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深陷醜聞的最偉大女科學家,即使被雙標,仍用才華徵服了全世界

2020-09-24 弈洛


說起最偉大的女科學家,你們會想起誰?

也許對於很多習慣了看八卦明星的人來說會一時想不起來,

那麼給大家一點提示,

她是史詩級的女科學家,

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不但自己先後兩次獲得了諾貝爾獎,

就連女兒女婿也獲得了諾貝爾獎。

現在相信大家應該都可以猜到今天的主人翁是誰了,

是的,她就是居裡夫人。

不過擁有如此高的成就,被後人一度讚揚的她,真實的人生又是怎麼樣的呢?

是否也是一樣受人愛戴,家庭幸福?可能你們要失望了。

最近我看了大量關於居裡夫人的記錄後,發現居裡夫人的經歷實際上並稱不上快樂,甚至可以用痛苦來形容。

中年喪偶,深陷醜聞,甚至很少有人記得她真實的名字。

不過她將一生都貢獻給科學事業的精神卻永遠值得人們懷戀。

女演員Susan Marie Frontczak扮演居裡夫人經典照


居裡夫人原名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

1867年出生于波蘭華沙市,父親是一位中學教師,母親是女子寄宿學校的校長。瑪麗亞排名第五,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她有三個姐姐和一個哥哥。

在她不滿10歲的時候,大姐因為傷寒去世,隨後母親也因為肺結核離世。沒有媽媽照顧的孩子自然懂事會比普通人早,吃苦也比別人多,當然也會更加堅強一些,瑪麗亞也不例外。

不過如果可以選擇,我寧願不要那麼堅強,只要把媽媽還給我就行了~

不過好在,瑪麗亞不但是天生的學霸,並且很刻苦,她從小便成績優秀,並且對科學有非常濃厚的興趣。

16歲時,更是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金獎章從學校畢業。可是波蘭當時的大學卻因為她是女性,而把她拒之門外。

不過這些並未能阻止瑪麗亞求知的欲望,心懷夢想,意志堅定的她,一邊努力打工賺錢,一邊自學。

在1891年9月,攢足學費的瑪麗亞孤身一人乘坐一列火車奔赴巴黎求學,

同年的11月,她進入了索爾本大學(巴黎大學的前生),闊別學堂多年的瑪麗亞,帶著強烈的求知慾,認真地聽每一堂課。

兩年後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了物理學學士學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成績考取了數學學士學位。三年時間已經擁有了兩個學位。

相比一下現在那麼多年不能畢業的學子們,不知他們是否感到慚愧。

1894年初,瑪麗亞在波蘭學者、瑞士福利堡大學物理學教授約瑟夫·科瓦爾斯基的介紹下,遇到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人,她的先生,皮埃爾·居裡。

兩人志趣相投,又情投意合,在1895年7月26日,他們在巴黎的一個郊區小鎮結婚了。從此,瑪麗亞改名為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裡,簡稱瑪麗·居裡,世稱「居裡夫人」。

那段時間是居裡夫人最幸福快樂的時光,既有愛情,又可以在居裡領導的實驗室進行試驗。

大學畢業後居裡夫人大學畢業,並考取了教師的職稱考試,受到校長舒曾伯格的支持,居裡夫人可以在學校的物理實驗室工作,與丈夫皮埃爾一起共事。

現在很多的公司都是不允許夫妻雙方在同一個部門的,所以對比一下,居裡夫人也還是很幸運的。

緊接著他們的第一個女兒伊蕾娜誕生。



雖然是在大學的物理實驗室工作,但是實際上她的工作環境非常的艱苦。因為實驗室不算專業,只是校園邊上一個通風差又漏水的棚屋而已。

不過很顯然居裡夫人和丈夫皮埃爾都是不在意這些的人,他們一心醉心科研。

1898年7月居裡夫人和丈夫聯合發表了一篇論文:《論瀝青鈾礦中一种放射性新物質》,說明發現了新元素84號,

這是人類發現的第二种放射性物質,居裡夫人發現只用了兩年的時間。第一種是由德國化學家克拉普羅特發現了鈾,釙的放射性是鈾的400倍。

並且她建議以她的祖國波蘭的名字構造來新元素命名:釙(polonium),她是如此深愛她那命運多舛的祖國。

在18世紀時波蘭古老的貴族民主制已經衰敗不堪,深受自由否決權迫害的波蘭最終被鄰國蠶食和瓜分。

自1795年波蘭被瓜分滅亡以來,波蘭在歐洲地圖上消失了123年,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才復國,

