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科將變成本中心,IVD集採真的在路上?談談機會與風險!

2020-12-04 騰訊網

中國正在加速步入老齡化時代,在商業保險行業尚未發展壯大的環境下,醫保資金如果按照以往的政策環境運行下去,可預見的會出現非常吃緊的狀態。從近年扶貧的政策力度上看,為了保障老百姓的醫療需求,國家會通過盡辦法降低醫療成本。

醫保局作為最大支付方,為解決問題放出了三個大招:藥品集採、分級診療與按病種付費(DRGs)

近期在高值耗材領域,我們已經充分見識到了醫保局控費的決心和集採的威力,從冠脈支架結果落地到骨科植入採集文件,間隔不過一月,引起了器械行業的巨震。

而「集採+DRGs」,更是一套厲害的組合拳,硬生生將集採預期蔓延到了原先市場普遍認為較難集採的體外診斷細分。

不管是之前提的DRGs還是DIP,核心都是以病種、病案打包的形式進行付費。在此環境下,患者在醫院看病,醫保付多少錢,取決於患者檢查的項目是否在醫保範圍內(治這個病固定多少錢,檢查、耗材、人工等等都包含在內)來計算,這就意味著以前多餘、重複不必要的檢測會大幅度的減少,這樣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一定程度做到了醫保份額最大化。

由此,產生了一些系列的思考迴路:

在保證醫護人員的手術、人工等陽光收入的前提下,那麼藥品、耗材、檢查在整個病種付費佔比將會進一步壓縮,高值耗材和藥品已經在做了,那麼檢查如何壓縮費用價格?

降低檢查成本,除了倒逼醫生用最少的檢查項目查清病因,同時醫院也可精簡成本,轉移壓力,將自身檢驗科外包給ICL,那麼第三方醫學檢驗長期受益醫保控費的邏輯是否經得起考驗?

同時降低檢查費用的壓力是否會快速傳導到上遊,IVD行業「較難」集採的壁壘是否可以破解,短期內IVD迎來集採的可能性有嗎?

這些對於行業廠商來說,除了可見的風險外,同樣潛藏著機遇。我們如何看待?

1、檢驗科部分外包的趨勢存在,但需考慮控費進程和滲透速度

我國ICL發展起步較晚,與歐美發達國家ICL行業滲透率相比有著較大的差距,但美國的ICL行業發展仍然對我們透視未來行業的發展趨勢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當前我們更像是處於下圖中的緩慢擴張期,同樣是處於控費壓力下的緩慢外包。

國內ICL數量從2010年開始爆發式增長,年均保持約20%的增長率,但目前行業的滲透率僅在5%左右,空間仍然巨大。從國內ICL龍頭金域醫學的業績增速年年快速穩定增長就可見一斑。

核心邏輯在於:ICL擁有更豐富的檢驗項目、更低的檢驗成本,這與國家控費和推行分級診療的大趨勢不謀而合,醫院部分項目外包已然成為了大勢。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根據衛計委發布第三方檢驗實驗室2018年的報告顯示,ICL 有著明顯的降低成本優勢,以2016年為基數推算,2016-2020 年間 ICL可為醫院節省的檢驗花費為104、137、176、221、274億元,每年可節省醫保醫保支出近1%。

另外,一般公立醫院的檢驗項目數量往往只有幾百項,而目前頭部ICL如:金域醫學、迪安診斷等大可提供2500-2700項檢驗。

注意,這裡為什麼是部分外包而不是整體外包?目前ICL承接的很大一部分其實是基層醫療機構的檢驗包,因為基層醫療機構無論是樣本數量、檢測項目豐富度還是控制檢測成本能力整體較弱,更需要外包給ICL。相反,大型醫院對檢驗項目的價格敏感度低、時效性要求高,就算控費趨嚴,也大概率會保留部分必要的檢驗能力,不會整體外包。

