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師範大學化學系林雨青教授課題組在《自然-通訊》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

2020-07-09 首都師範大學招生辦

6月24日,以首都師範大學化學係為第一單位,首都師大化學系林雨青教授在化學領域國際著名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線發表了題為《單原子Ni-N4提供穩定的細胞一氧化氮傳感器》(Single-atom Ni-N4 provides a robust cellular NO sensor)的科研論文。化學系王果副教授從理論計算方面參與了該項研究。

首都師範大學化學系林雨青教授課題組在《自然-通訊》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

該研究發現Ni單原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催化一氧化氮電化學氧化性能,從實驗和理論方面揭示了反應機理,並開創性地將單原子催化劑材料設計為柔性可拉伸電化學傳感,首次應用於在細胞水平進行生命過程的分析。上述研究為先進傳感器件研製開闢了新的範例,並為單原子材料在活體分析領域的應用奠定重要基礎。

首都師範大學化學系林雨青教授課題組在《自然-通訊》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

上述工作由首都師範大學化學系與中科院化學所及安徽師範大學等單位合作完成,以首都師範大學化學係為第一署名單位、化學系碩士研究生周敏為第一作者、林雨青教授為通訊作者。

首都師範大學化學系林雨青教授課題組在《自然-通訊》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

林雨青,首都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致力於活體/細胞高通量分析新方法基礎研究,建立了一系列活體在線/原位電化學分析和光學分析新方法,為在活體層次多角度揭示腦系統活動的化學機制提供方法學基礎。發表40餘篇SCI論文,獲得多項專利授權。2009年獲得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5年入選北京市屬高校&34;;2015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入選2019年北京市教委&34;培養計劃項目。

該研究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1575090)、北京市長城學者培養計劃(CIT&TCD20190330)、首都師範大學青年自然科學科研創新團隊和首都師範大學青年燕京學者項目等的資助。

近年來,首都師範大學化學系在加強研究生培養方面做出了大量工作,著力於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鼓勵研究生在導師的指導下,藉助學校及化學系提供的平臺,加強交流合作,開展原創性的科學研究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延伸閱讀

化學系成立於1954年,是首都師範大學最早成立的院系之一。現有化學(師範)和應用化學兩個本科專業。具有化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和材料工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在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光功能材料、生物納米材料、生物醫藥材料等學科和方向上招收碩士研究生,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方向與生命科學學院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