不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夾縫中生存的波蘭很快再次滅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才開始逐步恢復。

當然,後面的歷史居裡夫人並不清楚,居裡夫人在世時的波蘭也早已被瓜分。

儘管波蘭曾經拒絕她的大學申請,儘管後來畢業申請去波蘭的大學任職也因為是女性而再次被拒絕,但是這些並沒有影響居裡夫人的那份愛國情懷。

她仍然要用祖國的名字為自己的研究成果命名。


1898年12月,在居裡夫人的主導下,居裡夫婦和同事貝蒙特再次向科學院提出,發現了新元素鐳(Radium),這也是人類發現的第三种放射性元素。

隨後居裡夫人將發現新元素釙的報告,用波蘭文在華沙《斯維阿特羅》畫報月刊上發表。並且提出了「放射線」的說法。

隨後居裡夫人親自投身到氯化鐳的提取和分離中,居裡夫婦用了三年零九個月的時間,終於從十幾噸瀝青鈾礦廢渣中進行多達數萬次的提煉,終於成功分離出1分克氯化鐳,測得鐳原子量為225,後來得到的精確數為226。

同時居裡夫人發現鐳對於治療癌症具有重要作用。

1903年,居裡夫人獲得了索爾本大學博士學位。

同年,居裡夫婦受邀到倫敦皇家學會發表放射性的報告。

不過她再次受到了性別歧視。她的報告被臨時取消,只有皮埃爾做了報告。

不是女性不能成為科學家,而是在那個男權世界裡,女性總是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平等的對待。



由於居裡夫婦的重大貢獻,1903年12月,瑞典皇家科學向亨利·貝可勒爾以及居裡夫婦頒發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居裡夫人成了了有史以來第一位被授予諾貝爾獎的女性。

不過當時的獲獎名單上,亨利·貝可勒爾排在第一位,皮埃爾排第二,居裡夫人的名字在最後面,

在外人的眼中,貝克勒爾是「發現天然放射性」的主角,而居裡夫婦的獲獎只是因為「他們對亨利·貝克勒教授所發現的放射性現象的共同研究」。

皮埃爾·居裡相當於是貝克勒爾的助手,而瑪麗·居裡又只是皮埃爾·居裡的助手。

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居裡夫人幾乎獨自一人完成了這一重大發現,皮埃爾是後來才加入妻子的研究當中,整個過程中他擔任著助手的角色,而貝可勒爾雖然發現了天然放射性,但是釙和鐳的發現與他幾乎沒有關係。

據說起初諾貝爾獎提名時,委員會打算只表彰皮埃爾和貝克勒爾兩人,還好有一位倡導女性科學教權利的委員提起了申訴,居裡夫人才獲得提名。

更令人氣憤的是貝克勒爾還在發言中說:

「居裡夫人的貢獻是充當了皮埃爾·居裡先生的好助手,這有理由讓我們相信,上帝造出女人來,是配合男人的最好助手。」

好吧,有些人連自己都能欺騙,竊取別人的榮譽簡直是可恥。

令人遺憾的是,獲得諾貝爾獎三年後,皮埃爾·居裡在一場意外車禍中遇難了。這一年居裡夫人39歲,中年喪偶。

這場突如其來的意外使居裡夫人受到極大的打擊。她不但失去了丈夫,還失去了她最親密的合作夥伴。並且當時她還帶著兩名年幼的女兒,一個9歲,一個2歲,

她的世界一下子陷入了一片灰暗之中。



她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1908年居裡夫人被晉升教授,1910年居裡夫人成功地分離出了「鐳」,因此1911年,居裡夫人再次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並參加了索爾維會議。

不到10年的時間,一名女科學家,先後在兩個不同的領域獲得了諾貝爾獎。

這是什麼樣的高度?

