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檢驗科副主任許建成教授擔任主持人,徐州醫科大學科技處副處長(主持工作)、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檢驗科副主任顧兵教授和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檢驗科主任項傑教授主講,為大家帶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專家共識》解讀的直播內容已經整理完:
內容提要
顧兵教授解讀新冠肺炎生物安全防護專家共識
項傑主任介紹一線工作狀況
顧兵教授、項傑主任、許建成教授直播互動答疑
新冠肺炎生物安全防護專家共識解讀
一、背景
國家衛健委相關文件:
制定目的:指導臨床實驗室在進行病毒核酸檢測和其他相關檢驗時,開展行之有效的生物安全防護.
適用範圍:臨床實驗室(檢驗醫學、臨床病理學、輸血醫學等);醫療機構科研性實驗室和基礎醫學實驗室等,可以參照實施.
二、流行病學
2019-nCoV是人類分離的第七類冠狀病毒,其基因特徵與 SARS-CoV 和 MERS-CoV有明顯區別。與蝙蝠 SARS 樣冠狀病毒(Bat-SL-CoV ZC45)同源性>85%。
該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56℃ 30 min、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液、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該病毒!
傳染源:2019-nCoV感染的肺炎患者,潛伏期1-14d,3d-7d多見。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
傳播途徑:目前明確的途徑包括呼吸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有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性,不除外糞口途徑和其他傳播途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患有基礎疾病者感染後病情較重,兒童及嬰幼兒也會發病。
特別對於氣溶膠傳播途徑,檢驗科是高危科室,例如離心後立即開蓋氣溶膠感染風險高。在檢驗科的生物安全防護做到位的情況下,氣溶膠傳播是可以被阻斷的。
三、生物安全原則
2019-nCoV暫按第二類病原微生物進行管理;
病毒分離培養、動物實驗等活動應在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開展;
未經培養的感染性材料,如果不能可靠滅活,進行病毒抗原檢測、血清學檢測、生化分析等操作時,可在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開展,加三級生物安全防護;
核酸檢測須滅活,如60-65℃ 20-30min。在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或經過嚴格生物安全評估後在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加三級生物安全防護,均可開展;
進行必要的生物安全風險評估,基於生物安全風險評估實施生物安全計劃,避免過度防護、過度消毒;
目前在全國很多新冠肺炎定點治療醫院已經常規開展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所以非常有必要進行生物安全風險的評估。
第四、個人防護
1. 防護用品和分級
一級生物安全防護:醫用外科口罩、乳膠手套、工作服、醫用防護帽,加手衛生;
二級生物安全防護:醫用防護口罩或N95口罩、乳膠手套、工作服外隔離衣、醫用防護帽,加手衛生。酌情可加護目鏡;
三級生物安全防護:醫用防護口罩或N95、雙層乳膠手套、面屏、護目鏡、工作服外防護服、雙層醫用防護帽,加手衛生。必要時雙層口罩(外醫用防護口罩,內N95)。