首都師範大學化學系林雨青教授課題組在《自然-通訊》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

更多精彩資訊,歡迎關注頭條號:首都師範大學招生辦

註:文章部分素材來源於首都師範大學官網、首都師範大學化學系官網、首都師範大學招生辦官微

相關焦點

  • 首都師範大學青年教師在《植物細胞》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
    1月4日,首都師範大學生物學領域國際頂級刊物《植物細胞》(The Plant Cell)在線發表該校生命科學學院劉良玉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成果——擬南芥葉片韌皮部伴胞和表皮細胞染色質可及性響應光周期變化(Photoperiod-responsive changes in chromatin accessibility
  • 首都師範大學教師在《美國化學會志》發表高水平研究成果
    未來網高校頻道6月17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牛煥雙)6月12日,國際化學領域頂尖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在線發表首都師範大學作為第一單位完成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氧缺位增強Bi5O7Br納米結構在可見光碟機動下的固氮性能
  • 南科大賈鐵爭課題組在《自然-通訊》發表研究成果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賈鐵爭課題組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Kozlowski教授課題組合作研究成果以「Transition-metal-free formal cross-coupling of aryl methyl sulfoxides and alcohols via nucleophilic activation of C-S bond」為題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 首都師大生命科學學院青年教師在《植物細胞》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
    1月4日,生物學領域國際頂級刊物《植物細胞》(The Plant Cell)在線發表首都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良玉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成果——擬南芥葉片韌皮部伴胞和表皮細胞染色質可及性響應光周期變化(Photoperiod-responsive changes in chromatin accessibility
  • 江蘇師大李印威教授課題組在NC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我校物電學院李印威教授課題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上發表了題為「Formation of ammonia-helium compounds at high pressure」的研究論文,這是自2018年以來,李印威教授課題組第二次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研究成果,也是本年度其課題組在物理學頂級期刊《Physical Review
  • 張弛教授課題組在線發表紫外/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成果
    張弛教授課題組在線發表紫外/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成果 來源: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國-澳大利亞功能材料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時間:2018
  • 藥學院饒燏課題組在《自然·通訊》發表Teixobactin克級全合成推動...
    藥學院饒燏課題組在《自然·通訊》發表Teixobactin克級全合成推動的其結合模式探索以及開發更強抗生素的研究清華新聞網8月1日電 7月22日,清華大學藥學院饒燏課題組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題為「Teixobactin的克級全合成推動的其結合模式探索以及開發更強抗生素的研究」(
  • 趙俊偉教授課題組在化學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發表論文
    近日,化學化工學院、河南省多酸化學重點實驗室趙俊偉教授課題組,在高核稀土嵌入鎢氧納米簇的組裝及功能化的方面取得重大研究進展,相關成果「Aggregation of Giant Cerium-Bismuth Tungstate Clusters into a 3D Porous Framework with High Proton Conductivity
  • 華東師範大學電催化制氫研究獲重要成果—新聞—科學網
    華東師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上海市綠色化學與化工過程綠色化重點實驗室特聘教授施劍林院士與青年教師陳立松博士在有機物輔助電催化析氫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河南大學趙俊偉教授課題組在Nano Energy上發表研究成果
    河南大學河南省多酸化學重點實驗室的趙俊偉教授課題組開展的多金屬氧簇在水系鋅離子電池領域的研究工作high-nuclearity mixed-valence polyoxometalate with hierarchical interconnected Zn2+ migration channels as an advanced cathode material in aqueous zinc-ion battery」在國際能源領域頂級期刊Nano Energy[74 (2020) 104851]上發表
  • 北大生科院吳虹課題組《自然·通訊》發表文章
    2020年4月20日,《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吳虹課題組的研究論文:TRIM21 and PHLDA3 Negatively Regulate the Crosstalk between the PI3K/AKT Pathway
  • 學術快遞⑯| 青島大學雲茂金教授指導本科生在Optics Express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雲茂金,教授。2005年於中科院上海光機所獲博士學位,先後在韓國仁荷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密蘇裡州立大學從事學術研究。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主要從事微納光子學、特殊光場的產生及調控方面的研究,在Nanoscale, Carbon, Optics Express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獲國家專利10餘項。
  • ...大學閆鵬飛、李洪峰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在《美國化學會志》上發表
    導讀 日前,黑龍江大學閆鵬飛、李洪峰教授領銜的光功能稀土超分子材料課題組在圓偏振螢光研究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首次通過手性輔配體誘導的策略成功構築了一對對映體純的稀土四面體籠。
  • JACS發表贛南師範大學唐紹彬教授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贛南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唐紹彬教授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包夾在氮化硼和石墨烯層間的單原子實現非強且非弱的極化場作為有效的固氮催化劑
  • 韓磊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在《先進功能材料》發表
    韓磊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在《先進功能材料》發表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化學與藥學院韓磊教授課題組在納米酶生物傳感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White Peroxidase-Mimicking Nanozymes: Colorimetric Pesticide
  • 《自然》發表同濟大學結核菌感染致病重要研究成果
    同濟大學醫學院、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戈寶學教授研究團隊,聯合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研究所饒子和院士研究團隊發現,結核菌中有一種分泌出的蛋白非常「聰明」,它能利用人體的蛋白分子攻擊其自身的免疫功能,從而產生毒力,導致結核病的發生。  該成果將為新型抗結核藥物的開發提供更精準的靶點。北京時間1月16日凌晨2時,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這一重要醫學研究成果。
  • 化學領域新發現!首都師大作為第一單位在《美國化學會志》發表高...
    6月12日,國際化學領域頂尖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在線發表我校作為第一單位完成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氧缺位增強Bi5O7Br納米結構在可見光碟機動下的固氮性能》(Visible Light-Driven Nitrogen
  • 康九紅課題組研究成果發表於《Cell Stem Cell》
    康九紅課題組研究成果發表於《Cell Stem Cell》 來源: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時間:2018-05-11  瀏覽:
  •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申佔龍教授課題組與合作者在Cell發表研究成果...
    Egen、Yu Xin科學家團隊,在國際知名期刊Cell上以Article形式發表了題為Single-Cell Analyses Inform Mechanisms of Myeloid-Targeted Therapies in Colon Cancer的研究論文。
  • 我校蘇彥慶教授課題組在非晶合金微觀結構研究領域取得重要成果
    哈工大報訊(材料/文)7月30日,我校金屬精密熱加工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蘇彥慶教授課題組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羅伯特·裡奇教授合作研究成果《非晶合金中軟區納米尺度範圍內的梯度原子堆垛結構》(Nanometer-scalegradient atomic packing structure surrounding soft spots in metall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