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雨天氣,坐飛機很可能會碰到「丁達爾效應」

2020-12-04 A阿陸A

如果不考慮安全性,我喜歡在惡劣天氣下的飛行,因為穿雲過後的藍天,總能給人帶來無比喜悅的心情。一般即使起飛時有大雨,到萬米高空時,依然晴朗。

去年七月份,不知道為什麼從鄭州到呼和浩特,經歷的就是如此天氣。習慣了靠窗的位置,只為能邂逅美景。

當快要到白塔機場時,穿過層層阻礙,只見有一片陽光在遠處灑落,大概是那裡的烏雲開了小差。

在攝影人眼裡,這就是傳說中的「耶酥光」,又稱「神光」,這種在科學上稱為「丁達爾效應」的自然現象,其實並不稀奇,在我們身邊的公園小樹林或者景區都能碰到。只不過飛機上嘛,我也是第一次遇見。

現在的卡片機很多都自帶長焦,記錄旅途的小驚喜非常實用。而手機,比如某為,長焦吹得天花亂墜,其實呢?以我親測,有效僅是三到五倍,這點功能大部分手機都能做到,真的有點過度宣傳了。

飛機上看到這種風景,真屬難得,於是自然而然多拍了幾張。

在白塔機場上空轉了一小圈,發現有如在兩個世界裡穿行,一會兒藍天白雲,一會兒烏雲密布。在「猶豫」幾分鐘後,才堅定地一頭扎進烏雲,於是我也被「失明」了幾秒。

當飛機相對穩穩地平安著陸後,整個機場非常漂亮,停機坪上飛機的倒影,遠處「丁達爾」雖然已經漸漸模糊,不明顯卻依然好看。

相關焦點

  • 丁達爾效應
    1869年,丁達爾發現,若令一束匯聚的光通過溶膠,則從側面(即與光束垂直的方向)可以看到一個發光的圓錐體,這就是丁達爾效應。
  • 丁達爾效應==膠體嗎?
    1869年丁達爾(Tyndall)發現,若令一束可見光通過膠體,則從側面(即與光束垂直的方向)可以看到一條發光的光路,這就是丁達爾效應。溶液雖然也能發生散射現象,但由於粒子半徑太小,丁達爾效應很弱,而難以觀察。可見要產生較強的丁達爾現象與兩方面有關:光的波長和粒子粒徑的大小。
  • 「丁達爾效應」
    丁達爾現象是由英國物理學家約翰·丁達爾1869年在實驗中首先發現並定義的:看完概念,可能我們有點犯模糊!光線穿過膠體?光線我們都懂!那麼什麼叫做膠體?膠體又稱膠狀分散體,是化學範疇內的概念。一般有固體、液體、氣體溶膠之分。
  • 重慶降雨暫歇 現壯麗「丁達爾效應」景觀
    中國天氣網訊 7月14日,重慶降雨暫歇,陽光通過雲層縫隙形成丁達爾效應,從南山壹華裡景區俯看重慶中心城區,景色壯觀,吸引不少市民遊客前來打卡拍照。(圖/凌舸智)中國天氣網訊 7月14日,重慶降雨暫歇,陽光通過雲層縫隙形成丁達爾效應,從南山壹華裡景區俯看重慶中心城區,景色壯觀,吸引不少市民遊客前來打卡拍照。(圖/凌舸智)中國天氣網訊 7月14日,重慶降雨暫歇,陽光通過雲層縫隙形成丁達爾效應,從南山壹華裡景區俯看重慶中心城區,景色壯觀,吸引不少市民遊客前來打卡拍照。
  • 膠體粒子對光線散射而形成丁達爾效應,放電影也屬於丁達爾效應
    膠體粒子對光線散射而形成丁達爾效應,放電影也屬於丁達爾效應丁達爾效應因英國物理學家丁達爾於1869年發現而得名。當光束通過膠體時,看到的光柱是被膠體粒子散射的現象,並不是膠體粒子本身發光。所以,當光束通過膠體時可觀察到丁達爾效應,而通過溶液時則觀察不到這種現象。這條光亮的「通路」是由於膠體粒子對光線散射(光波偏離原來方向而分散傳播)形成的,叫做「丁達爾效應」。利用丁達爾效應是區分膠體與溶液的一種常用物理方法。丁達爾效應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 PS模擬神秘丁達爾效應
  • 美輪美奐 瀘州敘永現「丁達爾效應」景觀
    瀘州市敘永縣水潦彝族鄉「雞鳴三省」大峽谷一帶出現「丁達爾效應」景觀。蘇忠國 攝人民網成都6月18日電 6月16日,瀘州市敘永縣水潦彝族鄉「雞鳴三省」大峽谷一帶出現「丁達爾效應」景觀,陽光透過雲層灑下,美輪美奐,吸引遊客駐足觀賞拍照。
  • 資深媒體人講述:為何雷雨天氣不能飛?
    為何雷雨天氣不能飛?  每年夏季正是雷雨多發季節,航班延誤似乎成了家常便飯。由此帶來的不便確實讓一些乘客感到很辛苦。如果航空公司和機場地面服務不到位,旅客的怨氣會更大,由此會引發很多服務爭執和糾紛。  為何雷雨天氣飛機不能飛呢?
  • 青島出現「丁達爾效應」:太陽照在海上,光線清晰可見
    青島出現「丁達爾效應」:太陽照在海上,光線清晰可見 2018-12-18 10: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PS:"丁達爾效應" 上帝之光