2、用品和消毒
標本轉運箱:建議涉及2019-nCoV的標本箱專用
密封標本袋:要求透明、有生物安全標識
生物安全櫃:二級生物安全櫃,A2、B1、B2型均可
移液器:建議專用,吸頭帶濾芯為佳
紫外線殺菌燈:每次消毒時間不少於30min
消毒液:100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
3. 環境與個人準備
實驗區符合二級或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規範,實驗室管理嚴格,分區到位。經有關部門評估批准後,才能進行2019-nCoV核酸檢測。個人應具備相應工作資質,經培訓考核合格後上崗。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精神飽滿、積極樂觀,時刻保持良好的防護意識
五、標本的檢測
檢驗前
1.一般患者,發熱狀態
採集者須二級生物安全防護。
2.疑似患者
疑似患者就地隔離採樣。不建議檢驗人員進入隔離區採集標本,儘量減少患者、人員的流動和接觸。採集者三級生物安全防護。在確診前僅限於檢測時不開蓋的檢測項目(如血常規、CRP)和2019-nCoV核酸檢測等。
3.確診患者
(1)只進行必要的項目檢測
(2)標本的飛沫或氣溶膠,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和日常用品,或接觸標本本身,均有接觸傳播的風險
(3)須三級生物安全防護,標本要有特殊標識(XG)
(4)無紙化辦公
4、標本轉運
標本轉運箱:XG標本轉運箱要有統一特殊標識
標本加蓋,裝入密封袋,置於標本盒中,再放入轉運箱
禁止氣動系統轉運標本,外部轉運符合相關要求
轉運時限:不超過2小時
轉運者及實驗室接收者均需安全防護
開箱瞬間,可用75%乙醇噴霧消毒
標本採集、轉運、交接環節建議有記錄,以便回溯
標本接收、分揀、離心疑似或確診患者標本時,須二級生物安全防護。特殊情況(如懷疑灑漏)時,升級為三級生物安全防護
從密封袋取出標本後,須紫外消毒,或75%乙醇噴霧消毒
標本離心無意外,離心停止10min以上,開離心機蓋噴霧消毒
標本離心有意外時,改為三級生物安全防護後,停止離心30min以上,小心開蓋,75%乙醇噴霧消毒後進行處理。儘可能在生物安全櫃中將離心管放入和取出轉子
5、總的原則
對XG標本,如果操作過程不必打開管帽(比如真空採血管的橡膠塞、管帽)、或明確不產生氣溶膠與飛沫,則二級生物安全防護
如果操作過程須打開管帽,或可能產生氣溶膠、飛沫,或可能接觸標本本身,則三級生物安全防護
6、注意事項
儘可能避免打開管帽,如需打開則輕柔緩慢,和操作者面部保持距離
儘可能縮短打開後的持續時間
儘可能避免產生氣溶膠,如果可以,噴霧消毒。操作儘可能在生物安全櫃內進行
打開管帽後,如果可以,則將管帽消毒後棄去
檢驗中
高風險操作:
直接接觸XG標本本身,可能會有接觸傳播
XG標本核酸擴增試驗時的處理、抽提、擴增
疑似、確診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塗片、培養時的操作,容易產生氣溶膠,或飛沫傳播
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三級個人防護
中低風險操作:
XG標本明確不開管帽、或明確不產生氣溶膠和飛沫等(如血常規、CRP等不開蓋的檢測),個人須二級生物安全防護。
實驗室工作,不接觸XG標本(甚至不接觸標本),個人一級生物安全防護即可。
不確定風險的操作:
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自動凝血分析儀、自動化學檢測儀、自動免疫學檢測儀等檢測XG標本的過程中,有產生氣溶膠的風險。此時產生噴濺、氣溶膠的時間、劇烈程度不確定。無法評估。
確診患者XG標本,建議三級生物安全防護。疑似患者XG標本,可以二級生物安全防護,或在此基礎上適度加強防護。
檢驗後
檢驗報告建議有特殊標識。建議無紙化辦公。發回隔離區的檢驗報告單,除非經過有效消毒,不宜出隔離區;
標本密封:血液等標本應在生物安全櫃中重新加蓋管帽(建議用新的)。如果直接高壓滅菌,可以塑料薄膜密封覆蓋;
