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500年的兩個人,稻盛和夫與王陽明,卻在演繹同樣的經典

2020-12-04 歷史sir123

稻盛和夫與王陽明,一個是日本20世紀的經營大聖,稻盛哲學創辦人,一個是中國明代(15世紀)思想家與軍事家,心學創辦人。

王陽明是軍事家,卻沒有軍事巨作留下,他一生無敗績,屢戰屢勝,有人問王陽明,這都是靠什麼取勝的,"心學",心學居然能夠教會人打仗

稻盛和夫是企業家,創辦兩家世界五百強,成功挽救日產航空破產,耗時極短,卻很少看見稻盛和夫有什麼管理大論,最能代表稻盛的是"心法",心法居然能夠教會人經營企業,不可思議

仔細讀來,發現相隔五百年的兩位大聖之間有著驚人的相似,他們都在用最樸實的語言講述著最通俗的故事:一個叫心學,一個叫心法,無非是人心,人性即人心,打仗也罷,經營企業也罷,大抵如此。

精神共同點:一個叫致良知,一個叫作為人何謂正確

王陽明講,每個人心中都有良知,人性善。只是來到世界上,被歪風邪氣汙染,染上了惡習,良知被蒙蔽,所以才會幹些壞事,而修煉心學就是要擦拭去那些汙垢,恢復本來的面目就好。

舉個例子,有個弟子,為了孝道,留在家中,侍奉父母。家裡一貧如洗,父母鼓勵讓他出去闖蕩,他卻堅持認為,只有在家才是盡孝。對此,他請教王陽明,王問道,"何謂孝道?",弟子答:"讓父母生活得開心",王又問道,"你這樣侍奉父母,父母開心麼?",弟子答:"父母認為我這樣沒前途,不開心",王又問道,"不開心,那你算是盡孝了麼?"。弟子不語。

所以,王陽明講"去人慾,存天理",天理即良知。

稻盛和夫更有意思,他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經常碰到很多問題,在如此多問題的解決過程中,稻盛和夫總結出來一套決策哲學,當經營者在碰到疑難問題,而又沒法解決時,稻盛和夫就講了,你就想,作為一個人,你該怎麼做才算正確了?他相信,按此指引,人就能做出正確的決策。

舉個例子,有個部門經理,每月上報經營數據,這個月如果再能多100日元就可以獲得更高級別的獎勵,當大家都讓經理虛報100日元就可以完成,經理開始犯難了,要不要這麼做,這麼做的後果其實沒什麼,就算領導知道了也是小事,然而,他開始問自己,這件事要不要做,作為一個人,這好像是弄虛作假,想到這裡,這個經歷斷然拒絕了所有的惡念。

所以,稻盛和夫講"作為人,何謂正確"是所有問題的哲學前提。

幾乎一樣的哲學思考,而致良知是王陽明幾乎窮盡一生才提出的理念,"作為人何謂正確"也是稻盛和夫歷經無數波折才總結的經營聖經。

本質上,他們贊成人性善,基於人性善基礎上的哲學理念是在幫人恢復善的本性,讓善能夠發揮到最大。

激勵共同點:激發人性的羞恥感與榮譽感

如果說王陽明和稻盛和夫就談談大理想、大道理,那只是佛學,是出世的學問,如果想入世,想真真切切的有戰績,離開了人,一切免談。

王陽明不喜好殺人,只要能激發人的良知,他都會選擇如何讓他們回頭是岸,這個案子在平定江西的時候屢試不爽,他假定,"人們不想做盜賊,只是生活環境太惡劣了,政府太無恥了,才逼著人們做盜賊"。

有一個最經典的例子,那就是有一次王陽明抓到了一個賊人,那賊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該殺該剮隨便,好像自己就是惡棍一個,啥也不怕。王陽明說,"外面天氣炎熱,你進屋來吧!"賊人大搖大擺地進來,王陽明接著說,"天氣炎熱,你把外套脫了吧",脫就脫,王陽明接著說,"那你裡面襯衣也脫了吧",賊人毫不含糊,赤膊也沒關係,王陽明接著說,"那你把底褲也脫了吧"。賊人遮遮捂捂,面露難堪,不好意思。王陽明說,"我以為你真的就不知道羞恥,喪盡良知,看來,你還沒有麼"。賊人折服。

是的,對王陽明而言,不管是對待敵人,還是對待自己的人,如何才能激發人內心的羞恥與榮譽,讓他們能夠進一步光明自己的良知,這是最狠的,也是最有效的。

如果說王陽明這樣,那稻盛和夫了?

