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攝影:玩轉丁達爾現象的前期後期!

2020-12-06 太平洋電腦網數位相機頻道

  【PConline 技巧】炎炎夏日說來就來,愛攝影的朋友最喜歡的季節總算來了。夏天能帶給我們許多大自然獨特景象,其中就包括一種叫「丁達爾現象」的美景。這是一種自然現象沒錯,通常在夏日清晨的叢林間,或者在夏日黃昏到傍晚時分就可以看到,它宛若上帝之光一樣呈現在人類面前。這種景象是可遇不可求的,但如果我們真遇到的時候,就可以用手機或者數位相機拍這份美好保存下來。那麼到底怎樣拍才拍得好看呢?筆者在此分享一下玩法。

  要說什麼是丁達爾現象的話,筆者不想套用過於官方的解釋。簡而言之,就是光在通過障礙物膠體的時候,會有反射和散射的情況發生。而正是由於這種物理反應現象,讓我們在一些大場景之中就能看到光刺穿未穿的情景,例如傍晚時分的天空。陽光打在雲層上時,由於雲層有厚有薄,產生了深淺不一的道道光束,實在非常漂亮動人。

  為了致敬科學,大家還是要記得這種現象是英國科學家丁達爾發現的。


在太平洋網絡樓下就能拍攝到丁達爾現象的照片

  那麼言歸正傳,到底我們在遇到這麼漂亮的景色的時候,應該如何把握手上的攝影器材將它拍攝下來呢?其實非常簡單,如果是iPhone手機的話,我們只需要開啟拍照功能後對準天空最亮的部分,出現小太陽後往下拉降低曝光值,就能把這個景色拍攝下來。而由於手機的攝像頭傳感器太小,往往拍攝的時候無法把雲層的細節都記錄下來。想要更加漂亮的丁達爾現象照片我們就需要使用數位相機了。


減少曝光便能突出光束

  使用數位相機拍攝,其實跟上面手機拍攝原理也是一致。如果你有廣角鏡頭最好,能把場面拍得更宏大一些。就例如下圖,筆者拍攝的時候只有18-55mm套機鏡頭。方法上在測光模式中選擇點測光,對畫面中高光處進行對焦,然後使用風光照片專屬光圈值F/8來進行拍攝。不過筆者覺得拍攝丁達爾現象的照片,終歸還是要看「天色」。你有時候發現光束不夠明顯,拍攝的時候無論再怎樣努力也是不明顯的,只能通過後期加上去。


拍出雲層更多細節只能藉助數位相機


點測光對準高光部分拍照即可

  是的,就算你拍攝照片的時候,丁達爾現象並沒有出現都沒關係。我們一提到攝影「後期」,就意味著它代表了無限可能性。沒有遇上大自然美景不要緊,我們一於用後期軟體把它創造出來。


丁達爾現象可以通過後期製造

  製作丁達爾現象的原理是「人造光束」,遵循「選擇高光而後徑向模糊」的思路製作即可。步驟也相對簡單,就算是PS小白也能輕鬆掌握。我們先看看下面的原圖和最終效果圖,它們之間的變換也就5-6個步驟即可完成。


原圖枯燥無味毫無視覺衝擊力

  上面這張照片,筆者拍攝的時候是下午三點左右,太陽光並不算猛烈,照片看上去也比較枯燥。我們要把丁達爾現象「P」上去,第一點要知道光源點的位置,之後才能選擇光源點附近的高光區域添加徑向模糊效果。


通過色彩範圍進入選擇高光選項框


修改容差值以選擇高光區域

  從色彩範圍選項框裡我們可以見到,通過改變容差值是可以選擇整個畫面的高光區域(取樣顏色記得點一下高光部分)。根據筆者的經驗,大家可以放心把這個數值調大,因為容差值越大,可以選到的同類高光區域就多,之後製造的丁達爾現象會更明顯。

  但是有一點要注意,如果照片中地面同樣過曝的話,記得取消地面選區。因為我們只需要光源附近產生光束。


讓高光選區成為獨立圖層方便處理

  這裡有個小細節,那就是得到高光選區後,記得右鍵點擊高光區域選擇「通過拷貝的圖層」形成新圖層。之後的大部分操作都是基於這個高光圖層(例如添加曲線調整圖層)。之後的徑向模糊操作就更簡單了,模糊方法改為「縮放」,把中心模糊的點拖動到光源的位置並調整數量即可。


光束形成的關鍵一步

  當光束形成後,你要是覺得光束不夠強烈,可以在蓋印圖層之後再重複上述步驟,直到符合自己口味為止。一般來說,通過徑向模糊得到的光束都是比較生硬的,自己可以適當柔化處理(高斯模糊之後更改圖層模式為濾色或柔光)。最後當然要把整張照片調成生機勃勃的綠色主色調。


最終效果圖:有一種遊戲CG特效的感覺(體積光)