標本處置:高壓滅菌或者消毒處理後再出實驗室。
六、實驗室意外處置
XG標本造成實驗室汙染:
保持實驗室空間密閉,避免不相關人員出入,避免汙染物擴散。使用5500mg/L有效氯消毒液的毛巾覆蓋汙染區,消毒30min以上。必要時(比如大量溢灑時)可用過氧乙酸加熱燻蒸實驗室,劑量為2g/m3,燻蒸過夜;或 20g/L過氧乙酸消毒液用氣溶膠噴霧器噴霧,用量8ml/m3,作用 1~2小時。燻蒸時室內溼度60%-80%。
XG標本汙染生物安全櫃的操作臺造成局限汙染:
使用有效氯含量為5500mg/L消毒液,消毒30min以上;消毒液需要現用現配,24 小時內使用
清理上述汙染物嚴格遵循活病毒生物安全操作要求,採用壓力蒸汽滅菌處理,並進行實驗室換氣等,防止次生危害
最後讀者的補充建議;
1、生物安全櫃除了年檢合格,還要邀請專業部門的技術專家進行生物安全櫃的鑑定。
2、生物安全櫃的消毒,建議燻蒸消毒。
3、處理氣溶膠的方式,醫學實驗室最好的辦法就是加排風,並在排放口加一個高效的過濾器。
項傑主任介紹一線工作狀況
金銀潭醫院檢驗科新冠病毒檢驗的空間布局
我們科室是全科都被徵用,疫情爆發的時候除了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還有數百位其他患者。所以當時所有的檢測,包括危重病人要進行所有的項目都要進行檢測。我們科室原來是3區兩通道的布局,在緊急狀態下面所有的檢測都要進行。
金銀潭醫院檢驗科所做的檢驗項目都包括什麼?
包括有生化、免疫、微生物,還有流式,核酸檢測等都涉及到,因為危重病人比較多,我們也是邊探索邊開展這些項目,當然也是在切實保障生物安全的基礎上面,採取了一些防護措施。、
另外通過和臨床溝通,依據專家共識和臨床建議,經過評估生物安全風險,有效的縮減的一些項目。總體來講,做的項目還是不少的。
金銀潭醫院檢驗科人員防護心得措施
1、優化分樣檢測的流程,專門設立了一個高危樣本分樣組,專門從事分樣和前處理的工作。
2、對生物安全櫃的使用和維護做專項的培訓。
3、根據專家共識,調整個人防護的要點,設立安全員專門檢查個人防護是不是到位,進入實驗室必須要經過安全員檢查。各個分區裡面進出的地方有消毒液浸泡腳墊。每天安排人員對各個區域進行包括紫外線消毒、照射消毒、物表擦拭消毒。
4、購買了對講機保障實驗區域有效溝通。
5、人員分批次進行檢測,進餐、操作、設備維護分批次進行。統一安排隔離區住宿。
6、穿防護服容易汗溼工作人員的衣服,科內要求每個人自備衣服,從實驗室出來之後,及時更換以防著涼。
7、個人意識的思想動員。要求相互之間,萬一有被感染的這種情況,一定不能相互責怪。因為科室是一個整體,互相責怪會影響一個團隊的在凝聚力。
標本的分檢和離心情況
因為目前收治的都是確診病人,都是高危樣本,我們所有組的樣本都要進行分類,歸納完以後,涉及到離心的,就由樣本組這塊負責。整體離心。然後再送到各個組進行檢測。
因為剛開始安全櫃在分享組裡,拔帽操作就集中在分樣組,然後再送到各個崗。後來在生化和臨檢配備了安全櫃以後,拔帽就放到各個組,但是離心還是分樣組統一就行,適時的調整流程。
需要開蓋的檢測項目如何減少汙染
對於開蓋檢測,有些免疫項目不見得要上機的,但是需要吸頭加樣的檢測操作,建議用帶濾芯的系統,同時規範人員的操作,儘量加樣一次到位。條件受限的實驗室,儘量在打開器皿或者是移液過程當中動作要輕柔、緩慢,避免反覆吹吸。
儀器比如說生化儀這塊,我們要求儘量避免產生氣溶膠的情況,操作的時候,一定要把所有的蓋子該關的一定要蓋上。加強儀器表面的消毒,在工作結束以後使用消毒劑對設備進行擦拭,消毒完成以後,需要用清水擦拭儀器的表面,那要強調一下,部分儀器表面含有塗層,不能用乙醇來擦拭此類儀器。清潔儀器的時候儘量擦拭,不要噴,不要噴灑。在一些區域,要定時進行紫外線的消毒。
可能大部分實驗室沒有生物安全的離心機。要定期的檢查,每次離心之前要檢查離心機裡面是不是有細碎的雜物,防止離心管碎裂,對於普通的實驗室,尤其要注意一些細節問題。
科室工作人員是回家還是入住隔離區
大部分人是醫院安排了在周邊政府徵用的酒店。有少部分人還是回家,科室要求他們的儘可能獨居,保證自身的隔離和家人安全。保護人是還是最重要的。
直播互動答疑
顧兵教授
1、在基層醫院發熱門診轉運到檢驗科實驗室檢測的項目比如凝血試驗、生化檢驗,操作過程中如何做好工作人員的生物安全防護呢?