在我看來,稻盛和夫在這方面,比王陽明有過之而無不及。

稻盛和夫在退休的時候,把個人股份全部捐給員工,自己皈依佛門,他就是馬雲口中最尊敬的企業家,他把自己88年的人生智慧寫成了一本書,最終融合為了一個字「心」。

在書中,稻盛先生這樣寫道:人生由「心」開始,到「心」終結。這就是我在八十多年的人生中證得的至上智慧,也是度過美好人生的究竟秘訣。

稻盛先生對自己一生作思所為的全面復盤,也是超過半個世紀經營智慧的凝結升華,並為讀者劃下了構建幸福人生的重點。

在一次採訪中,任正非在談到稻盛和夫時說:「我讀過很多書,我喜歡稻盛和夫的書,但不知哪本書影響了我,思想是怎麼生成的。我腦袋裡產生的想法我也找不到源頭在哪裡。」

樊登讀書創始人樊登老師在推薦語中寫道:

「我推薦了稻盛和夫的《活法》《幹法》,但我仍然願意把稻盛和夫的《心》推薦給大家,因為我發現這本書觸及了他一生成功幸福的那些『法『背後承載的』道『。我認為,稻盛先生用他這本現代版《傳習錄》,與王陽明完成了隔空的』心學』對話。」

