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李斌課題組在JCEM雜誌合作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2021-02-22 細胞世界

8月16日,美國內分泌學會(The Endocrine Society)主辦的內分泌臨床領域主流學術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JCEM)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眼科範先群周慧芳課題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李斌課題組的合作研究成果「Regulation of orbital fibrosis and adipogenesis by pathogenic Th17 cells in Graves』orbitopathy」(致病性Th17細胞調控Graves』眼眶病的纖維化和脂肪分化),該研究首次揭示了Th17細胞調節甲狀腺相關眼病病理生理改變的新機制。

Graves』眼眶病(GO)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眼病,病變累及眼瞼、眼外肌及球後脂肪等。在全球範圍內,GO患者大約3150多萬,我國患者高達780多萬,其發病率居成人眼眶病的首位。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眼科博士研究生方思捷、黃雅琢、鍾思思等在範先群教授、李斌教授、周慧芳研究員和李丹助理研究員的合作指導下,發現GO患者體內的Th17細胞表達IFN-γ和IL-22,呈現致病性Th17表型,與疾病的嚴重程度和活動性密切相關。GO患者的眼眶脂肪結締組織呈現明顯的纖維化並且GO來源的眼眶成纖維細胞(OF)高表達CD90。進一步研究發現:IL-17A通過JNK途徑促進TGF-β誘導的CD90+ OF發生纖維化,同時通過減弱CEBP/α的活性來抑制15-D-PDJ2誘導的CD90- OF向眼眶脂肪細胞分化。此外,Th17細胞能夠促進OF表達大量的炎症因子和共刺激分子,而OF則分泌PGE2進一步促進Th17細胞的表型和功能,形成正反饋調節環路。

範先群/李斌課題組於2016年8月在JCEM上首次闡明:GO患者體內的CD4+ Th17、CD8+ Tc17 和γδT 細胞分泌IL-17A。應用日本科學家從樹菇類蓮座革菌(Thelephara.vialis.Schw.)中提純出的單分子組分Vialinin A,通過抑制去泛素化特異性蛋白酶4(USP4)的活性來抑制GO患者眼部組織特異性炎性Th17細胞功能,對控制炎症環境下Th17細胞過度分泌IL-17A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該文章以封面Featured Article的形式發表,併入選12篇「The Best of JCEM 2016」之一(文章題目為「IL-17A Exacerbates Fibrosis by Promoting the Proinflammatory and Profibrotic Function of Orbital Fibroblasts in TAO」)。應JCEM主編R. Paul Robertson教授的邀請,方思捷博士在第99屆美國內分泌學會年會(The Endocrine Society’s 99th Annual Meeting & Expo,ENDO 2017)上作了專題發言。

範先群/李斌課題組的系列研究成果揭示了Th17細胞調控GO發生發展的新機制,對認識Th17細胞在炎症環境下的功能異常具有重要的指導性意義及潛在的臨床應用價值,為GO及相關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診治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

