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你使用原代細胞的原因

2020-12-06 賽業生物cyagen

長期以來,科學家多依賴永生化的細胞系來進行各種研究,但在過去十年,隨著細胞生物學的發展,細胞培養領域發生了巨大變化,新型的技術和培養試劑讓使用原代細胞作為研究對象成為可能。相比於細胞系,原代細胞更多保留了體內原始組織的生物學特徵,如生長和衰老,因此通過原代細胞可建立更好的細胞疾病模型。

原代細胞(Primary cells)是指來源活體組織,經過特定分離方法製備而成的初始細胞。

原代細胞離體時間短且不經過永生化過程,其生物學特性未發生很大變化,仍保持原有的遺傳特徵,可更好地反映細胞在體內的生長狀態,從而獲得與體內生理功能更接近的數據,很適合用於藥物測試、細胞分化和轉化等實驗研究。

01 原代細胞與細胞系該如何選?

原代細胞生長緩慢,一般認為,原代細胞培養的第1代和傳代到第10代以內統稱為原代培養。原代培養的細胞一般傳至10代左右就不容易傳下去了,細胞的生長會出現停滯,大部分細胞衰老死亡。但是有極少數的細胞能夠度過「危機」而繼續傳下去,這些存活的細胞一般能夠傳到40-50代,這種傳代細胞叫做細胞株。當細胞傳至50代以後又會出現「危機」,這時有部分細胞的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且帶有癌變的特點,從而可能無限制地傳代下去,這種傳代細胞稱為細胞系。

細胞系因其容易培養、種類多、產量可觀的優點一直是細胞水平研究的首選,且價格相對低廉,但細胞系「價廉卻不一定物美」。研究發現,細胞系在連續培養的過程會不斷發生突變,長時間的多次傳代可能會導致細胞系的基因型和表型都發生變化,從而影響實驗結果。例如有研究報導,HEK293經腺病毒轉染後得到的細胞更接近未成熟神經元細胞;MDA-435作為乳腺癌細胞被廣泛用於各種研究,但近年來越來越多證據表明其可能為一種黑色素瘤細胞。

原代細胞則不存在這些問題,雖然原代細胞分離和培養的成本可能相對更高,但原代細胞作為更接近體內環境的研究模型,可讓你的研究結論更加接近「事實」,且原代細胞的使用可減少動物實驗所需的成本開支。另外在某些人體體內無法進行的實驗,原代細胞因其高度保持了在體內的生物學特性,可在一定程度解決這個問題。

原代細胞與細胞系對比

由於永生化的細胞系與體內組織細胞的生物特性相差甚遠,導致許多生理和病理的過程難以重複,近年來,原代細胞正逐步成為細胞和分子生物學研究的首選工具,為疾病機制、藥物研發等提供了高質量的模型。但不可能否認的是,細胞系在科研中的地位仍十分重要,例如在標準化方案的確立上細胞系是良好的工具,某些需要大量細胞的研究如全基因組遺傳篩選,由於原代細胞數量有限且對培養條件要求苛刻,細胞系也是第一選擇。

02 原代細胞的分離與培養

原代細胞是出了名的難養,對培養環境和實驗操作的要求更苛刻。原代細胞在體外通常只能傳代少數幾次,某些原代細胞(如神經元細胞)甚至無法進行傳代。對於研究人員來說,如何才能經濟高效地培養好原代細胞,並圍繞這有限幾次傳代的細胞設計實驗,是更大的一個挑戰。

原代細胞是取材於切除的動物組織,通過酶處理,在適當的條件下培養直至達到足夠的數量。分離的原代細胞有兩種類型:貼壁細胞(錨定依賴性生長)和懸浮細胞(錨定非依賴性),貼壁細胞多來自器官組織,而懸浮細胞多來自血液系統的細胞。

從組織製備原代細胞,即使捱過了極其嚴苛的解離步驟,不嚴謹的分離操作可能會導致細胞生長緩慢、表型不一致甚至細胞汙染,特別是由於組織中可能含有細菌等微生物,汙染問題對於原代細胞的分離和培養是一個很大的隱患。而為了讓研究人員不再為這些問題頭疼,現在已經出現了一些細胞公司可供應現成的原代細胞,並對應配有充分優化的培養基和實驗方案,這使得原代細胞的培養和研究比以往要輕鬆得多。

而對於具備自主從組織中獲取原代細胞的實驗室,也建議以商業化的原代細胞作為對照,採用均一性和穩定性更好的P2/P3代次進行實驗,並用專門的原代細胞培養基進行培養,最大限度提高原代細胞的生長。