居裡夫人的191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獎證書

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她不但沒有申請專利,並且還將自己辛辛苦苦提煉的價值100萬金法郎以上的鐳,無償捐贈給了治療癌的實驗室。

居裡夫人是這樣解釋的:

「那是違背科學精神的,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應該公開發表,別人要研製,不應受到任何限制」。「何況鐳是對病人有好處的,我們不應當藉此來謀利」。

而此時,她的生活實際上並不富裕,她需要養兩個小孩,並且為了購買提取純鐳所需要的瀝青鈾礦,她花費了大量的積蓄。

實驗室經常經費不足,甚至經常需要友人的捐贈才能得以維持。

難怪愛因斯坦說:「在所有的世界名人當中,瑪麗·居裡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

不過那些年最令居裡夫人痛苦的確實另外一件事情,

1911年巴黎新聞報在11月4日的標題《愛情故事:居裡夫人與郎之萬教授》,傳言皮埃爾仍在世時,郎之萬和居裡夫人有密切的來往。目前兩人已經同居一年。

保羅·朗之萬是皮埃爾以前的學生,比居裡夫人小5歲,最關鍵的是保羅·朗之萬已婚。雖然他當時已與妻子分居,但是畢竟是沒有離婚,並且妻子也並不想離婚。

要知道那時候並不是所有的女人都能像居裡夫人一樣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她們大多還是在家打理家庭生活。

雖然朗之萬的妻子自己的私生活也不檢點,但是只要不公開沒人會在意。並且她可不想失去朗之萬這張飯票,

朗之萬的老婆是出了名的潑婦,當她發現丈夫經常行蹤不定之後,便讓自己的哥哥到朗之萬的實驗室查看,撬開了實驗室的抽屜,找到了大量的信件,裡面正好就有居裡夫人寫給朗之萬的情書。

朗之萬的老婆頓時做了一件讓居裡夫人聲敗名裂的事情,她把所有居裡夫人的信件都送給了各大報社。

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居裡夫人從此被釘上了「波蘭蕩婦」的恥辱柱上。

那天參加完會議之後走到家門口的居裡夫人,被眾人圍觀,還有人朝她扔石子。甚至有一些法國科學家聯名寫信要求她離開法國,其中還包含一位她的合作夥伴保羅·艾培。

保羅·艾培的女兒,一生從來沒有頂撞過父親,但是因為居裡夫人的事,她和父親發生了衝突。

她站在自己的父親面前一字一句地說道:「如果你敢於趕她走,我將永遠不會再見你,我的父親。」

並且說下了那句留給後世的話:「如果瑪麗·居裡是個男人,這一切都不會發生。」

社會對於男人和女人就是那麼不公平,同樣是外遇,發生在男人身上就是風流,發生在女人身上就是恬不知恥。

法國當時還有一位著名的科學家私生活很混亂,可是卻也沒有收到任何人的指責。

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

大學時就和同學未婚先育,後來移情堂姐,在此期間又和堂姐的女兒、他的二侄女搞曖昧。他不僅離婚又再婚,各國情人一大堆,而且還把自己的私生女直接送了人。。。

不過愛因斯坦卻也坦蕩,他曾就此事力挺居裡夫人:如果他們相愛,誰也管不著

人們將槍口對準了居裡夫人,而對於同樣是婚內出軌的朗之萬卻選擇性的忽視了。

為了挽救婚姻,朗之萬的妻子居然同意朗之萬擁有了一位女秘書作為情人,而再後來朗之萬居然又和年輕女學生搞在一起。

同樣是違反道德,可是只有女人需要承擔責任,並且名譽掃地,男人卻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卻不用承擔責任。如此的雙標道德確實令人氣憤。

