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介入醫學材料與工程學術論壇召開

2020-12-08 騰訊網

介入醫學是繼內、外科之後的第三大臨床學科,治療範圍可以說「從頭到腳」,因為損傷小、見效快、療效好,受到國內外醫學界高度重視。但是介入醫學不同於其他學科,決定其發展水平的,除技術精湛的介入醫生外,同樣離不開持續創新的介入設備做支撐。

2020年11月13日至15日,2020中國介入醫學材料與工程學術論壇暨第七屆中國糖尿病足細胞與介入治療學術會議在上海舉行。本次大會執行主席,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糖尿病足細胞與介入技術聯盟執行理事長、中國介入醫學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執行理事長、中國生物工程學會介入分會副主任委員、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李茂全教授指出,儘管中國介入規模體量已達世界前列,但是面臨著嚴重發展瓶頸問題:即介入材料與器械缺乏中國製造,包括導絲、球囊、支架等。

大會執行主席、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茂全教授發表主旨演講

「介入醫學是一門高度依賴器材設備的學科,以往我們所掌握的只是國外產品的操作技術,而不是核心技術,我們所使用的主要介入產品還一直依賴進口。依賴進口的結果一是價格昂貴,二是會突然『斷奶』。我們應該有自主創新的民族品牌產品,更積極地應用國貨。」多年來,李茂全教授一直致力於推動介入材料與器械的本土創新發展。為推動我國介入醫學材料及工程領域的技術進步及產學研的緊密結合,此次大會特別設立新產品發布會,兩款介入領域的本土創新產品出現在與會專家和公眾視野中,不僅可以改進介入治療,還能助力診療決策。

據統計,目前全球有2億多下肢動脈疾病的患者,我國下肢動脈疾病患病人數達到4530萬。該疾病會造成跛行、靜息痛,甚至截肢,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治療方面,目前廣泛使用的經皮腔內裸球囊擴張術(PTA)和支架植入術普遍存在術後血管彈性回縮、支架斷裂、支架內再狹窄等臨床併發症,導致患者需要反覆接受治療,佔用了大量的醫療資源。因此介入無植入是目前下肢動脈疾病介入手術的趨勢,可以為患者帶來更大的收益。」李茂全教授表示。

每個醫生的培養都需要時間,所以各醫院的診療能力是有差異的,介入治療的診療也不例外。如何做到讓專家們的能力下沉,讓醫生們都能做出一樣的診療決策?

網際網路時代,數據共享可以讓患者不再新到一家醫院,就要重複一遍簡單檢查流程,然而實際應用的並不好。「以前我們就曾嘗試過在專科聯盟中做集中型大數據平臺,然而落地的時候發現,大家都不願意用,一是不安全,二是缺乏激勵機制沒有動力。」信醫科技總經理馮東雷在會上談到,「利用分布式大數據支持聯盟的多中心研究需求,同時利用區塊鏈的數據確權與利益分配機制,可以解決動力不足問題。」

利用人工智慧算法模型,可以將專家們的能力下沉到其他聯盟內醫院,讓醫生們做出一樣的診斷決策,幫助年輕醫生快速提升自己的診療能力。同時還能在聯盟內實現規範的供應鏈管理,這樣患者不論是在上海就診,還是其他醫院就診,享受的治療服務都能得到保證。

據了解,與上海第十人民醫院合作,信醫科技基於區塊鏈的NCRC(國家放射與介入臨床研究中心)聯盟大數據應用解決方案可實現多機構的科研協作,幫助分布在各地的醫院,將科研資料庫融合成邏輯上統一的臨床科研大數據,並將之運用於多中心的臨床研究實踐中。實現多中心臨床研究向「全樣本、多學科、多病種、開放性」轉變,探索基於多中心的臨床大數據的應用示範。同時,通過區塊鏈技術支持,還可以提供病歷共享、醫療協同、供應鏈管理、電子處方、區域審方、智能化輔助診療、商保服務等服務。

