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沽湖驚現丁達爾光!

2020-12-05 涼山州智慧旅遊

丁達爾效應

百度百科 | 來源

當一束光線透過膠體,從垂直入射光方向可以觀察到膠體裡出現的一條光亮的「通路」,這種現象叫丁達爾現象,也叫丁達爾效應(Tyndall effect)或者丁鐸爾現象、丁澤爾效應、廷得耳效應。

格努長汀 | 攝

清晨,

在茂密的樹林中,

常常可以看到,

陽光從枝葉間透過,

一道道光柱照亮林間,

類似於這種自然界現象,

也是丁達爾現象。

這是因為雲、霧、煙塵也是膠體,

只是這些膠體的分散劑是空氣,

分散質是微小的塵埃或液滴。

格努長汀 | 攝

而在瀘沽湖,

也可以看到丁達爾效應。

格努長汀 | 攝

五月九日傍晚,

正是夕陽西下,

萬道霞光布滿天邊的時候,

一束束光柱透過雲層,

向湖面散開,

像一把漂亮的摺扇,

輕輕扇動著湖面的水波。

格努長汀 | 攝

薄薄的光束,

使瀘沽湖多了一份朦朧感,

仿若青澀般的美夢。

格努長汀 | 攝

層層鱗浪隨風而起,

伴著跳躍的陽光,

伴著這清風涼意,

在不停地追逐與嬉戲。

格努長汀 | 攝

金燦燦的陽光傾瀉下來,

注進萬頃碧波,

單調而平靜的湖面,

開始有些色彩了。

雲行宋雨 | 攝

湖水被映得光彩奪目,

像一塊無暇的金石。

雲行宋雨 | 攝

待丁達爾光出現,

湖光躍金。

風靜時,平滑如鏡,

微風起處,

打破了湖面的平靜,

一圈漣漪輕輕地暈開,

湖面粼粼波光,

像舞臺上開場的序幕一般,

頃刻間,迷離人的雙眼。

雲行宋雨 | 攝

也許你見過丁達爾光,

也許你從未聽說過,

但是我相信,

見過瀘沽湖的丁達爾效應,

你便無法挪開雙眼。

雲行宋雨 | 攝

那刺穿雲朵的陽光,

就像根根金線,

縱橫交錯,

把棉花糖般的雲朵,

縫製成一幅美麗無比的圖案。

雲行宋雨 | 攝

一束光忽然地闖進遊人視線,

驚豔了眼球,

如同佛光普照,

在瀘沽湖上空閃耀著。

雲行宋雨 | 攝

五月,初夏剛至,

騎著單車沿著湖岸遊玩,

一邊拍照,一邊等待,

幸運的話,

可以遇見彩虹,

也可以遇見繽紛的晚霞。

朱力 | 攝

五月,

來瀘沽湖,

剛剛好。

朱力 | 攝

素材來源 | 四川瀘沽湖

綜合整理 | 五彩涼山智慧旅遊公共服務平臺

若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更多精彩文章請看這裡!

5月賞索瑪花,涼山這些地方值得一去

食不可擋丨101—105路公交車沿線的地道美食

魅力甘洛 | 納龍河森林公園數萬畝索瑪花進入盛開期

最美殊榮 | 喜訊!西昌邛海獲評長江經濟帶最美湖泊

七彩西昌 | 如果有一座城能滿足你對生活的所有幻想,那她一定是西昌!

四川首批天府旅遊名縣候選縣、文化旅遊特色小鎮名單公布!涼山州會理古城榜上有名!

