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使用社交軟體怎樣遠離「狼友」

2020-12-06 中國江蘇網

烏市一基層檢察院調研發現 利用社交軟體性侵未成年人案增多

未成年人使用社交軟體怎樣遠離「狼友」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社交軟體被廣泛使用。然而,由於未成年人身心尚不成熟、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導致利用交友類軟體性侵案件呈多發趨勢。

近日,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人民檢察院了解到,2015年、2016年,在該院辦理的性侵案件中,利用社交平臺實施性侵、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共4起,而今年此類案件已達到10起。

利用社交類軟體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緣何頻發?結合烏市沙區檢察院辦理的案件,記者進行了調查。

「暖男」變身「大灰狼」

今年5月21日,14歲的小芳打開QQ點擊「查看附近的人」選項。很快,一名自稱張海的男性網友添加她為好友。

兩人聊得不亦樂乎。一周後,張海約小芳在烏魯木齊鐵路局附近見面。讓小芳沒想到的是,兩人逛了一會兒,張海就將她帶回家,對其進行強制猥褻,並拍攝了不雅照片。

5月30日,小芳將此事告訴了母親,其母立即報警。11月,烏市沙依巴克區人民法院以強制猥褻罪判處張海有期徒刑兩年。

無獨有偶。6月20日,小莉通過微信添加「好友」,結識了網友董輝,並稱自己想找個假期兼職的工作。董輝當即表示自己能幫忙。

6月26日,董輝將小莉約出來,陪她找兼職工作。當天午後,董輝以太累為由,在烏市沙區某賓館開房。一進入賓館,「暖心」大哥哥董輝頓時變了臉,將小莉強姦。當晚,小莉告訴家人並報案。7月11日,董輝因涉嫌強姦罪被烏市沙區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9月,董輝被烏市沙區法院判處有期徒刑3年。

隨意註冊不受約束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聊天軟體已經不是未成年人結識新朋友的主要社交軟體,各類新潮社交軟體更受他們青睞。

記者通過手機下載了一款交友App,註冊過程很簡單,輸入手機號後填寫個人基本信息(暱稱、生日、性別),無需其他身份驗證方式。之後是上傳頭像、定位地址等。在輸入年齡時,只要輸入不小於「16」的數字即可。註冊成功後,界面上便會顯示滑動提示,屏幕上隨即出現不同的網友照片。在註冊成功不足半小時內,先後有300多名網友設置了「喜歡」記者。

隨後,記者又打開一些聊天軟體查找好友的功能進行體驗。記者發現,有的軟體根據用戶位置,由近到遠列出正使用該功能的用戶,供自行添加。有的軟體則更加隨機,兩分鐘內有6人向記者「打招呼」,其中一名網友的「打招呼」語言是「有刺激的動態圖片,要不要」。

「從這些現象可以看出,社交軟體上隨意散發的信息雜亂無序,鑑別力弱的未成年人很容易受到語言上的誘惑,進而結識心存不軌的異性。」烏市沙區檢察院未檢科檢察官魏飛說。

多措並舉淨化環境

據魏飛介紹,在利用社交軟體實施的交友類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中,未成年受害人普遍呈現出低齡化、警惕性差、以中學女生為主等特點。犯罪嫌疑人在作案手法上趨向「精準化」。

「犯罪嫌疑人通常將自己偽裝成社會成功人士,然後在交談中了解受害人的年齡、與父母的關係、學業情況等信息,進而『因人施策』,發起『溫柔攻擊』,即施以恩惠、頻繁關心、談論對方感興趣的話題等。」魏飛說,絕大部分犯罪嫌疑人都能很快取得受害人的信任。

對於上述情況,新疆律師張昊玄建議,校方、家長應正確引導孩子。此外,相關部門應加強對社交軟體管理制度的制定及落實。社交軟體運營商應承擔起社會責任,在用戶資料審核、用戶年齡準入以及用戶使用行為等方面進行更為嚴格的管理,做到有效淨化網絡環境。

魏飛說,今後該院將結合實際案例,總結相關知識及未成年被害人的心理特點,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通過多種方式提高在校學生自覺守法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為未成年人檢察工作作出更多的努力和有益嘗試。

