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拍好「丁達爾」上帝光|掌握關鍵一步

2020-12-05 嶽小月

「丁達爾」現象又稱「耶穌光」,也被很多人戲稱「上帝光」。

這種景觀,其實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見到,尤其在雨後多雲的天空,清晨的樹林,或者一些老舊房屋的窗邊光線。

▼ 丁達爾光效,想要用手機拍好,有幾個基本條件:

1-眼疾手快,多留意觀察,習慣隨時拍攝(因光束時間短暫)

2-拍攝時要注意對焦位置,熟練手動曝光操作(拍攝關鍵一步)

3-掌握一些後期技巧,強化光束效果

針對以上這三個拍攝條件,小月整理了幾點拍攝技巧,以及手機後期強化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用手機拍出唯美的「耶穌光」。

一、4個場景|偶遇「耶穌光」:

雖說「丁達爾」現象屬於自然現象,可遇不可求,但在某些特定時間,場景出現的概率更高些,在這給大家盤點幾個,有機會可以「偶遇」一下。

1-雨後漸晴或多雲的天空:

尤其在一些高山,風景區,大雨過後,烏雲未散,太陽透過雲層時常能看到「耶穌光」。

▼ 比如:在西千江戶苗寨雨後拍攝

還有秋高氣爽的季節,一些多雲的天氣,也常會看到美美的光束。只不過隨著雲動,會很快消失,所以,看到了切記馬上拍下來。

2-清晨林蔭小路:

尤其是雨後葺降溫的清晨,溼氣霧氣尚存,在一些公園,郊野的樹林裡,常能看到陽光透過樹枝,呈現放射狀的光束。

這個時間段出現的「光束」,會隨著日頭的升高,很快消失,所以拍攝要趁早啊。

3-留意老屋的窗邊,縫隙間:

在一些老房或者屋內光線昏暗的環境,一天中某個時段會有陽光照進室內,能看到類似「丁達爾」光束。

藉助室內環境或老物件,能拍攝出很有年代和陳舊感的畫面

4-山間、水邊「光」更美:

除了天氣和時間的因素外,這兩處環境—— 山裡和寬闊的水面更容易拍美「耶穌光」。

▼ 比如:山間的光束感覺更「高」

大概因為高山峽谷間比較「聚光」,如果在大山間有機會看到耶穌光,會感覺比平時更「高」,所以在山間拍攝光束會有縱向延伸的效果。

▼ 水邊的光束,感覺更「寬」

而在水邊看到的耶穌光,由於水面的折射,讓光束效果感覺上更「寬」,視野非常棒。

二、手動曝光|光束更強:

想用手機拍好「耶穌光」,除了天時,地利,還有一點——手動曝光,決定了最後光束的強弱。、

▼ 比如:同一畫面,不同曝光效果

圖1:手機自動曝光

圖2:手動略降低曝光

以上兩圖對比不難看出,降低曝光後的畫面,光束效果更明顯。

▼如何手動調整曝光?

拍攝時手動對焦,調整曝光很簡單,只需兩步:

1-手指點擊畫面最亮處(光束位置),畫面整體變暗

2-觀察光束效果,點擊一側「小太陽」,上下移動進一步調整曝光強弱

3-最終突出光束效果

三、手機後期|強化光束效果

如果前期拍攝的效果與實際場景總感覺「弱」了點,光束效果不明顯,我們可以通過後期略加強,儘量去還原我們拍攝時的感覺。

▼ 比如:手機拍攝「千戶苗寨」

圖1(原圖):因當時剛下過雨,太陽透過雲層出現短暫的「耶穌光」,但因局部光線弱導致大片山坡寨子發暗,加上清晨的霧氣,讓畫面對比不強,與實際感覺相差很多。

圖2:經過後期調整,強化了「光束」效果,同時局部提亮,銳化山坡苗寨細節,讓畫面更接近當時場景。

具體的後期方法,需要的後期工具,小月整理成詳細內容,需要的夥伴可以跟著一步步試試看。

(一)需要的後期APP:

手機下載snapseed——指劃修圖工具,很多攝影夥伴都喜歡用的後期工具,免費使用。

(二)如何後期強化光束效果?

