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人員表示:普通感冒可以預防感染新冠病毒
普通感冒和新冠肺炎,都是病毒,不過只是一個小病毒,一個大病毒。但在專家和研究人員眼裡,普通感冒可以預防新冠病毒的感染。讓小編來帶你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吧!是普通感冒最常見的原因,研究人員發現其可以引發人體的抗病毒防禦,也就是說,它們可以提供針對新冠病毒的保護。
-
【網絡闢謠】伊維菌素可以治療新冠肺炎
>仔細分析一下近期澳大利亞的這項研究會發現,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讓實驗室培養皿中的人體細胞感染上新冠病毒,幾小時後,對部分受感染細胞使用伊維菌素,並在24、48和72小時後觀察病毒的生長程度,結果發現伊維菌素是可以減緩新冠病毒在細胞內的增殖速度,有助於細胞更快地將其清除。
-
研究發現2元廉價藥或降低80%新冠死亡風險,加速清除體內病毒
會有更多抵禦新冠的治療方法出現!進入2021年,世界各國對新冠病毒的研究也在不斷突破深入。根據最新發現,一種叫「伊維菌素」(Ivermectin)的藥物,可將住院新冠患者的死亡風險降低多達80%,並大大縮短康復進程!
-
挪威研究人員打算招募七萬名志願者 測試服用魚肝油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功效
挪威研究人員打算招募七萬名志願者 測試服用魚肝油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功效(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摩爾曼斯克11月11日電,據挪威廣播公司(NRK)11月10日報導,該國研究人員打算招募大約七萬名志願者,測試服用魚肝油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功效,這可能成為挪威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研究項目。
-
俄科學家認為,新冠病毒源於自然界
除了研究如何預防和治療新冠患者之外,研究中的很大一部分問題集中在新型冠狀病毒是如何產生的,它於何時何地首次出現,何時開始在人與人之間傳播,該病毒是否來自於蝙蝠,在傳染給人類之前有沒有中間宿主,有沒有的病毒進行人工幹預重組的可能,以及新冠病毒為何如此能夠快速地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等問題。至今,半年多的時間過去了,科學界對上述問題尚無共識。近期,俄羅斯科學家對其中一些問題的研究或許有重要意義。
-
俄科學家認為,新冠病毒源於自然界
科技日報駐俄羅斯記者 董映璧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世界科研人員爭分奪秒地對其展開調查分析與科學研究。除了研究如何預防和治療新冠患者之外,研究中的很大一部分問題集中在新型冠狀病毒是如何產生的,它於何時何地首次出現,何時開始在人與人之間傳播,該病毒是否來自於蝙蝠,在傳染給人類之前有沒有中間宿主,有沒有的病毒進行人工幹預重組的可能,以及新冠病毒為何如此能夠快速地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等問題。至今,半年多的時間過去了,科學界對上述問題尚無共識。近期,俄羅斯科學家對其中一些問題的研究或許有重要意義。
-
...向國內醫療機構發出了《特異性預防新冠病毒感染多肽霧化吸入劑...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5月11日訊,有投資者向科倫藥業提問, 據悉多肽吸入劑正在通過《醫療機構製劑》的審批流程進行ACV200-17的申報審批,目前已經向國內醫療機構發出了《特異性預防新冠病毒感染多肽霧化吸入劑(ACV200)作為緊急狀態下醫療機構製劑使用的申請函》和項目研究數據的資料。
-
研究發現:維生素D或無法預防新冠病毒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1月2日發表了題為《維生素D能預防新冠病毒嗎?》的確,通過服用維生素來預防新冠肺炎的想法頗為誘人。9月3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網絡開放》期刊上的一項研究發現,缺乏維生素D的人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幾乎是維生素D水平充足者的兩倍。另一項10月27日發表在《臨床內分泌學與新陳代謝雜誌》月刊上的研究發現,新冠肺炎住院患者中缺乏維生素D的現象高於對照組,後者沒有感染新冠肺炎,但其維生素D水平是在疫情暴發前測量的。
-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可能會感染宿主腸細胞
新華社倫敦5月19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自然·醫學》雜誌日前發布的一項新研究顯示,研究人員基於對腸類器官以及病患糞便樣本的分析發現,新冠病毒有可能會感染宿主的腸細胞,這表明除呼吸道之外,新冠病毒可能還存在其他的傳播途徑。
-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能感染人腦細胞並可以在腦組織中複製
已有臨床報告,在新冠肺炎疫情早期階段,有些患者會表現出神經症狀,但對於新冠病毒是否會感染人腦細胞,科學家並不清楚。近日,發表在《ALTEX:動物實驗替代品》上的研究表明,大腦類器官可以被新冠病毒感染。這意味著,新冠病毒是可以感染人腦細胞的。