這場輿論使居裡夫人的精神幾乎崩潰,她被周圍強大的、惡毒的敵意幾乎壓垮了,後來不得不住進了修女創辦的一家醫院調養身體,花了三年的時間她才調整過來。



很快一戰爆發了,強悍的意志和工作讓居裡夫人再次站了起來。

她將諾貝爾獎牌拿到銀行打算捐贈,但是之後得知銀行拒絕熔掉獎牌,於是她就拿出了諾貝爾獎金,買下了戰爭債券。

她開始學習研究X射線,希望能將X射線帶入戰場上,幫助受傷的戰士,通過拍片了解身體異物和病變。

緊接著她創辦了第一批戰地放射中心。

憑著聰明的頭腦,她將汽車、X射線設備和攝影暗房整合到了一起。

汽車解決了運輸的問題,並且汽車的發電機既可以讓車子發動起來,還可以為設備提供動力。就這樣一臺流動式X光機誕生了,軍醫們甚至可以利用它幫助完成手術。

居裡夫人利用自己在科學界的影響力,說服了很多巴黎富人自掏腰包捐贈車輛,最後足足湊夠了20輛。

不過剛剛開始的時候,流動式X光機並不是很受歡迎,人們不了解機器,更加不會使用這種機器。

於是居裡夫人帶著17歲的女兒伊雷娜親赴戰場為士兵們做檢查。後來又招一批婦女,並設置培訓課程,培訓設備操作員,大概有150多人接受過培訓。

居裡夫人奔波於國內外各地,指導十八個戰地醫服務隊,並且教醫生學會尋找人體中異物(例如:彈片)位置的新法。

據估計,超過100萬受傷的士兵得到過居裡夫人的流動式X光機治療。

1918年一戰結束時,一向冷靜的居裡夫人,居然開著自己的流動式X光機車到街上歡呼慶祝。

1921年,居裡夫人根據戰時筆記整理,寫成《放射學和戰爭》。

同年3月8日中國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曾於居裡夫人在巴黎見過一次面。

當時蔡元培極力邀請居裡夫人到北京大學講學。居裡夫人回答:「此次不能往,當於將來之暑假中謀之。」不過可惜的是居裡夫人最終沒有成行,與中國擦肩而過。

1934年,居裡夫人指導女兒伊雷娜及女婿,發現人工放射性。

後來約裡奧居裡夫婦於1935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女兒伊雷娜也成為了第二位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女性。後來夫妻倆還於1948年領導建立了法國第一個核反應堆。

居裡夫人是現代放射性理論的奠基人,如果沒有她,可能就不會有目前關於癌症的放射療法了。

她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放射科學。然而,由於她長期暴露在放射性物質下,她患上了惡性貧血症,於1934年6月,居裡夫人病逝於法國薩瓦省桑塞羅謨療養院,終年67歲。

聽聞此噩耗, 蔡元培曾用法文致唁電以示悼念:「巴黎大學校長先生:驚悉居裡夫人逝世,謹代表中央研究院致以悼忱!深感她的逝世是法國科學界的巨大損失,敬請代向其家屬致意。蔡元培。