我們可以通過後期HDR,局部提亮,銳化等簡單操作,就能讓畫面有整體的改善,找張照片一起試試看吧。

▼ 第一步:插入原圖,使用HDR

1-手機打開(或下載)snapseed,插入原圖

2-點擊「工具」

3-選擇「HDR」

4-選擇第一個「自然」效果

5-點擊「菜單按鈕

6-通過畫面效果,向左滑「減弱效果」,向右滑「加強效果」(不建議效果過於強烈,避免失真)

7-點擊「對號」確定

▼ 第二步:局部提亮、加對比、銳度

1-選擇「局部」按鈕

2-點擊「定位」畫面中想局部調整的區域(出現小圓圈按鈕),此時點住屏幕任間位置上下滑動,出現「亮、對、飽、結」4個功能,根據畫面調整對應項即可。

3-點擊右下角「對號」確定

之後按提示,點擊「導出」保存效果即可

通過後期簡單的調整,就能幫助我們強化光束效果,更接近拍攝時的真實感覺。

圖文|嶽小月原創|想了解更多手機攝影技巧,創意後期,馬上關注吧!

相關焦點

  • 大自然的攝影:玩轉丁達爾現象的前期後期!
    夏天能帶給我們許多大自然獨特景象,其中就包括一種叫「丁達爾現象」的美景。這是一種自然現象沒錯,通常在夏日清晨的叢林間,或者在夏日黃昏到傍晚時分就可以看到,它宛若上帝之光一樣呈現在人類面前。這種景象是可遇不可求的,但如果我們真遇到的時候,就可以用手機或者數位相機拍這份美好保存下來。那麼到底怎樣拍才拍得好看呢?筆者在此分享一下玩法。
  • PS光束大師濾鏡,快速打造丁達爾/耶穌光等上帝之光
    完美的光線是好照片不可或缺的因素,那在PS中如何能打造出諸如丁達爾效應,耶穌光等上帝之光的效果呢?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款PS頂級光線濾鏡——PS光束大師。測試版本:CC2017 Win系統PS光束大師是一個專門用來製作耶穌光效果的插件,又稱PS丁達爾效應插件(丁達爾效應 ,當一束光線透過膠體,從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觀察到膠體裡出現的一條光亮的「通路」,這種現象叫丁達爾現象,也叫丁達爾效應。)
  • 攝影術語中的耶穌光、蘇聯光,丁達爾光還有雲隙光是什麼樣的光?
    記得以前剛剛接觸攝影時,背著相機天天屁顛屁顛跟著攝影老師的後面,大師們鏡頭向東拍,我也向東亂按快門,他們向那拍我就湊熱鬧向那個方向響快門,他們拍一張我拍幾十張,心想著以量取勝,總有一張好的吧,但是事以願違,呵呵……。
  • PS:"丁達爾效應" 上帝之光
    圖/文來源 網絡 丁達爾效應又被稱為上帝之光,因為這像是從天上延伸下來的一條道路,一般為攝影人所追逐。Brightness:亮度,調整光線的亮度Color:調整光線的顏色Amount:調整光線的破碎程度Phase:調整光線的破碎形態Rays:光線的透明度Source:觀察光線形態但是想要用好這些參數可不是簡單的事情。
  • 知道為什麼你的風光攝影總是拍不好嗎?因為你不懂丁達爾光
    初中的化學中我們就學過丁達爾效應,光線經過膠體會有一條明亮的光路。那麼這個丁達爾效應光也是同樣的道理,說白了就是空氣中有微小的顆粒,反射光形成的。很多人只知道耶穌光,而不知道丁達爾光,其實是同一種光。這種光線經常出現在森林裡,房間裡,這種光線是特別柔和的,特別美,也是特別的仙。
  • 用手機就能拍出「上帝視角」|試試這三招