據悉,目前,烏市沙區檢察院已聯合沙區教育局開展了「法律陽光課堂 呵護青春成長」法治進校園宣講活動,計劃利用3年時間向轄區青少年普及法律知識。該院還在烏市第26小學成立「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室」,利用專業優勢協助學校及家長做好未成年學生的法治教育工作。

「這一系列舉措旨在充分發揮檢察機關的監督職能,為孩子們營造和諧、純淨的成長環境,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魏飛說。

(文中涉案人均為化名)□法制網記者 潘從武 □法制網通訊員 房佳偉 王夢麗

相關焦點

  • 看看美國90後大學生是怎樣評價美國最流行的13個社交軟體的
    看看美國90後大學生是怎樣評價美國最流行的13個社交軟體的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在中國網際網路圈,90後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詞語,關於95後甚至00後網際網路使用習慣的討論也已經很多。在美國,關於這一特定人群的討論並不多。隨著新一代人開始使用網際網路,社交網絡受到的衝擊最大。
  • 社交軟體insapp官方下載_社交軟體ins軟體官方下載_18183軟體下載
    對此類軟體感興趣的用戶,快來挑戰社交軟體ins官方下載吧社交軟體ins官方下載版本記錄:社交軟體ins官方下載好玩又經典趕緊一起下載體驗吧!
  • ...中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報告描繪「生存在數位化中的未成年人」
    對比2017年和2020年的數據發現,8歲前開始接觸網際網路的未成年人增多,表明未成年人網絡「原住民」的特徵越發明顯。伴隨網絡接入手段日益普及和網絡運用便捷程度不斷提升,城鄉之間未成年人的網絡普及率已幾乎沒有差別,「全民上網」已經成為未成年人的顯著標籤。
  • 保護未成年人遠離電子菸,這些悅刻店主說:不是所有潮流都值得追隨
    直播活動中,RELX悅刻各業務負責人再次從企業價值觀、開店運營、政策解讀、法律諮詢、技術支持等多個角度,號召店主堅決不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菸,不在未成年人面前使用電子菸。在悅掌柜App裡,許多悅刻店主也分享了保護未成年人遠離電子菸的暖心故事:來了個16歲的還在上學的小朋友,被我看出來未滿18,我跟他說了句「不是所有潮流都值得追隨」。——安徽蚌埠市店主6月中旬的一天,兩個背書包的小孩來買一次性的悅刻,約摸14.15歲左右,我一口回絕。
  • 義大利最恐怖「暗網」:未成年人付費看虐殺兒童直播!這罪惡簡直毛...
    在只能使用特殊軟體、特殊授權、或對電腦進行特殊處理才能訪問的暗網裡,「觀眾」可使用加密貨幣付費觀看針對兒童的性侵及各種酷刑直播,和施暴者互動並提出特殊的殘忍要求,而這些要求通常可導致兒童的死亡。 近日,包括19名未成年人在內的25人被指控涉嫌教唆犯罪、持有並傳播兒童色情影像。
  • imo社交軟體 imo beta
    imo社交軟體 imo beta 聊天社交 大小: 7.04M
  • Gartner:社交軟體發展的五大趨勢
    Gartner:社交軟體發展的五大趨勢 2010-02-05 eNet
  • 日本人用什麼社交軟體
    日本網民們都在用什麼社交工具交流呢?下面一起看看。 1、LINE LINE是韓國網際網路集團NHN的日本子公司NHN Japan推出的一款即時通訊軟體。LINE的「聊天表情貼圖」有超過250種,讓用戶在使用Line時多了一個心情傳達的工具。在日本和中國臺灣最常用的聊天軟體是LINE,LINE在日本擁有約8,200萬月活躍用戶。 2、Twitter Twitter是一家美國社交網絡及微博客服務的網站。很類似於中國的微博。
  • 「飯圈」流行、未成年人成受騙「重災區」 警方揭秘詐騙套路
    一些不法分子抓住粉絲渴望見到偶像的心理,謊稱在網上售賣知名藝人演唱會門票等,瞄準未成年人等年輕群體進行詐騙,非法牟利,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產生了不良影響。  江蘇宿遷的未成年女孩小芳熱衷於追星,手機社交軟體裡也加了一些明星粉絲群。一天,她所在的群組發消息稱,最近明星會給大家發紅包,只要充值就能激活返利活動。
  • Gartner公布社交軟體五大發展趨勢
    【搜狐IT消息】2月5日,Gartner日前對社交軟體產業的未來發展做出五方面的預測。Gartner表示,愈來愈多的公司開始使用Twitter 與Facebook作為業務平臺,社交軟體和協同作業軟體市場成功的關鍵在於企業並重發展IT科技與業務所做的努力。