相關焦點

  • 簡單實用的原代細胞培養方法
    但實際上,我們通常把第一代至第十代以內的培養細胞統稱為原代細胞培養。確保您的培養瓶在解凍前已經準備就緒,以便可以立即用於接種細胞,並置於培養箱中,我們在使用cell systems的原代視網膜內皮細胞時,復甦的時候沒有去離心,第二天換個液就可以。
  • Cell System原代細胞的主要特點
    Welcome Cell Systems入駐上海啟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Cell Systems 位於美國西雅圖,公司擁有31年的原代細胞分離經驗,cell Sytem由著名的細胞生物學家Carl Soderland於1989年在西雅圖創立,是分離和製備原代細胞培養物的初創人之一。
  • 「技術知識」原代細胞培養
    什麼是原代細胞培養?顧名思義,從體內分離出來的組織或細胞的第一次培養稱為原代培養。更成熟的概念是,凡是來源於胚胎、組織器官及外周血,經特殊分離方法製備而來的原初培養的細胞稱之為原代細胞。細胞的純化或細胞克隆技術是細胞培養工作的基礎。
  • 原代細胞永生化的作用
    原代細胞因它可以模仿人體的新陳代謝逐日成為科研學者青睞的研究工具,但是原代細胞曾是出了名的難培養,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成本和資源。即使細胞捱過了極其嚴苛的解離步驟,但汙染仍然是一個隱患,有可能讓幾天的成果化為烏有。此外還存在其他細胞汙染、生長緩慢以及數量有限的問題。細胞系因容易培養且產量可觀而成為研究首選。然而,它們並不完美。細胞系會不斷突變。
  • 研究發現,豬的流行性腹瀉病毒CoV能夠感染人類原代細胞
    rSADS-CoV在多種連續的動物和靈長類細胞系(包括人肝癌和直腸癌細胞系)中高效複製。值得關注的是,rSADS-CoV還可以在幾種不同的原代人肺細胞和原代人腸道細胞中高效複製。rSADS-CoV沒有使用人類冠狀病毒ACE-2、DPP4或CD13受體進行對接和進入。
  • 我國科學家報導全球首個3D列印原代肝細胞癌個體化藥篩模型
    目前常用的臨床前模型是PDX模型,但PDX模型建立成本高,成瘤率底,時間慢,所以這麼長時間都沒有落地在臨床應用;另一種模型是類器官模型(Organoid),目前仍然是最高光的研究成果,但是均勻尺寸和細胞數量的類器官形成過程不可控,且此方法依賴病人原代HCC細胞的固有增殖能力(Ki67),總體成功率不高,無法常規構建個性化類器官模型。
  • 如何有效把支原體汙染趕出你的細胞?
    對於已耗費很多時間、大量擴增起來的細胞,或經過基因轉染、體外刺激等大量工作處理過的細胞,如果發現細胞被支原體汙染了,怎麼辦?本文締一生物為您分析如何有效把支原體汙染趕出你的細胞? 由於前期工作量巨大,我們無法丟棄已有細胞。
  • 大鼠原代腎小管上皮細胞培養方法
    大鼠原代腎小管上皮細胞培養方法 來源:丁香園論壇 2007-04-18 21:01 本人把大鼠原代腎小管上皮細胞的取材、培養方法進行了總結,請分享!
  • 細胞培養基的種類及應用
    現也用於懸浮細胞培養,如哺乳動物、特殊造血細胞、正常或惡性增生的白細胞,雜交瘤細胞的培養,其它像K-562、HL-60、Jurkat、Daudi、IM-9等成淋巴細胞、T細胞淋巴瘤細胞以及HCT-15上皮細胞等均可參考使用。 6、HamF10細胞培養基1963年Ham設計,含微量元素,可在血清含量低時用,適用於克隆化培養。
  • 【知識點】細胞培養基到底如何選擇?
    D-葡萄糖(D-Glucose)作用:細胞生長所需的主要能量來源。● 最初的 DMEM 中,葡萄糖濃度為 1 g/L,現在稱其為低糖型 DMEM,適合培養代謝作用較慢、依賴性貼壁細胞的哺乳動物細胞。● 高糖型 DMEM 中的葡萄糖濃度為 4.5 g/L,普遍應用於生長快、粘附性低的細胞、雜交瘤的骨髓瘤細胞、克隆細胞、DNA 轉染的轉化細胞、原代病毒宿主細胞、單一細胞的培養以及疫苗的生產,例如利用CHO 細胞表達 EPO 和生產B肝疫苗。● 使用無糖培養基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控制細胞的能量來源,研究細胞的代謝過程或葡萄糖利用效率。
  • 細胞原代培養——萬融實驗