附圖:Th17參與致病機制示意圖

相關焦點

  • 南開大學李魯遠課題組研究成果在Cancer Research雜誌發表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佟聞) 日前,我校藥學院教授、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魯遠教授的聯合研究團隊(南開大學與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在缺氧誘導因子HIF1α氧非依賴降解機制研究領域的一項成果發表於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AACR)會刊
  • 生命科學學院魏文勝課題組在《自然》雜誌發表研究成果
    探索基因及其表達的蛋白在特定生理、病理、發育等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一直是生命科學領域研究的重要內容。儘管利用RNA幹擾鑑定高等生物基因功能的技術已經普及,但是這種方法經常伴隨脫靶現象;而且由於只能部分抑制基因表達,往往不足以造成表型變化從而影響對其基因型的判斷。
  • 前沿院博士生在美國化學會志JACS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7月14日,前沿院有機化學研究中心曾小明博士團隊博士生韋玉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化學領域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 Am. Chem. Soc.,影響因子12.113)上在線發表題為「Highly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Aromatic Ketones and Phenols Enabled by Cyclic (Amino)(alkyl)carbene Rhodium Complexes」的最新研究成果。該文章第一作者與通訊作者單位均為西安交通大學。
  • 北大第一醫院楊勇課題組成果在美國人類遺傳學雜誌上發表
    近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楊勇教授課題組與醫科院基礎所張學教授課題組合作,在遺傳性皮膚病的病因學研究方面再獲重要突破。課題組在國際上首次確定了純發-甲型外胚葉發育不良的致病基因為HOXC13,揭示了HOXC13基因在人類皮膚附屬器生長發育中的重要作用。
  • 華中農大倆課題組受邀發表植物三維基因組學研究技術的前沿綜述
    Trends Plant Sci | 華中農業大學李興旺/李國亮課題組受邀發表植物三維基因組學研究技術的前沿綜述責編 | 逸雲三維基因組學是基因組學研究的熱點前沿領域之一。2020年11月13日,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興旺教授和李國亮教授課題組受邀在Trends in Plant Science在線發表了題為Technologies for Capturing 3D Genome
  • 江蘇師大李印威教授課題組在NC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我校物電學院李印威教授課題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上發表了題為「Formation of ammonia-helium compounds at high pressure」的研究論文,這是自2018年以來,李印威教授課題組第二次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研究成果,也是本年度其課題組在物理學頂級期刊《Physical Review
  • 康九紅課題組研究成果發表於《Cell Stem Cell》
    康九紅課題組研究成果發表於《Cell Stem Cell》 來源: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時間:2018-05-11  瀏覽:
  • 張弛教授課題組在線發表紫外/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成果
    張弛教授課題組在線發表紫外/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成果 來源: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國-澳大利亞功能材料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時間:2018
  •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申佔龍教授課題組與合作者在Cell發表研究成果...
    2020年4月16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胃腸外科申佔龍教授課題組與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這也是申佔龍教授課題組與張澤民教授課題組及美國科學家團隊於2018年在Nature發表題為Lineage tracking reveals dynamic relationships of T cells in colorectal cancer文章後,再次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報導結直腸癌免疫微環境研究成果。
  • 《自然》雜誌發表多國科學家合作研究成果:活動星系核中心存在雙黑洞
    日前,《自然》雜誌發表文章,介紹了一項包括中國在內多國天文學家的合作研究成果,證實活動星系核OJ287中心存在雙黑洞系統,並由此檢驗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活動星系核一般都有光變,其中,blazar天體是光變最快速和最強烈的一類活動星系核。
  • 東南大學課題組在國際頂尖期刊Science Advances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東南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發育與疾病相關基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林承棋和羅卓娟課題組在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 Advances雜誌發表了題為ENL initiates multivalent phase separation of the Super Elongation Complex (SEC) in controlling
  • 剛剛,《自然》發表浙江大學與南洋理工大學合作團隊最新研究成果!
    北京時間1月10日凌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報導了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陳紅勝教授課題組的一項最新研究。課題組在國際上研製成功了首個三維光學拓撲絕緣體,將三維拓撲絕緣體從費米子體系擴展到了玻色子體系,有望大幅度提高光子在波導中的傳輸效率。
  • 北大課題組發表重要研究進展,有望大幅推動光子晶片技術發展
    4月23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北京大學獲悉,該校信息學院電子學系副教授彭超課題組4月22日在《自然》雜誌在線發表拓撲保護下單向輻射導模共振態重要研究進展,為光子器件拓展了可期應用前景。
  • 清華大學與深圳三院發布最新合作成果
    近日,清華大學醫學院張林琦教授、生命學院王新泉教授課題組以及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張政課題組取得最新合作研究成果,研究分離得到的高活性中和抗體,為研發抗新冠病毒抗體藥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JACS報導武漢理工大學張高科教授課題組最新研究成果
    未來網高校頻道3月27日訊(記者 張程 通訊員 林釗宇)近日,國際化學領域的頂級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國化學會志》在線發表了武漢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及矽酸鹽建築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教授張高科及其課題組吳曉勇副教授最新的研究成果
  • 國家基因庫參與沙鼠基因組研究 最新成果發表於PNAS
    國家基因庫參與沙鼠基因組研究 最新成果發表於PNAS 來源:金羊網   發布者:尹海華   日期:2017-07-05   今日/總瀏覽:1/1624
  • ...生命學院李賽研究員課題組緊密合作,在國際權威學術雜誌《細胞...
    【全球首個揭示新冠病毒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及核糖核蛋白複合物的分子組裝】9月14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課題組與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賽研究員課題組緊密合作,在國際權威學術雜誌《細胞》在線發表題為「Mole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SARS-CoV-2 virus」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首個解析了真實新型冠狀病毒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
  • 蘭州理工大研究成果登上英國皇家化學會雜誌封面
    中國甘肅網6月7日訊 據蘭州晨報報導 (記者 魏娟) 6月1日,由英國皇家化學會出版的最新一期《可持續能源和燃料》雜誌刊登了蘭州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孔令斌課題組「關於過渡金屬氮化物的固相合成及其儲能機理研究」的成果,並被選為第6期的封面。
  • 南大一附院馮珍教授團隊在NNR雜誌發表重要研究成果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近日,南大一附院康復醫學科馮珍教授團隊在全球神經康復領域排名第一的期刊—NNR雜誌(Neurorehabilitation and Neural Repair)發表重要研究成果《Vagus Nerve Stimulation Attenuates Early Traumatic Brain Injury by Regulating
  • 南科大賈鐵爭課題組在《自然-通訊》發表研究成果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賈鐵爭課題組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Kozlowski教授課題組合作研究成果以「Transition-metal-free formal cross-coupling of aryl methyl sulfoxides and alcohols via nucleophilic activation of C-S bond」為題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