即使曾經身陷醜聞,但是她仍然以她驚世的才華和慈悲得到了世界的認可。

永遠的瑪麗·居裡,感謝你為人類所貢獻的一切。

相關焦點

  • 華裔科學家曾深陷"諾獎級"學術醜聞,潛心研究靠人造皮膚走上巔峰
    我們著名的華裔女科學家鮑哲南就曾深陷學術造假風波,但是她用自己的實力告訴整個學術界,她是憑實力的。小小年紀的她不懂為什麼用水澆不滅火,她還想著她看到的書裡面有講仙人掌裡面有水,能不能用仙人掌滅火。鮑哲南的父親對女兒這&34;的想法感到很有趣,他鼓勵女兒去查清楚仙人掌裡面含有多少水分,夠不夠用來滅火。
  • 好聲音冠軍曾是韓國「18線」,成名後深陷醜聞,網友:太真實了!
    好聲音一直是浙江衛視每年必播的節目之一,觀眾大部分是80和90後的年輕人,近幾年更是吸引了一大批來自更早年代的觀眾,好聲音每年都會有一個冠軍,可是有一界的好聲音冠軍在參加節目前曾是韓國的「18線」明星,怎麼跑來中國就能奪冠呢,而且她在奪冠後還一度深陷醜聞,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 吳秀波再次深陷醜聞,這些未播作品危險了,直接影響5位當紅花旦
    本以為吳秀波不回應上次的出軌醜聞,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沒想到如今卻鬧了一出報警抓前情人的戲碼,吳秀波再一次將自己置身於輿論的中心。這一次,吳秀波為了辯解自己沒有設計前情人,還讓老婆兼經紀人何震亞發了篇聲明,說全家人長達一年半都受小三陳昱霖的威脅和恐嚇,勒索金額從幾百萬到幾千萬不等,沒有一天得到安寧。吳秀波搞這麼一場婚外情,肯定是有損失的。
  • 毛不易:靈魂歌者,用才華和觸動人心的歌詞徵服聽者
    歡迎來到丁丁寫緣娛記,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靈魂歌者,用才華和觸動人心的歌詞徵服聽者的實力唱將毛不易。毛不易,《明日之子》走出的巨星,創作能力非常強,聲音識別度也很高,他所創作的《消愁》《像我這樣的人》都是膾炙人口的好作品!
  • 白天畫畫,法國最偉大的皇帝拿破崙.波拿巴畫像欣賞
    拿破崙,歐洲史上最傳奇的人物之一,從打炮小兵,一路走向歐洲之王。他一生曾指揮過 60 多次重要戰役,在義大利,他 曾創造過人類戰爭史上罕見的奇蹟。在奧斯特裡茨,他的指揮藝術爐火純青, 整個戰局的變化完全存於一人胸中,其計算之精確有如操縱一次沙盤演習。他首創了以營為單位的戰術隊形,使步、炮、騎各種兵種配合得天衣無縫, 他是運動戰的專家,是閃電戰的鼻祖。
  • 世界十大「醜聞」:拍成電影後的反思
    在「娛樂至死」的時代,醜聞,永遠不分身份與地位,也不分國界與性別,今天會會給大家帶來的電影是從50年代至今,圍繞著不會古老也不會遠去的主題展開——醜聞。而此案波及的不僅僅是美國,而是全世界的天主教會。而影片真正讓人唏噓的是,即使你操控了整個國家,你也操控不了媒體人的良知和信念!不管你是總統還是小丑,總是要原形畢露!
  • 光線主導設計 | 羅浮宮玻璃金字塔之父,用建築徵服全世界!
    上帝帶走了他,卻帶不走他那些遍布在全世界的傲人建築,善於用光線和玻璃折射作為設計手法的貝聿銘,把光線運用的出神入化,在他的建築作品中,光和空間的結合,讓空間變化多端!巴黎羅浮宮玻璃金字塔,美得動人心魄,在寧靜的夜空中,透過玻璃金字塔可以看到巴黎變化不斷的星空。
  • 網絡用語雙標是什麼意思,雙標男,雙標女,說人雙標是什麼意思
    經常在網絡上說到雙標,什麼雙標男,或者雙標男,這個人雙標之類的,那麼究竟什麼是雙標,網站用語雙標是什麼意思,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雙標是雙重標準的簡化,對同一個事情和實物,會根據自己的性格愛好,做出完全相反的判斷或者行為,兩個人做同樣的事情,可能對其中一個誇讚讚美,對另一個缺嚴厲批評,完全失去了公平。雙標男和雙標女就是指比較自私的那女,用兩套標準來要求對待自己和別人;對自己很放鬆寬容,對別人缺嚴厲要求很高,用不同的尺子來衡量人和實物,做不到平等。
  • 30歲北大美女博導,獲獎300萬,顏值才華堪比當年顏寧
    9月25日,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揭曉,來自北京大學的年僅30歲的博士生導師黃芊芊榜上有名,成為最年輕的一位,引來眾多網友的關注。此次獲獎,她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可謂是名利雙收,這也充分顯示了我國青年女科學家的卓越才華。
  • 西點軍校爆出舞弊醜聞:更像是一次「教學系統的崩潰」
    「這起醜聞是一個『國家安全』問題」 美國總統羅斯福曾說過:「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沒有哪一所學校像西點那樣,能夠為美國培養如此多的偉大的公民。」即使是在遠程學習的過程中,他們也應該以同樣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她希望西點軍校徹查作弊醜聞,不能讓害群之馬就此逃脫。倘若無法妥善處理這個醜聞,長久以來西點軍校捍衛的榮譽傳統必將受到衝擊。 醜聞漩渦 事實上,此次被曝光的舞弊醜聞是西點「舞弊歷史」的重演。
  • 世界史上消失一百二十三年又出現的國家與人類歷史最偉大女科學家
