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總是翻車?作為一位學霸家長,聊聊我兒子的數學逆襲史

2020-12-03 明乾家庭教育

笑著問他,「還有機會再看見你考一次滿分嗎?」兒子想了半晌,然後認真地告訴我:「考了130分那天,我第一次被自己的動力嚇到了。」

四十歲生日的那天,我去參加了兒子的家長會。

全校前十,班級第一,語文129分,物理112,歷史生物滿分,化學就扣了一分...

還有,「數學:150」。

兒子在全市重點中學數學考滿分,我以前真的不敢想。

兒子是從班級中遊,一步步「爬」上來的。

回想起他數學第一次考130的那天,我就知道,全班第一,早晚是他的。

回想起來,兒子的逆襲從數學開始,也是數學給了兒子信心。他班裡的其他學霸,也無一不是數學上的「天才」。

這讓我意識到,當初先幫兒子從數學「對症下藥」,然後著重培養他的學習動力,我的選擇沒有錯!

下班了,來聊聊我的心路歷程吧。

01每個學霸,都首先是一個數學「天才」

兒子成為學霸的第一步,就是把數學玩轉吃透。

但曾經的他,一寫數學作業就跟我抱怨:「噁心,想吐!」

兒子上初二的時候,數學是他的累贅,特別是新學的一次函數和幾何證明,簡直是同齡孩子的噩夢。

計算不準,邏輯差,不認真審題,不會做總結,這都不算毛病。最可怕的是,他有時候題都不讀就開始寫!

每次見他這樣,我都一把抓住他的手:「寫啊!繼續寫!題都不讀你寫什麼?」

我發現很多孩子都這樣,做題很快,看著反應迅速,其實根本不思考,腦袋裡一點貨沒有,還半瓶晃悠!

我每次一給他講「沿著AC勻速運動」的意思,不等我把話說完,他就急忙說「我懂了」,我一問,他又說不出個一二,每次都這樣。

愛賣弄,沉不下心,對學習三天熱血,特別是對數學,這就是初中生的通病!

68分,49分,70分,兒子的成績就像藍天上漂浮的風箏,讓人一直放心不下。

有段時間我甚至懷疑,他是不是真的很笨?

函數,模型,全等,圖像,證明,真有那麼難嗎?

痛定思痛,看了很多教育文章以後,我終於發現了問題所在。

02「知識交給老師,但能力必須留給家長」

上面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分割學習法,這是教育家黃偉強主張的學習觀念。

他把學習分割成了「輸入」和「輸出」兩部分,主張各司其責:輸入,是老師的工作。而培養孩子輸出的能力,則是家長的任務。任何一方沒盡到義務,都會讓孩子的學習系統出問題!

很多孩子白天學習認真,寫了很多字,筆記長篇累牘,但沒在課後「銜接段」好好消化知識,光輸入,但沒有吞咽的能力,家長平時忽視學習動力的培養,孩子不知道落到紙面上輸出,到頭來還是白學。

所以,下面這幾類孩子,常常不會成為學霸:

1.努力夠了,自己也愛學,但是成績平平。

這類學生大多做題方法不對,刷題量夠了,自己也不討厭學習,但問題在於沒形成自己的思維框架。

平時做作業很輕鬆,難題看了答案也都能看懂,但是缺乏「深究」——

他們更像是在「背題」,像是機械性堆積知識點,而不是針對考點見招拆招,學習效率很低。很多考點明明不是重點,或者明明已經爛熟於心了,可是為了完成作業,他們還是浪費時間在寫,而在家長眼裡,這樣的孩子反而是「努力」的代名詞。

初二數學最難的考點是什麼?當然是函數了。

函數的考點,說白了只有那麼幾項:圖像,平移,關係,待定係數法和應用大題,只要吃透了一次函數的內在邏輯,理解了相互之間的關係和互相表述,就不會成問題。

可是,這種融會貫通的能力,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多數家長都忽視了,所以孩子每天的學習內容都是割裂的,他還能考好嗎。

換句話說,現在很多家長過於重視「解題」能力,而忽視了「學習」能力。

(這裡提醒一下,碰到函數題,家長一定要嚴格要求孩子畫圖,光靠想,真的效率極低!)

