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弛教授課題組在線發表紫外/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成果

2020-12-06 同濟大學新聞網

張弛教授課題組在線發表紫外/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成果

來源: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國-澳大利亞功能材料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時間:2018-03-26  瀏覽:

      非線性光學晶體是重要的光電信息功能材料,是光電子技術特別是雷射技術的重要物質基礎,是高新技術和現代軍事技術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目前民用和軍用的紫外、深紫外二階非線性光學晶體存在雙折射率小、紫外吸收截止邊短等缺點,嚴重製約了這些光學晶體在雷射變頻領域中的應用。探索設計與製備性能優異的二階非線性光學晶體是當前光學功能材料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前沿課題。2018年3月23日,國際無機化學頂級期刊《配位化學評論》(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 IF: 13.324)在線發表了我校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張弛教授課題組的研究成果《紫外/深紫外二階非線性光學晶體的研究進展》(Recent Advances in Ultraviolet and Deep-Ultraviolet Second-Order Nonlinear Optical Crystals) (Coord. Chem. Rev., 2018, 10.1016/j.ccr.2018.02.017)。

      張弛教授課題組系統地概述了紫外/深紫外無機二階非線性光學晶體近五年的最新研究進展及其在雷射變頻技術領域中的應用,他們針對紫外/深紫外無機二階非線性光學晶體合成周期長、實驗能耗高等技術瓶頸,以及晶態材料結構要素與其倍頻效應的構效關係模糊等理論難題,首次對該材料研究體系進行系統分類,劃分成硼酸鹽、碳酸鹽、硝酸鹽、磷酸鹽四種類型二階紫外非線性光學材料,討論了不同類型晶體材料合成方法及反應路徑對晶體結構組成和非線性光學性能的影響,闡述了不同陰離子基團調控晶體光學非線性的規律,提出了低溫便捷合成光學質量高、晶體尺寸大及化學穩定性好的晶體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在此基礎上,該課題組進一步深入探討了-共軛基團、含孤對電子基團、含d0過渡金屬離子[MO6]n- (M = Mo6+, W6+, V5+, Nb5+)畸變八面體等關鍵極性結構基團及滷素離子等對晶體非中心對稱結構的影響規律,闡明了不同類型晶體材料單胞中[BO3]3-、[CO3]2-、[NO3]-和[PO4]3-等非線性光學活性基元的密度、極化方向及空間構型對晶體二階非線性光學性能的結構功能相關性,並為後續創製合成光學吸收截止邊短、倍頻係數大、雙折射高的紫外/深紫外無機非線性光學晶體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該課題組長期致力於無機-有機二階、三階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的設計製備與性能研究,並取得了多系列重要創新研究成果。近期他們還首次採用全新便捷的表面活性劑熱合成法製備鏈狀結構硼酸鹽晶體,設計合成了兩例紫外波段可應用的二階非線性光學材料,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主流無機化學期刊(Inorganic Chemistry, 2017, 56(3), 1340-1348)上。結合此次應邀撰寫的綜述性研究論文,奠定了該課題組在紫外/深紫外無機二階非線性光學晶體領域的重要影響。

      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由國際著名學術出版集團Elsevier發行,影響因子為13.324,是化學綜合類1區TOP期刊,在無機化學類刊物中影響因子排行第一。該刊重點刊登配位化學、主族元素化學、過渡金屬化學、金屬有機化學、生物無機化學等領域的綜述論文。

      上述系列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教育部與國家外專局高校學科引智計劃和上海市教委科創計劃重點項目等的支持。博士生吳超是論文的第一作者,張弛教授為系列論文的通訊作者。