  • 猜麼成今年社交最大黑馬 細數五大社交軟體
    當今市場上的移動社交軟體可謂是百家爭鳴,不僅有主打熟人社交圈的微信,還有以「神器」聞名的陌陌。據不完全統計,移動社交軟體目前在移動互聯市場中佔據了至少80%以上的份額,越來越多的研發團隊,開始青睞於社交軟體的研發。
  • 社交媒體是怎樣改變人類互動的?
    那麼,社交媒體上的互動,究竟有了哪些新的可能性,它面臨的挑戰又有著怎樣的根源?在本文中,我將結合學界著述和現實案例,進行詳細的討論。 我將首先利用Nicole Ellison和Danah Boyd等人提出的社交媒體分析框架,討論社交媒體的四大元素(用戶資料、網絡關係、信息流、信息收發)是如何影響用戶的互動行為和心理狀態的。
  • 社交媒體,是怎樣改變人類互動的?
    網際網路誕生之後,論壇、社交網站、微博、微信等工具蓬勃發展,人們的溝通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工具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方式,而人類的行為又促進了工具的發展。 社交媒體上的互動,究竟有了哪些新的可能性,它面臨的挑戰又有著怎樣的根源?
  • 網易上線社交聲波 網易社交軟體聲波是什麼?
    11月14日據酷傳數據顯示,網易上線一款主打語音社交軟體「聲波」,聲波開發商為網易(杭州)網絡有限公司,於 11 月 12 日上線0.0.1版本,目前僅可在OPPO安卓應用商店下載。
  • 2020年最受年輕人歡迎的十大社交軟體
    手機社交是一件越來越普遍的事情,人們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在社交軟體上認識眾多的一樣的有趣人群,在國內都有哪些比較好玩的社交APP呢?在中國最受年輕人歡迎的APP又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帶領大家一起來看看國內最火的十大社交APP。 1.
  • 探探聯合社科院發布社交報告:超六成用戶通過社交軟體來尋找伴侶
    社交軟體探探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了《95後社交觀念與社交關係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超八成的被調研用戶將社交軟體作為拓展人脈圈子的重要途徑,其中25.2%的用戶表示使用社交軟體很頻繁,58%的用戶選擇通過社交軟體來尋找伴侶,而高學歷人群相對更偏向線上社交,女性用戶較之以往在社交軟體上更為活躍。
  • Facebook推出新社交軟體Lifestage:面向青少年
    作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社交網絡
  • 國外社交聊天軟體有哪些?2017可用的國外社交APP排行推薦
    除了主流的的Facebook和Twitter不做推薦介紹外,國內還有很多的小而美的社交軟體,其實嚴格來說也不小,有的產品用戶量也都是過億用戶級別的,而且很多產品都是明星產品。下面我們就來做做整理。
  • 遠離無效社交,黃磊、汪涵的「減法社交」才是職場社交的正確姿勢
    這就是無效社交,這一概念來自於李小墨的書《請停止無效社交》。如果用法律概念來詮釋的話,權利與義務不對等的社交是無效社交。在工作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日益演變為一種交易關係。而社會交往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互相給予、互相交換。比如我今天幫朋友寫個起訴狀,明天朋友給我介紹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案子,這就是權利與義務對等的社交,俗話稱「有來有往」。
  • 社交網絡使用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
    從使用的強度進行劃分,可以把社交網絡使用行為分為過度性社交網絡使用和非過度性社交網絡使用。在社交網絡使用程度上,過度與非過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目前學術界尚無清晰的界定。過度性社交網絡使用常被稱為問題性社交網絡使用,是一種長時間和高強度的社交網絡使用行為。莫勞(Moreau)等人認為,過度性社交網絡使用會引發個體心理苦惱和生理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