總結

  筆者十分喜歡夏天的天空,抬頭就是藍天白雲,各種奇妙的大自然景象總是讓你驚喜百出。以上筆者所說的拍攝丁達爾現象的風光照片技巧中,總結起來就是「減光」兩字。而針對一直想拍攝丁達爾現象的照片卻沒有拍到的朋友,大可以通過簡單的後期功夫創造出來。所謂攝影大片,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後期的功夫更多,大家在學習攝影的時候專注後期學習能讓你的作品倍添光彩。

相關焦點

  • 成都上空出現美麗的丁達爾現象
    2016年8月15日傍晚,成都市區藍天白雲,一縷縷金色的陽光透過雲層的間隙,照射在成都的高樓大廈上,形成一種美麗的「丁達爾現象當太陽光照射霧氣或是大氣中的灰塵時,從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就可以看到條條光路,從而形成這種壯觀的丁達爾現象。
  • photoshop後期也能製作丁達爾效應嗎?
    歡迎關注,每天分享攝影+ps技巧在很多照片中,我們會看到一種光線,從雲的縫隙中、樹林的縫隙中、陳舊的窗口處照射出來,形成一條清晰可見的光路。這種光線讓畫面變得充滿層次感,也免得充滿神秘感。這種光就是我們常說的「耶穌光」,也叫做「丁達爾效應」。當光照到空氣中的霧氣和灰塵產生的光的散射現象。在人眼看來,就是一條清晰可見的「光路」。
  • 攝影術語中的耶穌光、蘇聯光,丁達爾光還有雲隙光是什麼樣的光?
    記得以前剛剛接觸攝影時,背著相機天天屁顛屁顛跟著攝影老師的後面,大師們鏡頭向東拍,我也向東亂按快門,他們向那拍我就湊熱鬧向那個方向響快門,他們拍一張我拍幾十張,心想著以量取勝,總有一張好的吧,但是事以願違,呵呵……。
  • PS模擬神秘丁達爾效應
  • 手機拍好「丁達爾」上帝光|掌握關鍵一步
    「丁達爾」現象又稱「耶穌光」,也被很多人戲稱「上帝光」。這種景觀,其實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見到,尤其在雨後多雲的天空,清晨的樹林,或者一些老舊房屋的窗邊光線。一、4個場景|偶遇「耶穌光」:雖說「丁達爾」現象屬於自然現象,可遇不可求,但在某些特定時間,場景出現的概率更高些,在這給大家盤點幾個,有機會可以「偶遇」一下。
  • 拍攝唯美丁達爾現象
    1個絕佳時機+2個拍攝技巧從樹縫灑下束束光線叫做丁達爾現象,這種唯美意境的作品只需要掌握兩 點小技巧就能夠拍攝成功,讓我們一同來看看怎麼能把握住這種唯美的畫面吧。TIPS:什麼叫丁達爾現象當一束光線透過膠體,從入射光的垂 直方向可以觀察到膠體裡出現的一條 光亮的「通路」,這種現象叫丁達爾現 象。清晨,在茂密的樹林中,常常可以 看到從枝葉間透過的一道道光柱,這 也是丁達爾現象。
  • 破解「丁達爾現象」消失之謎
    「丁達爾現象」,並憑藉《金溶膠的丁達爾現象探究》項目在今年舉行的第28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摘得桂冠,劉雨鑫的這個探索改進了中學課堂實驗演示,目前她的新型實驗設備已入駐中國科技館進行科普展示。   一束光線透過膠體,從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觀察到膠體裡出現的一條光亮的「通路」,這種現象被稱為丁達爾現象,1869年由英國物理學家約翰·丁達爾率先發現的這種現象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人們常說的「萬縷陽光灑向大地」,這裡的「萬縷陽光」就是丁達爾現象;當我們漫步在林間小道,抬頭仰望天空,看到陽光透過樹葉的孔隙傾瀉而下,一束束打在人們身上,宛如仙境般迷人,這也是丁達爾現象,在中學的教科上
  • 日系小清新攝影 前期拍攝與後期 全流程介紹
    讓很多女孩子看了都會喜歡,今天和大家聊聊攝影君對小清新的一些認識和了解。供大家參考,僅代表個人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前期準備:單反&微單&手機,鏡頭方面有大光圈定焦就用大光圈,沒有定焦就選長焦,沒有長焦鏡頭我們選美顏相機!
  • 「丁達爾效應」
    而這種美妙的自然界現象,叫做丁達爾現象。那麼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呢?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丁達爾現象的定義。丁達爾現象是由英國物理學家約翰·丁達爾1869年在實驗中首先發現並定義的:當然,其實無論是大顆粒的反射現象還是小塵埃散射引起的丁達爾現象,我們都可以自己通過實驗來深入的了解它。
  • 自製丁達爾效應詳盡教程