總體內容比較多,記住幾個關鍵詞,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加上三級個人生物安全防護。
2、發熱門診樣本做PCT檢測的血漿樣本是否能夠通過56℃ 30分鐘水浴滅活病毒?
這個是可以,可以達到滅活的效果。當然就算已經滅活,還是要做好個人防護。
3、生化標本、血常規標本打開蓋,生物安全櫃採用A2可以嗎?
這個是可以的,當然我們注意一下,血常規標準。檢測實際上是不需要開開了深化標準的,大家都是開蓋來做的。
4、細菌、真菌合併或者繼發感染的風險有多大,已經發表的文章都很少提及,這個檢測是不是也要重視?
想發文章,首先要有大批量確診的病例,我想至少得100例,這個文章才可能寫起來,現有限的文獻證據顯示,大概在1%,多也不超過5%。沒有這麼大的標本量規模量,就不會出現細菌、真菌感染。我自己本人一直在關注我們自己醫院的病人當中是否有細菌合併,或者是繼發細菌、真菌的感染,我們累計收了目前20多個患者,到現在一例繼發感染都沒有。
5、檢驗科有保留這樣高汙染樣本的能力嗎?
首先大家想一想,如果實驗室檢驗檢測的風險和把標本密閉的放在冰箱,放在一個密閉的房間哪個風險大?所以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去保存標本的風險還是很低的,但是不是說沒有風險,我們要雙人雙鎖,如果有條件獨立的房間。一個獨立的房間,專用的冰箱,專人管理,要雙人雙鎖做好登記。誰拿的哪一天拿的拿了幾個,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樣才能有序能規範。
6、有沒有開展新冠標本的流式檢測?因為必須要開蓋,會不會汙染?
是有必要去做的。緊急配置生物安全櫃,這個應該要在生物安全櫃裡面開展,防護措施要做好,個人生物安全三級防護,離心靜置10分鐘以後再開蓋,我們按照規範來做就不用害怕。
7、現在全國檢驗科人員的感染情況有數據嗎?
引用中華流行病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1716個醫務人員確診,這是截至2月11號的數據。檢驗科我手頭沒有數據,但是我也關注,包括很多朋友,據我們了解幾乎沒有。有也是極少。而且極個別的感染到底是在檢驗檢測的過程中感染,還是接觸到了疑似患者的感染等等,這都還不確定。
總的來說,全國的檢驗同道的生物安全方面做的還是很不錯,我們檢驗人員的感染還是很少。但是也不能鬆懈,我們要繼續堅持到底,做好自身防護。
8、生物安全櫃檯面汙染如果用含氯消毒劑會損壞金屬臺面,日常都是使用75%酒精消毒,不知是否可行?
這個是可行的,75%的酒精可以達到消毒效果。
項傑主任
1、夜班值班有沒有生物安全櫃?開帽實驗怎麼操作?
