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新型稀土基親和材料研製成功

2021-01-07 科學網

 

本報訊(見習記者封帆 通訊員于洋)近日,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倪嘉纘院士課題組的張吉林博士等人,設計合成了新型稀土基磁性親和材料,實現了質譜檢測前對複雜生物蛋白樣品酶解液中的磷酸化肽的高選擇性捕獲、快速磁分離提純和方便的磷酸化肽質譜標記。

 

蛋白質的可逆磷酸化修飾是生物體內普遍存在的信息轉導調節方式,幾乎參與生命活動的所有過程,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知許多人類疾病的發生都與異常的蛋白質磷酸化修飾有關,而且有的疾病也會導致一些異常的磷酸化修飾。因此,探索生理和病理狀態下蛋白質磷酸化規律對於闡述生命本質和疾病發生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不過,目前用來鑑定磷酸化肽的方法存在費用高、步驟煩瑣或需昂貴質譜設備的局限。

 

鑑於稀土離子對磷原子高選擇性親和作用和對膦酸酯鍵催化斷裂水解作用,稀土基親和材料能夠被利用來捕獲磷酸化肽,並使磷酸化肽去磷酸化作用產生80Da質量數HPO3的丟失,從而起到親和材料、無機酶和磷酸化肽質譜信號標記的作用,達到選擇性捕獲和直接鑑定識別磷酸化肽的目的。此外,考慮到磁分離的便捷性和高效性,把Fe3O4粒子作為磁性核等包覆在稀土親和材料內部,將有助於簡化分離過程,提高分離效率。

 

張吉林等人據此設計合成了一系列稀土基親和材料。在此基礎上,他們近期又將磁性納米粒子和稀土基親和材料粒子共價地組裝到結構獨特、比表面積極大的石墨烯基質上,實現了對非磷酸化蛋白質和低豐度的磷酸化肽的同時富集、逐個洗脫和分別檢測,顯著地提高了檢測效率,降低了操作費用。

 

相關成果已發表於《微觀》 、《化學通訊》、《材料化學雜誌》、《歐洲化學》等國際期刊。

 

《中國科學報》 (2012-11-12 第4版 綜合)