稻盛和夫說:「不管眼前的狀況多麼嚴酷,既不能怨恨,也不能屈服,而是要一以貫之地積極應對,這才是實現幸福人生的秘訣。」

世間萬物,始於心,終於心,希望你能從這本書中得到啟發和領悟,從心出發,向心而行。

相關焦點

  • 稻盛和夫和妻子睡覺,仇富者用高音喇叭在屋外臭罵,他的反擊絕了
    稻盛和夫,被稱為日本經營之聖,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將哲學家和企業家合二為一之人。他創立了2家世界500強企業。他在78歲時,在日本政府的邀請下毅然出山,負責拯救即將破產、欠債2.3萬億日元的日本航空公司。在這樣的情況下,稻盛帶著「稻盛哲學」與「阿米巴經營」來到日航。
  • 稻盛和夫:真正塑造人格的,是經歷的挫折與苦難
    稻盛和夫不是生來就是經營之聖,因為他具有這些不斷進取、思考和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行動,成就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27歲赤手空拳創立京瓷。52歲創立KDDI,均發展為世界500強企業。78歲加入日航,僅一年讓破產重建的日航扭虧為盈,創造日航史上最高利潤紀錄。初中不幸染上肺結核稻盛和夫出生於破產家庭,初中升學考試失敗,接著就染上了肺結核。
  • 堅持不下去時,牢記稻盛和夫的「變形蟲」思維,任正非:學到了
    稻盛和夫是日本商業的一個「傳奇」,他創建2家世界500強,帶領日本企業擺脫受制於人的困境,零薪資管理瀕臨倒閉的日航,在短短1年內就扭虧為盈,重返世界200強。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學影響全亞洲,任正非、馬雲、孫正義、張瑞敏等著名企業家都受其影響。
  • 有些笑容背後是咬緊牙關的靈魂:職場崩潰不妨學學稻盛和夫的智慧
    我主張你無妨去學一學稻盛和夫的處世哲學。稻盛和夫是日本的「運營四聖」之一,他創辦了兩家世界500強公司,還在78歲高齡時臨危受命,將接近破產的日本航空公司妙手回春,這件事也被稱為企業運營史上的奇蹟。如此成功的稻盛和夫應該是出身豪門,或終身走運吧?
  • 稻盛和夫:要想成功、使自己的人生有意義,需要有這三點品質才行
    稻盛和夫認為心是一切的根源。在人生的旅途中,人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和困難,同樣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驚喜和運氣。我們只需牢記,在艱難困苦的時候不要失去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在輝煌騰達之時不要高傲自滿。500強企業,那麼這個人的能力是值得肯定的,而稻盛和夫他卻能創辦兩家世界500強公司,並且還是領域完全沒掛鈎的,那麼他的能力可見非同一般了。
  • 稻盛和夫:再厲害的人也逃不出這三條原則,這就是我的經營哲學
    稻盛和夫被世人稱讚為「日本經營之神」,這樣的說法估計太多人聽到過,一生創辦兩家世界500強,退隱商界13年,臨危受命拯救瀕臨破產的日本航空公司,一年多的時候扭虧為盈,創造了日本航空歷史上最大的收益。這樣的壯舉,放在任何一個人身上都可以說是「神來之筆」。而稻盛和夫在成功拯救了日本航空公司之後,說了一句話:「即便是我離開了,日航依然可以正常運行。」
  • 從破產到血賺1800億,稻盛和夫拯救日航方式絕了,任正非自認不如
    但所有人都沒想是,在稻盛和夫的帶領下,僅僅1年多的時間日本航空就再次重獲新生。2011年, 日本航空的純利潤高達1866億日元。如此一來,即便稻盛和夫離開日航,這家企業也能蓬勃發展。說起稻盛和夫,他的出生其實也極其平凡,起點一點也不高,但最終卻成為了「經營之聖」。在27歲時,他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京瓷,僅僅用10年時間就把1個小工廠做的了時間500強企業。另外在52歲的時候,稻盛和夫創辦了第二電信公司,之後這家公司也成為了世界500強企業,而這家公司和此前的行業也完全沒有聯繫。
  • 稻盛和夫:關於人生,我的6點建議
    他是日本唯一在世的經營之神,白手起家創立了三家世界500強公司,80歲本該退休的年齡,卻披掛上陣,以一己之力拯救了日航,讓日航從臨近破產變為了盈利1800億的神話。 他就是稻盛和夫,連馬雲,也曾3次登門拜訪稻盛和夫老先生,向他請教經營之道。
  • 稻盛和夫:為什麼越窮的家庭,越愛購物?窮人長嘆:怎麼不早說?
    有一次稻盛和夫在公開演講的時候,他說了一個題外話,提到了窮富家庭的區別,說一個家庭越窮,買的東西反而越多,然而富裕的家庭卻見他們多少東西。稻盛和夫的話將社會的現實毫無保留地揭露,確實,越窮的家庭,家裡往往堆滿了物品,而富人家裡卻井井有條。
  • 78歲再出山,救日航於危難之中,稻盛和夫:我這一生,從心而行