參考資料: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介入醫學材料與工程學術論壇召開,兩款新產品亮相助力診
    介入醫學是繼內、外科之後的第三大臨床學科,治療範圍可以說「從頭到腳」,因為損傷小、見效快、療效好,受到國內外醫學界高度重視。但是介入醫學不同於其他學科,決定其發展水平的,除技術精湛的介入醫生外,同樣離不開持續創新的介入設備做支撐。
  • 新型藥物球囊造福下肢動脈介入患者
    原標題:新型藥物球囊造福下肢動脈介入患者日前,2020中國介入醫學材料與工程學術論壇暨第七屆中國糖尿病足細胞與介入治療學術會議在上海舉行。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李茂全指出,介入無植入是目前下肢動脈疾病介入手術的趨勢。
  • 2020全國生物醫學工程-智能醫學工程博士生論壇召開
    本站訊(通訊員 張波)2020年11月7日,「2020全國生物醫學工程-智能醫學工程博士生論壇」在天津泰達會館隆重召開。來自哈佛醫學院麻省總醫院、于韋斯屈萊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西安交通大學、中山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天津醫科大學等國內外22所知名高校的60餘位博士研究生參加了本次論壇的學術報告展示,線上線下參與人數近230名。
  • CHINA ROCK 2020第十七次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年會在北京召開
    10月23—26日,CHINAROCK 2020——第十七次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年會在北京九華國際會展中心召開。東北大學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深部金屬礦山安全開採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馮夏庭教授出席會議並致辭。本次年會由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主辦,學會各分支機構和地方學會承辦,共組織23個分會場、424場專題學術報告、5場技術培訓的科技創新工業展覽。
  • 2014國際空間生命科學與生物醫學工程學術研討會在我校召開
    西工大新聞網4月17日電(鹿芹芹)由西北工業大學生命學院、西北工業大學國際合作處及空間生物實驗模擬技術重點實驗室主辦,陝西細胞生物協會、陝西生物醫學工程協會、西北工業大學校友會協辦的2014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or Space Biology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 2019齊魯兒童醫學發展論壇——呼吸介入分論壇順利召開
    7月27日13:30,兒童呼吸介入護理沙龍在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呼吸內鏡診療中心順利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呼吸內鏡護理人員20餘人參加了授課及面對面的交流。護理沙龍會上,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呼吸介入科韓曉蓉護士長講授《軟式內鏡清洗消毒與保養》,李娟講授《各種介入儀式的使用與保養》,任今露講授《內鏡護士職業暴露及對策》以及來自雲南,廣東,廣西,鄭州等內鏡護士進行了專業學術交流~呼吸內鏡診療中心還專門錄製了氣管鏡洗消視頻,進行了氣管鏡清洗消毒手把手的示教,通過交流與溝通,大家紛紛表示參加內鏡護理沙龍感觸頗多,收穫滿滿。
  • 要聞丨第十七次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年會在北京召開
    10月23-26日,CHINA ROCK 2020——第十七次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年會在北京召開。大會主題為「聚焦巖石工程瓶頸難題,促進科技經濟深度融合」,來自全國水利水電、煤炭石油、能源礦山、交通鐵路、地質災害等行業與部門的專家學者、科研與工程技術人員、學生等約6000人參加了大會,會議由中國科協指導、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主辦。
  • 湖南省婦幼保健與優生優育協會婦產介入醫學專業委員會2020年會在...
    開幕式紅網湘潭縣分站9月21日訊(記者 彭潔)為進一步地推廣婦產介入診療技術,普及「兩癌」篩查之乳腺癌影像檢查的規範化診療應用。9月18日至20日,湖南省婦幼保健與優生優育協會婦產介入醫學專業委員會2020年會暨第四屆婦產介入發展論壇、乳腺影像診斷新進展培訓班在縣婦幼保健院學術廳召開。
  • 神經介入論壇(二)(出血性CVD/動脈瘤/質控)
    神經介入論壇(二)(出血性CVD/動脈瘤/質控) 2020-10-10 23: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幹細胞與再生醫學論壇成功召開
    2020年幹細胞與再生醫學論壇成功召開 2020-09-12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醫院學會介入呼吸病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潯城」呼吸介入論壇
    2020年11月14日秋去冬來,溫暖如初。希望通過以此次盛會的召開,見證九江地區呼吸介入事業砥礪前行、厚積薄發的發展歷程。江西省胸科醫院副院長陳中書在啟動大會上發表講話並指出,九江市三醫院呼吸科近年來致力於發展肺部疾病介入診療技術,通過不斷學習介入呼吸病學前沿理念和先進技術,醫院呼吸介入診療技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建立了相對完整的呼吸介入學科體系。
