴的稀有金屬,到底從何而來?在中國西北,「鉑樂」潘從明的方法是廢中取寶。潘從明是甘肅省金昌市金川集團銅業有限公司貴金屬冶煉分廠提純班班長。
  • 寓意超讚的多寶魚做法~
    多寶魚這個名字非常的好聽,感覺吃一口就能招財進寶的感覺~多寶魚屬於鰈形目鮃科,俗稱歐洲比目魚,在中國稱「多寶魚」。身體扁平近似圓形,雙眼位於左側,有眼側呈青褐色,具少量皮刺;無眼側光滑白色,背鰭與臀無硬體且較長。它的肉質鮮嫩、口感清香,非常美味。
  • 寶可夢劍盾蟲電寶怎麼抓 蟲電寶圖鑑
    在《寶可夢:劍/盾》中,蟲電寶正如其名,跟蟲電寶的作用是一樣的,由於有獨特的蓄電池特性,玩家們在雙打的時候,可以給予隊友額外的特攻。
  • 解密:詳解充電寶的鋰電池電芯
    這就催生了一個新的產品品類--移動電源,或者叫充電寶(下來統稱充電寶)。   隨著技術的進步,5000毫安的充電寶依然成為起步數。8000、10000、15000甚至20000毫安的移動電源比比皆是。現在的充電寶市場非常混亂,從幾十元到大幾百元,各種各樣的品牌晃瞎了雙眼(國內某頂級電商關於充電寶的品類就有上百個品牌)。但充電寶裡面還是有很多門道的。
  • 充電寶什麼牌子好,充電寶安全性排名
    現在選充電寶的牌子並不是最重要的,充電寶是個低科技含量的產業,選擇充電寶還是要考慮它的充電性能方面。下面就來和大家分享下選擇充電寶應該注意什麼,並順便分享幾款性價比都比較不錯的充電寶品牌,充電寶的安全性排名推薦!
  • 40% 充電寶存在質量問題,如何防止你的充電寶爆炸?
    其中牽扯到物理、化學等多個學科的技術迭代。不說別的,聽到這兩個學科,你就能聯想那些專家為了研究一項技術,變得鬍子發白,頭髮稀疏...就是因為難,機智的廠商給出了替代方案。一個是充電寶,一個是快充。充電寶便攜性,不過充電效率一般,相當於多帶了一塊電池。快充技術移動性差,但充電速度越來越快,回血效率很高。
  • 鯨魚寶到底是何方神
    這是史上唯一一款定期利率比活期還低的理財產品,可是你知道嗎,就是這樣一款定期產品,一上線竟然就被爭相購買  鯨魚寶在定期上線之前,主打的一直是活期理財。產品定位高收益、低風險、低門檻,活期利率高達5.78%,是餘額寶的兩倍多;一元起投,每日結息,隨存隨取,24小時極速到帳。
  • 相互寶「自身難保」
    2019年5月,曉曉在支付寶頁面看到了相互寶的宣傳,於是動員全家老小都加入其中。相互寶是由螞蟻集團推出的一項大病互助計劃,並不是商業保險,在過去的兩年間,已有1.05億人加入相互寶,而這一數據在2020年底還是1.06億。2021年1月7日,相互寶進行了今年第一次分攤公示,信息顯示,2021年1月一期,60歲以內用戶參加的大病互助計劃人均分攤5.28元。
  • 充電寶什麼牌子好?你知道哪些品牌的充電寶
    充電寶什麼牌子好?現在行動裝置盛行,比如說手機、藍牙耳機、數位相機等,但這些行動裝置使用久了就會電量不足,然後就要用充電器進行充電,但如果是在途中,不在家中,不方便充電,就需要用到充電寶了。所以說現在的充電寶是出行必備產品。
  • FGO米德拉什的Caster寶具怎麼樣 寶具動畫演示介紹
    FGO新章節禁忌降臨庭院上線了新英靈米德拉什的Caster,這個大家據說是所羅門的老婆,真名是示巴女王,那麼FGO米德拉什的Caster寶具特效怎麼樣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她的寶具動畫演示
  • 鮫鯊烯領導者 → 鮫鯊寶
    就連澳洲本土人,都紛紛嚮往這個「全球最清新的空氣、最純淨的海島」了。在這種完美的環境下,無論是大地上生長的植物,還是海洋裡的生物或者草原上天然放牧的牲畜,都是100%純天然的原料,沒有任何汙染。NURSE357鮫鯊寶原料就是取自棲息在純淨無汙染的塔斯馬尼亞海域海平面1000~3000米以下深海藍鮫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