接著往下說。

2.孩子平時作業準確度很高,但一到關鍵時刻就不行

很多孩子每逢考試就發揮失常,原因在於,他們缺乏「輸出能力」。

平時小考成績好,看不出問題,這是因為題基礎且簡單,沒有變通,老師出題也是照顧後面的人,但大型考試就不是這樣了。

「平時考驗記憶力,大型考試要靠思維能力和知識庫的提煉。」

比如初二數學應用題裡的路程相遇,和幾何計算裡的動點/雙動點,這類題題幹很長,看著很嚇人,有些甚至還跟函數「勾結」在一起,但把條件一個個列出來,動用知識庫去分析考點,會發現其實就是簡單的函數題:

建立好模型,掌握動點的軌跡和條件,注意分析線段與點之間的影響,自然就會研究出這一類問題的通用解法。

那為什麼很多孩子一碰到新題就懵了?

因為他缺乏學習動力,只顧著解決眼前的問題。沒有變通能力,做完題不思考,不去想解法是如何誕生的:「為什麼要在這做輔助線?」「為什麼要設它為x?」

下次換個考法,換一種表述,把1/2換成sin30°,他還是不會。

所以我一直覺得,兒子能夠成為學霸,離不開我對他學習動力的培養。

03差生逆襲,前期靠努力,後續靠動力

「為什麼孩子很努力,但成績還不行?為什麼孩子很聰明,但成績就是差?為什麼孩子不玩遊戲,沒有手機,可成績仍然倒數?!」......

黃偉強老師講,現在的很多家長,都陷進了「唯結果論」的大坑:

孩子成績好就無視問題,成績下滑才傻眼,之後惱羞成怒,責怪孩子成績差,罵孩子,催他學習,花錢買練習冊,報高價輔導班,請最好的老師...

然而,這其實是最捨本逐末的。

所以(敲黑板),我想告訴看到這裡的家長們,想讓孩子成為中等生,一定要讓他努力,但是再往上,僅僅努力是不夠的。

學習騷操作之:「學習動力>一萬塊的輔導班!」

「教育是點燃一盆火,而不是潑出一碗水」。在黃偉強的教育脫口秀裡,他把學習動力比作「煽風點火」:

為什麼好多孩子明明已經足夠努力,家長也身心俱疲,該用的方法都用了,可就是不見效呢?問題就在於,孩子自己不想學。

還是以數學為例,就算是最負責最認真的老師,也無法把所有考點都講給你。那麼這些書本沒有,老師不講,但考試會考的知識,到底誰來講?

當然是孩子自己了。

換句話說,初二三角函數的值和對應關係,一次函數圖像,這些「隱藏考點」,教材上一個字沒講,純靠孩子自己積累。如果孩子沒有主動力,缺乏內驅力,遇到問題不去想「捷徑」,自然就不會下意識去背那些值和對應關係,等到考試自然就少了不知道多少「後門」!

04一路走來,對兒子學習動力的培養,讓我受益匪淺。

比如今年山東高考狀元,數學150分的孟令昊,他就特別看重學習動力。他說自己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作業的前提,就是擁有一份高度熱情,高度自律的內在動力。

他的媽媽也說,「他一旦進入狀態,他就會投入全部動力。學習動力,這是非常可貴的品質!」

看著兒子的成績單,我感慨萬千。

兒子能夠逆襲成為全班第一,全校前十,這和努力分不開,但是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孩子自己想學。

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兒子擁有,而大多數孩子沒有的那份不服輸,敢挑戰,目標明確,態度堅定的內動力。

哈佛商學院的柯比教授也認為,以傳統的方法去學習,是一個迅速減值的過程;而以學習動力去獲取知識,則是不斷增值的過程。

刷題,補課,這些都是能夠幫孩子提升成績的辦法,但是提升永遠是小幅度的修補,不幫孩子點燃內心的渴望,孩子必然不會真正躋身進學霸的行列。

內心擁有無盡的力量,這才是學霸。

作為「超懂初中生」的教育家,黃偉強老師的【引爆孩子學習力】系列課程讓我和兒子發現了成為學霸的「剛需」,讓兒子學習有規劃,時間觀念與學習態度明顯改善。時間表+專項答疑+家長互動+監督打卡的模式,讓我獲益良多。

在這裡,和我一樣找到教育方法,不再焦慮發愁的家長有很多很多:

來自武漢的張媽媽激動地反饋:「孩子變化極大,就像換了個人,學習熱情擋也擋不住!」

上海的何媽媽也在群裡說:「孩子願意放下手機,不再激烈對抗。」

蘇州的趙媽媽在學習之後,不再焦慮,不再盯著孩子,孩子的作業速度提升一大截,親子關係也變得更加親密了!

