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是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一個固有載體。在地震中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是建築物、構築物的破壞、倒塌、地表的破壞等。
被地震破壞的建築
地震造成建築物及各類工程設施的破壞、倒塌,給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無法統計的巨大損失。建築物的抗震性能,直接關係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地震給人類帶來的創傷是毀滅性的,歷史上地震所引發建築嚴重損壞的例子比比皆是——
「列寧納坎預製板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9層樓房幾乎100%倒塌。」
——1988年 亞美尼亞7.0級地震
「這次地震使9萬幢房屋和4000棟商業大樓倒塌,6.9萬幢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
——1990年 伊朗7.7級地震
「整個震區2萬餘幢建築受損,包括醫院、學校和辦公大樓」
——1992年 土耳其6.8級地震
「此次地震中l8萬棟建築物遭破壞,1.2萬間房屋徹底被毀。」
——1995年 日本兵庫縣7.2級阪神地震
「巴控克什米爾拉瓦拉克特地區,許多土坯房屋在地震中坍塌,有幾個村子被徹底夷為平地。」
——2005年 巴基斯坦7.8級地震
那麼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抗震建築呢?
今天列舉幾個~
伊斯坦堡國際機場
Picture form IZMIR AIRPORT .info_
關鍵詞:#三重摩擦擺隔震#
>>>建築描述:
這個200萬平方英尺的建築經過精心設計,可以在災難發生後立即完全投入使用。它採用三重摩擦擺隔振器,幫助建築物在發生地震時保持高空。
猶他州議會大廈
Picture form us.mofcom.gov.cn_
關鍵詞:#橡膠隔震支座#
>>>建築描述:
猶他州議會大廈易受地震影響,安裝了自己的基地隔離系統,於2007年完工。
基礎隔離系統涉及建築物安置在由建築物基礎上的層壓橡膠製成的280個隔離器網絡上。這些鉛橡膠軸承在鋼板的幫助下附著在建築物及其基礎上。
在發生地震時,這些隔離器軸承垂直而不是水平,允許建築物來回輕輕搖動,從而移動建築物的基礎,但不會移動建築物的基礎。
臺北國際金融中心(101大廈)
Picture form The Skyscraper Center_
關鍵詞:#調諧質量阻尼器#
>>>建築描述:
臺北101大樓(Taipei 101 building),又名臺北101、臺北金融大樓,位於中國臺灣省臺北市信義區。
臺北101大樓基樁由382根鋼筋混凝土構成,外圍由8根鋼筋柱組成,並在大樓內設置調諧質塊阻尼器。
在發生地震時,這種質量阻尼器作為擺錘在擺動的建築物的相反方向上移動,從而耗散能量及地震和颱風引起的振動效應。
其它著名抗震建築
日本抗震大廈、中國應縣木塔
杜拜哈利法塔、美國花旗中心
總 / 結 / 啟 / 示
要重視場地的選擇
不能將建築物建在活動斷層、鬆軟沉積層和人工回填的地面上。
要按抗震設防要求設計
不按要求進行抗震設防的工程結構在地震荷載(力)作用下會遭到嚴重破壞。
抗震設計要合理
建築物在設計時底層隔牆過少、空間過大或多層磚房不按要求加圈梁、構造柱,或不按限定高度設計等都會造成建築物在強烈地震時傾斜倒塌。
拒絕「豆腐渣工程」
按抗震設防標準建造建築物,並嚴格按標準施工。
小編最後說
時代在進步,文明在發展,自然災害同樣可以促使建築技術革新。雖然有的建築看起來比較惹人笑,但是其實各類建築自有其獨特的設計理念,我們在感受建築帶來的安全之時,也更要尊重建築設計師的想法。
來源:濟震微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