-
英國一項重大研究發現:新冠病毒感染至少可以提供5個月的免疫力
周四(1月14日),CNBC報導指出,英國一項重大新研究的初步結果顯示,已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可能在至少5個月內擁有某種形式的免疫力。 初步調查結果發表英國公共衛生(PHE)的SIREN研究——該組織調查了數千名英國醫護人員,試圖確定先前的感染是否能預防未來的感染——與以前沒有感染過該病的人相比,發現的抗體提供了83%的預防再感染的保護。 該報告稱,這種免疫力似乎至少可以持續5個月。周四發表的研究發現,攜帶抗體的人再感染的情況很少見,專家在參與研究的6614名參與者中發現了44例可能的再感染。
-
英研究人員計劃開展「挑戰研究」:讓志願者感染新冠以加快疫苗試驗
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根據一份聲明,英國研究人員明年伊始將首次開展挑戰研究,故意讓志願者受到新冠病毒感染。第一批參加這項試驗的志願者在感染新冠病毒之前不會接種試驗性疫苗。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0月20日報導,在通常的疫苗試驗中,研究人員會給志願者接種試驗性疫苗,然後對他們進行數月跟蹤,直到其中一組自然感染病毒。
-
印度媒體:研究人員發現73個新冠病毒毒株的新型變種
據印度報業託拉斯8月15日報導,印度當地研究人員在東部奧裡薩邦發現了73個新冠病毒毒株的新型變種。據報導,做出這一研究結果的團隊來自新德裡的基因組與整合生物學研究所(CSIR-IGIB)以及奧裡薩邦首府布巴內什瓦爾的醫學研究所和SUM醫院。
-
為何秋冬季是感染新冠病毒的高風險季節?應如何預防?
【原標題】:為何秋冬季是感染新冠病毒的危險期?應如何預防?Telegram-бот: t.me/KDL_SWISSLAB_bot另外,烏茲別克斯坦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專家塞瓦拉·烏拜杜拉耶娃稱,感冒會增加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
-
新加坡研究顯示矮個子的人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更高
據外媒BGR報導,一項新研究發現,由於飛沫的下行軌跡,矮個子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更高。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同行評審的《流體物理學》雜誌上。新加坡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新的物理學模擬證明了這一點,並顯示,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矮個子比高個子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
...由於該病毒不會感染人類的細胞,故村上認為「這種病毒並非新冠...
【研究:日本菊頭蝙蝠身上發現類似新冠的病毒,相似度達80%】近日,日本東京大學病毒學副教授村上晉等人組成的研究小組在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專業雜誌上發表研究成果稱,在日本固有的菊頭蝙蝠身上也檢測出了類似新冠的病毒。
-
澳研究顯示:感染新冠病毒後免疫力至少維持8個月
澳大利亞一項研究顯示:感染新冠病毒後免疫力至少維持8個月科技日報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2日報導,澳大利亞研究人員首次揭示,感染新冠病毒後,具有保護性的中和抗體至少能在人體內留存8個月,可以防止其再次感染。
-
新冠病毒研究進展:維生素D或許能挽救新冠患者
馬蒂諾沒有參與西班牙的研究,但他發表了幾篇關於維生素D治療和預防病毒感染的論文。在2017年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的一篇研究綜述中,他和其合著者得出結論,每天或每周補充維生素D可以降低感染呼吸道的風險,尤其對於那些血液中維生素含量低的人來說效果顯著。
-
美媒:研究人員稱新冠病毒很可能已「突變」,更容易感染人類細胞
「在我們使用的細胞培養系統中,帶有這種突變的病毒比沒有突變的病毒具有更強的傳染性。」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最新消息,佛羅裡達州克裡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表示,已有研究證明顯示,新冠病毒很可能已經發生「突變」,令其更容易感染人類細胞。
-
最新研究:瀕危靈長類動物感染新冠風險高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23日報導,近期一項研究分析了400多種脊椎動物後預測,白頰長臂猿、蘇門達臘猩猩和西非低地大猩猩等極度瀕危的靈長類動物因與人類遺傳相似性,尤其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研究牽頭人、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生態學和進化學教授哈裡斯·盧因說:「圈養或野生的瀕危靈長類動物暴發類似冠狀病毒疫情的可能性非常高。」