所以,ICL受益於醫保控費的長邏輯是存在的,但是具體增速波動,更取決於政策面:DRGs或DIP的推進情況和分級診療的貫徹度。具體標的的話,我想在疫情中大放異彩的金域醫學不能錯過的。

2、對於部分國產IVD企業,按病種付費有利於加速搶佔市場份額

雖然檢驗類面臨控費壓力,差異化視角來看,這反而是國產頭部廠商提升在大型醫院市場份額的機會。

前段時間,以北京為樣本做了一次檢驗項目的調價,調價的大概思路其實是:試劑不再分國產、進口的,只要是同樣的方法做出來的結果都是一個支柱架構。大概的意思是,只要不影響檢驗結果的前提下,所有同類方法的試劑去歸為一類,那麼以控費為目標去做選擇的話肯定是優先考慮性價比。

以上圖發光試劑盒為例,國產試劑的性價比是毋庸置疑的。

今年北京6月15號降價後,可以看到,部分當地醫院置換應用國產試劑的都已經在積極的替換,儘量用性價比更佳的試劑做替代。其中進口產品被替換的差額顯然對示範控費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這也為地方實施DRG或DIP起到了鋪墊作用。

如此一來,部分國產IVD廠商某些細分項目如果是性能與穩定性媲美進口產品的話,那麼可以在這一波控費進程中,成為「被考慮的對象」,從而搶得一部分進口廠商的份額,有利於進口替代。

3、IVD的集採未來存在較大可能性,但短期內仍有喘息的機會

IVD先前被認為是「很難」集採的,普遍觀點是檢驗項目種類繁多、檢驗可靠性和置換成本高為主。

如果按照按病種付費方法和北京調價的思路,以「同效化」來歸類競爭的話,那麼集採的可操作空間還是相當大,這和冠脈支架的無組別攻擊有點像。

正因為IVD市場足夠大,不少產品也有可標準化競爭的基礎,未來被集採也可能只是時間問題,真要說首個目標細分,那也大概率是從生化開始。

為什麼又說短期內有喘息的時間?這跟前面說到的置換成本和控費推進進程息息相關。

置換成本:目前醫院很多設備儀器都是封閉式的,只能適配單個廠家的試劑,最典型就是發光,所以試劑是沒辦法做替換的,從這方面來說連同設備更換成本太高,醫院的動作會延後一些,檢驗項目瘦身的時間會更延後。

控費進程:DRG或DIP推行後,檢驗項目可能會拿到門診去完成,不走醫保費用。而一些分子類特色項目,這些項目將全部外包給ICL,病患直接和第三方公司結算,醫院完全不參與。

所以,我們通過這些分析,未來更應該將著眼於化學發光、特色化項目(自費)等細分機會上來。

而特色項目,舉個例子,可以關注腫瘤分子診斷以NGS為代表的技術,目前廣闊的早篩市場仍處於一片藍海,消費者以自費篩查為主,送檢為主流的銷售模式完全不受醫保控費的影響。

總結:三季報發布到明年二季度前是一輪業績空窗期,而四季度是醫療健康板塊兌現和調整期的判斷已是屢試不爽。(詳見《四季度,醫療健康板塊為何總是大跌?如何把握未來主線機會?》)

短期內IVD行業的邏輯其實並無變化,如果IVD行業的龍頭們有繼續被錯殺的機會,仍然是投資者比較舒服的上車點。(詳見《千億IVD產業細分投資機會排序:別左顧右盼,最後投了個寂寞!》)

