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師大李印威教授課題組在NC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2020-06-24 江蘇師範大學

近日,我校物電學院李印威教授課題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上發表了題為「Formation of ammonia-helium compounds at high pressure」的研究論文,這是自2018年以來,李印威教授課題組第二次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研究成果,也是本年度其課題組在物理學頂級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發表研究論文後的又一力作。該論文第一作者為石景明博士,通訊作者為李印威教授和中國科學院固體研究所王賢龍教授。


江蘇師大李印威教授課題組在NC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江蘇師大李印威教授課題組在NC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高溫高壓下NH3-He化合物相圖及(NH3)2He的晶體結構

壓力是獨立於溫度和化學組分的物理學變量,高壓會引發眾多常壓下難以觀察到的新奇物理現象,對於豐富和發展凝聚態物理具有特殊的優勢;高壓下物質呈現眾多的新結構和新性質,是發現和截獲具有新穎性質的新型材料的重要源泉。

惰性氣體氦(He)在常壓條件下很難和其它物質發生化學反應,但近期的一些研究表明,He在高壓環境下開始呈現化學活性,可以和Na、Fe、MgO、FeO2、N2等發生化學反應,進而形成非常規配比新型化合物。我校李印威教授課題組在2018年研究發現He和貴族氣體N2在高壓下可以反應形成穩定的HeN4化合物,研究成果發表在[Nat. Commun. 9, 722 (2018)]上;預言的HeN4被Nature物理學科編輯Philip Ball在Nat. Mate. News的報導中評價為「目前為止報導過的最奇特的氦的化合物」。

巨型冰行星(如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地表大氣層中含有大量的惰性氣體He,傳統的觀念認為,在巨型冰行星形成的過程中,He由於其化學惰性不能與其它物質發生化學反應,且其較輕的質量導致其聚集在地表大氣層中。巨型冰行星內部含有大量的NH3,CH4和H2O,且處在高溫高壓的狀態。李印威教授課題組與中科院固體所王賢龍教授合作,通過第一性原理計算和晶體結構預測相結合,發現He可能會以He-NH3化合物的形式穩定存在於巨型冰行星上地幔中。研究表明He和NH3在高壓下會反應形成兩種化合物 (NH3)2He和NH3He,其中 (NH3)2He在高溫下還呈現出由離子相→超離子相→液體相的奇異轉變。該項研究結果對深入理解巨型冰行星內部物質構成以及行星的演化過程提供了理論依據,並為繼續探索巨型冰行星內部其它含He化合物提供了思路。

該成果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項目和青年項目的資助。


石景明,法國裡昂大學博士,為我校2018年引進優博,現為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高壓誘導新材料,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在Nat. Commun., Phys. Rev. Mater., Phys. Rev. B等刊物發表SCI論文十餘篇,入校以來已發表高水平A1論文1篇、A3論文1篇。

李印威,博士,現為我校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獲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第四完成人),入選江蘇省「333工程」高層次人才和六大人才高峰,主要從事高壓下新型功能材料的設計,主持國家級項目2項,在Nature、Nat. Commun.、PRL、PNAS等期刊發表SCI論文60餘篇,被引3000餘次,多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