    所謂丁達爾效應,就是當一束光線透過膠體,從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觀察到膠體裡出現的一條光亮的「通路」,常見於迷霧中的森林清晨。這種場景可遇而不可求,不過如果遇不到也沒關係,可以幫你自製丁達爾效果。前期要點:有光源從樹縫中穿透而下,空氣中有自然霧氣,或者人為的霧氣,最常見的就是燃放煙餅製造微粒讓光源產生散射現象。如果我們遇不到,也要找類似的場景後期,這樣最後的成片更加真實。
  • 趙薇說的丁達爾現象是什麼?能杜絕嗎?
    而微博中一句「從身邊小事做起,杜絕丁達爾現象」又帶給大家一個新名詞「丁達爾現象」。什麼是丁達爾現象?它和霧霾是什麼關係?丁達爾現象能夠被杜絕嗎?簡單來說,丁達爾現象就是一束光在通過分散有一定大小顆粒的分散系(包括液體和氣體)時,能產生一條明顯可見的光路的現象。那麼,這條光路是如何產生的呢?這是由分散系中存在的顆粒物質對光的散射造成的。
  • 人像攝影師應該重視前期拍攝過程,還是依賴後期處理
    現在的人像攝影似乎有兩個極端,要麼就是對後期圖像處理非常不屑,認為那樣體現不出真正的藝術水準;要麼就是對拍攝過程頗為隨意,過於依賴強大的後期圖像處理功能。
  • PS:"丁達爾效應" 上帝之光
    圖/文來源 網絡 丁達爾效應又被稱為上帝之光,因為這像是從天上延伸下來的一條道路,一般為攝影人所追逐。因為太陽位於這幾個位置的時候,出現這種光照表現都是可能的。2、合理確定光線長度一般而言,Length這個選項的值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小會無法出現丁達爾的效果。太大會讓丁達爾的範圍過寬,從而讓整個畫面都蒙上一層光線。雖然可以通過蒙版處理,但是費時費力。
  • 攝影是一門用「光」的藝術,用好光很重要
    「攝影是一門用光的藝術」,這句話放在什麼時候都不過時,因為玩攝影玩到最後,其實玩的就是光影,光影就是攝影的靈魂。比如常見的耶穌光:比如常見的星芒效果:今天我簡單的說一下上面這兩種光效效果前期怎麼拍出來,明天分享這兩種效果如何後期製作出來。
  • 丁達爾效應
    1869年,丁達爾發現,若令一束匯聚的光通過溶膠,則從側面(即與光束垂直的方向)可以看到一個發光的圓錐體,這就是丁達爾效應。
  • 青島一高樓頂部現「丁達爾效應」光芒四射
    有經過的路人稱讚這種情景是大自然和人工力量的結晶。更有大媽在驚嘆之下大呼「這是祥光啊!」從照片中可以看到清晨的陽光被反射後穿透天空,呈現出了束狀。放佛帶領人們走進了一個妙不可言的神奇場景中,引得馬路上過往的人們紛紛駐足觀看。
  • 丁達爾效應==膠體嗎?
    濁液的粒子半徑大於可見光的波長,則主要產生光的反射或折射現象。溶液雖然也能發生散射現象,但由於粒子半徑太小,丁達爾效應很弱,而難以觀察。可見要產生較強的丁達爾現象與兩方面有關:光的波長和粒子粒徑的大小。
  • PS光束大師濾鏡,快速打造丁達爾/耶穌光等上帝之光
    完美的光線是好照片不可或缺的因素,那在PS中如何能打造出諸如丁達爾效應,耶穌光等上帝之光的效果呢?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款PS頂級光線濾鏡——PS光束大師。測試版本:CC2017 Win系統PS光束大師是一個專門用來製作耶穌光效果的插件,又稱PS丁達爾效應插件(丁達爾效應 ,當一束光線透過膠體,從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觀察到膠體裡出現的一條光亮的「通路」,這種現象叫丁達爾現象,也叫丁達爾效應。)
  • 為什麼玩攝都喜歡拍攝丁達爾光?效果出眾,但需要掌握這些操作
    一、耶穌光是什麼耶穌光,其實就是我們初中學習過的丁達爾效應中的一種。什麼又是丁達爾效應?它是指當一束光線穿過膠體,從光垂直射入的方向可以在膠體中觀察到一條明亮的光線「通路」的現象。在霧氣比較多的山野間,起霧後,空氣中存在大量的水霧,陽光照射到山野間(單反攝影控:smmapp),很容易拍到耶穌光。3. 灰塵較多的房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一間塵封了很久的房間突然被打開,陽光從窗戶照進屋子裡,可以看到夾著無數跳動的微小灰塵的一束束耶穌光。
  • 手機攝影后期:把snapseed玩出花,彩色漸變的文字效果
    用snapseed打開一張素材照片,點擊「文字」,輸入「手機攝影手冊」,點擊下面調色板圖標,調整好文字顏色,然後放置在恰當的位置,點擊「對勾」確定。點擊右上角帶箭頭的圖標,點擊「查看修改內容」,點擊右上角三個圓點,點擊「複製」。再次點擊右上角三個圓點,點擊「插入」,這時右下角就出現了兩個「文字」圖層,就是把之前的操作複製粘貼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