杭州的李媽媽非常激動地和我們說:「我幫兒子找到了最初的夢想,有了目標的兒子,動力十足!」

來自泉州的周媽媽說:「孩子變得學習主動了,不再亂發脾氣,和孩子的關係越來越好,感覺非常好!」

還有媽媽非常高興地和我們反饋說:「這段時間,孩子看到我在改變,他也在努力改變,對學習越來越有動力,自己也越來越自信!兒子特別喜歡老師!」

除此之外,在這裡成長、改變,繼而幫助孩子成長,讓孩子學習更有動力、有目標的家長還有很多很多。

為了真正幫到家長們,我們邀請腦潛能導師黃偉強和幾十位家長深入對話,研發尋找到了激發孩子學習內在動力有實效、能落地的辦法,那就是訓練營模式!

我們採用訓練營的模式,就好比給你配了一個隨身教練!

>>有人給你制定練習計劃,每天陪伴你一起實踐;>>你能看到教練怎麼點評不同人的動作,以此來糾正自己;>>練習的過程中遇到問題也能得到反饋指導;>>還有很多夥伴家長一起互相支持、打氣,不再孤軍奮戰!

事實上,家長稍下功夫,就能把孩子培養成「別人家的孩子」!

學習,就是成長為一個更好的父母的有效途徑!

請關注我,獲取更多教育知識!