  • 2020「諾貝爾獎獲得者醫學峰會」健康家電 智享論壇即將召開
    生命質量科技保障,2020年11月5日,一場盛大的以健康為主題的家電技術類論壇——2020諾貝爾獎獲得者醫學峰會「健康家電 智享論壇」即將召開。
  • 2019醫學分子影像與探針天津高峰論壇成功召開
    本站訊(通訊員 董玥欣)為進一步凝聚分子影像和探針領域的學術力量,搭建相關領域交流合作的資源平臺,促進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交叉碰撞,12月22日,由天津大學醫學部舉辦的2019醫學分子影像與探針天津高峰論壇在津成功召開。來自史丹福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天津大學等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應邀做學術報告,吸引了百餘名業內人士參與其中。
  • 第十六次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年會
    為了加強我國巖石力學與工程領域的學術交流,經研究決定,於2019 年 11 月 18-21 日在北京召開「CHINA ROCK 2019——第十六次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年會」。中 國 巖 石 力 學 與 工 程 學 會CHINA ROCK 2019第十六次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年會(第 3 號通知)各分支機構
  • 2020年西南地區第四次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在滇舉行
    交流會現場 記者 楊萍 攝雲南網訊(記者 楊萍)為加強西南地區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界之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11月29日,2020年西南地區第四次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暨高堆石壩關鍵技術及堰塞壩處置技術交流會在雲南舉行,來自雲南、四川、山東、新疆、重慶等地近上300名專家學者參加了交流會
  • CCIF2020 Online | 劉兆平:冠脈介入論壇,雲端心視野,介入新天地...
    CCIF2020 Online | 劉兆平:冠脈介入論壇,雲端心視野,介入新天地,逐夢大健康
  • 北京醫師協會2020結直腸腫瘤論壇在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召開
    2020年11月20-21日,由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院胃腸外科承辦的北京醫師協會2020結直腸腫瘤論壇暨北京西部醫學結直腸腫瘤論壇在我院召開。石景山區衛健委副主任吳麗萍,北京醫師協會副會長、我院院長顧晉,我院黨委書記向平超等領導班子成員出席大會並致辭。
  • 第五屆中國海洋材料發展高端論壇即將在穗召開
    央廣網廣州12月2日消息(記者鄭澍)記者獲悉,由中國海洋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辦、廣東腐蝕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海洋新材料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等單位聯合承辦的第五屆中國海洋材料發展高端論壇將於12月10日至12日在廣州召開。
  • 2012年中科院「納米挑戰:材料 醫學 能源」博士生論壇開幕
    9月19日上午9時,由中國科學院大學主辦、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承辦的2012年中國科學院「納米挑戰:材料·醫學·能源」博士生論壇於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隆重開幕。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理事會理事長白春禮院士向論壇發來賀信。白春禮時刻牽掛著同學們的成長與發展,對大家在納米科技的各個方面所做出的成績及貢獻表示衷心的祝賀和由衷的敬意。白春禮指出,中國科學院正在實施「創新2020」人才發展戰略,一直將人才培養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希望大家通過努力,將我國納米科技的發展帶向新的輝煌,走向更大的成功。
  • 「名家雲集,聚焦前沿」——中國腦科技創新發展論壇2020「雲上」召開
    本站訊(通訊員 邵文威)為聚焦全球腦科學技術的研究前沿,加速助推腦科學領域的繁榮發展,近日,由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和天津大學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腦科技創新發展論壇在雲端隆重召開。本屆論壇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醫學部主任顧曉松教授擔任大會主席,以「聚焦腦科技研究最新進展,探討腦科技研究前進方向」為主旨,邀請到海內外眾多知名專家和學者,圍繞腦功能基礎、腦成像技術、腦疾病診療技術、腦機交互、類腦與類生命系統等專題,共同探討腦科學技術領域在基礎研究、科技創新和臨床應用方面的新成果、新思路。論壇涵蓋主論壇特邀報告、分論壇專題交流和研究生學術研討等三大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