    原代培養又稱初代培養,是指直接從機體內獲取組織或細胞,接種培養至第一次傳代階段。一般持續1~4周。原代培養的細胞有貼壁生長和懸浮生長兩種。貼壁培養是根據胰酶的消化原理,使細胞間的蛋白質水解,細胞離散,然後加入適量的培養液,置於合適的容器內,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培養。
  • 新思界:癌症發病率上升 原代細胞療法市場受到關注
    癌症發病率上升 原代細胞療法市場受到關注 原代細胞(primary culture cell)是指從機體取出後立即培養的細胞。有人把培養的第1代細胞與傳10代以內的細胞統稱為原代細胞培養。原代細胞市場規模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癌症患病率上升,科研機構對新型癌症療法發展的關注以及原代細胞在細胞系中的採用率上升等因素的推動。 按細胞來源劃分,2019年人類原代細胞細分市場佔原代細胞市場的最大份額 基於細胞來源劃分,原代細胞市場分為人和動物原代細胞。人類原代細胞細分市場在2019年佔原代細胞市場最大的份額。
  • 淺談大鼠心肌細胞原代細胞的製備
    心肌細胞培養作為一種體外研究模型,可以更便捷的從細胞和分子水平對其生長、發育、生理、代謝、病理等進行研究。在許多研究領域原代培養心肌細胞作為一種主要的研究模型,被廣泛應用於心血管研究之中。武漢雲克隆動物有限公司憑藉多年的實踐經驗總結了一些大鼠心肌原代細胞的處理方法,給大家分享:1 大鼠的選擇新生大鼠鼠齡的選擇新生大鼠心肌細胞在出生後3 d內具有部分的增殖能力,成年大鼠心肌細胞則為終末分化細胞,不再具有分裂增殖能力。
  • 細胞培養時,鏡下有小黑點,怎麼解決?
    有些實驗人員報告,細胞培養時在鏡下發現有小黑點。這是有汙染嗎?應如何處理?一旦您在細胞培養的過程中發現有黑點生成,可採取下列步驟:首先,要肉眼觀察培養基是否混濁,然後,在鏡下觀察培養細胞生長的狀態,黑點是否遊動。如果細胞被汙染,微生物則會大量繁殖,培養基就會迅速變黃、變混濁。汙染包括細菌汙染、支原體汙染等。
  • 哺乳動物細胞培養過程 & 培養條件
    哺乳動物細胞在培養過程中會經過組織提取,原代培養,傳代培養等過程。一般把從動物有機體內取出細胞開始培養,到繁殖十代以內的細胞培養稱為原代細胞培養。經過原代細胞培養傳(繼)代培養:將原代細胞從培養瓶中取出
  • 非洲豬瘟病毒進入細胞的方式對我們的啟示
    一、ASFV在體外可以在哪些原代和傳代細胞中增殖 ASFV在體外可以在原代細胞:豬外周血單核細胞、肺泡巨噬細胞等,以及傳代細胞系:Vero,COS-1,IPAM和WSL等中增殖。
  • 細胞培養攻略,您值得擁有!
    ATCC在培養和保存細胞時也是使用相同的試劑。(見注1)   注1:雖然大多數細胞系可以在不止一種培養基中生長,但是當培養基改變時,細胞的性質也會變化。因此,使用ATCC推薦的培養基來培養細胞會獲得最好的效果(見產品信息說明書和ATCC網站)。
  • 將電紡支架集成到開放的微流控系統中,以體外研究人源性原代細胞
    :將微結構化的電紡支架集成到開放的微流控系統中,以體外研究人源性原代細胞DOI: 10.1021/acsbiomaterials.0c00352最近的研究表明,微環境刺激在調節細胞增殖和遷移以及調節具有幹細胞(SCs)特性的乳腺細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 LONZA 4D-Nucleofector LV大規模流式細胞核轉染,高效轉染T細胞
    動物細胞轉染技術多樣,包括化學法、病毒轉導、傳統電穿孔法等。化學轉染磷酸鈣沉澱法、DEAE-葡聚糖、脂質體轉染等,操作簡單快捷,但大部分原代細胞、幹細胞、細胞系轉染效率低下,僅有少數貼壁細胞系轉染較高效,批次間重複性差。使用慢病毒、腺病毒、逆轉錄病毒的病毒轉導技術,雖然轉染效率高,但轉染底物有局限,轉染的基因片段大小需<10kb。
  • 談正確使用胎牛血清
    【胎牛血清】是細胞培養中重要的天然培養基。 它是採自5-8個月胎齡牛胚胎中的胎血。此時胎牛各臟器正處生長分化階段,血中含有豐富的生長發育因子,非常適合各種細胞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