相關焦點

  • 長春應化所設計合成新型稀土基磁性親和材料
    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倪嘉纘院士課題組張吉林博士等,針對蛋白質組學研究中富集低含量磷酸化蛋白/多肽用於質譜分析檢測所面臨的挑戰,利用稀土離子對磷酸根部分的高選擇性親和作用和催化水解作用以及磁性粒子的快速磁分離特點,設計合成了新型稀土基磁性親和材料,實現了質譜檢測前對複雜生物蛋白樣品酶解液中的磷酸化肽的高選擇性捕獲、快速磁分離提純和方便的磷酸化肽質譜標記。
  • 浙江大學研製成功大規格新型金屬玻璃
    目前世界上尺寸最大的稀土基金屬玻璃材料——直徑為35毫米的鑭基金屬玻璃體系日前在浙江大學研製成功。它的成功突破了目前金屬玻璃作為結構材料和複合材料大規模運用的根本性障礙。
  • 國產渦扇-15航發的成功離不開各種金屬材料的研製
    渦輪前溫度是現代航空發動機關鍵指標另一已經研製成功新一代熱障塗層材料-稀土聚酸鹽高溫鐵彈相變陶瓷材料,它的最高工作溫度大約是1100度,四代航空發動機渦輪前溫度已經達到1600度,抵達材料表面溫度也有1100度,在這樣高溫度下材料會變軟,無法承受高速運動產生的應力,實際上未來發動機燃氣溫度有可能超過2000度,抵達材料表面溫度在1500度以上,僅憑鎳基高溫合金本身已經不能適應要求,需要熱障塗層來進一步降低材料工作溫度。
  • 我國新型稀土儲氫合金電極材料投產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景陽 通訊員李寶樂)記者12日從包頭稀土高新區獲悉,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稀土儲氫合金電極材料生產線投產運行,產品已開始供應國內鎳氫動力電池企業。依託稀土資源優勢和最新核心技術應用,該生產線生產高容量、寬溫區、高工藝、低耗電鎳氫動力電池關鍵材料,一舉打破日本在新型稀土A2B7儲氫科技、工業技術和產品方面對我國的壟斷。
  • 新型微納光子晶體雷射器研製成功—新聞—科學網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教授張昭宇課題組與合作團隊在矽基光晶片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實現了可與微電子單片集成的矽基三五族微納光子晶體雷射器。
  • 打破國外壟斷 我國新型稀土儲氫合金電極材料實現自產
    記者12日從包頭稀土高新區獲悉,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稀土儲氫合金電極材料生產線投產運行,產品已開始供應國內鎳氫動力電池企業
  • 稀土基催化劑的強力去「汙」之路
    內蒙古希捷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希捷環保)依託南京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技術,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及中央專項投資資金的支持下,成功研製生產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符合國家標準的稀土型選擇性催化還原(SCR)脫硝催化劑,填補了我國大氣防治領域煙氣脫硝催化劑技術的空白。
  • 稀土超導體材料
    一、稀土超導材料當某種材料在低於某一溫度時,出現電阻為零的現象即超導現象,該溫度即是臨界溫度(Tc)。超導體是一種抗磁體,低於臨界溫度時,超導體排斥任何試圖施加於它的磁場,這就是所謂的邁斯納效應。在超導材料中添加稀土可以使臨界溫度Tc大大提高,一般可達70~90K,從而使超導材料在價廉易得的液氮中使用,這就大大地推動了超導材料的研製和應用的發展。超導現象是1911年由一位荷蘭物理學家首先發現的,當水銀溫度降低到43K時,水銀便失去了電阻。隨後超導體的研究開發一直在進行,到1973年,科學家們製得一種鈮鍺合金,其臨界溫度是23.3K。
  • 稀土型SCR脫硝催化劑開發成功
    近日,內蒙古希捷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和南京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功研製並生產出稀土型選擇性催化還原(SCR)脫硝催化劑,填補了我國大氣防治領域煙氣脫硝催化劑的空白。  「我們的SCR煙氣脫硝裝置採用高塵型工藝,反應器布置在省煤器與空氣預熱器之間。每臺鍋爐設2臺SCR反應器,沿鍋爐中心線對稱布置。
  • 中科大成功研製新型結構材料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成功研製出一種新型納米纖維素仿生結構材料(英文簡稱CNFP),相關論文發表在國際期刊《科學·進展》上。這種新材料輕、強、韌、尺寸穩定,綜合性能突出,將在輕量化抗衝擊防護和緩衝材料、空間材料、精密儀器結構件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
  • 中科大成功研製新型結構材料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成功研製出一種新型納米纖維素仿生結構材料(英文簡稱CNFP),相關論文發表在國際期刊《科學·進展》上。這種新材料輕、強、韌、尺寸穩定,綜合性能突出,將在輕量化抗衝擊防護和緩衝材料、空間材料、精密儀器結構件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
  • 我國首條自主新型 稀土儲氫合金生產線正式運轉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李寶樂 記者張景陽)近日,記者在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孵化的一家新能源科技企業採訪時了解到,該企業新型稀土鎂鎳基儲氫合金電極生產線已經開始正常運轉。稀土鎂鎳基儲氫合金電極材料具有高容量和低自放電等優點,被認為是替代傳統AB5型稀土基儲氫合金。這一新電極產品製備的鎳氫動力電池,具有出色的低溫穩定性能,大量實驗證明,新材料製備的鎳氫動力電池產品可讓汽車性能十分穩定,即使在北方極寒的環境中也可以正常使用。鎳氫動力電池目前被豐田等世界主流車企應用在混合動力車型上。
  • 一種新型元DNA結構研製成功—新聞—科學網
    為解決這一問題,該研究團隊發展了一種通用的「元DNA」(M-DNA)策略,研製出了一種新型元DNA結構。該結構與人頭髮絲的寬度相當,直徑是原始DNA納米結構的1000倍。而且,這一亞微米級的6螺旋束DNA結構可像放大版的單鏈DNA一樣自我組裝。 「利用元DNA,我們構建了一系列亞微米到微米級DNA體系結構,包括元多結、3D多面體以及各種二維/三維晶格等。」
  • 新一代固定化金屬離子親和色譜技術獲得系統評價—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 劉萬生 通訊員葉明亮報導】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鄒漢法研究員帶領的研究團隊(1809組)與荷蘭蛋白質組學研究中心主任Heck
  • 科學家首次成功製備新型半導體異質結材料—新聞—科學網
    上海科技大學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於奕課題組與美國普渡大學研究團隊合作,在新型半導體異質結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首次成功製備並表徵了二維滷化物鈣鈦礦橫向外延異質結
  • 日本成功研製無需稀土強力磁鐵 降低對華稀土需求
    人民網3月8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日本東北大學研究生院等科研機構團體宣布,目前已成功開發出一種無需稀土即可獲得強磁力磁鐵的基礎技術。這種「無稀土磁鐵」的磁力可與用於混合動力車的發動機和家電的釹磁鐵磁力相匹敵,預計2025年前後該技術將走向實用化。
  • 稀土永磁材料-Tb元素
    Tb和另兩個元素La、Er的發現打開了發現稀土元素的第二道大門,是發現稀土元素的第二階段。他們的發現是繼Ce和Y兩個元素後又找到稀土元素中的三個。一共是五個了。稀土永磁材料-Tb元素的應用主要應用領域有:
  • 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稀土儲氫合金電極材料生產線投產運行
    新華社呼和浩特5月1日電(記者賈立君)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獲悉,該中心孵化的一家企業成功建設了一條利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稀土儲氫合金電極材料生產線,並於近日投產運行,產品正式供應國內鎳氫動力電池企業。
  • 中科院電工所成功研製世界最高磁場超導磁體—新聞—科學網
    電工所供圖) 高低溫混合超導磁體測試曲線(電工所供圖) 12月6日,中科院電工所對外發布消息,該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王秋良團隊成功研製出了中心磁場高達 研究團隊成員、電工所副研究員劉建華告訴《中國科學報》,研究高磁場全超導磁體,初衷是建設世界一流的極高磁場的超導磁體,滿足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對極端強磁場的需求,為我國在材料、能源、信息等領域破解關鍵科學問題提供最先進的公共實驗裝置,為重大創新研究提供持續、重要支撐。 據介紹,低溫超導磁體產生的磁場強度上限為23.0T左右。
  • 中國稀土在超導材料中的應用
    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稀土用不好,沒地去訴苦!我們都知道,稀土是現代工業和先進材料的味精,在很多領域都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我們不僅要聚焦稀土資源的保護,更要關注稀土產品在高科技領域中的應用。今天我們介紹稀土在超導材料中的應用。鑭鈰鐠釹鉕釤銪,釓鋱鏑鈥鉺銩鐿鑥,鑭系15個元素,加上釔和鈧,組成了我們通常所說的稀土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