避暑勝地 | 涼山入選2019中外避暑旅遊目的地排行榜!朋友們,快來涼山避暑吧

文旅發展 | 首批10個天府旅遊名縣正式公布,還將有這些大動作……

相關焦點

  • 攝影術語中的耶穌光、蘇聯光,丁達爾光還有雲隙光是什麼樣的光?
    那時經常有聽到他們說什麼耶穌光蘇聯光,我想蘇聯早解休了,幹嘛還叫蘇聯光?我就直接叫俄羅斯光,引得眾人哈哈大笑;後來在攝影這條道上混久了,慢慢知道了太陽光穿過雲層光芒四射,或者傾瀉而下投射到地面給人以絢麗、神聖之感的現象,稱作「耶穌光」或者「上帝之梯」,而我們平時只是形象的把它叫做——雲隙光。
  • 如夢似幻 四川敘永驚現「丁達爾效應」景觀
    人民網成都9月3日電 8月28日,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水尾鎮上空出現絢麗的「丁達爾效應」景觀,這一景觀持續了約50分鐘,絢麗多姿的景觀吸引了不少村民仰天觀賞。 據悉,丁達爾效應是英國科學家丁達爾於1869年發現的。
  • 航拍星海廣場之二:丁達爾光與天書
    拍攝的當天,清晨有薄霧,當陽光透過廣場的建築,會產生一種很特殊的光影效果,這種光影攝影人稱之為丁達爾光,也稱耶穌光,因為西方許多耶穌畫像的背景常常畫有四射的光芒。 當太陽進一步升高時,從這個角度拍攝,因前面沒有過多樓群的遮擋,所以丁達爾光效應不明顯。薄霧的存在,使遠方的風景不是很清晰。既想朦朧,又要清晰,這叫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哈!
  • 丁達爾效應
    1869年,丁達爾發現,若令一束匯聚的光通過溶膠,則從側面(即與光束垂直的方向)可以看到一個發光的圓錐體,這就是丁達爾效應。
  • 丁達爾效應==膠體嗎?
    1869年丁達爾(Tyndall)發現,若令一束可見光通過膠體,則從側面(即與光束垂直的方向)可以看到一條發光的光路,這就是丁達爾效應。   濁液的粒子半徑大於可見光的波長,則主要產生光的反射或折射現象。
  • PS:"丁達爾效應" 上帝之光
    圖/文來源 網絡 丁達爾效應又被稱為上帝之光,因為這像是從天上延伸下來的一條道路,一般為攝影人所追逐。可以看到,這時候的天空無論是雲朵的色彩還是輪廓都比之前的更加清晰了。我們要讓雲朵的輪廓更加明顯,方便後面的操作。
  • 「丁達爾效應」
    而這種美妙的自然界現象,叫做丁達爾現象。那麼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呢?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丁達爾現象的定義。丁達爾現象是由英國物理學家約翰·丁達爾1869年在實驗中首先發現並定義的:如果粒子(如溶膠體)小於入射光波長,則會發生光的散射。這時觀察到的是光波環繞微粒而向其四周放射的光,稱為散射光或乳光。
  • 因為你不懂丁達爾光
    初中的化學中我們就學過丁達爾效應,光線經過膠體會有一條明亮的光路。那麼這個丁達爾效應光也是同樣的道理,說白了就是空氣中有微小的顆粒,反射光形成的。很多人只知道耶穌光,而不知道丁達爾光,其實是同一種光。這種光線經常出現在森林裡,房間裡,這種光線是特別柔和的,特別美,也是特別的仙。
  • PS光束大師濾鏡,快速打造丁達爾/耶穌光等上帝之光
    完美的光線是好照片不可或缺的因素,那在PS中如何能打造出諸如丁達爾效應,耶穌光等上帝之光的效果呢?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款PS頂級光線濾鏡——PS光束大師。測試版本:CC2017 Win系統PS光束大師是一個專門用來製作耶穌光效果的插件,又稱PS丁達爾效應插件(丁達爾效應 ,當一束光線透過膠體,從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觀察到膠體裡出現的一條光亮的「通路」,這種現象叫丁達爾現象,也叫丁達爾效應。)
  • PS模擬神秘丁達爾效應
    這些現象就是是丁達爾效應,是不是很神秘呢~「丁達爾效應」原理丁達爾效應 ,當一束光線透過膠體,從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觀察到膠體裡出現的一條光亮的「通路」,這種現象叫丁達爾現象,也叫丁達爾效應英國物理學家丁達爾(1820~1893年) ,首先發現和研究了膠體中的上述現象。這主要是膠體中分散質微粒散射出來的光。在光的傳播過程中,光線照射到粒子時,如果粒子大於入射光波長很多倍,則發生光的反射;如果粒子小於入射光波長,則發生光的散射,這時觀察到的是光波環繞微粒而向其四周放射的光,稱為散射光或乳光。丁達爾效應就是光的散射現象或稱乳光現象。
  • 廈門天空出現丁達爾效應 光有了形狀!你看到了嗎?
