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媒體看甘肅」西北師大一課題組成功研製出土基防蒸發材料
西北師範大學雷自強教授課題組供圖新華網蘭州12月9日電>西北師範大學雷自強教授課題組經過近10年研究,成功研製出一種可替代地膜的土基防蒸發材料,這種材料可用於乾旱荒漠化地區生態修復及乾旱農業區集水節水,有助於提高沙地開發利用效率。
-
十年磨一劍,劉淑琴教授團隊關於ECMO研製的故事
從開始研製到進入如今的成果轉化階段,劉淑琴教授團隊已經在這一領域持續攻關了十餘年……,北京阜外醫院慕名找來,想請團隊研製國產磁懸浮人工心臟泵。「真正的技術是買不來的,那我們就自己研製。」劉淑琴教授說。人工心臟的核心是磁懸浮技術和高效葉輪的設計,劉淑琴教授團隊在磁懸浮領域深耕多年,具有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隨著研究的推進,團隊成員越做越有信心。每推進一步,「我們一定能做出來,而且做出來的一定不比國外的差」的信心就更堅定一步。十年磨一劍,礪得梅花香。
-
中國蓋板玻璃材料新秀,彩虹電子玻璃十年磨一劍
任何核心技術突破不太可能一蹴而就,彩虹在電子玻璃材料領域持續耕耘,十年來不斷攻堅克難,在技術、工藝、市場上不斷突破,為中國在電子玻璃領域打開新的局面,續寫新的篇章。「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十幾年前,彩虹初涉基板玻璃及蓋板玻璃行業時,中國顯示產業剛剛發芽,基板玻璃及蓋板玻璃市場基本被美國、日本廠商壟斷。
-
十年磨一劍 護航「嫦娥奔月」
中新網瀋陽12月24日電 (沈殿成)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也隨之啟動。人們熟知的神舟、天宮、嫦娥等所有太空飛行器都需要考慮使用材料的耐腐蝕問題。
-
十年磨一劍!我國成功研發萬噸級「國之重器」,擁有4大傑出優勢
整個研發過程歷時十年,可謂十年磨一劍,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之作。這一實驗設備擁有4大傑出優勢,使之成為一枝獨秀的存在。首先它能夠對所涉及建築結構性能做出直觀準確的判斷,配合工程結構試驗及檢測的步驟,逐步驗證材料本身的力學性能、複雜結構多種材料組合的基本計算方式、以及超高複雜結構的建造設計,憑藉世界領先級的噸位、空間、六自由度加載能力,對所需結構部件及整體進行足尺檢測,科學分析,精準判斷,並隨之開展工程結構研發、標準化制訂、產品研製等,被譽為建築設計領域的「預言家」。
-
八年磨一劍 北大研製出國內較快掃描隧道顯微鏡
近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量子材料科學中心江穎教授團隊及其合作者研製出國內較快掃描隧道顯微鏡,實現了飛秒級時間分辨和原子級空間分辨,並捕捉到金屬氧化物表面單個極化子的非平衡動力學行為。致力於提高STM的時間解析度,八年磨一劍,掃描隧道顯微鏡是一種空間解析度可以達到原子量級的微觀探測工具。 然而,受電流放大器帶寬的局限,其時間分辨一般只能達到微秒量級(10-6s),而很多微觀動力學過程往往發生在皮秒(10-12 s)和飛秒(10-15 s)量級。
-
李彥:十年磨一劍 科研教學雙豐收
2014年6月26日,《自然》雜誌刊發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李彥教授「納米材料與納米結構課題組」的論文(Nature, DOI 10.1038/nature13434),報導其在單壁碳納米管手性可控生長研究上取得的重要突破。為了今天這一成果,李彥教授課題組經過了十二年的潛心研究。在當今浮躁的社會風氣下,是什麼讓李彥教授一直堅守著碳納米管的學術攻關?
-
化工系魏飛教授課題組發文報導可長循環的矽基負極材料
化工系魏飛教授課題組發文報導可長循環的矽基負極材料清華新聞網7月10日電 7月4日,清華大學化工系魏飛教授課題組在知名期刊《納米快報》(Nano Letters)上在線發表「碳化矽作為抑制化學反應的保護層增強矽基負極穩定性」(Silicon Carbide as a Protective Layer to Stabilize Si-Based
-
...西北工業大學顧軍渭教授課題組關於電磁屏蔽高分子複合材料研究...