相關焦點

  • 新疆理化所無鈹無層狀習性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獲進展
    >,是一種很有潛力的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通過HSE06雜化泛函評估LBOF的帶隙為8.05 eV,對應的紫外截止邊為155 nm,理論計算評估的雙折射值為0.07@1064 nm,最短相位匹配波長達到192 nm。並通過實驗證明了Li2B6O9F2作為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的優越性:可實現266nm倍頻輸出,其倍頻效應達0.3倍BBO,是一種很有潛力的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
  • 我國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研究獲突破
    我國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研究獲突破2017-08-07 11:23出處/作者:OFweek中國高科技門戶整合編輯:Evelyn責任編輯:huangshihongKBBF晶體已經被我國用於發展一系列獨有的相關深紫外固體雷射技術和雷射源裝備,並在眾多前沿科學研究中獲得了重要應用。然而,KBBF晶體存在難以克服的本徵缺陷,如原料鈹元素有劇毒、存在嚴重的層狀生長習性,從而極大地制約了其商業化生產和應用進程。因此,世界各國科研機構都在積極探索發展新一代的深紫外NLO晶體材料。
  • 「新型紫外/深紫外硼酸鹽非線性光學材料的設計與製備研究」
    /深紫外硼酸鹽非線性光學材料的設計與製備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該計劃自2014年執行以來,圍繞紫外/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材料研發的關鍵科學問題和主要研究內容,以硼酸鹽材料結構設計-生長-表徵為研究思路,深入開展紫外/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的設計與製備的原創性研究。
  • 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KBe2BO3F2的發現、生長及其應用
    新型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KBe2BO3F2(以下簡稱KBBF)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種能通過直接倍頻的方法產生Nd-基雷射六倍頻(波長為177.3納米)諧波光的材料。而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功能晶體與雷射技術重點實驗室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提供KBBF晶體器件的實驗室。
  • 新疆理化所合成新型氟化硼酸鹽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
    研究表明,這些材料都具有非常短的紫外吸收邊(<190nm),並且粉末倍頻效應為商業化KDP材料的0.8~1.9倍,同前面報導AB4O6F同族晶體一樣有望作為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基於此,研究人員提出了通過陽離子調控來優化倍頻效應的設計策略,為設計出最優的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提供了參考。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上。  研究工作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科技部、中科院和新疆科技廳等的支持。
  • 福建物構所短波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獲進展
    非線性光學(NLO)晶體是全固態雷射器的核心部件之一。探索兼具大的倍頻效應和短的相位匹配截止波長的短波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是一項較有挑戰性的課題。這些結構特徵使得該晶體的倍頻效應達到5.2倍KDP,雙折射率達到0.114(@1064nm),通過理論計算得到的最短相位匹配波長可達201nm,說明該晶體是一例較好的短波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備選材料。該晶體獨特的結構構型也將為新型紫外甚至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的設計提供新思路。
  • 中科院理化所發表綜述文章:第一性原理探索新型非線性光學晶體
    從本世紀初開始,隨著深紫外和中紅外應用波段雷射技術的發展,與紫外到近紅外、可見波段的非線性光學晶體相比,深紫外及中紅外的非線性光學晶體既具有相近的性能要求,又呈現出獨特的技術指標,而這些對應不同波段的性能指標往往受到不同特徵的微觀功能基元的影響。
  • 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取得進展
    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是重要的光電信息功能材料,在雷射頻率變換、信息通訊、光信號處理等眾多領域都具有廣泛而重要的應用。
  • 新疆理化所鹼金屬氟硼酸鹽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取得進展
    該晶體紫外截止邊達到155nm,倍頻效應為KH2PO4(KDP)的1.9倍(KBBF為1.2倍),具有大的雙折射率,最短相位匹配波長預計達到171nm,且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是非常有前景的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同時,該晶體為同成分熔融化合物,容易生長大尺寸晶體,有利於產業化。
