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前外交人員揭密說,李登輝1994年過境夏威夷被拒入境後,卡西迪公司展開公關活動,致使參議院76名參議員聯名邀請,並最終促成了李登輝的康奈爾之行。媒體猜測此次臺灣當局是否也希望BGR能夠促成陳水扁達到類似企圖?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記者周慶安報導
3月初,據臺灣媒體報導,由臺灣的「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邱義仁署名,臺當局與美國巴伯·格裡菲思-羅傑斯(BarbourGriffith&Rogers,簡稱BGR)公關公司籤訂為期3年的合約,總金額達450萬美元。這是臺灣當局首次以「官方」名義與美公關公司籤約,委託對方進行遊說活動,籤約金額也創臺灣聘用單一海外公關公司的最高記錄。
BGR高層皆為白宮幕僚
臺灣媒體是根據美國司法部公布的一份文件以及雙方籤署的合約附件作出報導的,據了解,臺灣當局還與美國的另外數家公關公司有協議,只不過目前BGR是臺灣當局在美國最大的公關代理。邱義仁是在3月4日與美國BGR公司主席艾德·羅傑斯籤約的。依合約規定,BGR為臺灣工作的範圍包括:提供在華盛頓特區內的 溝通和策略諮詢顧問,並向臺灣提供對美國政府和特定州政府的外交政策戰術計劃。
此次臺灣當局通過美國BGR公關公司進行對美公關活動,主要看重的是BGR公司在小布希政府中的廣泛人脈。BGR公司成立於1991年老布希總統任內,是一家有著明顯的保守主義色彩的共和黨北京公關公司,創立者是艾德·羅傑斯和黑利·巴伯。前者曾經是裡根時代的白宮幕僚,老布希總統的白宮辦公廳主任執行助理。而黑利·巴伯更是鼎鼎大名。他是上世紀90年代後期的美國共和黨主席,密西西比州現任州長。2004年的美國總統選舉中,BGR公司大力協助小布希,主席艾德·羅傑斯就在媒體上接受訪談150多次,為小布希助選和辯護,成為在媒體露面最多的公關公司主席。
BGR還培訓過大陸官員
除了具備保守主義色彩,BGR公司的高層也多是來自美國外交政策第一線的重量級人物。BGR國際現任總裁羅伯特·布萊克韋爾在小布希總統的第一任任期曾經擔任戰略規劃方面的國家安全事務副顧問,負責美國對外政策的中長期規劃,他曾經擔任過小布希的伊拉克問題特使,負責過美國對伊朗和阿富汗的政策,擔任過美國駐印度大使,還在2004年底成為小布希的競選班子主要成員,布萊克韋爾與小布希家族、美國現任國務卿賴斯、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都有著良好的關係。
其實布萊克韋爾與臺海兩岸的淵源並非在小布希政府時才建立起來,在80年代,布萊克韋爾曾經擔任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副院長,負責的項目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對國外的政府官員的培訓。據BGR公司介紹,在培訓中,布萊克韋爾曾經接觸過臺海兩岸,尤其是來自中國大陸的政府官員,因此布萊克韋爾對兩岸政策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
在BGR公司的業務清單上看,BGR公司多數負責為美國國內的商業機構提供政府公關,包括立法事務,其國外客戶有加拿大的公司,以及卡達政府。BGR公司表示,「對於美國外交和外貿政策是由無數聯邦機構和國會委員會制定的,我們的國際專家會幫助國外客戶,包括外國政府與美國國會、白宮、國務院、商務部和美聯儲等各個部門溝通」。BGR公司的哲學是「為客戶前攝性、創造性解決問題,以攻勢來尋找結果」。
臺灣轉換對美公關戰略
2000年民進黨上臺後,當時臺當局就屬意共和黨背景的BGR公司,只不過因為BGR開價過高一度無法談攏,因此由誠泰銀行的臺灣政經研究所出面,與卡西迪公司續約。根據美國國會公布的資料,自2000年7月至2003年7月,卡西迪公司及其兩家子公司替臺灣進行遊說所花費的總金額高達703萬美元。
臺灣當局多年來利用美國公關公司進行在美國政府和國會的公關活動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次從卡西迪轉向BGR,說明臺灣當局在對美公關的戰略方面發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卡西迪公司與民主黨關係十分密切。BGR的背景是共和黨,符合目前臺灣當局的戰略需要。
其次的原因是BGR公司在共和黨任期內成立,更熟悉美國現政府業務,與政府官員合作密切。第三在臺灣當局與卡西迪公司的合同中,並不看重臺灣在特定州的公關活動,而BGR公司則在特定州的公關活動中具備天然的優勢,因為BGR的創始人之一黑利·巴伯現在是密西西比州州長。根據美國的法律,現職官員不得擁有公關公司的職務,因此,黑利·巴伯辭去了BGR的主席職務,但無論如何,BGR在幫助臺灣當局,對以密西西比州為代表的特定州的政府,和州內參眾議員的公關活動中,具有明顯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