    圖/文來源 網絡 丁達爾效應又被稱為上帝之光,因為這像是從天上延伸下來的一條道路,一般為攝影人所追逐。但是我們能夠評估一個大致的光源範圍,如果我們脫離了這個範圍,就會顯得很假,例如下圖:可以看到,這幾個位置實際上都是可以的。因為太陽位於這幾個位置的時候,出現這種光照表現都是可能的。
  • photoshop後期也能製作丁達爾效應嗎?
    歡迎關注,每天分享攝影+ps技巧在很多照片中,我們會看到一種光線,從雲的縫隙中、樹林的縫隙中、陳舊的窗口處照射出來,形成一條清晰可見的光路。這種光線讓畫面變得充滿層次感,也免得充滿神秘感。這種光就是我們常說的「耶穌光」,也叫做「丁達爾效應」。當光照到空氣中的霧氣和灰塵產生的光的散射現象。在人眼看來,就是一條清晰可見的「光路」。
  • 化學試講 | 高中《丁達爾效應》試講稿+答辯
    《丁達爾效應》試講稿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高中化學組的***號考生,我試講的題目是《丁達爾效應》,下面開始我的試講。一、新課導入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分散系和它的幾種分類,誰能回憶一下上節課的內容? 你來說下!
  • 廈門天空出現丁達爾效應 光有了形狀!你看到了嗎?
    (記者 林銘鴻 攝)  劃重點  這可不是普通的光  它有個好聽的名字  叫做——  丁達爾效應  據@中國氣象局 科普:丁達爾效應,一般出現在清晨、日落時分或者雨後雲層較多的時候,大氣中有霧氣或灰塵,剛好太陽投射在上面,被分割成一條條,有時一大片,顯得特別壯觀。
  • 飛機在雷雨天氣飛行為什麼不會被雷劈?
    飛機在雷雨天氣飛行為什麼不會被雷劈?     飛機在雷雨中飛行被閃電擊中的情況有,但不多。 原因是閃電是按靜電電位差的方向走的。而飛機在設計時就考慮了靜電釋放裝置,避免靜電在機身的積累。因此閃電一般不會直接擊向飛機。
  • 如夢似幻 四川敘永驚現「丁達爾效應」景觀
    人民網成都9月3日電 8月28日,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水尾鎮上空出現絢麗的「丁達爾效應」景觀,這一景觀持續了約50分鐘,絢麗多姿的景觀吸引了不少村民仰天觀賞。 據悉,丁達爾效應是英國科學家丁達爾於1869年發現的。
  • 廈門天空出現丁達爾效應,光有了形狀!你看到了嗎?
    (本報記者 林銘鴻 攝)劃重點這可不是普通的光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做——丁達爾效應據@中國氣象局 科普:丁達爾效應,一般出現在清晨、日落時分或者雨後雲層較多的時候,大氣中有霧氣或灰塵,剛好太陽投射在上面,被分割成一條條,有時一大片,顯得特別壯觀。
  • 光芒四射如夢似幻 瀘州敘永現「丁達爾效應」景觀(圖組)
    敘永現丁達爾效應景觀四川新聞網瀘州8月31日訊(蘇忠國 姜永寧 記者 嶽東)日前,瀘州市敘永縣水尾鎮上空出現一縷縷金色的陽光形成光柱透過雲層間隙,光芒四射如夢似幻,讓村民仰天觀賞,紛紛轉發朋友圈求問這是什麼現象。8月31日,記者了解到這是「丁達爾效應」景觀。
  • 青島一高樓頂部現「丁達爾效應」光芒四射
    有的路人說這種情景被稱為「丁達爾效應」。圖中是光芒四射的樓頂。對於丁達爾效應,很多人表示以前在農村地區的叢林中這種場景很常見,尤其是在清晨的時候。但是高樓大廈之間的丁達爾效應確實頭一次見到。圖中是被吸引拍照的路人朋友。這種現場持續了大約二十多分鐘才慢慢散去。
  • 光線效果,用Photoshop簡單又快速製作丁達爾效應
    當一束光線透過膠體,從垂直入射光方向可以觀察到膠體裡出現的一條光亮的「通路」,這種現象叫丁達爾現象,其原理是光被懸浮的膠體粒子散射,也叫丁達爾效應(Tyndall effect)或者丁鐸爾現象、丁澤爾效應、廷得耳效應。丁達爾效應得名自物理學家約翰·丁達爾。
  • (photoshop修圖丁達爾效應)
    前言本篇是PS系列教程的第7篇,一鍵添加丁達爾效應(耶穌光),快速提升照片逼格,讓今天的你我成為「亮」仔,該項技術主要運用於人像和風光攝影。靠窗的光源讓我們可以通過丁達爾效應提升照片氛圍,仙女,當然要有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