    方法其實有很多,關鍵就在我們拍攝的位置——要有絕對的高度,就能拍到類似畫面,比如「坐飛機時」。▼ 當然,也可利用手機後期創意,製作出類似「上帝」俯看星球的感覺—— 比如「小星球」特效。說了這麼多,具體該如何用手機拍出「上帝視角」的感覺,後期特效如何製作?聽小月逐一和你說說:一、巧借「交通工具」拍:前面小月提過—— 想拍到「上帝視角」,要有一個足夠高的拍攝位置。而生活中一些我們乘坐的「交通工具」就能實現。
  • 為什麼玩攝都喜歡拍攝丁達爾光?效果出眾,但需要掌握這些操作
    耶穌光給人一種神秘而聖潔的感覺,是突破一切障礙後重生綻放出的異樣光彩,它似一束束佛光灑在大地,打在心上,醍醐灌頂,觀之,有幸,拍之,足矣。如此唯美的耶穌光,怪不得那麼多攝影師不停往林間跑!那麼拍攝耶穌光都有哪些注意事項和技巧?
  • 瀘沽湖驚現丁達爾光!
    丁達爾效應百度百科 | 來源當一束光線透過膠體,從垂直入射光方向可以觀察到膠體裡出現的一條光亮的「通路」,這種現象叫丁達爾現象,也叫丁達爾效應(Tyndall effect)或者丁鐸爾現象格努長汀 | 攝清晨,在茂密的樹林中,常常可以看到,陽光從枝葉間透過,一道道光柱照亮林間,類似於這種自然界現象,也是丁達爾現象
  • 航拍星海廣場之二:丁達爾光與天書
    拍攝的當天,清晨有薄霧,當陽光透過廣場的建築,會產生一種很特殊的光影效果,這種光影攝影人稱之為丁達爾光,也稱耶穌光,因為西方許多耶穌畫像的背景常常畫有四射的光芒。 當太陽進一步升高時,從這個角度拍攝,因前面沒有過多樓群的遮擋,所以丁達爾光效應不明顯。薄霧的存在,使遠方的風景不是很清晰。既想朦朧,又要清晰,這叫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哈!
  • 拍攝唯美丁達爾現象
    1個絕佳時機+2個拍攝技巧從樹縫灑下束束光線叫做丁達爾現象,這種唯美意境的作品只需要掌握兩 點小技巧就能夠拍攝成功,讓我們一同來看看怎麼能把握住這種唯美的畫面吧。TIPS:什麼叫丁達爾現象當一束光線透過膠體,從入射光的垂 直方向可以觀察到膠體裡出現的一條 光亮的「通路」,這種現象叫丁達爾現 象。清晨,在茂密的樹林中,常常可以 看到從枝葉間透過的一道道光柱,這 也是丁達爾現象。
  • 在雷雨天氣,坐飛機很可能會碰到「丁達爾效應」
    在攝影人眼裡,這就是傳說中的「耶酥光」,又稱「神光」,這種在科學上稱為「丁達爾效應」的自然現象,其實並不稀奇,在我們身邊的公園小樹林或者景區都能碰到。只不過飛機上嘛,我也是第一次遇見。現在的卡片機很多都自帶長焦,記錄旅途的小驚喜非常實用。而手機,比如某為,長焦吹得天花亂墜,其實呢?
  • 丁達爾效應
    1869年,丁達爾發現,若令一束匯聚的光通過溶膠,則從側面(即與光束垂直的方向)可以看到一個發光的圓錐體,這就是丁達爾效應。
  • 柯南漫畫1053話解讀:柯南化身高中老師,教你丁達爾效應
    本文由柯小言完成,漫畫部分截圖來源自嗶哩嗶哩漫畫,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大家好,這裡是柯小言~今天,柯南更新了第1053話《光》,案件進一步發展,真相逐漸浮出水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這時灰原哀發現森林中有四個移動的光點向森林那裡走去,情急之下,柯南讓灰原哀他們用紅色藍色的油性筆和膠帶做一個「魔法之光」。
  • 丁達爾效應==膠體嗎?
    1869年丁達爾(Tyndall)發現,若令一束可見光通過膠體,則從側面(即與光束垂直的方向)可以看到一條發光的光路,這就是丁達爾效應。   濁液的粒子半徑大於可見光的波長,則主要產生光的反射或折射現象。
  • 「丁達爾效應」