    今天我們想和大家聊聊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女科學家,沒有之一,還有就是她所屬的民族,波蘭。這個可能在當今世界已經不是那麼起眼,卻讓人無比崇敬,曾經在歐洲地圖上消失了整整一百二十三年,如今還存在的民族。她發現的元素總共兩個,一個命名為釙,來紀念她的祖國,另一個叫鐳,目前最有放射性的元素。1918年,也就是這件事二十年後,波蘭復國了,那麼這次復國,讓在歷史上消失了123年的波蘭重新回到國際視野,所以其實居裡夫人出生的時候,1867年,波蘭還處於一個消失的狀態。
  • 英國專家:良渚古城遺址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史前文化遺址之一
    英國專家:良渚古城遺址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史前文化遺址之一 2019-2019年07月06日 20:38 來源:新華網 參與互動    新華社英國劍橋7月6日電 專訪:良渚古城遺址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史前文化遺址之一
  • 致敬女科學家!別告訴我你只知道居裡夫人
    在這個陽光明媚、春意盎然、天朗氣清的春天,我們偉大的、美麗的、勤勞的女神們,又一次迎來了自己的節日  那就是——經久不衰的精神食糧  除了你所知道的居裡夫人外,歷史上還有重要的女科學家?1979年,美國國防部用埃達·洛夫萊斯伯爵夫人的名字命名了一種電腦程式語言,即Ada語言,以紀念這位150年前幫助英國發明家查理·巴貝奇研製出後來被認為歷史上第一臺計算機的女科學家。
  • 美國NASA對中國嫦娥五號「道德綁架」,外國網友:這是雙標
    昨天4點30分,中國用長徵遠程五號運載火箭在火箭發射場成功發射了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進步被中國拿下,這是值得全人類自豪和銘記的大事件。這一天中國人沸騰了,美國人也沒有閒著。(與全世界分享數據)」中國人自己的技術憑啥要給你美國人分享,你們的新技術什麼時候與大家分享過?美國這麼多年以來,都在實行「獨裁主義和壟斷主義」,此時卻跑來要求中國科學家向全世界分享,這樣不知廉恥的邏輯,也只有美國人能做出來了。
  • 血與火的徵服
    巴約掛毯諾曼徵服被視作英格蘭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作為同時代的紀念物,巴約掛毯描繪了諾曼徵服前後的一系列事件,尤其以其對黑斯廷斯之戰的生動描繪而著稱。《諾曼徵服》一書則以文字織就了一幅流暢壯麗的畫卷,圍繞1066年的諾曼徵服,曾撰寫過多部以英格蘭中世紀歷史為主題的書籍的英國歷史學家馬克·莫裡斯本書講述了這一重大事件前後發生的故事。
  • 世界見證美式「雙標」大型翻車現場
    兩副面孔、兩張嘴臉,美式「雙標」無疑!美式雙標何其多。針對這次示威者衝擊國會大廈事件,美國主流媒體譴責「這是暴力事件」。可我們沒有忘記,此前他們煞費苦心地為香港暴力事件化妝,不顧一切地力挺暴徒,乃至把那些激進暴力示威者美化成「民主英雄」。何其荒唐,何其可笑!
  • 《不可徵服》:影片具有偉大的力量,崇高的品格和道德上的極端
    《不可徵服》的劇本來源於一個難以置信的真實故事。1932年,一個柏林著名經紀人在波蘭東部的猶太人小鎮上發現了齊赫布萊巴特、一個力大無比的年輕鐵匠、齊赫單純、天真、不善於表達但不愚蠢,他滿足於牧歌式的田園生活。但經紀人的伶牙俐齒說服了齊赫,並在柏林給他安排好了一切。
  • 女科學家韓喜球走進溫州女性「秀慧課堂」,揭秘深海科考之旅
    韓喜球教授系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中國首位大洋科考女首席科學家,曾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狀、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講座上,韓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了人類為什麼要探索深海,用豐富的圖片和視頻展示了深藍下面隱藏的秘密和大洋科考遇到的奇觀和趣事。從深海探礦到給國際海底無名海山烙上中國印,韓教授向大家分享了科研途中的歡笑與汗水,展現了作為女科學家的自豪與榮光,讓現場聽眾深切感受到科學家的精神和科學探秘的神奇。
  • 盤點幾位中國的偉大女科學家
    屠呦呦獲獎曾凡一--開演唱會的海歸女科學家曾凡一4歲半開始學習鋼琴,5歲登臺演出,開個人演唱會,出版個人專輯;「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獎者,在國際上首次證明了iPS細胞具有和胚胎幹細胞相似的多能性——看似完全不同的人生軌跡,在一個人身上重疊。
  • 美貌和才華兼具!她是演員也是科學家,發明一樣東西我們每天在用
    導語:美貌和才華兼具!她是演員也是科學家,發明一樣東西我們每天在用眾所周知,一項新的發明對人類來說是一件特別有幫助的事情,比如說,在18世紀60年代的工業革命中,就出現了許多新物品,滿足了人類的多樣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