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thoFinder: 進化直系同源工具

2021-01-14 植物基因組

最近,Genome Biology 上發表論文介紹了 OrthoFinder 的新功能,側重講了 OrthoFinder 的進化推斷功能。第一篇 OrthoFinder 的論文是 2015 年在 Genome Biology 上發表的。




※※※


OrthoFinder 是用 Python 寫的,原始碼網址為:

https://github.com/davidemms/OrthoFinder


OrthoFinder 的用法非常簡潔,只需要收集一些物種的蛋白質序列放到一個文件夾裡,然後運行下面的命令就可以直接等結果了。


這裡的 diamond 是一個類似 blastp 的程序,但是速度比 blastp 要快很多。


※※※


OrthoFinder 的原理圖如下:


※※※


OrthoFinder 與其它同類軟體的對比:

相關焦點

  • 使用OrthoFinder進行直系同源基因分析
    談論到直系同源基因分析的時候,大部分教程都是介紹OrthoMCL,這是2003年發表的一個工具,目前的引用次數已經達到了3000多,但這個軟體似乎在
  • OrthoFinder進行直系同源基因分析
    2003年發表了一個工具OrthoMCL,這個工具運行時間較長,同時需要用到MySQL, 很難構建成功。即使現在有online服務,仍然需要運行較長時間。在2015年,開發了新的軟體OrthoFinder,該軟體持續更新,安裝更加友好,也支持conda安裝,因此我決定使用它來做直系同源基因的相關分析。OrthoFinder可以做什麼呢?
  • 生信小工具:Orthofinder使用教程
    Orthofinder介紹OrthoFinder是比較基因組學中的實用的,運行快速,準確的全面的工具。它的主要功能是,找到了正交群和直系同源物,推斷出所有正交群的根基因樹,並識別那些基因樹中的所有基因重複事件。它還為所分析的物種推斷出有根的物種樹,並將基因重複事件從基因樹比對到物種樹的分支中。另外,OrthoFinder還為比較基因組分析提供全面的統計數據。
  • 尋找同源基因工具OrthoMCL與OrthoFinder的安裝與使用
    其中,比較基因組學的重要一部分正是系統進化關係的研究,由此對基因家族分析,基於單拷貝基因的串聯比對分析構建系統進化樹是其中的一環。所以,下面簡單介紹基因家族分析的重要程序OrthoMCL和OrthoFinder。
  • 一個很實用分析orthofinder結果的工具
    但是Orthofinder不能對每個group進行功能分析和數據統計分析,這裡筆者開發兩個工具,可以進行簡單的功能和數據分析。code 下載連結:https://gitlab.bioinformatics.unibe.ch/troder/orthofinder_tools/-/tree/masterhttps://github.com/davidemms/OrthoFinder/issues/4511.統計相同基因: orthogroup_to_gene_name.py
  • 如何尋找同源基因---OrthoFinder
    構建物種的系統發育樹,計算kaks值或者比較基因組學和進化的其他分析都少不了需要尋找同源基因。
  • 基因家族聚類之OrthoFinder
    做進化、基因家族分析、比較基因組使用OrthoFinder is simple to use and all you need to run it is a set of protein sequence files (one per species) in FASTA format.
  • 從零開始學生信-orthofinder的安裝
    orthofinder的使用很簡單,可以先行查看help信息。【注意】:orthofinder由python2編寫,請在安裝或使用前將python3注釋掉。【下載】:conda install orthofinder # 用conda 2 進行安裝,一次安裝不成功者請重試(附帶軟體很多),提示更新conda時,請更新。
  • 古多倍化在被子植物進化適應的遺傳貢獻
    這種成功得益於被子植物進化歷史中的全基因組複製事件。全基因組複製事件被認為是進化上的重要驅動力,不管是物種形成、適應性進化或是多樣性產生。最近的兩次刪除和巨大影響已經說明全基因組複製事件相比之前的進化歷史更廣布於有花植物中。之前的兩次古老的全基因組複製事件被認為在被子植物和種子植物中是有代表性的。
  • 害蟲靠嗅覺找到食物 鱗翅目昆蟲和被子植物協同進化機制被發現
    而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會釋放複雜的植物揮發物,在與植物的共進化過程中,鱗翅目昆蟲也形成了高度靈敏特異的嗅覺系統來識別各類植物揮發物,從而尋找到寄主植物並完成取食、產卵等行為。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通過分子系統發育和受體功能對比分析發現,大多數直系同源氣味受體的功能都出現了分化,只有少數幾個氣味受體功能保守。
  • 捲尾猴還在進化?懂得使用工具,知道按勞分配,或能威脅人類
    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中認為是人類是由猿人進化的。馬克思繼續把進化論深化,認為猿人能夠進化成人類的原因是勞動,在勞動的過程中,猿人的大腦不斷發育,腦容量不斷增加,而火的使用減少了病毒的入侵,增加了食物的營養,增強了猿人在自然界中的競爭力,因此猿人進化成了人類。
  • 《口袋妖怪日月》進化道具怎麼獲得 工具精靈推薦
    導 讀 口袋妖怪:太陽/月亮遊戲中進化道具怎麼偷取呢?
  • 把石頭當成工具的猴子,是否正朝著人類進化?石器時代?
    人類的祖先是猿猴,這是大多數人的認知,雖說近幾年來屢有人質疑,但畢竟沒有給出證據,姑且將猿猴進化成人類當做事實,為何如今再未有猿猴進化成人類了呢?是環境發生改變了嗎?還是另有他因?,我們自己是否還會在地球上,所以自然以為猿猴無法進化成人類。
  • 最強工具專家,蝸牛數字《方舟:生存進化Online》螳螂揭秘
    對於在蝸牛數字《方舟:生存進化Online》中生存打拼的冒險者來說,鐵鎬、鐵斧各類採集工具在出門時總是必不能少的。但即使能夠使用高級的工具來協助採集,人的能力始終是有極限的。假如你的生物夥伴也能使用工具,採集工作將會變得如何?讓來自沙漠的螳螂告訴你答案!
  • 黑猩猩也會使用工具,為什麼沒有進化出智慧文明?
    地球生物在海洋中的發展時間非常漫長,從40多億年前的最初級的生命形式,到4億年前的泥盆紀,海洋在一直推動地球生物的進化發展提供了不可獲取的各種條件,這是智慧文明產生的第二步,也是經歷時間最長的一步。在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不斷進化過程中,那些身體更加靈活、適應環境能力更強的生物,最終在地球各種自然災難和劇烈氣候變化過程中倖存下來,腦容量日益增加,智力水平也隨之提升,體型也相應變大。隨著6500萬年前小行星的撞擊,當時在地球上佔據統治地位的恐龍滅絕,給智力更高的哺乳動物提供了舞臺和空間,然後類人猿在這些哺乳動物之中顯現了突出優勢。
  • 捲尾猴進入石器時代,已會使用簡單工具,未來會進化成人嗎?
    ,那麼現在社會當中的一些靈長類的猿類動物,會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進化成人類呢?其實在巴西的一個國家公園裡面,就有一群捲尾猴,已經出現了進化的徵兆。 使用工具是人類最明顯的標誌之一,也是一個典型的人類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