    而這種美妙的自然界現象,叫做丁達爾現象。那麼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呢?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丁達爾現象的定義。丁達爾現象是由英國物理學家約翰·丁達爾1869年在實驗中首先發現並定義的:如果粒子(如溶膠體)小於入射光波長,則會發生光的散射。這時觀察到的是光波環繞微粒而向其四周放射的光,稱為散射光或乳光。
  • 手機如何拍好「光軌,追焦,水拉絲」?實例教你拍好動態畫面!
    想用手機拍好動態物體,我們先來數數,在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動態場景」可以拍攝。▼ 較常見主體:人物,車輛,飛鳥昆蟲。這些都是可拍的「動態畫面」。▼ 比如:利用慢門拍攝的「流雲、水拉絲「以上畫面都是小月用手機拍攝的「動態物體」,除了個別需要用手機專業模式拍攝外,想拍好這些「動態物體」,要記住3個關鍵字——「穩、準、快」。
  • 化學試講 | 高中《丁達爾效應》試講稿+答辯
    《丁達爾效應》試講稿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高中化學組的***號考生,我試講的題目是《丁達爾效應》,下面開始我的試講。一、新課導入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分散系和它的幾種分類,誰能回憶一下上節課的內容? 你來說下!
  • PS模擬神秘丁達爾效應
    這些現象就是是丁達爾效應,是不是很神秘呢~「丁達爾效應」原理丁達爾效應 ,當一束光線透過膠體,從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觀察到膠體裡出現的一條光亮的「通路」,這種現象叫丁達爾現象,也叫丁達爾效應英國物理學家丁達爾(1820~1893年) ,首先發現和研究了膠體中的上述現象。這主要是膠體中分散質微粒散射出來的光。在光的傳播過程中,光線照射到粒子時,如果粒子大於入射光波長很多倍,則發生光的反射;如果粒子小於入射光波長,則發生光的散射,這時觀察到的是光波環繞微粒而向其四周放射的光,稱為散射光或乳光。丁達爾效應就是光的散射現象或稱乳光現象。
  • 廈門天空出現丁達爾效應 光有了形狀!你看到了嗎?
    (記者 林銘鴻 攝)  劃重點  這可不是普通的光  它有個好聽的名字  叫做——  丁達爾效應  據@中國氣象局 科普:丁達爾效應,一般出現在清晨、日落時分或者雨後雲層較多的時候,大氣中有霧氣或灰塵,剛好太陽投射在上面,被分割成一條條,有時一大片,顯得特別壯觀。
  • 膠體粒子對光線散射而形成丁達爾效應,放電影也屬於丁達爾效應
    膠體粒子對光線散射而形成丁達爾效應,放電影也屬於丁達爾效應丁達爾效應因英國物理學家丁達爾於1869年發現而得名。當光束通過膠體時,看到的光柱是被膠體粒子散射的現象,並不是膠體粒子本身發光。可見的波長在400~700nm之間,膠體粒子的直徑在1~100nm之間,小於可見光的波長,能使光波發生散射;溶液也發生光的散射,但由於溶液中粒子的直徑小於1nm,散射極其微弱。所以,當光束通過膠體時可觀察到丁達爾效應,而通過溶液時則觀察不到這種現象。這條光亮的「通路」是由於膠體粒子對光線散射(光波偏離原來方向而分散傳播)形成的,叫做「丁達爾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