夜班值班肯定是有生物安全櫃的。開帽實驗操作我們要求是在生物安全櫃裡面進行開帽。剛才也特意介紹了,你在開帽之前,包括離心機這一塊,有些細節大家是要注意的,因為大多數的普通實驗室,你用的可能是玻璃管,所以你要務必要注意離破玻璃管的這種情況。所以開蓋還是在生物安全櫃裡面進行,靜置之後再到各個檢測區域進行檢測,
2、檢驗人員感染是否與專業有關?你覺得氣溶膠的傳染機率究竟是怎樣?
檢驗人員感染是否與專業有關,可能跟各個崗位或者是各個實驗室的重視程度有一定的關係。可能相對而言在專家共識出來之前,可能涉及到有血液這一塊,有的是凝血這塊可能很大多數的實驗室它並不是封閉進行檢測的,是開蓋檢測的。
這跟人員的風險意識有一些關係。做核酸、做微生物的可能意識更強一些,跟專業有一定的關係。臨檢包括免疫生化這塊,生物安全這塊,可能意識上面要淡薄一些。但是隨著我們安全意識的增強,這塊可以避免。
氣溶膠的傳播傳染機率,我們沒有統計,大家都可以對相應的一些常規的檢測有些評估。我們包括降鈣素原的一些檢測是放在負壓實驗室進行檢測的,因為它涉及檢測的時候有震蕩,會產生一些氣溶膠,還有包括我們做流式,也是儘量的會在負壓實驗室進行檢測。所以我們首先進行一個風險評估,一些高危的我們會在附加實驗室進行檢測。
3、現在實驗室環境下檢驗人員的感染風險大不大?科內哪個檢測組的風險最高?
重視程度很重要,現在生物安全培訓逐步增多,每個組的風險現在基本上都是降低了,人員的意識都提升了。
4、建議臨床哪些項目需要開展?哪些項目不開展?
目前檢測的項目情況來看,變化比較大的一個是鐵蛋白,還包括白介素6,凝血,這些項目都是必要的。有些不必要的項目我們還是減少了,因為我們是傳染病醫院,包括我們原來的愛滋病確認,包括我們做結核菌的一個塗片,還有培養這些項目,我們都是縮減了的。
5、武漢對於新冠疑似病人除了核酸檢測以外,還會檢測哪些傳統的檢驗項目?
一個是呼吸道病原體項目,我們是要做一個篩查檢測的,包括我們EB病毒,包括巨細胞,還有一些流感項目,呼吸、合胞、腺病毒這些,我們基本上是檢測的。另外還會對血常規這塊也做一些檢測。
我們在檢測這些項目的時候,建議經過評估以後開展。經過評估以後是可以減輕一些風險。比如酶免項目,它涉及到洗板,這塊會增加氣溶膠的風險。那麼如果經過評估膠體金的項目可以的話,可以用這些儘量來減少風險的方法,來進行檢測。
許建成教授
1、輕型病人和重症病人做的項目有區別嗎?
肯定是有區別的,可能各個地區不一樣。在我們吉林這邊的狀況是我了解的情況是這樣,我會診過的大約20個億的新罐的確診的病人,也追蹤過,到目前為止有60多例新冠的檢驗項目。因為我們一直在追蹤這些病人的住院以及出院的情況。我們了解到的情況,在吉林的情況是我們清就普通型的病人通常做的項目都是血常規、尿常規、c反應蛋白、心肌酶、肝功,那些酶學的指標,通常這些事普通型至少要做的。
重型就不一定了,他做的項目會比較多,比較複雜,像我們院現在收治的幾例重型病人的話,動脈血氣分析,他一天要做4次以上,這個要做。第二具體要做凝血4項的反覆檢測,還要做其他的我們平常不太做的項目,我們認為在規範當中,在指南當中說的不多的,什麼糖化血紅蛋白,因為他有糖尿病,所以要做糖化血紅蛋白。要做抗o類風溼,要做呼吸道的各種病毒的抗體,要做血型,還有外科、綜合細菌培養、g實驗、GM實驗。流式細胞的這些c d4、cd8。
總之我們覺得我們檢驗科的這個項目幾乎都被臨床做遍了。
有的時候也確實可能臨床有需求,我們可能看診療規範上說沒有那麼多的項目,可是實際上在工作當中不同的病人,他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所以有的時候可能確實能碰到一些不太常見的項目,它要求去做,確實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一些麻煩。比如說我們建成小的這種p o ct的這個實驗室,可是我們又不能把所有的項目一個一個不落的全放進去。所以一定會有一些項目可能是在我們特別關注的項目之外的這個困難一定是有的。所以這就取決於我們實驗室的建設可能要考慮的更加全面一些。
2、開帽的過程當中有沒有哪些措施?