相關焦點

  • 數學老師:初中數學公式定律最全匯總,學霸高分必備,人手一份!
    數學成績差的孩子很難在中考取得高分,在同一個班,有的孩子數學可以考110分,有的只能考60分,一門學科可以拉開50分的差距。初中是數學學習的重要「分水嶺」,在小學階段,很多孩子數學成績都不錯,一旦到了初中階段,就跟不上老師的教學節奏,最終影響到中考成績。
  •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一代數學天才的學習方法,建議家長為孩子收藏
    ——華羅庚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是我非常崇拜的人物,他給我展示了一個真實的草根逆襲的勵志故事,通過自己堅持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的典範。他僅僅有初中文憑,憑藉著自己的勤勉自學,終於成為數學巨匠,並且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學霸的37分考卷曝光,愁哭家長:數學是硬傷
    不只是學霸,其他考生的高考成績多多少少存在偏科現象。史上最牛「偏科生」,高考學霸37分試卷愁哭家長:數學是硬傷!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今年高考的最牛偏科生!也是學霸!這位杜同學的成績單卻格外引人注目。如果不算數學的分數,他其他五科的總分加起來已經達到了531分。
  • 一年級學霸家長:網課我只給孩子練這套題,結果數學老師誇獎不已
    一年級學霸家長:網課我只給孩子練這套題,結果數學老師誇獎不已為什麼我要特別強調一年級同學要養成預習的好習慣,其實這很簡單。由於小學階段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還過於局限,還不具備較強的邏輯分析能力,因此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對一些知識難理解的情況,教師在此時需要積極的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 初中生公認「最難學」的3門課,數學不在其中,學霸:我也盡力了
    文/萌萌秀 初中時期是整個學習階段相對來說比較辛苦的時候,因為大家所學習的科目比較多,除了語、數、外這幾門基礎學科之外,還會學習政、史、地、物、化、生,而這些科目當中所學習的知識也比較複雜,同學們需要在各科之間來迴轉換。
  • 高中數學難死個人?學霸學起來跟玩兒似的,數學老師:我就這3招
    進入高中,科目難度增大,學習壓力加重,許多同學感到力不從心,大多數人都很不解為什麼初中那麼簡單的科目到了高中突然來了個大變身?尤其數學,更是在變難的路上首當其衝,令許多同學頭疼不已。 但是,往往有那麼一些同學面對令其他人「頭禿」的數學,卻能得心應手,輕輕鬆鬆就能考個高分,實在匪夷所思。
  • 萬中無一的數學天才:曾是北大「學霸」,現任麻省理工教授
    我是教育思享,歡迎您點擊上方的「關注」,來查看更多教育文章,同時歡迎您點讚+收藏+分享。什麼是學霸?就是學習成績特別好的同學。老師和父母總是教導我們:天才是不存在的,憑藉著99%努力和汗水,再加上1%的靈感,我們都能獲得成功,走向人生巔峰。
  • 清華學霸畢業後當老師,巧妙思路教數學,小學生:很快就做出來了
    清華學霸畢業後成為小學教師吳正亨是湖北的理科高考狀元,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現如今已經是一名在網絡上教授中小學生的數學老師了。如果家長能在孩子出生那一刻就培養發散性思維,效果會很明顯,但遺憾的是很多家長都忽略了這一點,最後還導致了孩子的思維僵化。曾經有一位家長時常抱怨:「我家孩子腦子裡也不知道想什麼,整天的天馬行空,有一次他隨便的畫了幾條線,然後跑過來讓我看,非說這是彩虹的顏色,真能胡思亂想!」
  • 家長爆料:2018全國初中數學聯賽就是一個坑!
    然而,剛剛過去的這個雙休日,一場名為「全國初中數學聯賽」卻在南京悄然開考,不但考了,還引起了眾多家長的投訴。家長投訴年前,我們孩子在「學而思」報名參加「全國初中數學聯賽」江蘇賽區競賽,開考前兩天,我們接到簡訊通知,這個聯賽暫緩:我們原以為在當前「減負」的大環境下,停賽很正常。
  • 初中一年,輔導普娃數學歷盡「彎路」,終見曙光:女兒進了競賽班
    期間,我陸續將孩子升入初中後,自己的心得體會貼在裡面,收穫了一些家長的關注和回應。前幾日,有家長問我,孩子剛進初一,數學偏弱,有沒有好的輔導經驗?我回答,經驗談不上,教訓倒有一籮筐。此話毫不誇張。接著女兒告訴我,班上數學考第一的男生,腦袋聰明,對數學很感興趣,初一就已經在自學初三的內容了,不但學得輕鬆,考試成績好,還有時間研究電腦遊戲呢。女兒的話,不禁讓我聯想到自己讀書時,初中數學簡單,成績還算好。但到了高中,隨著難度增加,數學就成了我的弱項,或者說是夢魘,它太難了!
  • 超級學霸史愷昇:哈佛、史丹福大學爭著要,他從小的教育是什麼樣的