相關焦點

  • 「變·CHANGE」紅星美凱龍雲南省營發中心2020以變驅變,在路上!
    >謀變破局,依然在路上!以變驅變,謀變破局紅星美凱龍雲南省營發中心2020年會主題"變·Change"取"變"及英文"Change"諧音之意。王總為現場嘉賓分享了四個關鍵詞——【搶劫】代表商業模式在發生變化,這是一個搶錢搶資源的時代,這不再是大魚吃小魚的時代,而是快魚吃慢魚、群魚吃大魚的時代,通則變,變則通;【機會】代表外部環境在變,消費者消費行為在變,融資環境在變,營運方式在變;【情節】代表營銷模式在變,這不再是靠坐等就能賺錢的時代。
  • ...著——奉賢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檢驗科科長、主任技師謝曉紅
    微生物檢驗就是在「微」觀世界中追擊危害健康的病原菌。謝曉紅,當初奉賢唯一的檢驗專業全日制本科生,30多年來,一心一意地探索研究,現在已是奉賢疾控中心實驗室的「定海神針」,她帶隊為奉賢建立起對病原一槌定音、追本溯源的檢測體系。
  • 包頭市中心醫院檢驗科開展流式細胞術檢測
    包頭市中心醫院日前開展了淋巴細胞亞群檢測,通過檢測淋巴細胞表面的CD分子,可以對全血中的B細胞,CD4+ Th細胞,CD8+ Ts細胞,NK細胞等的數量和組成進行分析,從而更清楚地掌握機體的細胞免疫狀態,對多種疾病的診斷,治療及預後提供依據。
  • 省監獄管理局中心醫院檢驗設備升級換代了!
    省監獄管理局中心醫院檢驗設備升級換代了! 在省司法廳黨委、省監獄管理局黨委的大力支持下,經多方努力,省監獄管理局中心醫院檢驗科已全面升級換代
  • 涉縣醫院檢驗科——檢以求真 驗以求實 ,幫助了解人體生理健康狀況...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涉縣醫院檢驗科 了解一下這個科室的職能和服務。 涉縣醫院檢驗中心是一所以醫療、教學、科研為基礎集臨床檢驗為一體的綜合性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科室配套設施完善,實驗室布局、流程設置合理,為全院門急診、住院患者及體檢人員提供全面的檢驗服務,並輻射周邊基層醫院。
  • 海澱疾控理化檢驗科實驗室持續不斷提高安全監管水平
    2020年理化檢驗科進行了實驗室恢復資質的工作,實驗室安全是其中的重點內容。實驗室裝修期間,隨著國家和地方對實驗室安全越來越重視,出臺了很多有關儀器設備安全、廢棄物處理、安全評價等實驗室相關標準。
  • 五師檢驗人帶著自己的故事上了國家檢驗醫學網
    在視頻的結尾,有這麼一組數據讓我們看著雖不能感同身受卻能從幾組數據中看出五師檢驗人的責任與擔當 第五師醫院檢驗科每日核酸檢測量1.2萬>餘人次全民核酸時,每日檢測量可達1.6萬餘人次每周物表環境檢測量3000餘管每周核酸檢測十萬人次以上 他們是疫情防控戰線上的「無名戰士」他們是疫情防控戰線上的「偵察兵」抗疫路上他們從未停止努力
  • 國家海上風電裝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交付在即 大葉片測試能力將達...
    然而我國風電機組的研發測試與檢驗檢測資源嚴重不足,尚無法滿足行業日益增長的需求。尤其是葉片等超大型部件的測試與檢測,依靠企業自建實驗室或遠程運送到國外的葉片實驗室開展測試,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時間和經濟成本的壓力。
  • 國產進口器械價差大,國家醫保局發聲|醫療器械|醫保局|檢驗科|放射...
    ,目的是引導醫療機構控制醫用耗材成本,間接起到治理醫用耗材價格虛高的作用。 但這種方式確實不適應各自成本的變化規律,特別是不同品牌價格差異較大的情況,耗材需求剛性較強,反而容易出現服務同質不同價或成本倒掛的情況。
  • 讓串聯質譜「聽命」於臨床——訪北京婦產醫院檢驗科副主任曹正
    但在我國,串聯質譜技術對於醫院臨床檢測還是一個新技術,目前在檢驗科配備和使用串聯質譜的醫院並不在多數。  為了詳細了解LC/MS/MS在我國臨床檢驗中應用與發展情況,儀器信息網編輯採訪了北京婦產醫院檢驗科副主任曹正。
  • 青桐資本觀察:POCT,掘金IVD潛力賽道
    2020 年POCT創業公司又有哪些機會點呢?青桐資本持續關注IVD賽道,繼上一篇《分子診斷:進擊的2020,如何持續領跑IVD?》後,我們再次聚焦POCT領域,在服務項目的基礎上,先後與60+創業者、投資人深度交流,試圖展現這個潛力賽道背後的「百景圖」。
  • 塗片檢查在臨床微生物檢驗中的應用意義
    作者:北京醫院檢驗科  許宏濤
  • 薩摩耶數科林建明:能夠穿越周期,才是具備風險管理能力的優秀企業