這個問題剛才兩位專家大部分都已經回答過了,比如說在生物安全櫃之下,要統一的離心放置一定的時間。
但是我覺得可能還有一個措施是我們有可能做到的。比如說我們開帽能否使用這種自動化的開帽機,當然這種自動化的開茂機的體積往往都比較大,而且開貿期的過濾的功能一定要好,否則的話一樣會有設備的汙染。現在是血才、血管以及尿的。尿管的。開蓋機都是有的。這種措施也許會部分解決一下開冒的風險。當然我們是不是在這個期間能夠解決得了,畢竟是一個應急的狀況。這是開上我們可能要想盡各種辦法,他肯定是有氣溶膠,我們也一定是要想辦法,讓開放所產生的氣溶膠要降低到風險最低。
講課專家
顧 兵
徐州醫科大學科技處副處長(主持工作)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檢驗科副主任
徐州醫科大學特聘教授
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美國普渡大學及UCLA訪問學者
江蘇省「科教強衛」醫學重點人才、「333工程」人才、「六大人才高峰」人才、「六個一工程」高層次衛生人才
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青委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檢驗醫學分會副會長
中國老年醫學學會檢驗醫學分會常務委員
江蘇省研究型醫院學會感染檢驗與合理用藥專委會主任委員
江蘇省醫學會檢驗分會青委會副主任委員
江蘇省研究型醫院學會常務理事及感染檢驗與合理用藥專委會主任委員
江蘇省免疫學會常務理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一審專家
AME學術沙龍總負責人
J Lab Precis Med執行主編
SCI期刊Ann Transl Med和J Thorac Dis編委
主要從事感染性疾病快速檢測新技術與細菌耐藥機制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省級課題6項。
以第一或通迅作者在J Clin Microbiol、Int J Antimicrob Agents、Microchim Acta等SCI期刊發表論文54篇,累計影響因子150多分,其中JCR1區論文10篇、JCR2區論文19篇
主編及副主編專著18部
獲專利4項,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江蘇省醫學科技獎三等獎1項、江蘇省醫學新技術引進獎5項。
項 傑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檢驗科主任
武漢大學免疫學碩士,副主任技師
長期從事臨床檢驗包括傳染病如結核病、愛滋病、感染性疾病等實驗室診斷工作,有較強的專業造詣。
近年,主持醫療器械及體外診斷試劑臨床試驗20餘項;參與課題多項,獲武漢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發表論文多篇。
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生物診斷技術分會第三屆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現場快速檢測(POCT)分會委員
中國防癆協會結核病基礎專業分會委員
湖北省藥物與醫療器械臨床評價學會第一屆會員
湖北省肝膽診療專業委員會委員
武漢市醫學會檢驗專業委員會委員
主持人
許建成
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檢驗科副主任
從事臨床微生物學檢驗。
發表論文125篇,參編論著13部。
任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青委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檢驗醫學專委會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整合醫學分會委員、性病診斷專委會委員、心血管專委會委員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檢驗醫學專委會感染疾病實驗診斷專委會常委
吉林省醫學會檢驗分會常委兼秘書、青委副主任委員
吉林省健康管理學會檢驗專業委員會侯任主任委員
吉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檢驗分會常委
多家國內外雜誌審稿專家
編輯:笪文武 審校:而 東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