    (記者 林銘鴻 攝)  劃重點  這可不是普通的光  它有個好聽的名字  叫做——  丁達爾效應  據@中國氣象局 科普:丁達爾效應,一般出現在清晨、日落時分或者雨後雲層較多的時候,大氣中有霧氣或灰塵,剛好太陽投射在上面,被分割成一條條,有時一大片,顯得特別壯觀。
  • 膠體粒子對光線散射而形成丁達爾效應,放電影也屬於丁達爾效應
    膠體粒子對光線散射而形成丁達爾效應,放電影也屬於丁達爾效應丁達爾效應因英國物理學家丁達爾於1869年發現而得名。當光束通過膠體時,看到的光柱是被膠體粒子散射的現象,並不是膠體粒子本身發光。可見的波長在400~700nm之間,膠體粒子的直徑在1~100nm之間,小於可見光的波長,能使光波發生散射;溶液也發生光的散射,但由於溶液中粒子的直徑小於1nm,散射極其微弱。所以,當光束通過膠體時可觀察到丁達爾效應,而通過溶液時則觀察不到這種現象。這條光亮的「通路」是由於膠體粒子對光線散射(光波偏離原來方向而分散傳播)形成的,叫做「丁達爾效應」。
  • 拍攝唯美丁達爾現象
    1個絕佳時機+2個拍攝技巧從樹縫灑下束束光線叫做丁達爾現象,這種唯美意境的作品只需要掌握兩 點小技巧就能夠拍攝成功,讓我們一同來看看怎麼能把握住這種唯美的畫面吧。TIPS:什麼叫丁達爾現象當一束光線透過膠體,從入射光的垂 直方向可以觀察到膠體裡出現的一條 光亮的「通路」,這種現象叫丁達爾現 象。清晨,在茂密的樹林中,常常可以 看到從枝葉間透過的一道道光柱,這 也是丁達爾現象。
  • 趙薇說的丁達爾現象是什麼?能杜絕嗎?
    簡單來說,丁達爾現象就是一束光在通過分散有一定大小顆粒的分散系(包括液體和氣體)時,能產生一條明顯可見的光路的現象。那麼,這條光路是如何產生的呢?這是由分散系中存在的顆粒物質對光的散射造成的。如果分散系中顆粒的大小可以和入射光的波長相當(一般來說即大於入射光波長的1/10,對於可見光來說大小約超過數十納米即可),當光照射到這樣的顆粒上時,會有一部分光隨機的向其他方向發散開來,這就造成了光的散射。這些不再沿著照射方向傳播的光被我們看見,這就形成了明顯的光路。 不過,如果顆粒太大或太小,都會對散射發生影響。
  • 破解「丁達爾現象」消失之謎
    一次,老師在進行納米金的染色研究,我很好奇地拿起手邊能發射綠色光線的雷射筆照向品紅色的納米金溶膠,驚奇地發現,透過玻璃杯並沒有看到丁達爾現象特有的「光路」,「老師,為什麼會和課本上說的不一樣?」我問實驗室的老師,但老師只是笑笑,鼓勵我說:「試著自己找到原因吧!」老師的這句話激發了我的鬥志,於是我開始研究「丁達爾現象」消失之謎。
  • 廈門天空出現丁達爾效應,光有了形狀!你看到了嗎?
    (本報記者 林銘鴻 攝)劃重點這可不是普通的光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做——丁達爾效應據@中國氣象局 科普:丁達爾效應,一般出現在清晨、日落時分或者雨後雲層較多的時候,大氣中有霧氣或灰塵,剛好太陽投射在上面,被分割成一條條,有時一大片,顯得特別壯觀。
  • 手機拍好「丁達爾」上帝光|掌握關鍵一步
    「丁達爾」現象又稱「耶穌光」,也被很多人戲稱「上帝光」。這種景觀,其實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見到,尤其在雨後多雲的天空,清晨的樹林,或者一些老舊房屋的窗邊光線。▼ 丁達爾光效,想要用手機拍好,有幾個基本條件:1-眼疾手快,多留意觀察,習慣隨時拍攝(因光束時間短暫)2-拍攝時要注意對焦位置,熟練手動曝光操作(拍攝關鍵一步)3-掌握一些後期技巧,強化光束效果
  • 美輪美奐 瀘州敘永現「丁達爾效應」景觀
    瀘州市敘永縣水潦彝族鄉「雞鳴三省」大峽谷一帶出現「丁達爾效應」景觀。蘇忠國 攝人民網成都6月18日電 6月16日,瀘州市敘永縣水潦彝族鄉「雞鳴三省」大峽谷一帶出現「丁達爾效應」景觀,陽光透過雲層灑下,美輪美奐,吸引遊客駐足觀賞拍照。
  • 大自然的攝影:玩轉丁達爾現象的前期後期!
    夏天能帶給我們許多大自然獨特景象,其中就包括一種叫「丁達爾現象」的美景。這是一種自然現象沒錯,通常在夏日清晨的叢林間,或者在夏日黃昏到傍晚時分就可以看到,它宛若上帝之光一樣呈現在人類面前。這種景象是可遇不可求的,但如果我們真遇到的時候,就可以用手機或者數位相機拍這份美好保存下來。那麼到底怎樣拍才拍得好看呢?筆者在此分享一下玩法。
  • 【乾貨分享】好看的丁達爾效應!是怎麼做到的呢?
    在光的傳播過程中,光線照射到粒子時,如果粒子大於入射光波長很多倍,則發生光的反射;如果粒子小於入射光波長,則發生光的散射,這時觀察到的是光波環繞微粒而向其四周放射的光,稱為散射光或乳光。丁達爾效應就是光的散射現象或稱乳光現象。由於真溶液粒子直徑一般不超過1 nm,膠體粒子介於溶液中溶質粒子和濁液粒子之間,其半徑在1~100 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