  • 同濟大學研究團隊在二階非線性光學氧化物晶體方面取得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線性和二階非線性光學晶體是重要的光電信息功能材料,是光電子技術特別是雷射技術的重要物質基礎,是高新技術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在納米、醫藥、生物、精密製造、光通訊等高新技術領域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廣闊的應用前景。隨著紫外雷射應用需求(< 400 nm)的快速增長,研創適用於紫外波段的光學晶體是當前化學材料領域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學術前沿和研究熱點。
  • 短波長非線性光學晶體設計與合成研究獲進展
    隨著雷射精密機械加工業、雷射化學、紫外雷射光譜學和雷射醫學等學科的快速發展,全固態深紫外相干光源需求也愈加迫切,而其中關鍵突破點在於紫外和深紫外波段的非線性光學晶體的研製和應用。長時間以來,設計、合成性能優異的新型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一直是新型功能材料領域的研究熱點,實現定向的設計、合成非線性光學材料則是其中難點之一。
  • 同濟大學研究團隊在二階非線性光學氧化物晶體方面取得系列重要...
    隨著紫外雷射應用需求(< 400 nm)的快速增長,研創適用於紫外波段的光學晶體是當前化學材料領域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學術前沿和研究熱點。但是傳統的無機金屬氧化物雙折射晶體(如YVO4,方解石(CaCO3)等)由於紫外光透過率低等原因,嚴重製約了這些晶態材料在紫外雷射領域中的應用。因此,探索合成雙折射率大的紫外光學晶態材料仍然是一個極富挑戰的難題。
  • 多年努力 美國打破中國雷射晶體封鎖 然而中國新一代晶體已經成功
    聲明中表示,這種晶體將提高美國探測國防威脅的能力,同時也將為科學研究和測量技術提供新的能力,這種材料被認為是「遊戲規則改變者」。 不過,中國在這個領域並沒有坐等美國的趕超。據中科院網站報導,2015年8月,中國福建物構所發現新型無鈹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LSBO。報導稱,新發現的LSBO晶體有望成為下一代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的優秀候選材料。
  • JACS報導武漢理工大學張高科教授課題組最新研究成果
    未來網高校頻道3月27日訊(記者 張程 通訊員 林釗宇)近日,國際化學領域的頂級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國化學會志》在線發表了武漢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及矽酸鹽建築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教授張高科及其課題組吳曉勇副教授最新的研究成果
  • 江蘇師大李印威教授課題組在NC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我校物電學院李印威教授課題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上發表了題為「Formation of ammonia-helium compounds at high pressure」的研究論文,這是自2018年以來,李印威教授課題組第二次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研究成果,也是本年度其課題組在物理學頂級期刊《Physical Review
  • 中國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成果巨大
    為了促進科技成果與市場對接,本報特開闢《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成果巡禮》專欄,重點介紹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包括「863」計劃、火炬計劃、科技支撐計劃等)中有明確產業化前景的最新科研成果,使之成為國家級科技成果展示的平臺、與市場對接的橋梁。  「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中國在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領域對世界的貢獻很大。」中科院院士陳創天在對本報記者說此話時,充滿了自豪。
  • 氟硼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研究獲進展
    雷射光源的波長拓展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頻率轉換器件材料——非線性光學晶體的變頻能力。
  • 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獲新進展:雷射光源波長拓展
    雷射光源的波長拓展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頻率轉換器件材料—非線性光學晶體的變頻能力。隨著雷射在紫外和深紫外波段應用的日益重要,如何設計合成性能更優的硼酸鹽非線性光學材料以及硼酸鹽以外的紫外和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材料是當前研究的重點和熱點。
  • 研究獲得新型鹼金屬滷素硼酸鹽
    獲得擁有大的非線性光學係數、合適的雙折射率以及優良的物理化學性能的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成為現代科技研究的一個熱點。
  • 理化所發表硝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進展綜述文章
    研究和探索新型的非線性光學晶體,對於雷射領域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具有平面三角構型的π-共軛基團,可以兼具較大的光學各向異性和倍頻係數,從而實現紫外和深紫外波段的雷射頻率轉換,被認為是優異的紫外和深紫外非線性光學結構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