    2009年,擁有58年飛行歷史的日本航空公司宣告破產,這個日本曾經的經濟驕傲頓時暗淡。同年,78歲的稻盛和夫已潛心佛學十數年,不沾世事。為了挽救懸崖邊上的日航,時任日本首相的鳩山由紀夫懇請稻盛和夫出山相助。
  • 稻盛和夫:關於如何凝聚員工的心,我有9點建議
    稻盛和夫是當代日本著名企業家,他與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本田宗一郎被並稱為日本「經營四聖」。其中,稻盛和夫是目前唯一在世的一位。稻盛和夫不僅是日本的經營之聖,同時也是世界的經營之聖。在商界,他成為眾多企業家推崇和膜拜的對象,因為他一生中把兩家公司帶入了世界500強企業的行列,一家是京瓷公司,另一家是KDDI電信公司。
  • 稻盛和夫:我的哲學,只有中國人會懂
    稻盛和夫說:這個宇宙中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構成宇宙本身的必然存在。不僅僅是人類,就連路邊的野草,其生命對於整個宇宙都是必然的。既然人和草一樣,那麼生命意義就是竭盡全力地活著。65歲那年稻盛和夫決定出家時,卻被檢查出癌症。
  • 稻盛和夫:一個人能否成大器,就看是否有一個特徵,越早知道越好
    我一直對日本人沒啥好感,總認為他們喜歡「裝腔作勢」,但在讀過稻盛和夫的書後,他的一句話卻讓我「頓悟」了!不過,最近在讀了一個日本人的書後,我的觀念有了很大的改變,這個日本人就是稻盛和夫,稻盛和夫是日本非常有名的一個人,他是日本唯一在世的「經營之聖」,他在日本的地位就相當於任正非在中國的地位一樣,是很多企業家的精神教父!
  • 當你負債纍纍,連親戚都看不起時,牢記稻盛和夫的「變形蟲」思維
    這個世界企業家很多,但是像稻盛和夫這樣成就這麼大的企業家屈指可數。馬雲曾三次拜訪稻盛和夫,任正非說:「你們不了解稻盛和夫,我們比不上他。」稻盛和夫是日本唯一在世的經營之聖,創辦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在日本首相的再三邀請下,挽救瀕臨倒閉的日航,堪稱世界奇蹟。
  • 王陽明:日本敬畏的中國人,被日本軍神膜拜,在國內卻很低調
    他就對王陽明的心學推崇備至,覺得天地萬物都在心學之內,隨身帶了個牌子,上面寫的:一生低首拜陽明。由此可見,在日本,王陽明恐怕是和孔子能夠平起平坐的神人,地位真的不低。在1905年的時候,是日俄戰役中那個異軍突起的天才將領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當東鄉平八郎率領弱勢的日本海軍在日俄戰爭中全殲俄國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他成了全日本的英雄。
  • 稻盛和夫: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場靈魂的修煉
    在稻盛和夫看來,真正塑造人格的並非天資和學歷,而是所經歷的挫折和苦難。人生的閃光點,無一不是在困境中錘鍊而成。 越是困難的時候,特別是人生、事業陷於低谷時,越要堅守內心的光明,在事上磨鍊心性,覺悟人生。 「事上煉」這一理念,正如稻盛和夫所推崇的王陽明先生所倡導的:越是磨難處,越是修心時。
  • 稻盛和夫的幾十本書,到底有什麼區別?
    內容簡介:稻盛和夫《幹法》唯一授權版本,寫給職場人的必讀第一課。凝結了「經營之聖」稻盛先生70多年工作經驗,收錄了他在2014年杭州報告會上的講演。這些思想對企業管理者有極大的借鑑意義,也是稻盛不可動搖的「信念」,更是被稻盛先生實踐證明了的正確的「工作哲學」。本書最新平裝版多次霸佔圖書暢銷榜。
  • 當你負債纍纍,窮得連親戚都鄙視,牢記稻盛和夫的「變形蟲」思維
    稻盛和夫是日本的「經營之聖」,他白手起家,在27歲創立京瓷,之後又創辦了電信企業KDDI,兩家企業現為世界五百強,他還曾用424天拯救了瀕臨破產的日本航空,堪稱行業奇蹟。如果說一次偶然的成功是僥倖,但三次成功的經歷則說明稻盛和夫已經達到了管理的至高境界:觸類旁通。
  • 稻盛和夫:運氣不是偶然,一個人只要夠努力,就能和宇宙取得聯繫
    而稻盛和夫卻認為:工作是幸福人生的鑰匙,是治病良藥,能召喚好運氣。我想,或許這就是神與庸常之輩的差距——你以為是塵埃,他卻能從塵埃中開出花來。對此,這裡有一個公式分享給大家:人生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稻盛和夫的這句話,就是成功學必備的第二點因素:熱情。
  • 稻盛和夫88年的人生答案:就2個字
    《心》最讓我意外的是稻盛和夫似乎也追究到了人生意義的那個終極關鍵點,他並沒有明確指出,但是我在他的第一章節中,看到了一些蹤跡。即他在第一章節討論「感謝」這個話題,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話題,如果你讀他這本書,只是把感謝這個主題簡單的讀過去,那你沒讀懂稻盛和夫,更沒讀懂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