    薩摩耶數科在風險識別模型應用上,獨創了審件機器人Alpha-S,可將自動審件率的理論水平提升至90%以上,過件率和過件後風險水平與三到五年經驗的授信人員相當。金融被稱為萬業之母,更是「科技重鎮」,BATJ等網際網路巨頭率先起航、中工農建等有實力的大行也紛紛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這一切都與零售金融的崛起有關。
  • 臨床檢測中LC-MS/MS應用——訪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副主任...
    臨床檢驗由臨床實驗室將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洩物等標本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為臨床醫學提供的一系列實驗室檢測工作和項目的結果,用於疾病的診斷。近幾十年來,有關基礎科學飛速發展,新的分析檢測的方法和儀器不斷湧現,大大推動了臨床檢驗的發展,使臨床檢驗在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 醫學檢驗科築牢疫情防控防護線
    核酸採集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核酸樣本檢驗,是疫情防控最重要的防線。檢測量激增,意味著相同的時間,需要出具更多的檢測結果。為了保證核酸檢測結果的準確、及時、快速,檢驗科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在人員、設備、試劑耗材、物資、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支持我院核酸檢測工作。為應對疫情建成的3個核酸檢測實驗室全面啟動,支撐本次疫情的大規模檢測需求。
  • 阜陽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進口設備公示
    阜陽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進口設備公示  一、採購人:阜陽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  二、項目名稱:安徽省阜陽市食品藥品檢測能力建設項目  三、採購內容及預算:進口全自動電位滴定儀1套、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
  • 檢驗科人員怎樣預防和避免新冠感染?武漢一線同行是怎麼做的?
    由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檢驗科副主任許建成教授擔任主持人,徐州醫科大學科技處副處長(主持工作)、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檢驗科副主任顧兵教授和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檢驗科主任項傑教授主講,為大家帶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專家共識
  • 五集大型紀錄片《小康路上》即將推出
    長沙縣融媒體中心將推出大型紀錄片《小康路上》,講述長沙縣對口幫扶多個地區實現攜手脫貧奔小康的故事。總行程近兩萬公裡 長沙縣融媒體中心履行新時代主流媒體的責任擔當大型紀錄片《小康路上協助拍攝:張環 向徵 向永國 呼努斯圖 達喜 何文青 李華 舒祖全 特別支持:中共沅陵縣委宣傳部、中共科右中旗
  • 「微生物風險輿情和檢驗技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北京12月2日訊 昨日,「微生物風險輿情交流和檢驗技術研討會」在京舉行。會議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國際食品科技聯盟、沃爾瑪食品安全協作中心共同舉辦,聚焦我國食品安全中的微生物汙染問題。  近年來,據我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監督抽檢信息顯示,我國食品安全總體狀況穩中向好,但微生物汙染問題仍然存在。
  • POCT:掘金IVD潛力賽道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網際網路...
    來自基蛋生物招股書,POCT的檢測能在15分鐘內得到多項指標,傳統檢驗科則需1-2小時。2)國家推動建設胸痛中心,POCT設備需求大。據智研諮詢數據,2019年底,國內已通過認證的胸痛中心總數為1378家,之後每年將增加約150家。 同時,心臟標誌物的升級,也推動心血管類POCT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