西北工業大學顧軍渭教授課題組通過控制冷凍方式和不同填料比調控其微結構成功製備出一種輕質、簡單易得、可塑性強的高導電、高屏蔽效能、優異力學性能和突出熱穩定性的纖維素納米纖維/Ti3C2Tx MXene氣凝膠/環氧樹脂納米複合材料。
-
10句有關自強的名人名言,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10句有關自強的名人名言,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1.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論語·憲問》。不要總擔心自己不被人所知、別人不理解自己,真正需要擔心的是自己是不是有能耐、有沒有真本事。這句話是說,做人重要的是自立、自強、有真本事,而不在於有沒有名聲。2. 人不自重,斯召侮矣;不自強,斯召辱矣。——《薛方山紀述·上篇》人如果不懂得自尊自愛,便會招來悔恨。如果不懂得自立自強,便會招致屈辱。3. 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
-
八年磨一劍,國內首臺超快掃描隧道顯微鏡問世
近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量子材料科學中心江穎教授團隊及其合作者研製出國內首臺超快掃描隧道顯微鏡(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STM),實現了飛秒級時間分辨和原子級空間分辨,並捕捉到金屬氧化物表面單個極化子的非平衡動力學行為,該工作於5月19日發表在物理領域頂級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
齊魯製藥十年磨一劍 背後...
十年磨一劍,這款藥物從研發到臨床再到最終獲批上市,背後有怎樣的故事?安可達僅實驗對照組藥物的採購投入就高達上億元,再加上臨床、前期研發、硬體投入,總投資達數億元,這家企業憑著怎樣的初心,堅持下來?十年磨一劍,「做藥真難,很煎熬」貝伐珠單抗由羅氏公司開發,2004年首次被美國FDA批准上市,目前已經成為歐美市場抗腫瘤治療的基礎用藥。
-
十年磨一劍,基礎科研的不易,浙江大學連續發表多篇SCI頂刊論文
真實與價值的體現基礎科研的價值體現就會SCI論文的影響力,浙江大學袁輝球教授用求是的真實精神和價值體現實現了重大科研突破,這也是袁輝球教授在加盟浙江大學後發表的第二篇《nature》主刊論文,十年磨一劍的基礎研究終現成果,重費米子體系具有豐富的物理內涵,是研究演生量子態和量子相變的理想材料體系,袁輝球教授團隊在未知的物理領域中抹黑前行
-
山東農業大學「十年磨一劍」不到一個月三大國際頂級期刊多次發表成果
山東農業大學不做「快餐」、「十年磨一劍」,不到一個月三大國際頂級期刊多次發表成果寂寞堅守迎來累累碩果□ 本報記者 王桂利 本報通訊員 翟榮惠 王靜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山東農業大學與國際頂級三大學術期刊(《細胞》《自然》《科學》)來了一次全方位的「親密接觸
-
西北大學於遊教授團隊實現高性能聚合物凝膠材料快速合成
近期,西北大學化材學院於遊教授課題組在高性能聚合物凝膠材料合成與應用方面實現突破。>張萍博士為共同第一作者,於遊教授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西北大學信息學院鄧周虎教授、西安交通大學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郭保林教授和香港理工大學鄭子劍教授的大力支持,同時也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博士後科學基金和陝西省自然基金的資助。
-
十年磨一劍!合肥「汽」宇軒昂
十年磨一劍。合肥相繼實施了蔚來中國總部項目、江淮蔚來10萬輛新能源汽車項目、江淮大眾新能源乘用車項目、國軒年產5萬噸動力電池正極材料項目及年產3GWh鋰離子圓柱電池(一期)項目、國家智能網聯電動汽車質量監督檢測中心等50多個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的重大項目,總投資500億元。集聚產業鏈企業百餘家,形成了涵蓋整車、關鍵零部件、應用、配套的完整產業鏈。
-
十一年磨一劍:中科大數學教授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猜想
機器之心報導機器之心編輯部11 月 8 日,新華社報導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 - 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 20 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
-
科學網—新型稀土基親和材料研製成功
本報訊(見習記者封帆 通訊員于洋)近日,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倪嘉纘院士課題組的張吉林博士等人,設計合成了新型稀土基磁性親和材料,實現了質譜檢測前對複雜生物蛋白樣品酶解液中的磷酸化肽的高選擇性捕獲
-
連續纖維增韌碳化矽陶瓷基複合材料研製成功
由國防科工委主辦的連續纖維增韌碳化矽陶瓷基複合材料技術發展與應用研討會近日在西北工業大學召開。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張立同院士科研創新團隊研製成功的「連續纖維增韌碳化矽陶瓷基複合材料」,技術突破了研究「瓶頸」,填補了國內空白,技術成熟,以該材料工程化工作探索發展途徑與模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