相關焦點

  • 發一篇science之後,該校又發一篇NC!
    近日,我校物電學院李印威教授課題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上發表了題為「Formation of ammonia-heliumcompounds at high pressure」的研究論文,這是自2018年以來,李印威教授課題組第二次在《NatureCommunications》發表研究成果,也是本年度其課題組在物理學頂級期刊《Physical ReviewLetters
  • 曲阜師大曹博教授在表觀遺傳學研究領域發表最新科研成果
    曲阜師大新聞中心訊近日,曲阜師大生命科學學院曹博教授團隊與麻省理工學院、武漢大學等單位合作,在DNA表觀遺傳學研究方向取得突破性進展,分別發表於著名國際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和《Proc. Natl. Acad.
  • 首都師大生命科學學院青年教師在《植物細胞》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
    1月4日,生物學領域國際頂級刊物《植物細胞》(The Plant Cell)在線發表首都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良玉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成果——擬南芥葉片韌皮部伴胞和表皮細胞染色質可及性響應光周期變化(Photoperiod-responsive changes in chromatin accessibility
  • 張弛教授課題組在線發表紫外/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成果
    張弛教授課題組在線發表紫外/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成果 來源: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國-澳大利亞功能材料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時間:2018
  • JACS報導武漢理工大學張高科教授課題組最新研究成果
    未來網高校頻道3月27日訊(記者 張程 通訊員 林釗宇)近日,國際化學領域的頂級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國化學會志》在線發表了武漢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及矽酸鹽建築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教授張高科及其課題組吳曉勇副教授最新的研究成果
  • 【前沿】李斌課題組在JCEM雜誌合作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8月16日,美國內分泌學會(The Endocrine Society)主辦的內分泌臨床領域主流學術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JCEM)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眼科範先群周慧芳課題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李斌課題組的合作研究成果「Regulation of orbital
  • 河師大付召明團隊發表重要成果
    河師大付召明團隊在 Phy. Rev. Letters 發表重要成果!近日,河南師範大學物理學院付召明副教授課題組以河南師範大學為第一單位在國際頂尖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發表了題為「Understanding the Activity of Single-atom Catalysis from Frontier Orbitals」的研究論文。
  • 河南大學趙俊偉教授課題組在Nano Energy上發表研究成果
    河南大學河南省多酸化學重點實驗室的趙俊偉教授課題組開展的多金屬氧簇在水系鋅離子電池領域的研究工作high-nuclearity mixed-valence polyoxometalate with hierarchical interconnected Zn2+ migration channels as an advanced cathode material in aqueous zinc-ion battery」在國際能源領域頂級期刊Nano Energy[74 (2020) 104851]上發表
  • 康九紅課題組研究成果發表於《Cell Stem Cell》
    康九紅課題組研究成果發表於《Cell Stem Cell》 來源: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時間:2018-05-11  瀏覽:
  • 江蘇大學齊向輝教授課題組在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近日,國際權威期刊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在線發表了齊向輝教授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成果——「Harnessing L-arabinose isomerase for biological production of D-tagatose: Recent advances and its
  • 學術快遞⑯| 青島大學雲茂金教授指導本科生在Optics Express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雲茂金,教授。2005年於中科院上海光機所獲博士學位,先後在韓國仁荷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密蘇裡州立大學從事學術研究。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主要從事微納光子學、特殊光場的產生及調控方面的研究,在Nanoscale, Carbon, Optics Express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獲國家專利10餘項。
  • 南開大學李魯遠課題組研究成果在Cancer Research雜誌發表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佟聞) 日前,我校藥學院教授、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魯遠教授的聯合研究團隊(南開大學與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在缺氧誘導因子HIF1α氧非依賴降解機制研究領域的一項成果發表於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AACR)會刊
  • 我校單福凱教授課題組在國際頂級雜誌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高...
    新聞網訊 近日,我校單福凱教授課題組在微電子器件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其研究成果「Solution Combustion Synthesis: Low-Temperature Processing for p-Type Cu:NiO Thin Films for Transparent Electronics
  •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申佔龍教授課題組與合作者在Cell發表研究成果...
    (BIOPIC)、生命科學學院、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ICG)張澤民教授課題組及美國安進(Amgen)公司Jackson G.Egen、Yu Xin科學家團隊,在國際知名期刊Cell上以Article形式發表了題為Single-Cell Analyses Inform Mechanisms of Myeloid-Targeted Therapies in Colon Cancer的研究論文。
  • 韓磊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在《先進功能材料》發表
    韓磊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在《先進功能材料》發表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化學與藥學院韓磊教授課題組在納米酶生物傳感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White Peroxidase-Mimicking Nanozymes: Colorimetric Pesticide
  • 東南大學課題組在國際頂尖期刊Science Advances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東南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發育與疾病相關基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林承棋和羅卓娟課題組在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 Advances雜誌發表了題為ENL initiates multivalent phase separation of the Super Elongation Complex (SEC) in controlling
  • 首都師範大學化學系林雨青教授課題組在《自然-通訊》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
    6月24日,以首都師範大學化學係為第一單位,首都師大化學系林雨青教授在化學領域國際著名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線發表了題為《單原子Ni-N4提供穩定的細胞一氧化氮傳感器》(Single-atom Ni-N4 provides a robust cellular NO sensor)的科研論文
  • 譚付瑞課題組關於新型苯並呋喃基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最新研究成果...
    PBDFP-Bz基聚合物太陽能電池光伏性能與已報導苯並呋喃基聚合物太陽能電池光伏性能對比近日,我校光伏材料省重點實驗室譚付瑞課題組在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方面的研究取得最新成果,該工作以「Novel benzo[1,2-b:4,5-b']difuran-based copolymer enables efficient polymer solar cells with small energy
  • 十年磨一劍:西北師大雷自強教授課題組成功研製出土基防蒸發材料
    經過近10年的不懈研究,西北師大雷自強教授課題組成功製備出一種可替代地膜的土基防蒸發材料。    雷自強教授課題組研製的土基防蒸發材料以黏土    這是該課題組十年磨一劍的技術成果在2020年11月28日進行的「黏土基生態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教育部創新團隊滾動支持項目(IRT 15R56)結題驗收線上線下會議上,全國材料、化學、生態、地學及林學領域的12位專家(中科院院士5名),對西北師範大學研製的土基防蒸發材料給予了高度評價。專家一致認為,該材料對於乾旱地區集水節水、旱地水資源高效利用、替代地膜和減少白色汙染具有重要意義。
  • 「江蘇文學的異質性書寫」學術研討會在江蘇師大舉行
    「江蘇文學的異質性書寫」學術研討會在江蘇師大舉行 2017年04月20日 11:25 來源:中國作家網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4月13日上午, 「江蘇文學的異質性書寫」學術研討會在徐州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