    這讓我想起一個超級學霸——史愷昇,哈佛、麻省理工和史丹福大學爭著要:有以他命名的行星:被美國媒體評為前十名優秀高中生,接受過歐巴馬接見:榮獲「美國西門子科學獎」第一名:遊泳遊進了區比賽,鋼琴彈得還能開個人演奏:爸爸史文杰也是一個學霸:1985年畢業於同濟大學物理系,赴美後獲得德州A&M大學經濟博士學位
  • 高中數學聽不懂,考生想放棄數學了?終於找到學霸高分的原因!
    學習需要領路人,無論你是家長還是學生,本文可以為您或者您的孩子在數學方向帶來一盞明燈。全文1568個字,都是自己的親身學習經驗以及學霸同學的分享,不妨找個安靜的環境花個10分鐘認真讀下去。王大胖是高一的一位學生,高一入學的時候,王大胖和其他同學一樣面臨著數學難度的驟然提高的難題,如何迅速進入高中狀態,打好數學基礎,想必是每個同學內心的疑惑?下面我將給大家一套清晰的知識樹,然後一個個去點亮,最後打敗「大魔王」。
  • 從數學大V賊叉《不焦慮的數學》,講普通家長怎麼教好數學
    事情是這樣的,育兒戰略忽悠局群有個上海媽媽,想看我寫數學怎麼教。於是,我翻出來了#新概念數學的幾篇文章給她,只寫了一年級的部分。但是後面我寫不下去了,因為實在是太難為我了。畢竟我不是專業寫數學教學的,而且我還要考慮讀者的數學水平,要寫得通俗易懂,又做到容易操作。最重要的是,家長自己要能看明白,然後才能教好小朋友嘛。
  • 學霸:《初中數學選擇題快速解題8種方法技巧》,我經常用的方法
    我們在初中學習的階段,除了去扎紮實實地打好數學的基本功和計算能力之外,我們也一定要了解考試中各種題型的解題方法和解題思路,學霸之所以是學霸不僅僅在解題思路上有個人的件數,更重要的是如何快速的解出題得出結論來,這需要通過觀察而且掌握不同的方法。
  • 數學科普經典三書:適合中小學生閱讀,學好數學不再難
    原來數學這麼重要又這麼有趣!所以從小學到大學,我的數學一直是名列前茅的,這得益於小時候父母對我們潛移默化的數學思維啟蒙。02 別人家的孩子數學能力都不差《最強大腦》第四季中的「醬油弟」胡宇軒,被稱為「數獨神童」,年僅14歲就打敗了世界排名第1位的日本選手森西亨太,在中日PK賽中上演了「逆襲」神話,為中國隊贏得寶貴的一分。
  • 數學學習成績不夠好,方法固然重要,但興趣引導會事半功倍
    我這裡提三個建議:一、學霸為什麼喜歡數學,數學帶給自己了什麼?作為同齡人,最容易溝通的未必是知識的本身——除非是對彼此已經有了比較準確的定位,否則對於不太熟悉的同齡人來說,心態上其實是比較難「擺正位置」的。但是作為同齡人對於一些事物的看法上往往卻是容易比較溝通的。
  • 初中幾何19種模型專項解析,吃透中考數學成績不下138,收藏列印
    初中幾何19種模型專項解析,吃透中考數學成績不下138,收藏好(可列印)在初中數學學習中,幾何算是一個難點重點知識,很多同學在幾何這部分上丟分嚴重,導致數學考試分數不高,每次數學考試,幾何部分都是丟分最嚴重的題目之一,這也讓很多同學在初中數學學習過程一遇到幾何題就打起了退堂鼓。
  • 升小學,孩子拼命補拼音識字數學?有遠見的媽媽這樣做
    9月份孩子要上小學了,閨蜜苦口婆心地對我說:「親愛的 ,你一定要讓孩子提前學好拼音。我孩子去年上的一年級,別的孩子不但會識字速算,會拼音英語,寫得還賊快!我孩子現在周末都在補習拼音,補英語,我每天陪他做作業到晚上11點!快一年了,我兒子才勉強跟上,但是我兒子自信心大打折扣,目測未來是學渣無疑了!」
  • 小學數學:1—6年級公式定理定義大全,每天學一點,開學比學霸
    小學數學:1—6年級公式定理定義大全,每天學一點,開學比學霸在學數學的過程中,基本數學公式是非常重要的,這種重要性不但體現在平時的解題過程中,也體現在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中。之前,有不少家長跟小編老師私聊,我家孩子天天背公式,每次考試成績下來也不見上漲多少,做題也不懂得舉一反三!因此,小編老師認為,家長這種想法非常錯誤,如果學生在小學階段對基本公式真的一竅不通,那麼到了初中,高中就肯定學不懂數學。因此,小編老師就整理了,小學數學:1—6年級公式定理定義大全,建議同學們每天學一點,對照練習題來做,開學比學霸更厲害。
  • 一道白俄羅斯初中數學競賽題:分解因式,難住不少學霸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道白俄羅斯的初中數學競賽題:分解因式a^4-3a+4a-3。這道題看似簡單,卻難住了不少初中的學霸,還有網友調侃到:以為只有中國才學這些東西呢,沒想到大家都在學啊,還真是公平。因式分解是中學數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知識點,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數、化簡求值等題型中經常都會用到。書本中因式分解的題目一般比較簡單,考查的方法主要有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和十字相乘法等,其中最重要的還是十字相乘法。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道白俄羅斯的競賽題。這道題是一個4次多項式的分解,下面介紹3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